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黄梅戏”之称始见于1952年11月15日《大公报》。前身是皖鄂赣交界处流行的采茶调,亦称花鼓戏、采茶戏,习称黄梅调,又称二高腔。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前后,今湖北省黄梅县一带不断发生旱涝灾害,部分灾民逃到安庆附近各县,以“道情筒”、“金钱板”和“打连厢”等形式演唱“采茶调”谋生。时值徽班鼎盛,艺人大批外流,黄梅调遂借鉴徽剧,逐步代替假面俳优之戏,形成角色,演出也由广场走向舞台。道光以后,黄梅调广泛流行在以怀宁县城(今安庆城区)为中心的大江南北,并逐步建立职业班社,与徽班同台合演,吸收徽班表演艺术和安庆一带民歌的艺术营养,又受安庆地方语言、声调影响,形成具有安庆特色的地方剧种。因此,又被称为“怀腔”“府调”。民国15年(1926),职业性班社进入安庆城内小茶楼演出,受到欢迎。但即遭当局明令禁演,被迫几进几出安庆城。30年代,黄梅戏艺人丁永泉、蔡天赐、程积善、桂椿柏等分别组班在安庆新舞台等处演出,阵容日渐扩大。此后,黄梅戏两度赴沪,受评剧、沪剧、越剧影响,以及京(剧)黄(梅戏)同台演出,个别班社使用京胡和京二胡托腔,学习京剧化妆方法,艺术上有很大改进。
1949—1950年,丁永泉、潘泽海、桂月娥等相继会集于安庆,分别组成班社,在新新剧场和大观亭剧场演出。多与京剧同台合演。后京剧演员王少舫、王少梅、陈丙炎等登上黄梅戏舞台。1951年,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从南京返回安庆,与王少舫分别在胜利剧院、民众剧院挂牌演出《小二黑结婚》、《江汉渔歌》等现代剧目。一批新文艺工作者班友书、王圣伟、刘芳松、王兆乾等与演员合作,对剧目、音乐进行收集、整理,并将导演艺术引入黄梅戏。1952年11月,由民众、胜利剧院联合组成的剧团赴上海参加华东观摩演出,上演《打猪草》、《柳树井》等剧。《文汇报》、《大公报》等报纸给予高度评价,称赞黄梅戏有“载歌载舞”、“泥土芳香”的特点。接着,北昆表演艺术家白云生、诗人贺敬之,以及南京空政文工团等文艺表演单位纷纷来安庆,参观学习《打猪草》、《夫妻观灯》的表演,引起安徽省委重视,决定从安庆市抽调严凤英等17名艺术骨干组成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随着第一部黄梅戏电影艺术片《天仙配》的问世,黄梅戏的影响日益扩大。1954年华东汇演,王少舫、潘璟琍获演员一等奖。1956年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汇演,罗爱文、田玉莲、饶广胜等27人获演员、乐师、导演、舞美奖。同年创办黄梅戏演员训练班,为安徽黄梅戏学校之前身。“文化大革命”中,黄梅戏表演团体一度解体。在此期间,除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外,市属黄梅戏团仅1973年有《小店春早》、《红枫岭上》两出小戏问世。1978年,市黄梅戏剧团重新上演《天仙配》等传统剧目,并以一批创作、改编的剧目参加安徽省庆祝建国30周年现代戏调演、首届戏剧节和第一届艺术节调演。1982年3月,安庆黄梅戏剧院成立,内设《黄梅戏艺术》编辑部。1986年10月改称安庆市黄梅戏剧院。1987年10月,所辖3个演出团体划归市文化局直接领导。
【表演艺术】
黄梅戏早期的表演,是从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两小”(小丑、小旦)或“三小”(小丑、小生、小旦)的载歌载舞与插科打诨,表现社会日常生活。后受说唱艺术“罗汉桩”的大段叙唱和青阳腔、徽调影响,舞台表演渐趋成熟,并以唱功见长。30年代已能排演人物较多、故事比较复杂的大戏。解放后,通过戏曲“三改”和赴上海演出,建立导演制度,取消“提纲戏”和“放水词”、抓嚷、逗笑等,强调演出要有剧本,舞台讲究净化、美化。在保持载歌载舞风格的同时,广泛吸收其他剧种表演的程式技巧,扬弃曾经盛行过的“话剧加唱”的表演方法。随着布景的改进,取消检场,采用分场演出形式,表、导演艺术从虚拟走向虚实结合。又先后学习借鉴昆曲、秦腔、川剧的翎子、帽翅、扇子和程式动作,使黄梅戏的表演艺术日臻完备。黄梅戏成为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有一定影响的剧种。
