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道路建设】
城区地处丘陵,老街巷狭窄弯曲,崎岖不平。俗有“九头十三坡”(即卫山头、大拐角头、小拐角头、高井头、横坝头、上营盘头、下营盘头、上码头、下码头,朱家坡、卸甲坡、登云坡、任家坡、宣家坡、黄甲坡、五土当坡、司下坡、县下坡、邓家坡、昌家坡、墩头坡、游家坡)之称。明清以前,主要街巷多在今大南门、登云坡、四牌楼、国货街一带,路面为青石和鹅卵石铺垫。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安徽巡抚朱家宝令在全城260余条小街小巷铺石板路,并修建排水沟渠。至宣统二年(1910)竣工,路宽4~6米,渠深30~40公分。20年代初,开始修建省内第一条官办公路——怀集路(城区至集贤关)。民国18年(1929),铺筑省内第一条柏油路——吴越街。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城内修建新市路、建设路、孝肃路、华中路、沿江路、程良路、玉琳路和环城马路等道路8条,总长7700米。1949年,城市实有道路总长度29.1公里,面积14.19万平方米,其中高级路面街道1.1公里,面积1.21万平方米。其余为碎石路、煤碴路、条石路和土路。
50年代初,拆除旧城墙及枞阳、集贤、镇海、八卦、玉虹5座城门,改建玉琳路、东正街、府西街。1955年新修人民路东段,改建华中路和安合路。1958年新建湖心路、钢铁厂西南路(今黄土坑路),成为城区与东北郊联系的干道。70年代,改建大庆路(今集贤路),扩建青年路(今德宽路)和新建湖滨南路(今菱湖南路)等主干道。到1978年,道路总长35.38公里,面积31.86万平方米。1978年后,城市道路建设采取国家投资、社会集资和义务劳动等多种方式,结合老城区改造,先后拓建宜城路、沿江路、菱湖南路、集贤路、湖心路、市府路、龙山路等7条主干道,其余9条主干道和20多条次干道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建,240条小街小巷绝大部分铺砼块或沥青路面,城区道路基本做到黄土不见天。到1988年,城区道路共282条,总长50.85公里,面积47.21万平方米。由主干道、次干道、街巷3部分组成。其中砼路面道路长9.6公里,面积7.52万平方米;沥青路面道路长28.36公里,面积28.4万平方米。
主干道
主干道共16条,长47240米。以集贤路、湖心路等5条道路为南北干道,以人民路、市府路等7条道路为东西干道,以十魏路、茅清路等4条道路为环城干道。
集贤路南起龙山路口,北至集贤关,全长8450米,是进出市区的主要交通干道。“文化大革命”时期名大庆路,1981年改今名。该路以黄土坑为界,南段称集贤南路,北段为集贤北路。该路始筑于民国11年(1922),时称怀集路,因路况极差,被人讥为“坏极路”。民国17年(1928)再修,为安合公路起始段。1951年,利用拆除城墙砖碴,修筑南庄岭到高花亭路面,长879米。1959年,路基拓宽为8米,铺砂砾路面宽5米。70年代初,全线拓宽改造,铺设沥青路面。80年代初,集贤南路再次拓宽修整,修建下水道系统。1982—1983年,投资62万元,改建龙山路口到商校长640米段,铺沥青黑色碎石路面,宽32米,其中车行道20米,人行道各6米。道路横断面为一块板型,用路栏分隔成快、慢车道。1985年9月,拓宽完成商校到黄土坑路长1580米段,沥青黑色碎石路面,宽40米,其中快车道14米,慢车道各5.5米,快慢车道间为1.5米绿化分隔带,人行道各6米。该段道路三块板型,是全市最宽的沥青黑色碎石路面。集贤北路按城郊公路规格进行改建。
