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网点】
解放前夕,饮食网点达千个以上,有酒楼、菜馆、饭店、茶社、饮食摊点、熟食摊点、机面坊等,均为私营。前店后家的形式居多,营业面积一般为10~20平方米。少数餐馆营业面积近200平方米,有楼有底,可开办宴席。
解放初期,注册开业的饮食网点有700余个,从业人员1165人,其中酒楼、茶馆、饭店、茶社等108个,旅栈兼饮食业36个,饮食摊点260余个,熟食摊点300余个。1956年,38个较大商号的网点实行公私合营,后转为国营企业;主营炉饼、油条等的机面坊合并,建立炉饼总店,合作经营,后更名饮食业合作总店。国营饮食企业有职工172人,下设11个门市部,各门市部均辖3~4个网点;饮食业合作总店有职工1686人,下设10个中心门市部,各中心门市部均辖10个以上网点。至此,饮食业由个体和合股私营走向国营和集体合作经营,网点减少,但网点规模趋大。1958年,个体饮食和熟食摊点合并,建立摊贩合作总店。同年,该店与饮食业合作总店合并,成立饮食业合作商店。
三年困难时期,部分集体合作网点歇业,国营网点基本未变。1961年,国营网点营业额238.81万元,毛利率达70%。1962年,开业经营的饮食网点54个,职工1058人,其中国营网点12个,职工386人;集体合作网点42个,职工672人。1965年,国营网点营业额117.39万元,毛利率30.5%;集体网点毛利率30.1%,为解放后毛利率最低的一年。此后多年,网点数保持在50~60个之间,国营网点毛利率一直稳定在30~40%之间。
1978年以后,饮食业突破由商业系统包揽经营和杜绝私营的框框,获得较快发展。市商业系统饮食业转变机制,利用自身优势,改建、扩建和新建网点。到1985年,有国营网点18个、集体网点28个。国营网点中,坐落在人民路146号的京津餐厅营业面积750平方米,坐落在人民路92号的新兴餐厅营业面积440平方米,坐落在人民路130号的万家春饺面馆营业面积313平方米,坐落在建设路98号的江万春饺面馆营业面积359平方米,坐落在宜城路的宜城饭店旅客餐厅达1000平方米。集体网点中,营业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有4个,40平方米以上的有14个。
1988年,全市饮食网点共935个,从业人员4106人。其中商业系统内国营网点19个,从业人员557人;集体网点34个,从业人员417人。商业系统内国营网点分别由饮食公司和宜城饭店管理经营,营业面积共6586.67平方米,获省三级厨师(油案师)和点心师以上技术职称的88人,当年营业额625.27万元,毛利率37.4%;集体网点由第二饮食公司管理经营,营业面积5093.78平方米,获省三级厨师和点心师以上技术职称的12人,当年营业额313.5万元。
【经营方式】
经营分工
民国年间,饮食业内部根据经营品种不同,形成自然分工。酒楼、菜馆、饭店、茶社等具有一定资产,规模较大;熟食摊贩搭棚设摊或推车挑担流动经营,主要经营加工过的肉食、家禽、水产等熟食品;机面坊经营炉饼、油条及其他面点,还有部分挑担提篮、走街串巷叫卖者。20、30年代,老富春园、颐和园、一家春、海洞春、四海升平楼等大酒菜馆承办宴席并经营各类点心,店内有明确的分工,均有老板、内当家(帐房)、专职采购人员、红、白案大师傅、二师傅,堂头、跑堂、学徒杂工等,并立有章法,规定各自的职责。报酬因所负责任大小或技术高低而异。小饮食店一般无明显分工,老板和雇工一样参加生产经营,经营品种大众化,操作较简便。
