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文学】
安庆长期省、府、县同治,文人墨客咸集。明阮自华组织海门社,主盟骚雅,著有《雾灵诗集》。清鲁琢、杨金蕴、徐世锦、张法可在文苑称“皖江四子”,李艹勉(啸村)、黄浩浩(啸江)、江胪元(啸酣)并称“皖江三啸”。近代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辟有“小说”、“诗词”等栏目,将当时的人情世故以“俗话”形式编给民众,以“明白时事”。五四运动后,郁达夫、朱湘、张天翼、庐隐等到安庆从事教育活动,同时给安庆文坛注入清新的空气。庐隐的小说代表作《海滨故人》即在安庆酝酿成稿。30年代,叶以群在安庆发起组织左联安徽分盟,其《百灵》刊物影响较大。
解放后,市内文学工作者根据文学服务于政治的原则,创作出不少作品。1959年专区文联创办内部刊物《安庆文艺》。1979年市文联创办《振风》文学杂志(双月刊)。1982年《振风》公开发行。1984年,创办《法制文学选刊》(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量最多时超过100万份。同时将《振风》改办为内部发行的《文学摇篮》双月刊,作为扶植文坛新人的园地。1988年,市文学工作者协会有会员70余人,民间文学协会有会员40人。此外,驻市的安庆地区直属单位还有一批文学工作者,并创作过不少优秀作品。
小说
60年代初耿龙祥发表中篇小说《清秋湖边》,1965年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短篇小说《明镜台》,引起文坛注目。1983年耿龙祥发表中篇小说《月华皎皎》、《杨柳依依》。1984年,针对短篇小说创作的时弊,《人民文学》重新发表《明镜台》。同时,其另一篇发表于60年代的短篇小说《入党》,被收入上海人民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重放的鲜花》小说集中。
80年代,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期,出现了一批新人。石楠的长篇传记小说《张玉良传》发表于1982年第四期《清明》杂志,引起较大反响。《文汇报》及《中篇小说选刊》等先后转载,后获《清明》文学一等奖。1983年改名《画魂——张玉良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短篇小说《启蒙之光》发表于1984年《人民教育》杂志,获“红烛”征文二等奖。她的另两部长篇传记小说《寒柳——柳如是传》和《美神——刘苇传》于1988年分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徐志松的长篇传记小说《翰墨情》(邓石如传)于1986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并被日本筑波大学图书馆收藏。他的短篇小说《蟹子地》1984年在《安徽文学》上发表,《热》于1987年发表于《雨花》杂志。曹玉林的中篇小说《滴血的太阳》1988年发表于《十月》杂志,并获荣誉奖。其中篇小说《袅袅的炊烟》、《苏醒的原野》等,分别发表在《江南》、《清明》、《当代》和《小说界》上。1984年,沈天鸿的短篇小说《猎人之死》发表于《飞天》杂志,并获《飞天》文艺奖。张健初的短篇小说《真病假病》1986年由《希望》杂志发表,同年被《小说选刊》选载。他的另一短篇小说《山里的姑娘》1984年发表于《个旧文艺》,同年获《个旧文艺》奖。叶卫东的短篇小说《太阳暖暖的》1981年发表在《文学报》上,《虎犊》1982年在《小说林》上发表,《裸体模特儿》1988年被《小说选刊》选载,《唐醋儿》获安徽省报纸副刊1987年度好作品奖。毕成的短篇小说《竹叶河》1982年在《清明》上发表,《父与子》1986年在《希望》上发表,《荷洲》1988年在《青春》上发表。程多富的中篇小说《深山婚恋》1984年在《雪莲》第二期上发表,短篇小说《差额选举》1986年发表于《奔流》杂志。1988年,他还创作有《风流母女店》和《绳子精》,分别发表在《小说天地》和《希望》杂志。