龙山路位于市中心。南起沿江路,北接集贤路口,全长1600米。与集贤路纵接成一线。50年代称龙山路,“文化大革命”时期易名胜利路,1981年恢复原名。建城后,该路沿线自南向北形成杨家拐、韦家巷(原名危家巷)、科学街、同安岭、平心桥、平安岭、张家拐等街巷。张家拐以北是城墙,高于集贤路口路面7.1米,坡长176米,路面纵坡4%以上。科学街(梓潼阁)纵坡8%以上。杨家拐处路止,不通江边。全线八九条小街巷高低不平、弯曲狭窄。路面大部分系麻条石镶铺,有些地段是自然形成的土路。民国25年(1936),科学街一带街道陡坡挖高填低。36年,梓潼阁修铺碎石子铺沙路面。50年代后,杨家拐到柏子桥称龙山路。1954年,韦家巷一段长175米路面因汛期运输车辆碾压,巷中沟条盖石全部断裂。汛后翻修为砖碴路面,路窄,仅单车行驶,无人行道。1963年,科学街一段长52米翻修为水泥预制块路面。1965年,初步打通北城墙缺口。1977—1978年,整修集贤路口到孝肃路长572米的路段,铺设宽4米的沥青路面。1981年,市政府决定整体拓建全线道路,北与集贤路衔接,向南打通黄甲山,连接沿江路。整个拓建工程分5期建设。自集贤路口到人民路口1—3期工程于1985年8月结束,人民路以南的4—5期工程于1987年底竣工。拓建后的龙山路宽25米,其中车行道14米,人行道各5.5米。自集贤路口到人民路口一段993米为沥青黑色碎石路面,人民路口到沿江路一段607米为砼路面,一块板型。路北端柏子桥建一环行大圈道,总面积10000平方米。
宜城路位于市中心东侧。南起沿江路,北至菱湖南路,全长1382米。1962年称皖江路,1966年易名反帝路,1981年命名宜城路。30年代称菱湖路,系安合公路起点段。民国20年(1931)辟为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的车马道,为泥结碎石路面。全线南段较直,北段弯曲,横坡较大,西侧有排泄污水的护城干沟。1954年7月,新市路(今人民路)到港务局一段(时称建设路)拓宽为13米,修建下水道。1958—1959年,由省投资,对沿江路到华中路口一段拓修,路面宽38米,其中快车道13米,慢车道各3.5米,以2.5米分车带隔离,人行道各6.5米。车行道为泥结碎石。分车带和人行道系原土夯平使用,路两侧均未埋污水管。1964年修筑简易沥青路面。华中路口到菱湖南路一段于1958年拓宽为13米泥结碎石路面。1962年路面加铺2厘米黄沙磨耗层。1963年底到1964年进行整修扩建,并按规划兴建排水系统。1966年,全程铺筑双层沥青路面。1981年改建该路与菱湖南路交叉口,建起2700平方米的三角花圃。全线为三块板型,路宽38米,其中快车道13米,慢车道各4米,以1.5~2米分车带隔离,人行道各为6.5~7米。由于汽车站位于附近,快车道路面剥蚀严重,形成年年坏、年年补的局面。特别是华中路口到菱湖南路一段横坡度达4%以上,影响交通安全。
德宽路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石德宽而命名。该路西南起玉琳路口,东北至集贤路口,其中北正街口到集贤路口向东弯成东西向,全长1724米。玉琳路口到德宽路小学段,民国初年称板井巷,民国16年(1927)拓建,25年建成6米宽碎石马路70米,40年代改名德宽路。民国36年(1947)延伸并铺筑碎石黄沙路面440米。50年代初,增修为461米,宽3~5.4米。1953年底至1954年铺筑成砖碴碎石路面,计3495平方米。1979年规划整修,埋设下水道,铺筑沥青路面。该路北段原为一自然形成的狭窄小道,南依护城河,北为长塘及大小河沟。民国19年(1930),西门商人为运输需要,筹款拓修该路,取名环城马路。50年代改称清河路。1957年,对北正街口到集贤路口一段132米斜坡土路削高填低,铺设下水道,修筑砖碴路面。1965年,对马山宾馆到德宽路小学一段约400米弯曲狭窄处改直拓宽,铺筑砖碴路面。1966年,北正街口到马山宾馆一段约750米铺筑沥青路面。1975年,又对集贤路口到热电路口一段拓宽整修,铺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文化大革命”时,德宽路、清河路合称青年路。1981年恢复德宽路名。路面为一块板型,全线宽窄不等。集贤路口到热电路口长1110米,宽25米,其中车行道16米、人行道各4.5米。热电路口到玉琳路口长614米,宽10~12米,其中车行道6~9米,人行道各1~1.5米。