解放初期,饮食业经营仍沿用旧方式。1956年公私合营和合作化后,逐渐形成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饮食业专业化机构。1988年,全市饮食业经营范围大体上自然划分为:京津、新兴等大餐厅以经营各类宴席为主,兼营小笼汤包等各类精美小吃。安庆宾馆、马山宾馆、状元府宾馆等以经营住宿为主,兼营各类宴席,同时接纳各种大型会议。宜城饭店、安庆饭店、龙江大饭店、观江楼饭店及一些系统自办的招待所以经营饭菜、点心为主(规模大的也接纳会议和承办宴席),同时兼营旅社或浴室和小卖部。江万春、万家春、四季春、一家春、大湖酒楼、大观酒楼、清真马永兴、马公兴、马顺兴和马云兴以及迎江寺茶楼等饮食店大都经营大众饭菜、和菜和普通宴席以及各类饮食点心。规模较小的摊点有的有店号,有的无店号,以私营居多,也有职工个人承包的,经营范围以大众化点心为主,兼营小菜饭、卤菜、小炒、应时和菜。经营时间一般没规律,有的通宵营业。
招徕顾客
解放前,酒楼、饭店千方百计招徕顾客,广告、霓红灯是常用的宣传手段。有名菜、名点的老店制作“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大牌匾,以示与众不同。有的大中型馆店雇用女招待,有的设歌女陪局或艺人演唱等招徕顾客。一般店家都可按顾客要求,按时将顾客所需菜点送上门,若是半成品,还负责就地加工。此类营业,大至几桌酒席,小至一碟小吃、早点或夜宵。若顾客自带餐具来店购买,只收菜价,不收小费。来料加工只收少许加工费。此外还可以赊销,定期结算。赊销对象多为钱庄商号、店铺行栈老板、高级职员或知名人士等有可靠收入的人,且为常客,按月、按季或年终结算。有的店为适合赌徒、戏客、嫖客、娼妓等夜游人的需要,在一定市口摆摊设点,夜市营业。解放后,除坚持传统文明的经营方式外,有的餐馆增加流动供应,有时结合节日、时令,由名师挂牌制作菜肴、面点,展销供应。“文化大革命”期间,经营方式单调,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服务程序
解放前,饮食业讲究服务程序。摊点、肩挑、手提经营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般小饮食店先吃后付钱。酒馆服务到桌。顾客一进门,守候店口的跑堂(或称茶房)马上笑脸相迎,高声吆喝“几位——请”或“先生上楼”、“要点什么”等客套话。堂头听见招呼即上前迎答:“来了,几位”。立在一旁的跑堂,接过客人衣帽和携带的物品,挂上衣架或送保管室,随即给客人安排座位,送上香茶、毛巾。夏天则先开电扇或手拉风扇。再接着跑堂递上菜谱,请客点菜并询问口味,介绍菜肴风味,为客“参谋”。按就餐人员和宴席等级摆设杯、筷、匙、碟等餐具,布置相应的席面。临吃和散席为普通餐具,中、高档宴席则摆设高档餐具和屏风、桌布等。上菜送汤跑堂须从下席位递上,并主动打招呼,避免卤汤泼洒在客人身上。菜上齐后问:“先生,菜已上齐,是否需要加菜”。餐毕,跑堂送上香茶、毛巾(高档宴席餐中要调换匙、碟,送茶水和毛巾数次),并问:“客人是否现在结帐?”由客人自到帐房或由跑堂代理结帐。常客或知名达官显贵可记帐。客人临走,跑堂取衣帽和寄存物件交还顾客,并招呼“先生,请您点一下”。待客答“不错”后送客至堂口,说:“谢谢先生光临,您请慢走,下次再来”,并扬手送客。