此外,耿书城的中篇小说《冷色调》、《红禁果》分别发表于1987、1988年《清明》杂志。吴牧的短篇小说《划线》、《新的起点》等发表于《安徽文艺》,《灯》、《熔炼》、《特别徒工》等分别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收入短篇小说集出版。胡正建的《葫芦村纪事》、《莲嫂》、《向往》、《山鬼与鹭鸶》等短篇小说先后发表于《安徽文学》。杨积彬的短篇小说《进山》、《远征》、《工人大学生》、《努力作战》、《路》等先后由《安徽文学》发表,《谷雨时节》、《毕业歌》、《榴火》等分别被安徽人民出版社和贵州人民出版社收入小说集。
诗歌、散文
解放至“文化大革命”前,安庆诗歌创作佳作不多。80年代后有所突破。其中,沈天鸿的成果较为突出。到1988年,沈天鸿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诗作达500余首。其作品先后被收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当代青年抒情诗三百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大学生诗选》、新世纪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城之梦》、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当代实验诗选》、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中国报刊编辑文艺作品精选·现代诗歌》和花城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现代哲理诗》,并获1982年《飞天》诗苑奖、1987年全国青年散文诗大赛三等奖、1988年“中国之星”二等奖和1988年全国首届探索诗大赛二等奖。
散文方面影响较大的作者有唐大笠、石楠等。唐大笠的散文《家在江南》、《梅花三章》、《随笔三题》、《真师林散之》、《人间懒和尚》和《逃宴》等,先后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副刊以及《安徽文学》、《随笔》、《散文世界》等报刊上。其中《逃宴》获1988年全国报纸副刊好散文二等奖。石楠的散文《唯有星星知道》获1988年《人民教育》“红烛”征文二等奖。叶卫东的散文《高坦茶市》获1988年安徽省报纸副刊好作品奖。徐志松的散文《杨柳青青》发表在《安徽文艺》1972年第十期,《苍松新绿》发表在《安徽文艺》1974年第一期,《光明行》发表在《文艺作品》1979年第二期。
其他文学作品
除诗歌、散文、小说之外,石楠的报告文学《成功属于勇敢者》获1986年“当代女性”报告文学征文最佳作品奖。她的另一篇报告文学《我们自家的老师》在《人民教育》“红烛”征文中获一等奖第一名。陆克亮的报告文学《台湾漂来的女婿》1981年获《瞭望》杂志二等奖,报告文学《路标》1983年获《瞭望》杂志三等奖。赵健生、唐大笠、孙茂莲、张桂生、王士杰等发表过一些杂文佳作。此外,石楠电影剧本《女画家张玉良》获上海发展文化基金会、上海电影制片厂建国40周年电影剧本征稿三等奖。石钟杨、余昌谷、汪槐曼、沈天鸿等分别在马列主义文论和小说、诗歌、散文作品评论与理论研究,以及美学、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不同层次的成果。民间文学创作有江葆农的《张延玑七岁赚宰相》、《邓石如遗闻》,吴牧的《铁拐李搭救余良卿》、《汉武帝南巡射蛟》、《刘若宰状元抬轿》等,分别发表于《乡音》和《安徽青年报》等省级以上报刊。白启寰在楹联搜集与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84年11月接受中国楹联学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的委托,征集编注《中国名胜楹联丛书·安徽分册》。
