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调拨】
1950年,市政府从太湖、宿松、望江、桐城等县调入粮食339.5万公斤,食油1600公斤,品种有熟米、糙米、小麦、黄豆、菜油、豆油等。下半年,又从河南调入小米100万公斤。中国粮食公司安庆支公司将调入的粮油及时投放市场,供应得到保障。1951—1953年,市区共调入粮食37929.5万公斤,调出35378.5万公斤,其中从安庆专区各县净调入31362.5万公斤,向上海、江苏两地调出26675.5万公斤。1954年,从四川、湖北、贵州等省调入粮食8000万公斤,其中的200万公斤供应市内,其余中转调入专区各县。1955年从淮北地区调入部分小麦和豆类,此后年份调拨粮均来自安庆专区各县,并经市中转,向上海、东北地区调出部分调剂粮。
1959—1961年,粮食供应异常紧张,粮食调拨采取边调边收边供应的办法。品种除少量稻谷、大米外,多为小麦、红薯及荞麦、红薯藤之类“小秋收”作物。调出全部停止。1962年后,每年从专区各县调入粮食3500多万公斤,油脂850万公斤左右,除供应市内外,还向上海、南京、镇江等地调出大米数百万公斤。1967、1968年粮食调运停止,城市供应主要靠储备粮。1969年恢复调运。1970—1977年,平均每年从地区各县调入商品粮6000万公斤,油脂75~125万公斤;同时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进口小麦1500万公斤,调往上海粳米约500万公斤。
1978—1981年,年均吞吐量在1亿公斤以上。1982—1985年,共调入商品粮34396万公斤,油脂922万公斤(含非食用油198万公斤),油料5362.5万公斤。来自安庆地区各县及巢湖、阜阳、滁县的商品粮占80%以上,油脂油料占90%以上。调入的粮食中,籼稻、籼米、小麦、粳稻等大宗品种占92%,余为大豆、蚕豆、绿豆、山芋干等。调入的油脂、油料主要为菜油或菜籽;非食用油有桐油、青油、乌桕油,其中桐油主要来自湖北省。1985年前的4年里,向外地调出粮食2014万公斤(其中外省630.5万公斤),食油17万公斤(其中上海9万公斤),并向波兰、荷兰等国出口优质菜油746万公斤。1987年菜油出口1550吨,获商品毛利78.57万元。
【运输】
解放前,输入的粮油多数来自望江、宿松、东流、贵池以及江西彭泽、湖北黄岗、黄梅等沿江各县,运载工具为木帆船或竹筏;陆路来粮较少,运送靠肩挑、驴驮或手推独轮车。其中大部分又从水路转运往上海、南京等城市。沦陷前为木船运载,抗战胜利后由招商局大轮运输。
解放初期,启用汽车运粮,但水运仍占全部运输量的80%,并在小南门设一粮食专用码头。50年代末,在一些内河通长江的堰口建闸,原先可由内河直通桐城练潭、青草、金神、孔城,太湖徐桥,怀宁洪镇等处,因水路堵塞而改由陆路运输。
60年代,陆路运粮规模扩大。1964年11月,除市汽车运输公司运粮车辆外,安庆专区粮食局成立粮油专用汽车队,担负市与专区各县间的粮油运输。时有各种车辆20辆,总吨位83吨。到1985年,已有车辆31辆,总吨位272吨,陆路运粮占全市粮油运输量的一半。市内短途运输在70年代中期以前依靠搬运工人用板车运送,其后,又吸收邻县及郊区农村劳力参加运输。80年代逐渐改为小吨位汽车运输,人力板车仅限于粮库及加工厂之间的搬运转仓。
水路运输效益较高,仍作为优先选择的运输方式。60年代曾利用汛期组织突击抢运。1973年,市粮食局在炮营山江边兴建粮油专用码头,使附近粮油仓库和加工厂调拨粮油就码头直接出入,节省了运力和费用。1980年建造通往该码头的油脂输送管道,油脂输出能力大为提高。1980—1985年,全市水路粮油运输量保持在年0.7~0.9亿公斤之间。1988年达0.96亿公斤。
【装具】
大米包装用具为麻袋,大多以黄麻、红麻或少量的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包装标准,1982年以前每袋100公斤,1983年后改为90公斤。1967年调入的还有50公斤标准袋,后渐淘汰,1985年尚存8000条。面粉袋长期为全棉布袋,1981年后改为棉布维尼纶混纺袋。包装标准,1978年前每袋22.5公斤,1979年后改为25公斤。油桶1974年前分大桶和小桶,存放油脂容量分别为250公斤和180公斤。1974年后一律改用小桶。粮油包装用具均盖有“中粮”标志。
粮油装具随粮油一道调拨,由粮食仓库依据调拨计划负责收发保管。1964年前,装具整修由市粮食仓库担负,1965年后交市粮食副产品生产合作总店,1979年交市粮库装具维修厂。