湖心路位于城东。南起沿江路,向北穿大湖至市第九中学。其中沿江东路至菱湖南路为湖心南路;菱湖南路至菱湖北路为湖心中路;菱湖北路至九中为湖心北路。“文化大革命”期间易名红湖路,1981年恢复湖心路名。湖心中路北段原为大湖水域。1958年,在大湖北建钢铁厂,为方便该厂运输,动员群众在大湖中填出一条长2800米、路基宽7米、矿渣路面宽5米的通道,次年铺设轻便铁道线至江边。钢铁厂下马后铁道拆除。1970年,浇铺6米宽沥青路面,路基宽9米。1973年,人民路到沿江路一段整修出一块板型道路,铺设下水道,浇筑沥青路面,长385米,宽17~18米,其中车行道13米,人行道各为2~2.5米。1977年,再次整修人民路到大湖中心一段,浇筑沥青路面。其中人民路到菱湖南路一段长617米,宽12米,车行道6~8米,人行道2~3米。一块板公路型。湖心中路在大湖风景区建设过程中得到改造,1987年7月竣工交付使用。道路长2112米,三块板型,砼路面,路宽25米,其中快车道7米,慢车道各3.5米,分车带东侧1.5米,西侧1.2米,人行道连隔离带各4米。1988年对湖心南路东侧拆迁拓建,长1000米,宽11米,其中慢车道6米,绿化分车带1.5米,人行道3.5米,慢车道沥青黑色碎石路面,快车道坑凹地段用三碴作简易处理(1989年8月完工)。西侧未改造。湖心北路60年代后逐渐形成,70年代前后逐步拓修。长750米,宽6米,碎石路面,公路型。
人民路横贯市中心。东起渡江路,西至龙山路,全长3203米,一块板型。其中西段为商业繁华地段。50年代称新宜路,“文化大革命”时易名人民路。龙山路到宜城路一段,形成于30年代初,自东向西由新市路、教育局街、庆云街、市政街、府东街、省政府街、府西街等7条短路组成。民国22年(1933),将7条短路扩展连为一线。碎石基层,柏油面层,路宽5~8.5米,是当时安庆东西向的唯一干道。沦陷时,日军坦克横行,路面毁坏。至解放时,道路已损坏不堪,下水道久未疏浚,一遇阴雨污水外溢。1951年,对府西街一段约40米扩建,路面铺砼预制块和现浇砼,路面宽17米,其中车行道11米,人行道各3米。1952年,新市路一段改铺砼预制块路面,宽6米。1955年,对府东街到新市路一段进行整修,并对其中府西街到今市图书馆一段呈V形道路,拆除御碑亭辟弯取直,成10米宽土路面。1958年再次扩建,修建下水道,铺筑砼、砼块、沥青路面,宽25米,其中车行道13米,人行道各6米。1967年“文化大革命”武斗时,大面积掘起砼块做掩体,损坏甚多。1973年,全线路面彻底翻修。长1122米、宽24~30米,其中车行道12米,人行道各6~9米不等。一块板型。同时将三中门前到百货大楼278米一段浇铺黑色碎石路面。1981年,拆除人行道上违章建筑,使人行道路幅展宽。1985年,拆迁西围墙到中医院一段60米道路北侧房屋,改建下水道,使人民路全线路宽基本统一。宜城路到渡江路一段1955年上半年新建,名新宜东路,路基宽10米,土路面。1956年拓宽至20米,铺筑6米宽碎石路面。1963年将木材加工厂到护城圩堤(今渡江路)长150米一段铺筑9米宽路基、3米宽、15厘米厚的泥结砖碴路面。1965年对交际处(今安庆宾馆)到康熙河(今湖心路)段200米予以沥青封面处理。1977年,该段再次拓宽整修,长208米,宽25米,其中车行道12米,人行道各6.5米,铺设雨污水管道,浇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