角色行当
黄梅戏形成之初,只有“独角戏”、“两小戏”、“三小戏”。发展到本戏后,增添了挂须(正生)、正旦(青衣)、老丑等行当。此外还出现花脸、老旦、正奶生等。民国初期,角色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角”、“下四角”。“上四角”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腔,“下四角”是小生、花旦、丑角、老旦。与京剧同台演出后,因武打场面需要而出现刀马旦、武二花等行当,但仍以生、旦、丑为主,称呼基本参照京剧角色行当,如丑又称三花,旦又叫闺门旦。
解放后,在经过整理的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演出中,角色行当区分并不严格。正本戏中多以小生、花旦为主,如《天仙配》中七仙女、董永以及《罗帕记》中陈赛金、王科举均是。其他角色行当多为配角。
基本身段和特技
黄梅戏表演本身没有严格、固定的程式。草台演出时期,基本以唱为主,辅以小的形体动作。旦角手上拿块手帕或扇子,沿用花鼓、花灯等民间歌舞中流传下来的手巾花、扇子花等。台步也无定规,根据舞台大小,走三步退两步,或走三步退一步。后受徽、京等剧种影响,借鉴其水袖、云帚、甩发等基本身段功。而主要身段如纺纱、织布、点麦、推磨、推车、打猪草、行船、绣花、补碗等仍大多属于模仿劳动生活中的动作。
黄梅戏的特技,多系演员发挥专长不断创造新招而成,如“甩满发”、“上还魂床”、“单腿独立”等。“甩满发”又称“甩大顶”,老艺人称“摆帘子”,是黄梅戏旦角特有的技艺。它要求在一击锣中,演员要将梳在头后的整个发髻(大顶)甩到前面或脑后,上身前俯,大顶在头前甩几个圆圈,以表示人物在生离死别或走投无路时的悲苦激愤之情。传统戏《卖花记》、《红梅惊疯》、《天仙配》、《罗帕记》、《登舟找子》的表演中都曾用此技艺。“上还魂床”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表演。如未经整理的《二龙山》中就有:台上背向放两把椅子,小生颈枕椅背,脚搭另张椅背,身体悬空;包公唱“一扇两扇手脚动,三扇四扇把身翻”等“十扇”,小生在上面做出相应的动作。“单腿独立”在《湘子化斋》中较突出。韩湘子手拿云帚,右脚独立,左脚提起连贯表演金鸡独立、前后探海、犀牛望月、单身坐佛、云雀展翅等程式动作,以模仿各种神仙的姿态,唱做并举,约30分钟始终单脚落地,将从京剧中吸收而来的单个程式连贯起来表演,难度较大。其他舞技,如老本《天仙配》的分别中,董永、七仙女向4个台角表演跌扑“屁股坐”、“抢背”、“僵尸”、“滚团”、“乌龙绞柱”等,都是根据演员特长编创而成,并未形成固定程式。
【音乐】
唱腔
黄梅戏唱腔分为主调、花腔2大类及仙腔(阴司腔)小类。
主调又称正腔,是传统整本大戏中常用的板腔系统的唱腔,有平词、二行、三行、八板、火工等,均有男、女腔之分。男腔为宫调式(1~5定弦),女腔为徵调式(5~2定弦)。平词在整本大戏中使用率最高,为一板三眼,故又名缓板、平板。曲调严肃庄重,变化多,适应性强,长于叙述。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与它腔联用。曲调的基本结构由起板、下句、上句、落板4个乐句组成。第三、四句为骨干,不管多寡,均可用三、四句旋律反复演唱,或略加装饰,直到最后一句落板(或切板)结束。此外还有迈腔、单哭介、双哭介、切板、倒板、散板、平词对板等补充乐句,组成平词腔体。(见曲一)