【戏剧】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阮自华归居安庆天台里,创阮氏家班,以昆曲声伎自娱。崇祯元年(1628),阮大铖又新建家班,一时“名满江南”。清初,阮氏家班解体,艺人流散各地。与此同时,在民间流行的还有山陕梆子(秦腔)、青阳腔、弋阳腔、俗调,以及由青阳腔等和昆曲皖上派融合而成的“海盐官腔”、“徽池雅调”。这种“官腔”、“雅调”在明万历年间已风行,并在境内及其邻近地区逐渐形成新的声腔,人称“安庆梆子腔”和“乱弹腔”,是为徽调,为徽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到清代中叶,以演出徽剧为主的戏班不仅在安庆及其附近活动频繁,而且适应徽商的需要并借助其力量,流传到山东、江浙、福建、云南等地。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安庆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赴北京献艺,为高宗弘历祝寿,震动京都剧坛。“三庆”班与随后相继进京的“四喜”、“春台”、“和春”被史家并称为“四大徽班”。徽班进京演出,对京剧的形成起过很大作用。但与此同时,安庆及附近的艺人也大批外流,戏剧活动反而陷于低落。
民国元年(1912),赴日本留学归来的部分青年在北门内丁家巷始作话剧演出,后常于节令、校庆时公演。20年代,京剧传入安庆,16年(1927)后逐渐流行。新舞台等剧场常请京、宁、沪京剧艺人演出,“所演者皆为神怪剑侠儿女爱情故事”。35年(1946)3月,安庆梨园协会在卫山头修建梨园祖师庙并立碑纪念,碑上所列121人多为京剧艺人,只有极少数为京、黄(梅戏)合演的黄梅戏艺人。37年(1948)组成专演话剧的艺潮乐剧社。
剧团
安庆市话剧艺术团前身是民国37年(1948)成立的艺潮乐剧社。1949年排演大型话剧《原野》,改名原野业余话剧团。1950年改名大江话剧团,由市文化馆领导。1958年10月,以其为基础,成立安庆市话剧团,演职员28人。1959年初易名安庆地区文工团,既演话剧,又演歌舞节目。1960年更名安庆市文工团,设话剧、歌舞、黄梅戏3个队。1962年恢复话剧团建制。1969年3月,除少数人抽调到安庆地区“六○团”(因该团由60人组成,故称)外,其余人员下放农村。同年9月“六○团”解散,恢复话剧团建制。1971年1月为演“样板戏”,招收一批歌舞学员,再次改为文工团,直到1973年解散,恢复话剧团建制。1987年剧团体制改革,易名安庆市话剧艺术团,为全国94个话剧团之一。演员中有2人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夏永安等曾在全国话剧会演中获表演二、三等奖。
安庆市京剧团民国34年(1945)后,100多名京剧艺人成立梨园协会,安庆始有正式的京剧班社。当时,皖钟、社会、安庆3个戏班常作公演,并集资修建卫山头梨园祖师庙,演出场所在钱牌楼华林戏院(今胜利影剧院),主要演员有王少舫、王少梅等。1950年易名安庆剧团大众京剧社。同年下半年,以大众京剧社为基础,吸收外地名角,成立安庆市人民剧院。1956年更名安庆市人民京剧团。1958年转为国营事业单位,名安庆市京剧团。1969年3月与市话剧团、地区杂技团合并成立安庆“六○团”。同年9月,“六○团”撤销,恢复安庆市京剧团建制。京剧团前身大众京剧社的演员多系京剧科班出身,功底扎实,后又邀请京、津、沪一带名角徐丽云、穆喜忠、宋紫珊、阎慧霞和琴师赵健赓、鼓师赵子厚等人加入,并先后选送部分学员去北京、上海等地培训,演员阵容整齐,人数最多时达140人左右。1987年体制改革后,人员精简到70余人,很少演出。
演出
话剧1951年大江话剧团上演《考验》、《在新事物面前》、《同甘共苦》、《红色风暴》等剧目。1962年,先后赴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巡回演出《胆剑篇》、《啼笑姻缘》等。次年11月赴上海参加华东地区话剧会演,其《在困难面前》获得好评。当时,华东地区只有安庆和青岛2个市级话剧团参加会演,《安徽日报》专题报道这次演出活动。1965年,市话剧团在合肥公演《海防线上》1个多月,场场满座。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向全省播放了演出实况,《安徽日报》、《合肥晚报》均发表评介文章。自50年代起,市话剧团还选派演员先后参加拍摄影片《风雪大别山》、《长江第一船》、《天云山传奇》、《二泉映月》、《直奉大战》、《寸草心》以及电视剧《皖南星火》、《三侠五义》、《行路难》、《蓝盾下的眼睛》、《主宰命运的人》、《风云女杰》等,创作剧本《出头好汉》、《一个女演员的烦恼》、《柳叶》等,并与安徽电视台合作摄成电视片,公开发行。
