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碾米】
民国13年(1924),巢县人魏健生在东门外周家花园附近(今杨家山街北二巷)开设第一家手捶砻坊;22年用碾米机碾米,挂牌“魏庆和”。到沦陷前,私营砻坊(包括手捶和机碾)有魏庆和、大生、复昌等6家。沦陷期间,除增加振昌、复盛等家外,还有日商开办的五洲公司下设碾米场加工大米(专供日军消费)。35年有私营砻坊7家。解放前夕,共有机米坊11家、手捶砻坊14家。手捶砻坊以土砻(初为泥砻,后改为竹砻或木砻)、石臼和手槌为工具;机米坊为金钢砂砻谷机、碾米机、10~20匹马力柴油机或电动机。大米加工品种分上熟米、中熟米和次熟米,以加工籼稻、低精度中熟米(相当于标二米)为主,逢年过节亦加工少量糯米应市。
1949年底,裕民公司一厂对旧设备进行改造,大米加工能力达1.3万余吨,全年大米产量960吨;私营碾米业增至51户,其中机米坊23户,手捶砻坊28户,产量69吨。1952年,全市公营碾米业产量10325吨,其中市食粮厂、粮食公司加工厂和专署粮食局加工厂3个国营企业共加工大米8972吨;私营产量2549吨。大米加工品种为八○、八二、九○、九二米4个等级,实际生产九○籼米和九二籼米2种。1953年,市碾米厂按国家标准生产特一、特二、标一、标二、标三米,以生产标二籼米为主。1954年,全市有米厂7个,其中国营2个、私营5个;大米产量共55431吨,其中国营企业26857吨、私营企业28574吨。1955年大米产量达62234吨,其中国营企业35091吨、私营企业27143吨。1956年,全市有米厂2个。1959年,大米加工企业仅有国营市碾米厂。60年代初几经迁并,先后成立市粮油综合加工厂、市粮油流动加工厂。1962年,市粮油流动加工厂大米生产能力为每小时2.64吨,全年产量2142吨,产值50万元。同年恢复市碾米厂,保持原生产规模,除稗效率由92.5%提高到96%,大米质量稳定在66%左右。1973年,市碾米厂进行设备更新,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8560吨,实际产量27990.5吨。1978年后,以生产标一籼米为主。1979、1985年连续2次进行技术改造,1982年,大米质量合格率95%,1985年上升为99.78%。1988年,年生产能力37500吨,实际产量37384吨,其中精米占81.5%(精米包括标一籼、标一粳、特制米和糯米),工业总产值1361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大米质量保持稳定。此外,1980年划归市区的白泽米厂和杨桥米厂,年生产能力由当年的3755吨提高到1988年的65200吨(两厂合计数,下同),大米产量由2073吨提高到44240吨,产值由73万元提高到1446万元。
(表29—13)市碾米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磨粉】
清末,城内有一些私营磨坊,以石磨、篾筛为工具手工生产,前店后坊经营,边磨粉,边制面,加工成面条或炉饼出售,俗称“面坊”。民国31年(1942)五洲公司设磨粉场,始用磨粉机加工面粉。1949年,全市面粉产量60吨。
(表29—14)市面粉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解放初期,私营面坊发展到100余户。1952年,全市105户面坊共有力牛188头,每天磨麦近10吨;裕民公司一厂面粉年生产能力为4147吨。品种为七五粉和八一粉。出粉率在65%以下,且无标牌,无等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是年10月,生产皖塔牌面粉。1953年,市油粉厂推行小麦进仓清杂工艺,按国家统一规定生产等级粉,产品有富强粉、建设粉、标准粉和生产粉,以标准粉为主,年生产能力9000吨。