(曲一)平词

二行不是独立的腔体,须依附于平词或其他曲调。无起板句和结束句,只有两个以漏板为特色的上、下乐句,故又称数板、二流。为有板无眼的慢板节奏,记谱作2/4节拍。常以其节奏型与平词之慢板或三行之快板相对比,以表达戏剧人物的激动心情或用于叙事。三行是二行的压缩型,节奏较快,旋律性较差,是速度最快的一种,属快板型,1/4节拍,又名快数板。多用于戏剧人物心情激动时,与二行、八板等联用。(见曲二)(曲二)二行

八板、火工均为有板无眼,记谱作1/4。其结构、过门、转接方法和男女腔的调式均无大区别。八板速度较慢,火工则速度较快。传统唱腔每句8拍,故名八板。依其速度有慢八板、快八板之分,再快则称火工或流水。传统唱腔在上句后半句有帮腔,称复句,今已不用。常与平词、二行、三行等联用,形成节奏的对比,以表达人物愤懑、恐惧、急躁等情绪。(见曲三、四)
花腔是传统“花腔小戏”唱腔的总称。《夫妻观灯》、《打猪草》、《蓝桥汲水》、《补背褡》、《打纸牌》、《讨学俸》等小戏都有各自专用的一至数首曲调,间伴以锣鼓。除个别戏有旋宫转调外,一般都是几首曲调保持在同一宫调里,形成简单的联曲体。这些唱腔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保留着民歌、小调特色,未向板腔化发展。其调式宫、商、角、徵、羽都有,但以徵调式运用最多,羽、宫次之,商、角又次之。受安庆语言和欣赏习惯的影响和便于联曲、同宫演唱,有向徵调式转化的趋势。如《打猪草》老唱腔原为五声羽调或角调,“怀腔”艺人则改为徵调式。(见曲五)
(曲三)八板(生)

(曲四)火工(旦)

介于平词类和花腔类之间,有一彩腔。原为花鼓唱腔。早期曾用来向观众讨彩,故又称花鼓调、彩腔。用于花腔小戏如《夫妻观灯》、《苦媳妇自叹》、《送绫罗》等,与民歌体的花腔小调联用,同时也有自己的数板、对板和迈腔、切板等附加乐句,向板腔体曲调演化,在正本戏中运用。唱腔由起、承、转、合式的4个乐句组成。徵调式,一板一眼,记谱。(见曲六)
(曲五)花腔

(曲六)彩腔

仙腔、阴司腔为一小类。仙腔又名道腔、道情,原为神道出场专用的曲调,曲调旋律流畅,也是由4个乐句组成的单段体结构,原为商调式,后渐向徵调式转化,与彩腔靠近,并向板腔体发展,增加了对板、数板、迈腔、切板等附加乐句。阴司腔又名还魂腔,旧戏中多用作鬼魂出场或人物病重将死时演唱,如《山伯访友》中“描药方”一场。曲调为商调式,上下句结构,一板一眼,记谱。旋律低沉,凄苦悲凉,有较长的拖腔。后增加了数板、迈腔等附加乐句。解放后,广泛运用于抒情,并发展创作出对板、垛板、二行、三行等板式。这类专用曲调今已打破使用界限,故有人也把这类唱腔列入主腔范畴。(见曲七)
(曲七)仙腔

语言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唱词结构在整本戏中多为7字句和10字句式。7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10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有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压缩或扩充。曲调常用垛句。花腔小戏的唱词灵活多变,有3~7字不等,夹杂多种口语化无词意的衬字、衬句。句数是偶数,遇有奇数句则重复最后一句。
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官话唱。如《夫妻观灯》中“我家住在大桥头”的“家”字,不唱“ga”而唱“jia”。这样使人易于听懂、接受。
语音声调与普通话大致相同,但在声母方面,n、l不分,g、k、h与a相拼成家(ga)、卡(ka)、下(ha),an、ang单独发音,安庆方言前面加ng(额音),如安、昂等字。