京剧民国时期,除安庆班外,其他京剧班社的演出均不稳定。20年代,坐落在白日青天巷内的新舞台,先后邀请过刘荣升、赛兰春、刘喜蓉、尹鸣兰等演出《盗仙草》、《二进宫》、《钓金龟》等剧。民国19年(1930),吴越街麒麟阁茶社每晚都有京剧清唱。皖钟大舞台建成后,常请京、沪名角来此演出《追韩信》、《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剧。23年,墨子巷的徽州会馆内设戏院,邀京剧表演艺术家高文奎的弟子白家麟、娄小云、筱玉楼等演出《古城会》、《走麦城》等剧目。解放后,市京剧团配合形势,上演《九件衣》、《三世仇》和《姐姐妹妹站起来》等现代剧。抗美援朝时,义演新编历史剧《信陵公子》,将所得40余元全部捐出。1958年,又将话剧《刘介梅》改编成京剧,在安徽、河南、湖北3省巡回演出近千场。1965年,改编剧目《海上红灯》参加省第一届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获集体演出二等奖。市京剧团坚持上山下乡演出多年,1980年被省文化厅授予“上山下乡先进集体”称号。1984年,为著名剧作家曹禺作专场演出后,曹禺题赠“此曲只应天上有”。此外,还多次为市有关部门作外事演出,接待越南、法国等国来宾。
【音乐、舞蹈】
音乐
民间音乐方面。主要形式是民歌,多流行在农村,曲调有“安庆山歌”、“水上竹枝词”、“慢赶牛”、“赶羊调”、“蛤蟆跳秧”(即车水号子)等。解放后,市艺术工作者通过挖掘整理,将一批传统音乐作品推向大众,民间音乐《十二条手巾》即为其代表。1984年,小歌手王玲演唱的《看姥姥》(吴坚作词,陈礼旺、方著若作曲)参加安徽省首届“小百灵”音乐比赛并获奖,后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小歌手比赛。1985—1986年,新洲乡农民女歌手殷明秀先后参加安徽省和华东6省1市民歌比赛,分别获优秀民歌手称号和三等奖。市举办首届业余歌手赛会和农民歌手赛会。1986年,郊区在老峰乡举办第一届农民歌手大奖赛,安徽电视台、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均作报导。1987年,举行全市“社会主义好歌咏比赛”,并由安庆电视台录像播放。1988年,郊区在老峰镇举办第二届农民歌手大奖赛。
专业音乐方面。60年代,张斗文创作的大型民乐组曲《江姐》在市内公演,引起很大反响。其后,又组织演出了交响音乐《沙家浜》。张斗文创作的表演唱《学习咱们的李二宝》,获1964年全省文艺调演优秀创作奖;汪敏创作的《绣花舞》(舞蹈曲)和张斗文创作的大鼓说唱《一颗红心献给党》、女声表演唱《赶集》同获1965年全省文艺调演优秀创作奖。1980年,陈礼旺创作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天仙配》交响诗,由安徽省文化厅组织交响乐队演奏,并作为全国管弦乐作品比赛候选作品。在1985年安徽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苏丹首次以爵士鼓打唱的形式,演唱晚会主题歌《春牛曲》,获得成功。
器乐方面。1984年底,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为马强伟的一组笛子演奏曲录音。1985年,马强伟的笛子独奏《金陵游》获全国小型音乐比赛三等奖,为此次参赛唯一的管乐获奖作品。1986年,由他担任主要演奏的《蔡敬民新竹笛曲选》被江苏音像出版社录制向全国发行,成为安徽省第一位灌制磁带的笛子演奏员。
十二条手巾