是年,全市面粉产量1548吨;1954年2468吨;1955年6668吨。1957年,新建的市面粉厂投产,面粉生产能力每小时2吨,年产量5849吨,工业总产值187万元。60年代初原料紧张,1961年产量1645吨。1963年采用青岛市“前中路均衡出粉法”生产工艺,产量由原每小时80袋(每袋25公斤)提高到160袋。1969年产量突破1万吨。1971年采用“风运”技术。到1974年,产量增至每小时200袋。1980年,扩大富强粉和建设粉生产,当年面粉总产量23580吨,其中富强粉3198吨。1982、1984年,市面粉厂先后用液压磨粉机替代复式磨粉机,增置空压机、脉冲除尘器和吹式去石机。1985年,面粉产量24898吨,其中富强粉10017吨;面粉合格率由80年代初的85%提高到99%。1988年,年生产能力33750吨,年产量28210吨,其中富强粉8373吨,工业总产值982.8万元,实现利润89.4万元。
【榨油】
菜籽油
清代,城郊已有一些私营榨坊。光绪三十二年(1906),商办丰盈榨油公司开业,时有资本14万元。至沦陷前,共有榨坊9家,其中城郊6家,城区3家。沦陷期间,近郊裕隆和、永安、杨绍兴等老字号进入城区,东门外沿江一带集中私营榨坊十几家。民国31年(1942),日商五洲公司设榨油场加工食用植物油(主要是豆油)供给日军。抗战胜利后,增设复兴、广丰、永兴等私人榨坊。但因资金短缺,原料不足,不少榨坊相继停产。到解放前夕,仅剩12家维持经营。私人榨坊以加工菜籽油(俗称“香油”)为主,少量加工棉籽油、芝麻油、花生油等食用油以及桐油、皮油、青油等非食用油。原料多来自附近各县,产品批售给油商或掮贩,或自营零售。

解放时,五洲公司榨油场有职工19人,木榨12台,加工能力为日产(12小时)菜油500公斤,1949年实际产量56吨,占全市当年食油产量的25.67%。是年下半年,私营榨坊增至24户。1950年10月成立国营安庆食粮厂,采用144饼冷并式榨油机(水压榨)生产。1952年食油年生产能力达525吨。1953年,有私营榨坊19户,从业人数284人,全年生产总值566645万元(老币)。1954年水灾,东门外榨坊全部被淹。到1955年,仅剩永兴、同裕隆等5家,有木榨10台,月加工油料75吨,全年产食油108吨,占全年总产量的5.93%。非食用油为食油产量的1%以下。1956年1月,5家私营榨坊合并成立公私合营市榨油厂,主要工具为10台木榨,以轧籽机替代砣槽,日加工大豆5吨。市油粉厂榨油车间开始生产棉籽油(1983年后停止生产)。同年,食油按国家标准实行等级加工,一级出口,二、三级内销。1957年,市榨油厂食油产量125吨,工业总产值21.6万元。1958年该厂因火灾关闭。1957、1958年,市植物油厂先后兴建脱绒车间和炼油车间。1959年3月,市植物油厂与市面粉厂合并为市油粉厂。在此之前,各油脂加工企业靠自然沉淀或机械过滤清除毛油中的杂质,食油质量难以提高。随着棉籽油生产的不断扩大,是年10月,开始对毛油进行精炼,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1961年调往外地市场。1962年油粉厂停止使用水压榨,全部改用红车。1965年试制成功精炼棉籽油并出口。1972年建成罐组式浸出车间,采用浸出法提取油饼中的残油。1978年,增添脱皂和脱磷脂设备,菜油精炼率提高3.03%。1979年,全市食油产量3734吨。1983年,市植物油厂平转浸出车间投产,每年可处理油饼1万吨,其中精炼油占全部食油产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83.98%提高到99.29%。1985年完成预榨与浸出生产能力配套技改任务,预榨浸出年生产能力1.8万吨。1988年,市植物油厂炼油能力为年产1.6万吨,年处理油料、饼量1.8万吨,全年食油实际产量7700吨。主要产品二级菜籽油,1982年6月被商业部命名为质量信得过产品,1983年评为省优质产品,合格率达100%。食油除销售市内及省内外,还远销东欧、南亚等地,年出口3000吨左右。