伴奏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以3人演奏大锣、小锣、扁形圆鼓伴奏并参加帮腔,7人演唱,即所谓“三打七唱”。以后,执堂鼓者又兼奏竹根节和钹,打击乐3人分别坐在上场门内外侧和草台正中(奏鼓者)。30年代后,受京剧影响,逐步移到下场的台侧。传统的锣鼓点常用一、二、三、四、五、六、九槌,以及十三槌半、四不粘(又名一字锣)、蛤蟆跳缺、凤点头、三条箭、推公车等。配合表演身段的有起板锣鼓、十三槌半、七字锣、叫锣等。解放前,曾有人尝试用京胡托腔或试用二胡伴奏,但都未能推广。解放初期,逐渐用高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形成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并吸收一部分京剧锣鼓点,编创出一些新锣鼓点,以适应表演和声腔伴奏的需要。
黄梅戏本无伴奏曲牌。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徽剧、京剧同台合演,少数班社吸收京剧中“三枪”、“大开门”、“小开门”、“哭皇天”等曲牌。解放初,有意识地吸收民间吹打和道教音乐中的“游春”、“琵琶词”等曲牌。音乐工作者参与整理、记录传统音乐,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在此基础上,依据戏剧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对传统唱腔进行加工设计。为丰富声腔的表现力,还借鉴外来形式和现代作曲技法,吸收民歌和其他剧种的音乐。同时先后创办演员训练班、艺术学校和黄梅戏学校,设立戏曲音乐专业,培养专门演奏人员。在理论研究方面,自50年代初到80年代,先后有《黄梅戏音乐》、《黄梅戏曲调》、《黄梅戏锣鼓》、《黄梅戏唱腔精选》等专著出版。
【舞台美术】
化妆
黄梅戏化妆材料最初限于铅粉、烟子、桃红,有时甚至用糯米粉代替铅粉,用红纸化水代替桃红。通常用铅粉敷底色,桃红染唇以及双颊,烟子画眉。染唇、染颊、画眉均根据花旦、丑行的人物身份而定。解放初,化妆仍用粉色,后逐渐改用油色,基本按京、越剧范式。因剧目内容不同,有大粉、小粉之分。为适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曲的需要,还借鉴越剧、话剧、歌舞、影视的化妆方法,运用假发、头套、胶塑、粘胡须、睫毛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在头面上,花旦一般在头上束扎红、白或绿色大彩球;青衣多用蓝、绿两色,不结花彩,而在右耳前打个结;老旦头裹黄绸。三者皆用髻,只是头绳有别,花旦用红绳,余者多用杂色。小生戴礼帽,老生头扎绸带。借鉴京、徽剧化妆方法后,一些班社开始自制头面。花旦在额前系一宽布带,用草珠盘花钉上,耳坠也用草珠串成;青衣头上有少量银泡小装饰。也有用染色后穗,青衣用黑色,花旦用绿色夹水红,或用网巾丝穗及真发梳髻,形同京剧大头,插钻花头面。
脸谱
黄梅戏原来没有脸谱。与京、徽合演时期开始使用少量脸谱,但无定式。常用脸谱如包公额头的月牙两角向上,弧形向下,用桃红色绘成。丑行的脸谱大多是随剧情饰画。
服装
早期黄梅戏服装比较简单,除旦角头顶扎不同颜色的彩球外,余皆身着生活便服。戏班大多向当地观众借用服装演出。生角借用各色长袍、大褂,在领口缀上白毛巾作戏领,两袖口各钉一条毛巾作为水袖;旦角借用各色女短褂和裙子,或在长大褂上扎条长布带,外套短褂以代替女装。正式班社建立后,班主备有简陋衣箱,装盛演出所需的布褶、布袍、自制盔头、口面等。40年代,衣箱中已备有5蟒5靠。解放后,服饰有很大改进,基本按徽、京剧的服装范式配制,无自身特色。
砌末
黄梅戏早期在谷场、庙台演出,大小道具均向民间借用,班主仅备有马鞭、桌帷、车旗、纸扇、手帕、包头、云帚等物。因此很少演袍带、开打戏,砌末十分简陋。其中巾、扇为主要砌末。如演员手中的扇子,既可当拂尘,也可当扫帚,还可将扇子合起来作为毛笔等。早期演出中,还有“砌末代人”的表演手法。如把长凳立起来,上面扣一顶红毡帽,即为“衙役”。解放后,市属各剧团均添置有各色绣花桌帷、大小帐子和刀、枪、把子等,并有专人根据剧目需要自制道具。
