当前日期:

目录

【机构】
解放初期,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由安庆区中心卫生院负责。50年代,市、区、基层三级妇幼保健网形成。1951年共建立基层妇保组织21个,1952年调整为18个。1961年全市有妇幼保健所1个,城区保健站2个,郊区保健站3个,接生站33个,助产士及保健员27人,各级妇保专职干部24人。1963年重点培训郊区保健员、接生员等247人。1972年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妇幼保健网的建设得到恢复。1978年后,经过培训、复训,基层妇保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基层保健网点基本定型,每个乡卫生院均设防保组或专职防保人员,每个村卫生所(室)设保健点,村以下分片安排接生员。1985年,基层保健工作建立分片保干、定期巡回指导制度。1988年,农村有乡村医生和接生员1552人,保健员106人。
1984年3月,市卫生局增设老干部保健科。1985年6月市委成立保健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市卫生局老干部保健科合署办公。
市妇幼保健所
1951年9月,市妇幼保健站成立,配助产士6人。1952年,安庆专区成立妇幼保健所,作为市及各县的统一专业领导机构。1954年1月,安庆专区妇幼保健所划归安庆市,改称市妇幼保健所,内设宣教组、业务组,行政人员2人,卫生技术人员9人。1957年职工31人,其中技术人员25人。1964年,有检查观察床和产床10张。1968年9月与市卫生防疫站合并。1978年5月恢复独立建制,内设办公室、妇女保健组、计划生育指导组,职工23人,其中技术人员19人。1981年,增设儿童保健组,技术人员增至29人。1984年,内设办公室和妇保、儿保、计划生育、总务4科。分设病房、产房、手术室、放射室、化验室、心电图室、超声波室及药房,床位30张。主要设施有万能产床、综合产床各2张,综合手术台、婴儿保育器、721分光光度计、200毫安X线机、超声波诊断仪各1台,电冰箱3台,高压消毒器1具,救护车1辆。开办婚前检查和妇幼保健门诊。1985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单位。1988年,全所职工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8人。有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9人,主管护师6人,主管药师2人,主管检验师1人。
安庆地区妇幼保健所
1952年7月初建,配助产士1人,保健员2人。1954年划归安庆市。1959年重建。1969年并入安庆专区卫生服务站。1972年夏分设,名为安庆专区卫生防疫妇幼保健所。1975年2月与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至1979年底分开。1985年开设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技术门诊。1988年职工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2人。有主治医师13人,主管护师3人。
【妇女保健】
孕产妇保健
1951年1—5月,全市孕妇产前检查1927人次,对产妇产后访视384人次。1955年,城东、城中、城西区部分居民委员会试行地段负责制,孕妇产前检查约占5%。1956年科学居委会范围内孕妇产前检查已达100%。1979年,城区建立孕产妇联系卡制度,妊娠期按时检查不少于8次。1985年孕产妇联系卡改为孕产妇、新生儿保健手册,实行程序化管理。孕妇持手册按时到医疗保健部门检查,产后对母、婴访视3次。是年,新生儿死亡率由上年14.06降至11.59万分号。1988年,孕妇产前检查11936人次,产妇死亡率由1984年的16.65降至6。
新法接生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同仁医院设产妇室,实行新法接生。民国初期的官医院和一些私立医院亦相继开设产科,如华济医院专事接生。民国18年(1929)妇孺医院专设产科、儿科。19年,博爱医院增设产科。因产科收费高,住院接生者多为富户,贫民大多数仍找接生婆接生。25年,拟在安庆建专业机构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派遣10人到中央第一助产学校学习,后因抗日战争爆发未果。36年,省立安庆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设产科医院,有床位16张。省立安庆医院妇产科于37年7月至38年6月产前检查1688人次,产后检查349人次,接生婴儿228人。
1950年,皖北安庆中心卫生院开办旧产婆训练班,受训42人。同时培训新法接生员,推行新法接生。城区新法接生率1950年为25%,1952年为41%,1953年试点区为75%。1954年12月,全市实行出生证制度。1955年,新法接生率由上年的69.4%上升到81%。1958年8月,郊区试办产院。1959年,全市有产院34所,其中郊区31所;产床48张;不脱产接生员394人。当年,新法接生率上升为98.8%。1960年,住院分娩率为50%,新法接生率为99%。此后,住院分娩和新法接生逐渐普及。1988年,全市新法接生率为99.8%。
妇科病查治