1981年7月以前,市粮库资金费用实行报帐制,装具周转期长。最高年份整修的装具为:麻袋60余万条、布袋20余万条、铁桶3000只。1981年8月,市粮油储运公司加速装具周转,边调拨边腾空,及时修理返还,使包装费逐年下降。1988年,公司库存麻袋77.9万条、布袋6.4万条、铁桶2880只,包装费51.36万元,占商品流通费的5%。
【仓储】
仓库
粮库解放前,城内有万亿仓和怀宁县仓2个粮库。万亿仓始建于明代,位于康济门内(今高井头),系官办,有6联28楹,后圯。清顺治八年(1651)重建9楹;康熙五十八年(1719)重修并增建6楹,为安庆府仓。咸丰三年(1853)共有29廒123间。光绪三十二年(1906)积谷3.7万余石。民国8年(1919)曾维修。到14年,其中的“满字”廒房1排20余间墙宇倾斜,4号、5号房有颓倒之势。1949年为安庆专署粮食局接收,仅存仓房数间,面积340平方米。怀宁县仓原名丰备仓,清道光四年(1824)建于任家坡,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办高等小学堂,民国25年(1936)复为怀宁县仓。有16廒,可贮谷13800余石。沦陷期间废弃为民居。解放前夕,私营粮油店坊有粮仓12间,仓容340立方米。
1950年5月,以部分庙宇、祠堂暂作粮库,仓容共446万公斤。1951年2月和10月国家共投资2.65万元,分别在西门里仁巷、东门市政街建成第一、第二仓库,仓容825万公斤。其中第一仓库占地7089平方米,有草仓6座42间,瓦仓2座18间,土坪晒场946平方米;第二仓库占地10780平方米,有草仓6座72间,土坪晒场1983平方米。此外,安庆专署粮食局于1950年在万亿仓旧址新建粮库,1952年竣工。1954年,按全市粮食消费量每月周转一次,需仓容1250万公斤,两库容量不足,采取借庙宇祠堂设临时仓、在加工厂堆垛或搭露天囤等方法解决。是年夏,第二仓库遭水淹。11月,第一仓库部分仓房被火烧,全市仓容仅剩185万公斤。1955年投资44.7万元,在东门炮营山和第二仓库原址重建第一、第二粮库,为苏式砖木结构房式仓。其中第一仓库3栋,每栋容量250万公斤,水泥晒场1800平方米;第二仓库2栋,每栋容量500万公斤,水泥晒场3500平方米。1956年又于炮营山西麓新建苏式仓2栋,每栋容量250万公斤。1976年,在市碾米厂西侧兴建第三粮库,有混凝土预制框架结构新式仓房8栋,容量975万公斤,1981年底竣工。1981年初,在第一粮库内建成仓房2栋,容量300万公斤。新建的房式仓檐口一般在4.5米以上,仓内无立柱,便于保粮及仓储机械化操作。是年,全市粮库总容量3500万公斤,仍不敷使用。1981年市粮库临时搭盖的露天堆垛存粮占当年全部存粮平均库存量的一半。1985年,在十里铺建成十里粮库,有仓房18栋,容量3920万公斤,为混凝土预制框架结构,被列为省粮油食品局重点仓库,为省内第一大粮库。是年,市粮库共有仓房35栋,总容量7400万公斤。
油库解放前,私营榨坊和油商贮运食油一般用大缸或铁桶。1955年在第一粮库兴建5个落地立式钢板油罐,1座为35万公斤,其余每个3万公斤,总容量47万公斤。1973年,又增建同类油罐3个,每个容量7.5万公斤。1980—1985年,陆续兴建油罐7个,容量共570万公斤,其中2个各200万公斤,1个50万公斤,4个各30万公斤。至此,全市共有油脂储罐19个,总容量793.5万公斤。
储藏
储藏方法解放后,市粮库普遍采用常规储藏方法,先利用日光曝晒、通风、摊晾作干燥处理,使水份降到安全标准以内(夏秋季入库水份在13%以下),然后根据仓内外温、湿度情况,适时开关门窗进行自然通风或密闭。1958年以前采用包装储粮,便于散热、排湿、施药杀虫和调运、中转,但所需包装物多,仓容利用率低。1959年小麦采用散仓储粮。60年代尝试粮面压盖储藏法,在春暖之前气温低于10℃时,于储粮表面平、紧、严、实地铺一层装满砻糠的草包,以隔离仓房屋面的高温,保持粮堆低温干燥。此种方法未得到推广实施。1981年后仓储条件改善,散仓储粮比重扩大,品种有小麦、稻谷,占全部储粮(包括油料)的58.4%。1984年采用机械抽风降温储粮法,在仓房两侧檐墙安装抽风机,在散仓粮堆内埋进沉气箱,对高温粮降温及潮粮去水皆有明显效用。是年9月首先在十里粮库实施。到1985年底,该库6幢仓房1513万公斤仓容改建成机械抽风仓,共安装抽风机10台、沉气箱52台。1985年,又采用缺氧储藏法,在粮面遮盖一层厚度为0.14毫米的无色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利用粮食、微生物及虫害等生物体的呼吸作用,逐渐消耗粮堆中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以达到自然缺氧、安全储粮的目的。是年,十里粮库成立“一面封”缺氧保粮试验小组进行实验。