布景装置
黄梅戏在草台班时,仅设1桌2椅,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交待环境。解放初,安庆开有布景作坊,制作道具、屏风、假山、花树等。通用景物由检场员根据剧目要求租用。随着导演制度的建立,剧团的舞美设计和灯光、布景、音响效果,包括服装、化妆、道具等逐步配备专业人员管理,要求舞台“净化”、“美化”。同时,向话剧、越剧及其他剧种学习,根据传统剧、新编历史剧、现代剧的不同要求,在舞台装置上形成帷幕、屏风式和写实式、写意式3种表现样式。帷幕、屏风式主要用在新编历史剧、神话剧中,即用1根柱头、1扇门窗、1堵墙,局部代替整体,达到描写环境的目的。如《张羽煮海》中以平面纱幕绘景、幻灯投影而成的“龙宫”,《女驸马》中以高达2米的龙凤花烛形成的“洞房”场景等。写实式多借鉴话剧写实手法来描写环境,在新编历史剧、现代剧中运用较多。如《焦裕禄》一剧,描写飞沙走石、暴雨的场景中,分别装投影灯箱,摆上树林、房屋实物模型,借助电扇动力,配以音响效果,以渲染典型环境。写意式是利用国画、剪纸、铁画等象征、寓意手法,达到托物言志、缘物寄情的目的。如《飞夺泸定桥》中利用滔滔河水上悬有2根铁索的山水画景,《小店春早》中以夸大的“雪压红梅”的国画景,以虚代实,以景托人。此外,还进行了一些革新创造,如小灯具、用纱幕绘成便于到工矿、部队、农村演出的布景等。1979年,市文化局举办全市舞台美术基本功比赛,评定获奖者34人。
【剧目】
黄梅戏自清代至解放前夕百余年间,皆靠艺人口传心授,基本上是流传于艺人中的民间“口头文学”。其剧目有所谓大戏36本、小戏72本之说,但多只存其目,不见其文。民国时期,城内有少数书局刻售市民喜爱的唱本。有些抄本则被视为家珍,秘不示人,以致不常演出而逐渐失传。
1951年,市文化部门对黄梅戏传统剧目组织搜集调查。1957年展开全面的挖掘整理工作,对传统剧目进行记录、整理、校订。参加口述的有老艺人丁永泉、柯剑秋、查文艳、钱悠远、严松柏、刘正庭、潘泽海、丁翠霞等。这批传统剧目后来均被收入省文化局编印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其中不少剧目经整理改编后,久演不衰。同时,市剧目工作者还创作、改编了大量现代剧目,参加省及全国的调演、会演。有的收编入《安庆市三十年代戏剧选集》,成为黄梅戏的保留演出本。驻市的安庆地区黄梅戏工作者也创作演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如《珍珠湖畔》、《红霞万朵》、《贵妃醉浴》等。
(表55—2)部分黄梅戏剧目

【影视音像】
电影艺术片
1955年,安庆市抽调黄梅戏演员潘璟琍、丁紫臣参加黄梅戏电影艺术片《天仙配》的拍摄。1959年抽田玉莲,1962年抽董文霞、张谷芳、张传宏、张孝荣、刘胜男分别参加黄梅戏电影艺术片《女驸马》、《槐荫记》、《牛郎织女》的拍摄。市黄梅戏艺术工作者创作的3个剧目也被搬上银幕:汪存顺、王寿之的《小店春早》,市黄梅戏小分队演出,导演徐纪宏、邓逸民,主要演员丁同、方宝玲、周旭春,1976年4月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汪自毅、沙丹的《杜鹃女》,市黄梅戏二团演出,导演沙丹,主要演员郭霄珍、王富珍、汪静、杨长江、金普生、徐恩多、张小萍,1983年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汪自毅、张亚非的《朱门玉碎》,市黄梅戏一团演出,导演罗爱祥,主要演员丁同、斯淑娴、周旭春、谢应龙,198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另外,王敏、龙仲文、田耕勤、殷勤的《红霞万朵》,刘云程的《香魂曲》,分别于1975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1986年由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演出。