菱湖南路东起新河路,西至集贤路口,与德宽路相接,全长2917米。其中集贤路口到湖心路段长1377米,宽33米,快车道13米,慢车道(含分车带)、人行道各5米,三块板型。该路属全市线型最好的沥青黑色碎石道路。集贤路口到宜城路口一段,20、30年代是安合公路进出安庆的咽喉,道路狭窄,泥结碎石路面,路况差,属公路型。1959年拓宽为13米的泥结碎石道路。1962年路面又进行整体维修。1966年铺筑双层沥青路面。1975年,为开辟大湖风景区,决定新辟宜城路口至新河路段。1976年动工,但施工时断时续。新辟宜城路口到湖心路一段,1981年铺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定型。湖心路口到新河路口长1540米。少年宫东路口以西宽28米,砖碴路面。宜城路口以西段1976—1977年分两期修建道路下水道,埋设污水管道。1978年完成路基工程,略加沥青处理。1979年11月铺设沥青黑色碎石路面。1985年仲秋,为迎接全国《新体育》杯围棋赛在市青少年宫举行,用三天三夜时间,将湖心路至少年宫东路口铺筑11米宽、3厘米厚细粒式沥青黑色碎石路面。1988年开始,整体拓建湖心路到棋盘山路口道路,三块板型,长982米,宽40米,其中快车道13米,慢车道各6米,分隔带各1米,人行道各6.5米(1989年9月完工)。棋盘山路口到新河堤长558米,未拓修。
孝肃路位于市中心。东起宜城路口,和华中路口对接。西至北正街口,全长1445米。60年代初改称和平路,“文化大革命”时期改名红旗路,1981年恢复孝肃路名。该路在民国初年由石家塘、程公祠、法院街、公安局街、党部街、姚家口、法政街、拐角头组成。石家塘至程公祠有50米转拐。民国19年(1930),在修筑华中路的同时,将石家塘削高填低,路面铺筑13米宽煤屑面层,改称四达路。25年全线拓宽至6~9米,碎石面层。35年,将程公祠至拐角头的7条小街改称为孝肃路。1952和1954年,先后两次进行路面和下水道整修,铺筑泥结碎石路面。1960年,该路中部改铺煤焦油路面。1963和1966年,分两期将全程道路浇筑沥青路面。1967年,对锡麟街至宜城路长272米一段扩建,拆迁沿线部分房屋,降低纵坡至4.2%,同时新建下水道,铺筑沥青路面。1987年开始,改建宜城路到龙山路长1135米段。从公安局到四达路取直,斜切双莲寺小学大门,拆除教委大楼及部分民房。路宽25米,其中车行道14米,人行道各5.5米,沥青黑色碎石路面(1989年10月完成宜城路到双莲寺小学段)。
沿江路位于市南,依傍长江。东起炮营山,西至鸭儿塘路,全长3333米,分3段。炮营山到宜城路口长1008米,称沿江东路;宜城路口到龙山路口长1254米,称沿江中路;龙山路口到鸭儿塘路长1071米,称沿江西路。“文化大革命”时曾一度改名防修路。沿江东路在民国初年为朱家坡、永济桥(即三孔桥)、镇皖楼3条小巷,30年代形成东正街、东岳街、东街口3条小街。沿江西路在民国初年属城外街衢地段,自东向西由柴家巷、五巷口、四眼井、同安门、古牌楼、鲍家巷、盐店街、大新桥等8条小街巷组成。沿江中路在民国17年(1928)开始修筑小南门到招商码头(今龙山路口)一段江岸碎石路面,宽8~9米,称临江马路。20年修建从新义街口(今龙山路口)到程良路393米碎石土路。50年代初,宜城路口到程良路一段铺筑泥结碎石,宽6米,路况差。1952、1953年先后对航运局(今龙山路口)到程良路、宜城路口到航运局2段道路进行维修,修建下水道。1954年,路被洪水浸没,损坏严重,年底全线进行翻修。1959年,对宜城路口到航运局一段拓宽,路宽25米,其中车行道13米,人行道各6米。路面结构为泥结碎石或砖碴。同年将三孔桥到迎江寺长250米一段原条石翻挖改铺泥结砖碴路面。1965年,宜城路口到航运局一段改建沥青路面,同时对宜城路口到湖心路口一段进行下水道整修和沥青表面处理。1968年对航运局到程良路一段浇筑沥青路面。1972—1973年,再次整修宜城路口到航运局一段道路和下水道。1981年,宜城路口到湖心路口改铺为砼预制块路面,宽9米,其中车行道5米,人行道各2米,航运局到程良路口铺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宽10米,其中车行道6米,人行道各2米。