麻油
民国9年(1920),胡玉美酱园为配制调味品,开始加工小磨麻油。29、30年,北城门口先后开设谷义生、谷义昌油坊(即小磨麻油作坊,下同)。1950年,程良路增设谷广生油坊。1951年,3家油坊共有从业人员13人,资金1060元,月加工小磨麻油400公斤,但销路较差,每月过剩。1953年全市有4家私营油坊,主要生产工具为石磨、铁锅等,资本总额共4684元,年产量10.27吨,主要供应驻市部队医院和军校。1956年,4家油坊合并成立国营市小磨麻油厂,日加工原料100公斤,出油率45~47%,年加工22吨。1958年,改手工炒籽为脚踏炒籽,采用手摇晃油法,每小时产量提高到41公斤。此后原料紧缺,生产中断。1962年并入市机面炒坊合作总店,由自产自销改为代市粮食部门加工,年产41吨。1971年启用自动晃锅生产,班产400公斤,出油率49%。1984年,市粮油食品厂新建小磨麻油车间,实现机械化生产,年生产能力162吨,产量120吨。1985年生产144吨。1988年全厂有固定资产89.42万元,实际产量达477.6吨,产品除供应市区外,还销往省内外。
(表29—15)市植物油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制面】
清光绪年间已有前店后坊的私营面坊,手工制作面条。民国初年发展到20余家。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司下坡、龙门口和太平寺先后开设麦来登、方裕顺、姚曰升昶号机面坊。生产很细的“子儿面”,行销安庆和附近各县。日军侵占安庆前夕,私营面坊增至50家。民国29年(1940),舒仲周面坊采用制面机生产机制面(俗称“宽刀面”),工效高于手工切面,各家面坊纷纷仿效。沦陷期间,私营面坊有七八十家,其中机面坊约占三分之二。抗战胜利后,面条价格高于大米,加之市民习惯以大米为主食,面条市场萧条,部分面坊关闭。35年,全市有面坊79家,资本额共274万元(法币);到解放前夕,剩45家。
1949年下半年,全市面坊增至55家。1951年6月发展到100余家。1953年,36家石磨面坊转入国家代销店或其他行业,其余99家私营面坊继续营业,主要工具仍为石磨和压面机,其中城区有78家,从业人员177人,资本总额36623元,全年生产总值120800元,原料改由国家粮食部门计划供应。1956年2月,全市72家面坊组成市机面合作商店,所属3个车间分布在菩提庵、四眼井、北正街,以生产普通中、宽刀标准粉面条和建设粉面条为主,逢年过节制作少量富强粉面条应市。1958年,压面机改手摇为机械传动。次年试制出电动和粉机,面条班产提高到1吨。50年代末,曾开发蛋黄面、鸡什面、火腿面、冬菇面、银丝面等品种,终因原料紧缺及产品滞销而停产。1964年,市机面炒坊合作总店面条车间建立烘房,以明火煤炉替代自然晾干。1971年,市粮油制品生产合作总店面条车间烘房采用管道烘面,烘面工效由每轮5小时减少到2.5小时,班产由65包(每包25公斤)提高到76包,产品质量和职工劳动环境也相应改善。同年,试制出自动挑面机,结束人工挑面的历史。1973年,市粮油制品厂为烘房配套,试制成功圆盘锯式切面机,初步实现机械化生产。1976年,全市面条日需求量约17.5吨,而市粮油制品厂每天仅能生产7.5吨。为满足市场需求,该厂于是年建成面条新车间。1979年进行设备更新,班产面条由2.5吨提高到5吨。1980年,市粮油杂品厂批量生产富强粉面条337吨,占全市面条总产量的14.2%。1984年6月,市粮油制品厂从日本引进设备,新建筒子面条车间。1985年划出成立市制面厂,班产5吨。1988年,全市面条品种有标准挂面、精粉挂面、富强粉挂面、玉带挂面、银丝挂面、鸡蛋精粉挂面、豆奶精粉挂面、赖氨酸精粉挂面、鸡蛋龙须面、儿童营养挂面、寿面等,总产量7379吨,产品销往全国11个省、50多个市县。市制面厂玉龙牌标准挂面被评为省优产品,鸡蛋龙须面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牌奖。