电视艺术片
自1952年起,市黄梅戏艺术工作者多次灌(录)制黄梅戏声腔唱片和盒式磁带。80年代后,电视摄制步入黄梅戏艺术领域,先后多次摄制黄梅戏电视艺术片。省、市电视台还先后为市黄梅戏表演团体摄制8部舞台录像片。
(表55—3)黄梅戏电视艺术片

(表55—4)黄梅戏舞台录像片

(表55—5)黄梅戏唱片、盒带

【表演团体】
安庆市黄梅戏一团
团址在宣家花园北巷,有演职员78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人。前身为解放初的民众、胜利剧院。1949年7月,民间艺人丁永泉为首组建民众剧团,在新新剧场(即解放前的奉直会馆)开锣唱戏。1952年“戏改”后易名民众剧院,场团合一,艺术骨干有王少舫、潘泽海、潘璟琍、马维喜、张云凤、吴来保、张传宏、罗爱文、罗爱祥、饶广胜、王文治、丁紫臣、丁翠霞、刘正庭、严松柏、方集富、凌祖培等。先后排演了现代戏《打灶神》、《两朵大红花》、《小二黑结婚》,移植《梁山伯与祝英台》、《春香传》等剧。同年11月,以民众剧院为基础,吸收胜利剧院部分演员,组成观摩演出团赴沪演出,获得成功。次年,王少舫、潘璟琍、丁紫臣参加赴朝慰问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1954年1月迁到吴越街,在集资改建的原皖钟大舞台(今人民商场址)演出。同年经省文化局批准为省重点剧团。1956年2月,黄梅戏表演团体改为国营,成立安庆市黄梅戏剧团(时称总团),民众剧院易名为市黄梅戏一团,隶属市黄梅戏剧团。
胜利剧院前身是大观剧场和群乐剧场,班社负责人桂月娥、桂椿柏等。“戏改”后迁到钱牌楼原华林大戏院演出,场团合一。主要成员有桂月娥、严凤英、胡玉兰、陈丙炎、程积善、陈华轩、吕恺彬、陈九如、邹胜奎、熊少云、查瑞和、刘芳岐、刘本初、方启凤、郑雪等。为配合土改、抗美援朝、婚姻法的宣传,曾改演传统戏为时装戏,如《江汉渔歌》、《两朵大红花》、《木兰从军》等,很受观众欢迎。1952年,严凤英、刘俊云等与民众剧院部分演员赴上海参加华东观摩演出,上演《柳树井》等剧,获得舆论界高度评价。尤其是严凤英的演出,更受艺术家们的称赞。1953年,严凤英、查瑞和等调往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田玉莲为该院主要演员。1956年胜利剧院转为国营,场团分家,易名市黄梅戏二团,隶属市黄梅戏剧团。
1958年,市黄梅戏剧团抽调部分演职员支援西藏筹建黄梅戏剧团,所辖市黄梅戏一、二团合并,仍称市黄梅戏剧团。“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并入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并下放部分人员。1978年恢复建制和名称。1981年,市青年黄梅戏剧团改名市黄梅戏二团,该团遂易名市黄梅戏一团。1982年市黄梅戏剧院成立,该团易名市黄梅戏剧院一团。1987年底,市内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由文化局直接领导,定名市黄梅戏一团。
该团上演过大量经整理、改编及创作的剧目。如《泉边的爱情》、《鱼网会母》、《二龙山》、《生死板》、《洪波曲》、《犟地保》、《孟丽君》、《小店春早》、《赤道战鼓》、《花烛之夜》、《七十二行之外》、《双凤出巢》、《玉带缘》、《审婿招婿》、《公主与皇帝》等。参加过省第一、二届戏曲会演、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和安徽省、华东地区、全国等不同级别的现代戏调演,以及省首届戏剧节、第一届艺术节调演,并晋京为中共十二大代表演出。