(二)二条手巾二两纱末(罗令罗),自裁自剪(郎来)自挑花末,不盼爹娘说我好末(罗令罗),只愿小郎(郎来)把我夸末(哎哟)。
(三)三条手巾三尺三末(罗令罗),绣上荷花(郎来)并牡丹末,荷花绣在牡丹上末(罗令罗),看花容易(郎来)绣花难末(哎哟)。
(四)四条手巾四角方末(罗令罗),四角方方(郎来)绣鸳鸯末,鸳鸯绣到池塘边末(罗令罗),停针轻唤(郎来)小情郎末(哎哟)。
(五)五条手巾五彩绒末(罗令罗),攀针绣起(郎来)五条龙末,我郎小心莫沾水末(罗令罗),手巾沾水(郎来)变飞龙末(哎哟)。
(六)六条手巾六尺多末(罗令罗),小郎系腰(哎哟)两边拖末,劝郎莫在花街走末(罗令罗),花街姐姐(郎来)把眼睃末(哎哟)。
(七)七条手巾七尺长末(罗令罗),挂郎床沿(郎来)帐钩上末,夜晚陪郎二更后末(罗令罗),天亮陪郎(郎来)下田庄末(哎哟)。
(八)八条手巾绣八方末(罗令罗),八个茶盏(郎来)在中央末,茶盏里面花大姐末(罗令罗),茶盏外面(郎来)有情郎末(哎哟)。
(九)九条手巾绣得高末(罗令罗),中央绣起(郎来)小金桥末,愿我小郎桥上走末(罗令罗),做个仙家(郎来)渡鹊桥末(哎哟)。
(十)十条手巾一丈长末(罗令罗),桃花柳岸(郎来)绣两行末,东边绣的郎恋姐末(罗令罗),西边绣的(郎来)姐恋郎末(哎哟)。
(十一)十一条手巾绣起来末(罗令罗),绣上山伯(郎来)与英台末,祝英台难舍梁山伯末(罗令罗),姐与小郎(郎来)难分开末(哎哟)。
(十二)十二条手巾红彤彤末(罗令罗),绣上小船(郎来)白布篷末,大姐与郎同船坐末(罗令罗),飘飘荡荡(郎来)影无踪末(哎哟)。
舞蹈
民间舞蹈主要有花挑、戏鱼、舞龙灯、高跷等表演形式。1955年秋,根据民间音乐改编的《十二条手巾》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文艺调演,获优秀节目奖。1956年,市文化馆通过挖掘整理,使《绣手巾》、《花鼓调》、《采莲舞》、《跳花钵》等民间舞蹈重现光彩。“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舞蹈基本绝迹。1979年后又逐渐恢复。
戏鱼为破罡湖、长枫港一带流行的民间舞蹈。每年农历正月初二与十五,在打稻场上舞龙灯、玩花挑、踩高跷、划彩船之后,由玩彩船的两男一女跳戏鱼舞,作为表演高潮结束及“讨彩”、“要红包”节目。该舞为诙谐风趣的3人舞。表演时2个男青年上穿半肩衫,外披鱼网,下穿短裤,手持木桨扮演渔夫;一位姑娘着华装扮美人鱼。渔夫荡桨而出,作划船舞、放网舞,沿“鱼路”而下,美人鱼破浪、划水、吐气,袒胸抖臂,甩腰蹶臀,与渔人嬉戏。接着跳3人舞,以木鱼、小锣、小钹、竹板敲打伴奏,歌唱民间小调。此舞解放后仍时有表演。
跪梆市郊流行的民间舞蹈。据传距城东约15公里处的九郎庙,农民为祈祷丰收和幸福,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旧俗为城隍生辰)凌晨,在庙前烧香、敲梆、舞扇。梆队由24~28人组成,身穿白衣,脚穿麻线鞋,麻绳绑腿、束腰、缠腕,抹花脸,头戴3尺高竹丝帽,口衔“如意儿”,颈后插竹穿大扇,手持刀刃似的5尺长梆,去城里拜城隍。整个舞蹈由多变的敲竹声来统一节奏。立、卧、滚、翻,动作粗犷,冲杀驱赶,表示与邪恶搏斗。因有迷信色彩,解放后已失传。
打连厢又名花棍舞、霸王鞭、金钱棍。棍用竹子或细木制成,挖空嵌制钱。舞时,敲击身体四肢及肩背各部,伴随铜钱发出的清脆声,上下旋转,左右翻腾,载歌载舞。解放前多为贫苦人行乞时表演,逗引围观,以求得赏赐。其道具制作简单,又能表达欢乐情绪,解放后仍极受群众欢迎。北郊一带每年春节都要进行此项娱乐,有时在水利兴修等施工休息时,亦进行打连厢比赛。
河蚌舞将竹子扎成河蚌形状,少女着花旦彩服藏身其间,随锣鼓伴奏,模仿河蚌扭动,时而张开两片蚌壳,显现身躯。解放后,该舞溶入新的内容,如表演鹬蚌相争等,在文艺晚会上常有表演。
旱船表演时,花船内有一少女,船前有“小丑”拉纤,后跟“彩旦”摇桨,表现轻舟泛波的情景。动作幽默,有生活情趣。每逢重大节日,城乡均有表演。
高跷舞蹈者双足踩着1米多高的木跷,扮成“渔、樵、耕、读”或戏曲故事人物,进行“劈岔”等高难动作。解放前,一般在灯会中出现。解放后,业余文艺队大多有这项活动。十里铺乡林业村的农民最擅长踩高跷,表演时常同花船、花挑、舞狮子同时出动。