1956年公私合营、合作化后,饮食业服务方式采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或坐台卖票、顾客自取饭菜,只有少数餐馆提供点菜吃饭、服务到桌、餐后结帐。“文化大革命”期间,顾客就餐一律排队购买,甚至如打饭、拿菜、拿碗筷等都要顾客“自我服务”。1978年后,饮食业独家经营的格局被打破,一些传统服务形式逐渐恢复。1982年,有些餐厅、饭店开辟专门厅室、雅座,实行全服务到桌或半服务到桌,并制订服务程序,如:主动招呼热情迎客、根据喜好引客入座、递茶送巾礼貌询问、介绍菜点当好参谋、议定菜点开单知厨、清整桌面摆置餐具、顺序上菜交待说明、餐间服务细心周到、送巾送茶餐后结帐、客人餐毕礼貌送别、预订酒席事先安排等。
菜肴展销与技术表演
1979年开始,饮食业每年举办此类活动。当年10月15日至11月9日,举行12个项目的技术表演,有53个门点(含饮食合作商店)、752人参加,评出各项第一名26人、第二名33人、第三名15人,并选出2个项目参加市商业系统的表演赛。1980年11月举办风味名点和南北菜肴展销。风味名点展销馆设在沁园点心店(即卢宜西餐厅),展出各种名西点75种(其中传统品种43种);南北菜肴展销馆设在京津餐厅,展出菜肴152种(其中京帮菜46种,锡帮菜44种,川扬菜62种)。历时5天,2个展销馆,总销售额8800元。1981年1月举办饮食点心展销,历时6天,展出点心62种、菜肴53种,承办宴席107桌,总销售额1.5万元。传统的高桩馒头、梭子馒头、生煎包及糕团、酥饼等供不应求。1982年5月1日举办刀功操作表演赛,设切里脊丝、切腰花、莴苣花刀、鸭去骨、活黄鳝去骨再切蝴蝶片5个项目。表演者用刀雕刻造型鱼、兔、蝴蝶、秋叶、凤凰等,形象逼真。1983年5月1—3日举办京锡帮名菜展销,共110桌,连陈列的样品也被争购一空。1984年11月22日举办宜城路食品庙会,饮食公司14个门点参加,展销各种菜肴75种、面点51种,历时9天,食客终日满座,总营业额19.33万元。
【传统菜肴】
毛峰薰鲥鱼
特色:香气浓郁,味甘茗饴,成熟品金鳞玉脂,油光发亮,茶香四溢。
主要原料:净鲥鱼,毛峰茶叶,小葱末,姜末,饭锅巴,精盐,白糖,醋,芝麻油。
毛峰薰刀鱼
特色:色泽金黄,油润发亮,入味透而不腥,入口茶香,味道鲜美。(上桌时带醋佐食)
主要原料:净刀鱼,毛峰茶叶,饭锅巴,花椒,葱,姜,精盐,白糖,醋,绍兴酒,芝麻油。
三丝鸡茸蛋
特色:鸡茸色白软嫩,清鲜爽口,绚丽悦目。
主要原料:鸡脯肉,熟瘦火腿,熟笋,熟肥膘肉,豌豆苗,鸡蛋清,精盐,葱姜汁,味精,绍兴酒,湿淀粉,鸡汤,熟鸡油,熟猪油。
流星赶月
特色:以鱼肉做明月,虾仁当群星,月中隐约有吴刚伐桂、玉兔捣杵,广寒宫之景,维妙维肖,富有诗情画意。此菜鱼肉茸质地极嫩,虾仁更是鲜嫩、滑润、清爽。
主要原料:虾仁,净鳜鱼肉,鸡蛋清,青梅,水发冬菇,蛋黄糕,精盐,湿淀粉,鸡汤,熟猪油。
螺丝肉
特色:以鱼泥为基,猪肉丝缠绕于中似螺丝纹,冬菇如螺盖,形象几可乱真。肉质柔嫩,滑润爽口,味道鲜美。
主要原料:猪里脊肉,净鳜鱼肉,肥膘肉,水发冬菇,净白果,蛋黄糕丁,烫菠菜,蛋清,精盐,醋,味精,白糖,黄酒,葱姜汁,干淀粉,胡椒粉,鸡汤,芝麻油,熟猪油。
五丝驼龙鱼
特色:为形似菜,整条鳜鱼立在盘中,鱼背部隆起如驼龙,鱼身上花刀张开似龙鳞,洁白的鱼肉上饰以红、褐、黄、奶黄、绿五色配料,色彩美观,质地油润,鲜嫩香醇。
主要原料:净鳜鱼,熟猪肥膘肉,熟火腿,水发冬菇,熟笋,姜片,葱段,精盐,绍兴酒,味精,湿淀粉,熟猪油。
菊花蟹