上演的移植剧目有《杨乃武与小白菜》、《金鳞记》、《恩仇记》、《泪洒相思地》、《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党的女儿》、《江姐》等。该团立足城市、面向农村,淮河两岸、皖南山区是其经常演出地点。还曾到苏、闽、浙、赣、鄂、豫、鲁、冀、吉、辽、陕、甘、新疆、京、沪等17个省、市、自治区及边疆、部队、厂矿演出。1986年赴日本,参加安庆—茨木市缔结友好城市一周年访问演出。该团除抽调严凤英、王少舫等骨干组建省黄梅戏剧团外,还支援马鞍山、铜陵等10多个省、市黄梅戏剧团的组建,并为其代训演员或派人前往进行业务辅导。
安庆市黄梅戏二团
前身是市黄梅戏剧团青年演出队,由原艺校57、58届部分和59届全部毕业生组成,1962年定名为市黄梅戏剧团青年队,属市黄梅戏剧团,团址设胜利剧院内,全团60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解体,大部分演职员调入“六○团”。1978年恢复建制,名市青年黄梅戏剧团,全团80人,团部设戏校路。1981年更名为市黄梅戏二团。1982年称市黄梅戏剧院二团,演职员92人。1987年,市黄梅戏剧院三团并入,仍称市黄梅戏二团,直属文化局。
该团以文、武戏并重见长,先后排演过《烽火连心》、《慈母泪》、《蓓蕾初开》、《巾帼县令》、《七仙女送子》、《白蛇传》、《孝子冤》、《碧玉簪》、《三请樊梨花》、《杨门女将》、《包公误》、《双玉婵》、《虹桥赠珠》、《罗帕记》等剧目。其中《烽火连心》在安徽省向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中获编剧、演出、导演、作曲、舞美、演员6项奖;《蓓蕾初开》、《巾帼县令》、《振风塔传奇》在安徽省现代戏调演、首届戏剧节和第一届艺术节中获演员、演出等多项奖。1986年赴香港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1980—1987年,先后赴南京、无锡、常州、上海、武汉、广州、深圳、柳州、邵阳、许昌、兰州、商丘等地演出,上海电视台还播放该团上演的《罗帕记》录像片,《文汇报》、《长江日报》、《羊城晚报》、《深圳日报》均有专题报道。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三团
1983年,市黄梅戏剧院创办演员训练班。次年底,训练班改为直属队,转以演出为主。1985年初,直属队改为市青年演出团,年底定名为市黄梅戏剧院三团,在编73人。该团演员郭霄珍应邀参加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电视剧《钟鼓楼》、《娥子》和电影《末代皇帝》的拍摄。该团主要剧目有《柳玉娘》、《包公嫁女》、《秦王李世民》、《春江月》、《杨玉洁》、《初恋人》、《姐妹皇后》等。《春江月》1986年9月在香港“中国地方戏曲展”中演出,1987年参加省第二届艺术节调演获优秀演出奖。1987年11月该团撤销,部分人员并入市黄梅戏二团。
此外,还有市百花黄梅戏剧团及安庆地区黄梅戏一团、二团等。
【重大演出活动】
1952年,应华东区文化部之邀,民众、胜利剧院的王少舫、严凤英一行31人,赴沪演出《路遇》、《蓝桥会》、《打猪草》、《补背褡》、《新事新办》、《柳树井》等剧。上海7家报刊载贺渌汀、张拓等专家文章,予黄梅戏很高评价。
1953年,王少舫、潘璟琍、丁紫臣参加安徽省赴朝慰问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演出《夫妻观灯》、《路遇》等剧。
1954年,省黄梅戏剧团抽调安庆部分演员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演出《天仙配》、《夫妻观灯》等剧。王少舫、潘璟琍获一等奖,丁紫臣获三等奖。