【曲艺】
解放前,来安庆卖艺谋生者较多,快书、相声等随之传入,并流行于城乡各地。1974年3月,安庆市曲艺队成立,演员最多时35人,表演安庆大鼓书、相声、快板、山东快书、评弹等。1976年,聘著名相声演员高笑林来队辅导。后因安庆观众偏好黄梅戏,曲艺队大部分演员进入安徽黄梅戏校培训,逐步转以演黄梅戏为主,兼演曲艺。1981年改为安庆市百花黄梅戏剧团。
从事曲艺创作的主要有班友书、顾海泉、汪自毅和魏启平等。班友书的大鼓词《征婚》、说唱《夜闯珊瑚岛》和顾海泉的相声作品,分别在省级报刊发表或电台播出,有的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安庆大鼓书为地方特有的曲艺形式。清初由山东、河北农村传入安庆,后融入地方特色而形成。曲目大都摘自长篇说唱,也有短篇段子。适合表演古代战争题材,如《杨家将》。安庆大鼓书表演时一板一鼓,有曲调数十种,或激昂慷慨,或悠扬入耳。解放前,安庆大鼓书著名艺人有方再明、何传富、江子英、张云生、何秀卿等。当时城内书场多达数十处,分别设在吴越街菜市场、大南门城隍庙、西门五巷口、东门朱家坡等地。场地条件简陋,仅设一张小桌子、一盏马灯和几条长凳。通常是说一段“卖关子”后收一次钱。听众多为工人、市民,曲目有《七侠五义》、《彭公案》、《施公案》等。解放后,由单纯说古到宣传新人新事,并自编节目配合土改、抗美援朝等运动。现代小说如《平原枪声》、《林海雪原》也被改为曲目。在四牌楼街设有固定说书地点,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撤销。1979年后,老艺人相继去世,仅有何秀卿在系马桩巷内说书,内容仍限于《赵匡胤》、《呼家将》等。
【美术】
解放前,美术创作多为文人雅士所为。一些有影响的国画家如郑珊、郑琳、萧孙心、黄镇等都曾在安庆有过活动。50年代初,市文化馆开辟美术室,配备专业美术干部,组织对美术爱好者的专业培训。1958年创建安庆艺术学校,设立美术科,培养专业创作队伍。1974年10月,成立美术摄影创作组。1979年,市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1981年12月市美术摄影创作组改为安庆书画院。1964—1988年,全市美术工作者共创作品400余件,不少作品在全国、省级美术展览中受到重视,有的已公开发表、出版,或被国家美术馆和各级博物馆、纪念馆收藏。1988年,全市有全国美术协会会员7人,全国版画协会会员8人,省以下美术协会会员数百人。
70年代,市有关部门邀请北京、河北、黑龙江等省、市的专家来安庆,就连环画、版画和书法艺术等交流创作经验。80年代后,文化事业空前繁荣,一些知名人士先后来安庆举办书画展。与此同时,市内中青年艺术工作者也在北京、上海、山东等省、市举办个人作品展,或开展学术研讨活动。1960—1988年,安庆市书法、美术工作者30多次将作品送往民主德国、罗马尼亚、科威特、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墨西哥、南斯拉夫、波兰、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法国、挪威、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展出,旅美华人也多次来市作西方绘画流派等学术讲座。
国画
清代郑珊以山水画见长于世。其弟郑琳善工笔花鸟,兼工人物、山水。时人称郑氏兄弟为“江南布衣二郑”。现代国画大师黄宾虹,早年即出自郑珊门下。稍后,名家有姜筠、陈衍庶。其弟子萧孙心以独特的施墨技艺被推与萧俊贤并称“南北二萧”。民国时,安庆较知名的国画家达百人之多。同时还有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学生组成的安庆同学会,悉心研究国画。以后又有丁丁画社和民国35年(1946)成立的安庆金石书画研究会等组织,多次举办画展。解放后,市文化馆美术组着意辅导业余国画爱好者,并与市艺术学校美术科一起,多次组织参加省以上美术展览和出国交流活动。50年代,余守谟《八哥》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余守谟花鸟画和蔡景元山水画入选华东美术作品展览。1979年,完白书画研究会成立,并于次年在市菱湖公园举行画展。同时还成立有其他业余画社,创作出不少作品。其中汪涛的《大别山之歌》获省美术展览二等奖,《真绿》获《画刊》优秀作品奖。