1983年,自程良路口(包括程良路以东到西大堤路口一段)向西延伸到鸭儿塘路,路面铺筑沥青(到古牌楼,长432米)和砼预制块,宽4~7米不等。1986年9月对港务局9号码头到大南门长755米一段,1987年6月对大南门到龙山路口长499米一段,相继铺筑砼路面。宽22米,其中车行道13米,人行道各4.5米,一块板型。同时,龙山路口到西大堤路口长340米一段拓建成沥青黑色碎石路面。1988年3—8月,拆除宜城路口沿防洪墙向东至迎江寺闸口的房屋辟为新路。从此宜城路口到电厂煤堆场的防汛通道打通,拉直沿江东路与中路交接处的弯道。其中宜城路口到重件码头长720米,宽13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南侧3米,北侧1米),沥青黑色碎石路面。重件码头到电厂煤堆场道路长288米,砼预制块路面,宽6米,无人行道。
华中路位于市东。东起机场路,西至宜城路,与孝肃路口对接,全长4200米。以龙狮桥为界,桥东为华中东路,桥西为华中西路。“文化大革命”时一度改称东风路。民国19年(1930),为迎接第四届华中运动会在安庆举行,用15天时间在城东开辟一路,长2公里,路基宽8~12米,取名华中路。1954年加铺路面,宽5米,可通行汽车。1961年整体扩建,华中西路修下水道,路面拓宽为17~19米,分别铺有泥结碎石和矿碴。1964年加筑煤焦油路面。1973年以双层沥青表面处理。1977—1978年再次整修,其中湖心路到棋盘山路1637米铺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未作封面处理),铺设雨、污水管道,路宽25米(车行道13米,人行道各为3~6米),一块板型。1985年,拆除华中西路人行道上长达7年之久的违章建筑,使人行道基本恢复。
玉琳路位于市西。东起龙山路,西至德宽路口,全长945米,一块板型。该路为纪念辛亥革命时期黄花岗烈士之一宋玉琳而命名。玉琳路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是县学所在地。20年代,德宽路到太平寺路口一段称太平境街,40年代末改称玉琳路,长438米。太平寺路口向东接五土当坡路口长267米称西门大街。五土当坡路口抵龙山路口一段长197米,称西正街。均系麻条石路面,宽3~4米。民国36年(1947),玉琳路改铺碎石子铺砂路面,计3000平方米。1951年,扩建司下坡路口以西长810米道路。路宽15米,其中车行道9米,铺有人字形青砖面层6米,人行道各3米,是全市解放后改建的第一条道路。同时废除原街名,分别改称解放、玉琳路。1954年,洪水浸没路面达3个月,水深可行木船,青砖路面损坏严重。1957—1958年重修,新建下水道,太平寺路口到司下坡坡底长356米一段铺筑砼预制块路面,人行道铺4厘米厚砼。1966、1967年,对太平寺路口至德宽路口和司下坡口至龙山路口2段,先后整铺为沥青路面。“文化大革命”时期,玉琳、解放两路统称解放路。1977年,市政府投资3.56万元,对龙山路到司下坡坡底长108米斜坡段拓宽,改建下水道,拆迁道路北侧房屋,修起人行道,路面作沥青处理,全线路宽达到15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各3米。1981年定名玉琳路。
市府路位于城北。东起湖心路,西至集贤南路,全长1318米。1978年,市燎原化工厂兴建一条长275米的水泥路,宽6米,称燎原路。1986年,以燎原路为起点,向东至湖心路新辟道路,暂名二环路。1987年底完成路基整形,铺筑二碴垫层。1988年6月竣工,铺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计7698平方米。路宽20米,其中车行道11米,人行道各4.5米,一块板型。同年,市政府迁至此路,路名定为市府路。