1956年,市黄梅戏剧团参加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二龙山》、《渔网会母》、《泉边上的爱情》、《爹与娘》等剧。《二龙山》获演出奖,《泉边上的爱情》获优秀演出奖。罗爱文获演员一等奖,饶广胜获乐师奖,还有作曲奖、舞美奖、演员二等奖、三等奖多人。
1958年,地、市黄梅戏剧团合并参加省第二届戏曲会演,演出改编传统剧目《女驸马》、《珍珠塔》及创作现代戏《洪波曲》、《花烛之夜》、《林边岗哨》、《姑娘的好对象》。同年,省黄梅戏剧团抽调田玉莲等主要演员,为在武昌举行的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与会同志演出。
1959年,省黄梅戏剧团抽调丁紫臣、田玉莲、潘忠仁等,为在上海举行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与会同志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同年,市黄梅戏剧团参加省举办的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演出改编传统戏《孝子冤》和创作现代戏《洪波曲》。
1960年4月,市黄梅戏剧团参加安徽省慰问团,到福建前线为浙江军区及东海舰队官兵作慰问演出。秋,随省黄梅戏剧团到新疆慰问支援边疆建设的青年和少数民族群众,并为克拉玛依油田工人、石河子农场八师军垦战士演出。
1963年10月,市黄梅戏剧团在黄山为陈毅副总理和36个国家驻华使节演出《空印盒》、《女驸马》。
1964年,市黄梅戏剧团参加华东区现代戏会演,演出创作现代戏《春暖花开》。
1965年5月,市黄梅戏剧团在黄山为越南胡志明主席演出《春暖花开》、《路遇》、《夫妻观灯》,受到胡志明的赞扬,陪同观看的董必武副主席说:“你们的戏演得好,可到北京去演出嘛!”
1975年,市黄梅戏剧团参加省及全国调演,演出创作现代戏《小店春早》。
1979年,参加省向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烽火连心》一剧获剧本、音乐、舞美、导演、演员、演出6项奖。
1980年11月,市青年黄梅戏剧团在人民剧院为文化部部长黄镇、安徽省副省长张恺帆演出《孟丽君》。演出后召开座谈会,对该剧作了高度评价。
1981年,市黄梅戏一团的《双凤出巢》、二团的《蓓蕾初开》参加省现代戏调演。
1982年,市黄梅戏一团晋京为中共十二大代表演出《七十二行之外》。同年,著名戏剧家曹禺来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演出的折子戏《别母》、《惊疯》受到他的肯定。
1984年,在省第一届戏剧节中,市黄梅戏一团的《审婿招婿》获剧本、演出一等奖和精神文明奖,二团的《巾帼县令》获剧本、演出三等奖。
1985年春,刘广慧、阚根华参加安徽省赴老山前线慰问团,演出《夫妻观灯》、《路遇》等。同年8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安庆市举办全国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市黄梅戏演员丁同、潘启才、刘广慧、刘红获“十佳”演员奖。
1986年9月,安庆黄梅戏剧院赴香港演出团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在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主办黄梅戏示范讲座,介绍黄梅戏的源流、发展和特色,并现场示范表演,受到香港舆论的好评。
1987年,在省首届艺术节中,市黄梅戏一团的《公主与皇帝》获剧本创作奖、演出奖、作曲奖,丁同、斯淑娴获演员一等奖;二团的《振风塔传奇》获演出奖,刘广慧、王富珍获演员一等奖;三团的《杨玉洁》获创作奖、演出奖。

上一篇:文学艺术
下一篇:电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