【饲料】
1954年以前,市内没有饲料加工业,粮油加工的副产品砻糠(即稻壳)作燃料使用。仅1952、1953年,全市各公、私营加工厂就回收2569吨堆放积压。1954年,开始利用大米加工厂的米机加工统糠。1956年,全市每天统糠产量约2.5~4吨,大部分砻糠仍未得到充分的利用。1957年10月,公私合营市碾米厂建成小型统糠车间,安装2部金钢砂糠磨,年生产能力480吨。1958年,建成班产统糠5吨的饲料车间,用2台米机生产。1959年,市碾米厂饲料车间经过改造,新增生产能力2000余吨。
1971年4月成立醣化饲料推广站,9月建立小型醣化饲料生产车间,配备2台粉碎机。醣化饲料以砻糠、二糠、糟等为原料,粉碎后添入酵母,经发酵而成。投放市场后,十分畅销。并承接来料加工(原料为草秸、玉米秸、玉米芯、花生壳等),开办代加工业务。1972年前,全市饲料年产量不超过1000吨,1973年改4台榔头粉碎机为5台450型粉碎机,年产量达1000余吨。因原料不足,1975年8月醣化饲料停产,醣化饲料推广站被撤销。1980年,仅市碾米厂生产饲料,年生产能力4040吨,实际产量2466吨,为粗饲料。1982年,建成1座日产24吨配合饲料车间,全年生产3112吨,其中粗饲料2484吨,混合饲料561吨,配合饲料67吨。此外,市郊杨桥米厂于1981年生产混合饲料,年生产能力500吨。1983年全市饲料年生产能力5185吨。是年底,市饲料公司兴建单班年产6000吨的中型配合饲料加工厂,1984年投产,总生产能力增至18540吨,当年产量突破1万吨;1985年又增至2万吨。配合饲料加工厂投产后,饲料产品结构得到改善,1983年混合、配合饲料占总产量的15.56%,1984年提高到46.97%。1988年市粮食系统内饲料产量14158吨,其中混合饲料7806吨,配合饲料6352吨。
1954年,按代加工方式生产饲料,由市粮食部门回收,付给加工厂工缴费,批发给粉糠合作总店经销。1965年改为代销,由总店按营业额的4~5%提取手续费,其余部分上缴。1982年7月由市饲料公司门市部单独经营,按“凭票平价,无票议价”供应;又在市郊及附近各县设代销点,1984年发展到12个。1988年,市饲料公司饲料销量2825吨,销售额56.21万元。
【综合利用】
白酒
1957年,市碾米厂利用大米生产的下脚料稗子和瘪壳稻酿造白酒,当年产量30吨。1959年增加到113吨。1961年5月建立白酒生产车间,年产量100~200吨。1964年停止生产。1970年恢复生产,年产量仅几吨。1979年以四号粉为原料生产黄粉酒。后增添曲酒香料,将黄粉酒改名麦香酒,并降低售价,投放市场后十分畅销。1979—1985年,共生产各种白酒1277吨,年均182吨。1985年日产量1.1吨,年生产能力300吨。1988年中断生产。
淀粉
1970年前,全市纺织行业所需浆纱淀粉每年约500吨,75%以上靠省粮食局调拨,其余部分由市粮食副产品合作总店以面粉为原料洗制小粉供应。1970年3月,合作总店利用野生植物橡子试制出浆纱淀粉,1971年4月正式投产。因售价高于小粉,销路未能打开。后增加荞子淀粉,并提高质量。1974年淀粉年产量达400吨。1977年9月合作总店改名市淀粉厂,1979年产量50吨。1984年停止生产。
其他
1958—1960年,市粮油部门所属企业利用粮油加工副产品和野生植物,试制生产味精、酱酒、香精、香皂、糠醛、葡萄糖等几十种产品,先后创办味精厂、糠醛厂、糠酒厂、化工厂。1961年后,大多停产或移交有关企业。1978年,市植物油厂从食油精炼后的油脚中提炼出化工原料脂肪酸,1979年正式投产。到1981年共生产脂肪酸170余吨,后因销路不畅而停产。1986年,投资40万元扩建脂肪酸车间,从脂肪酸中分离硬酸和油酸。1987年,市碾米厂投资30万元,利用米糠榨油后的糠饼生产植酸钙。1988年投产,当年收益20多万元。
上一篇:储运
下一篇:机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