特色:摹仿菊花形色,形态美观,色泽鲜艳,鲜美尤甚。
主要原料:螃蟹,白鱼,蛋清,豌豆苗。
凤还巢
特色:以油炸薯丝筑“巢”,凤尾虾仁比作嗷嗷待哺的雏凤,形象逼真,色泽艳丽,食之松脆,嫩滑爽口。
主要原料:活大虾,马铃薯,水发菜,芹菜,熟青豆,水发香菇,精盐,味精,绍兴酒,葱姜汁,白胡椒粉,干淀粉,面粉,湿淀粉,鸡汤,芝麻油,熟猪油。
长寿大补汤
特色:乌龟与老母鸡同炖,两味渗透,汤质乳白浓稠,鸡肉酥烂,龟肉醇香,具有祛寒滋阴补肾之功能。
主要原料:乌龟,老母鸡,白参,姜,葱。
素鸡
特色:迎江禅寺素菜品种之一,形似鸡脯,油润金黄,柔软鲜嫩,闻之芳香,食之味美。
主要原料:豆油皮,素鲜汤,花椒水,小磨麻油,黄酒,盐,糖,味精,食用黄色素(用量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风味小吃】
江毛水饺
民国3年(1914)由桐城人江庆福创制。因江脑后长有一撮白毛,人遂称其所制馄饨为“江毛水饺”。江毛水饺的饺皮制作考究,每500克面粉要求制成9厘米长、7厘米宽的饺皮240~280张,透明而不破。饺心用黑猪后腿瘦肉特制,每500克肉规定做10碗饺馅,计200只饺子,煮饺子用沙吊罐煨的骨头汤,碗中放入葱末、熟猪油(板油)和自制虾子酱油,制成后皮薄如纸,馅如珍珠,形似猫耳,汤如奶汁,入口细嫩,味道鲜美。另备炒米由顾客选用。
蒋大顺米粉米查肉
由清末蒋学盈创制,经百年不衰。米查肉选用猪前夹肉,肥瘦相间,配以大虾米、酱油、盐、糖、红方腐乳卤等原料,用米查肉粉滚拌,上笼蒸熟,食之酥烂香软,油而不腻,下酒、下饭均宜,尤以馒头夹食为佳。
萧家桥油酥饼
清光绪年间由李道隆所创,以面粉、芝麻、香油、面粉、盐等主料制作,讲究做工与烘烤火候。其特点是形似蟹壳,色泽金黄,馅满皮脆,落地成粉,香甜松酥。
韦家巷汤团
民国4年(1915)由毕道友父子首创经营。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制成的汤团色白如雪,皮质细腻,馅大卤多,鲜美可口。用料有:糯米与籼米以4∶1搭配制成湿淀粉,鲜猪腿肉(瘦肉为主)剁碎,配以虾子酱油、味精、白粉、生姜、葱等佐料。
迎江寺烫干丝与煮干丝
烫干丝是清晨佐茶的大众化食品。特制的干丝经沸水烫三遍去涩味后,配以细姜丝和去皮的炒花生米、鲜酱油、小磨麻油等佐料,拌匀食用,味香爽口,别有风味。煮干丝则取特制干丝下沸水锅去涩味,捞起放置,锅中置鲜蘑菇汤或笋尖汤等,沸后下干丝猛火烧滚,再用文火煮透,配以冬菇丝、金针细丝、木耳、笋丝、鲜姜、素火腿丝、味精、小磨麻油等。煮干丝汤汁浓厚,干丝层层如棉线堆积,入口软而不化,嚼之津津有味,汤味鲜美,既可上宴席,亦可佐早餐。这两道菜的制作讲究刀功,每块茶干要用特制刀具与案板先片成13~15片,再竖切成粗棉线般的细丝。
刘大胡子油饼
解放前由刘金林创制,因刘有一脸大胡子而得名。特点是质量柔软,饼薄层多,香气浓郁,回味无穷。用料以面粉、芝麻、麻油、酵面、盐为主,讲究烘烤火候。
侉饼
在无耳平锅上用手边压边烤面粉制作的边厚心薄的炉饼,包油条或涂以蚕豆酱均可口,是大众化的早点。安庆方言称侉饼腔,即源于此。
此外,路边小吃有:甑儿糕、水饺、熟蚕豆、洋糖发糕、熟菱角、糯米藕、冰糖枣、烤红薯、油炸鱼、油炸干子等。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服务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