版画
解放后,市艺术学校美术科培养一批从事版画创作的学生。1964年,安庆版画以整体阵容参加全国美展,一次参展作品达7件,并有1件于1965年送往国外展出、1件刊于英文版《中国文学》封面。此后,安庆版画在全国和省美术展、版画展中多次获奖。范竞达的《织》获省第一届、第二届青年美展一等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张旺清的《晨曲》、《启明星》获安徽省庆祝建国30周年美展一等奖;赵军的《皖南风景》获省青年美展二等奖;汪涛、张旺清合作的《水歌一棹江南曲》在省展中获优秀奖。
油画
民国时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安庆籍学生及油画家韦其美等将油画艺术传入安庆。后民众教育馆培训油画人才,逐步推广。解放后,在文化馆和美术组织的辅导下,形成以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的油画创作群体。“文化大革命”后期,市内油画作品多次入选省美展。80年代,创作队伍以中青年为主体,多幅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及在日本、台湾举办的展览,还有一些作品公开出版或被国家美术馆收藏。在省美展中,陈启仁的《交流》、《人间沧桑》获三等奖。
其他画种
解放后,美术工作者继承传统的年画艺术,注重从生活中发掘题材,创作出形式多样的作品。70年代,朱文俊与谢霍生合作,将国画《一人推转千家磨》改为年画,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浙江美术出版社分别出版发行。
抗战前夕,宣传画颇为流行,用以动员群众、宣传抗日。解放后,宣传画有多件作品参加省级美展,有1件作品参加全国科普美展。在省第一届科普美展中,范竞达与他人合作的《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获一等奖。80年代后,市电影公司组织全市十多家影剧院进行宣传画评比,选出多幅作品参加全省电影宣传画展,有1幅参加全国电影宣传画展。
漫画为安庆报端常见的艺术形式。解放后,文化、教育、新闻及基层单位涌现不少从事漫画创作的美术工作者,较突出的有郁家伦等。全市有数十件作品在全国和省级报刊发表,还有一些作品参加全国美展。
工艺美术
清末,王彤周以古瓷片镶嵌挂屏而闻名。民国时,城内有少数从事工艺美术的校办或个体作坊。解放后,市政府组织发掘民间工艺品。先后建立工艺美术社、艺术工厂和刺绣厂。工艺美术社专门从事工艺美术品的制作,有通草画、软木画、烙画、玻璃画等。艺术工厂主要为各剧团提供舞台布景、头盔、道具、戏剧服装,也生产通草画等工艺品。刺绣厂主要从事工艺刺绣。80年代中期后,在软木画、通草画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术白画。市工艺美术社有雕花竹椅等远销东南亚各地。
【书法、篆刻】
安庆书法篆刻名家较多。最著名者有邓石如、胡竹芗、潘强斋、潘学固、黄琦等数十人。清邓石如书法艺术实践为包世臣、康有为的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篆刻艺术中的“皖派”。现代潘学固的书艺被书坛名家方去疾称作“人书俱老”,更有人誉其“安徽自邓石如后,此人为一绝”。黄绮在解放后曾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表55—1)全市参加省级以上书法展览概况