油脂储藏保管主要为控制水份和杂质含量及酸价,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油品,予以回炼或改作工业原料。露天堆放的油桶,一般垫砖块使之斜立,以防止铁桶生锈或雨水浸入。
虫害防治1953年,市粮库开展“无虫粮仓”活动,大搞清洁卫生,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不留杂草,不留垃圾,不留污水)”;对粮食包装器材、用具及运粮车船,用剔刮敲打、洗刷曝晒等方法清除害虫;用桐油掺和石灰嵌补仓房孔洞缝隙。50年代末采用化学防治,施用“六六六”粉对空仓、器材清毒;60年代启用“敌敌畏”药剂。1959年用氯化苦熏蒸法,但未能普及。1962年建立化验室后全面施行。初以喷洒或挂袋,后改用磷化锌,为包投、袋投形式。70年代改用磷化铝,作粮面施药、埋藏施药,或采取磷化铝、氯化苦混合熏蒸法。1984年,规定对各粮食品种每年只熏蒸一次。采取综合防治技术,在低温季节机械抽风,使粮温保持在15℃以下,水份在12%以下,以抑制虫害。对需过夏的新粮,春暖前缺氧储藏,粮堆中含氧量降至5~7%以下,使害虫窒息而死。化学药剂施用量大幅度减少,1985年比1984年减少80%。
粮油检验解放前依赖经验鉴定。1954年于小南门设立化验室,仅限于为一般防治工作服务。1959年该化验室划归安庆专区粮食局,未开展检验工作。1962年,鉴于储粮发生严重虫害,成立仓库化验室,开展仪器检验业务。到1988年,有化验员9人,对水路来粮、委托工厂加工的原料、产品及储藏粮油进行质量检验。粮油共同检验项目有:水份、杂质、色泽、气味。其中粮食检验项目有:出糙率、容重、不完善粒、纯粮率。细分为,大米加工:精度、碎米;小麦粉:精度、灰份、粗细度。油料检验项目有:出仁率、纯质率、不完善粒、含油量。储粮检验项目有:酸质、粘度、还原糖及新陈检验等。委托工厂加工的粮油,一般先由双方自行检验,如结果不一致再共同会验。70年代前“以质定率”,促使加工厂提高粮油产品质量。1982年执行“调拨作价”和“以质论价”,同时贯彻12种粮油国家标准、15种粮油省企业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1985年,对调入的粮油检验3073批次,因质量问题扣回差额1万余元。此后未发生重大质量问题。
保管制度“四无”活动。1955年起,市粮库开展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四无粮仓”和无酸败、无混杂、无渗漏、无事故“四无油库”活动,当年捕获鼠雀3000余只、清理垃圾1800吨,实现“四无粮仓”的比例占69%。1956、1957年达80%以上。1962年下降为54%。1964年提高到78%。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顿。1972年恢复活动。1978年,符合“四无”标准的粮仓占总仓容的65%。1982年将其作为考核仓储保管工作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1984年,市粮油储运公司成立灭鼠小组,几个月内捕获老鼠近3000只。1986—1988年实现“四无粮仓”的比例每年均在92%以上,“四无油库”连年为100%。
储粮检查解放初期,市政府经常组织有关部门对粮库进行会检。市粮食局成立后,在系统内组织普查,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春秋两季。此外,省粮食部门也经常组织检查团进行普查或抽查。检查的内容有:以安全为中心,查库存粮油数量、质量情况,查仓房及露天囤垛的安全情况,查仓储器械管理情况,查各项仓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四无粮仓”活动开展情况。平时,由粮库保管员或化验员按规定时间、内容和方法进行工作检查。1959年实行“三天一小查,五天一大查,风雨天随时查”的粮情检查制度。1984年发展为“一、三、七”制度,即对不安全粮油每天检查一次,半安全粮油3天检查一次,安全粮油7天检查一次。检查项目,粮食有:温度、水份、虫害、仓房渗漏情况;油脂有:酸价、水份、杂质、色泽、气味、析出物、油桶渗漏情况。
上一篇:供应
下一篇:加工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