十魏路位于城东北。从十里铺起至魏家嘴终。其中魏家嘴到东郊变电所为十魏东路,东郊变电所到菱湖北路为十魏中路,菱湖北路到十里铺为十魏西路。沿线解放后陆续形成不规则土路。1973年由石化总厂修建。全长9400米,宽8米,碎石路面,公路型。该路既是市对外交通的重要干道,又为石化总厂仓库和中转站的交通干线。
菱湖北路位于城北。从市氮肥厂起至十魏中路终。公路型。此路原系乡间小道,解放初期道路增宽。70年代后,市无线电各厂、四八一二工厂、氮肥厂、公交公司、市党校在此一带发展建设,全路拓修为长2000米,宽12米。1984、1985年,以湖心路为界,西段浇铺沥青黑色碎石路面(未作封面处理),东段仍为碎石路面。
黄土坑路位于城北。东起菱湖北路,西至茅清路。其中菱湖北路口到集贤路口为黄土坑东路,集贤路口到茅清路口为黄土坑西路。1958年称钢铁厂西南路,“文化大革命”时改名大寨路,1981年定名黄土坑路。此路解放前是乡间土路。50年代末,因创办安庆钢铁厂,黄土坑东路扩展为1100米长、10米宽炉碴路面,路东端建一小桥。1964年铺砖碴路面。70年代中期因石化总厂的兴建,黄土坑西路拓为12米宽碎石路面。1984、1985年,全路铺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未作封面处理),长3850米,宽15米,无人行道。
茅清路位于市西。北起茅岭,南至热电路口,与鸭儿塘路相接。全长5500米,公路型,是石化总厂贯通南北的干道。1980年称大件路,1981年以路两端茅岭和清水壕首字命名茅清路。此路原系丘陵地土路。解放后,安庆烈士陵园坐落在此,修成5~6米宽的碎石路,路面起伏很大,车辆几乎不通行。50年代末逐渐形成砂砾路面,时称安北乡道,东北接安合路十里铺,南抵地藏庵,长7500米,宽3.5米,最大坡度10%。70年代中期石化总厂削高填低,顺南北方向开拓一条较为平直的碎石土路,宽12米,路两侧建有明沟排水。80年代初,化三建二处至茅岭以南200米处铺筑沥青路面,宽10米。1985—1986年,热电路口至化三建二处一段铺筑砼路面,宽9米。1987年,茅岭以南100米铺筑砼路面,宽9米。
次干道
吴越街南起人民路,北至宣家花园街,全长323米。以纪念清末吴越烈士命名。“文化大革命”时期改名援越街,70年代末恢复原名。自人民路至孝肃路一段,清为按察使司署,民国初为安徽巡按使署所在地,民国15年(1926)毁于火灾。18年拓宽庆云街时,于街西口到安庆高等法院开辟此路。路宽8~9米,碎石垫层,路面浇铺一层薄沥青,这是安徽省修筑的第一条柏油路面街道。沦陷期间,街面损坏严重,柏油面层几乎全部剥落。1952年,由省政府拨款12万元,将该段改修砼路面,路中心宽6米,并修建下水道。60年代再修,长175米,宽13.5米,其中车行道8.5米,人行道2.5米。孝肃路至宣家花园街一段,民国初为安庆高等法院所在地,沦陷时期辟一土路。1983年,该段铺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长148米,宽8米。
建设路南起沿江中路,北至孝肃路,全长751米。1954年名建设路。沿江路至人民路一段长592米,宽15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各3米。由民国初年形成的小南门大街、高井头、三步两桥3条街巷组成,当时宽4~5米,解放后逐步拓建延伸。原高井头一段长223米,1953年翻修为砼路面。原小南门大街一段长305米,1955年扩建为砼现浇路面,坡度由8%降为3.9%,并重新铺设下水道。原三步两桥一段长64米,1981年改建为砼路面。人民路到孝肃路一段旧称天台里,1981年改建为砼块、条石镶铺路面,长159米,宽4.5米,1988年增宽为6米。