50年代以后,作为艺术形式的书法有新的发展。1982年4月市书法工作者协会成立,每年举办一次大型会员作品展览,并组织会员参加各种活动。1985年6月,市书法协会代表团应邀访问浙江舟山地区,同时举办两地书法、篆刻作品展。1986年,市书协代表团访问浙江绍兴市,举办两市书法篆刻展览。1987年7月,市书画家代表团访问日本茨木市,举办安庆市书画作品展。1988年12月,安庆、绍兴、舟山3市举办书法篆刻作品联展。是年,全市有市书法协会会员160人,省书法协会会员60人,全国书法协会会员6人。书学研究方面成果,载于《邓石如研究丛刊》的有:1983年唐大笠《试论邓石如的书法及篆刻》、孟滢《邓石如的篆刻艺术》、金杏村《邓石如行年考》,1985年唐大笠《邓石如书法形成之背景》、孟滢《论邓石如篆刻艺术的师承和发展》。1987年唐大笠《选字帖异议》发表于《光明日报》。
篆刻艺术在市内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具有一定实力的创作队伍,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展览。
80年代,硬笔书法逐渐兴起。在全国第三届硬笔书法大赛中,孙悦获二等奖。1988年,举办全市首届硬笔书法大奖赛和展览。在全国第四届硬笔书法大赛中,孙悦获二等奖,倪国俊获三等奖。安庆商校的汪德平获“鸭绿江杯”国际硬笔书法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届硬笔书法艺术作品展一等奖、安徽省第三届青年书展一等奖。其作品于同年参加全国硬笔书法巡回展览,并被收入《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家精品》、《安徽省硬笔书法作品选》。
【摄影】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左右,摄影术传入安庆。至民国时期,摄影主要用于商业经营和新闻报道,纯艺术摄影极少。
50年代,《安庆报》、《安庆日报》均配有专业和兼职摄影记者,群众性的摄影创作逐步兴起,胡晓肇、陈力援、刘奎石、吴振华等都摄有不少佳作。1958年,市教育局举办首次大型图片展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随着摄影艺术的群众化,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并参加省和国家级摄影艺术展览,有的还被送往东欧各国展出。1981年,市摄影工作者协会成立。80年代,一批中青年摄影工作者脱颖而出,其中胡建生、丁昌华、邬较为突出。1987—1988年,胡建生《大锅饭摇篮曲》获《中国记者》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市场即景》获华东6省1市“虎丘杯”摄影比赛鼓励奖,《棒球手》获“黄山杯”全国体育摄影作品三等奖,《放回大自然》获安徽省好新闻作品一等奖,《天上人间》和《陷入重围》分别获安徽省摄影记者作品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另有《旋风间隙》、《白日作梦》等10多幅作品先后入选参加第二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全国体育摄影作品展和其他省级摄影作品展。丁昌华的《古稀老人逛新城》和《雪中送炭》先后在省摄影展中获优秀奖和三等奖,另有《摄影家的艺术成就》、《摄影创作与艺术感染力》等理论研究文章发表于《中国摄影》等刊物上。邬的摄影作品发表于全国、省级报刊和参加全国、省级展览,有16幅获奖。其中《紧急出动》入选第二届全国黑白摄影艺术展,《处处都有热心人》获全省优秀新闻摄影作品二等奖,《安庆市委领导深入市场明查暗检》为《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用,《一代新秀》获全省体育新闻摄影三等奖。1988年全市有全国摄影协会会员2人,省摄影协会会员9人,市摄影协会会员97人。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黄梅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