1956年起,逐步开展常见妇科病的普查治疗,主要妇科病是阴道滴虫、月经病、子宫脱垂、尿瘘以及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宫颈癌。是年2月,普查茶厂女工267人,阴道滴虫阳性率占35.6%;检查郊区农业社部分生产队育龄妇女986人,子宫下垂者占5.17%。1957年,抽查玻璃厂女工21人,阴道滴虫阳性率占4.8%,子宫颈糜烂者占33.3%;检查针织厂女工103人,阴道滴虫阳性率占14.6%。1958年由于妇女劳动量过大,子宫脱垂病突出,初查即发现1300余例,市政府组织医疗工作组为患者治疗。1960年,成立以防治妇科病为中心的专门机构。当年治疗子宫脱垂患者1999人,治愈419人;治疗闭经患者2898人,治愈2141人。1961年查治子宫脱垂患者1901人,闭经患者5307人。1975年,对已婚女工3201人进行宫颈刮片细胞涂片检查,发现子宫颈癌3例,癌前病变10例。同时,检查发现宫颈糜烂2279例,宫颈肥大743例,附件炎586例,子宫脱垂285例,阴道滴虫105例,宫颈息肉43例,宫颈撕裂27例,子宫肌瘤16例,外阴炎22例,外阴白斑8例,卵巢囊肿5例,患病率较高。此后,采取积极措施医治病患者。1978年,对郊区尿瘘和子宫脱垂患者免费或减免费治疗。当年治疗子宫脱垂233人,尿瘘13人。1979年,在48个工厂和1个生产大队检查已婚妇女5147人,发现妇科病患者4121人,宫颈疾患占72.1%。1980年治疗宫颈炎等病998人。1981年治疗子宫脱垂196人,尿瘘28人。1985年治疗各种妇科病802人。1988年,检查已婚妇女3772人,发现妇科病患者1415人,占37.5%。当年试用中草药配方治疗慢性宫颈炎363人,初步取得成效。
【幼儿保健】
健康检查
1952年起,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市卫生部门与团市委、市妇联等联合组织对7岁以下儿童的健康检查。1952—1957年,共检查13296人次,矫治砂眼等疾患6490人次。“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1979年,对城乡7岁以下儿童作健康检查,发现蛔虫感染高,予以免费治疗34250人。1981年,检查儿童7000余人,发现有各种疾患4326人,其中扁桃体肿大者占24.43%,龋齿患者占23.31%,佝偻病患者占13.09%。1983年以后,市妇幼保健所致力于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病的防治,使发病率逐渐下降。佝偻病发病率1983年33.6%,1984年25.9%,1985年17.9%,1988年7.94%。缺铁性贫血发病率1983年城区69.54%,郊区81.1%;1985年全市为63.8%,1988年为41.7%。
保健指导
1951年,安庆专员公署干部托儿所试行新法育儿。1955年,加强儿童砂眼和结膜炎防治,在市茶厂托儿所实行分巾制。1958年,举办保育训练班,训练51人。1960年,指导全市7个大型幼儿园建立“三检查”(晨间、入所、定期)、“三分制”(分巾、分盆、分碗筷)等卫生保健制度,积极开展多发病、传染病防治,幼儿园基本达到“两无”(无“四害”、无传染病),入托幼儿达到“五好”(吃好、睡好、玩好、保健好、教养好),并在全市推广经验。其后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托幼机构缩减,保健制度松弛,儿童发病率上升。1979年,市妇幼保健所加强保育人员培训工作,全年培训232人。1981年,全市建立6个保健教养辅导网,培训保育员191人。在玻璃厂、东风袜厂幼儿园试点,建立儿童健康定期检查卡。1984年,会同市总工会抽查市内托儿所、幼儿园的保健工作,指导建立健全保健制度。1988年,培训保健、教养人员1211人。
【节育技术指导】
1956年,市内妇幼保健所、站及医院已有避孕指导室,开设节育技术指导门诊。手术有男女结扎、上避孕环、人工流产,还供应避孕药具。1958年,开展中药避孕单方的搜集和研究,开始推广药品避孕。1963年,全市建立计划生育指导门诊6处,选派技术熟练的医师,确保手术质量。医药公司设避孕药具售点10处。全年做绝育手术18人(其中男2人、女16人)。1972年初,市卫生局发出《贯彻中央关于卫生避孕工作指示的初步意见》,医疗保健机构加强宣传指导,增设每星期一次(半天)的避孕门诊。医药部门组织好避孕用具、药品供应及其质量检查。1979年,市妇幼保健所成立计划生育指导组,各医疗、保健单位计划生育指导门诊普遍增强,并组成小分队深入郊区农村,便利放、取宫内节育器、做结扎和人工流产手术者。同时,规定各种受术者享受不同的假期。同年10月,全市担任节育手术的医务人员必须通过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施行手术。1985年做各项手术1692例,未发生一起事故。1988年,宫内放置节育环术4836人,输卵管结扎术1162人。
【干部保健】
1961年,对干部健康检查5785人,查出慢性病患者2412人,占41.3%。其中肝脏病49人,肺结核病833人,浮肿病546人,消化性溃疡病62人。另蛔虫阳性率为50%。同年,建立干部定期健康检查制度,然未能坚持实行。
1979年,市一院、中医院相继开设老干部门诊和病房。1984年3月,市卫生局增设老干部保健科。1985年6月,市委保健委员会将全市离休干部956人,中、高级科技人员856人,在职副县级以上干部585人全部列为干部保健对象。在医疗单位设干部病床15张,老干部门诊室4个(含厂医院2个),老年病咨询门诊、老干部保健咨询处各1个,配备年高资深医师。还开设老干部家庭病床24张。同时,建立《干部健康检查记录本》和保健对象健康档案,规定每年健康检查一次。当年查出离休老干部、中高级科技人员、副县级以上干部患病率分别为94.5%、81.7%、78.8%。10月起,对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五大机关领导成员和行政14级以上离休干部实行分院负责、定期保健随访制。
上一篇:卫生防疫
下一篇: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