双井街南起孝肃路,北至菱湖南路,全长817米。以街中段有双井而得名。1966年称反修路,1978年名双井街。健康路至孝肃路一段,民国时称卫山头、卫门口、局东街。民国36年(1947)翻修局东街到环城路(今菱湖南路)一段,碎砖煤屑路面,长747米,宽4~6米。1953年,局东街铺修砖碴路面。1960年,双井街全程拓宽为12米,其中铺块石车道7米。1985年再次拓建,浇筑沥青路面,拆迁健康路口到宣家花园街口一段东侧临街房屋,使该段路展宽至8米,宣家花园街口到孝肃路一段路宽为5米。健康路至菱湖南路一段,30年代是一曲折小道,1947、1957年先后改建。80年代铺筑沥青路面,宽17米,快车道11米,人行道各3米。
健康路东起锡麟街,西至双井街,全长450米。30年代称同仁医院街和财政厅街。1955年合称陆军医院街,1966年改名健康路。旧为碎石土路,1956年翻修。1982年铺沥青路面。其中双井街到永安街长300米,宽7米。永安街到锡麟街长150米,宽4米,均无人行道。
棋盘山路南起人民路,北至菱湖南路,全长1007米。1977年取名跃进路,1981年改名棋盘山路。解放初,该处为一片荒地。1977年,为连接人民路和华中路两条主干道,在两路之间开辟该路,长335米,宽16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各3.5米,路面铺筑沥青黑色碎石。1988年,华中西路至菱湖南路一段拆房建路,长672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10.5米,人行道东侧4.5米,西侧5米,沥青黑色碎石路面。
少年宫东路南起华中西路,北至菱湖南路,长722米。1988年以位于市青少年宫东面而命名。该路旧为沟塘土路。1988年拓修程墩路至菱湖南路一段,长344米,宽16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各3.5米;次年拓修华中路至程墩路一段,长378米,宽12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各1.5米。全路为沥青黑色碎石路面。
程墩路东起少年宫东路,西至湖心南路,长550米。1984年以地处程家墩命名。该路原为土路,路东端被石粉厂围墙阻隔。1984年拓修华中西路北二巷到湖心南路一段,长450米。1988年拓建少年宫东路同时,拆除石粉厂围墙,将东起少年宫东路、西至华中西路北二巷一段铺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长100米,宽13米,车行道7米,人行道各3米。
宜园路东起湖心中路,西至纺织厂大门,全长564米。1982年称公园西路,1984年命名宜园路。该路原为田间小路。1985和1986年,湖心路到宜园长250米一段和宜园到纺织厂大门长314米一段先后修筑沥青路面和现浇砼路面,宽5~6米,无人行道。
戏校南路东起纺织南路,西至集贤南路,全长450米。70年代末,兴建排污大沟经此地,排污大沟北侧为一碎石土路。“文化大革命”时称大庆路东二巷,1981年改名集贤南路东二巷,1988年以坐落于路西端的黄梅戏校命名。1983年汛后,大沟沟面加盖钢筋混凝土盖板,宽4米,上可行人,盖板北侧安装栏杆。1985年,大沟北侧碎石土路拓修为沥青路面,宽6米。
纺织南路南起菱湖南路,接双井街,北至纺织厂大门,全长620米。“文化大革命”时称反修路,1979年以北端纺织厂命名纺织南路。该路拓建于1958年。1981年拓修,浇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宽16米,车行道9米,人行道各3.5米。
纺织西路东起纺织厂西大门,西到集贤南路,全长520米。该路旧为田间小道。1959年修通通往安合公路(今集贤南路)道路,路宽7米。70年代,纺织厂居民小区扩大,该路逐渐形成区域性街坊道路,但一直是土路,坑宕、粪便、垃圾遍布。1982年底到1983年扩建,路宽13米,其中车行道7米,人行道各3米,砼路面。
燎原路西南始自市府路,东北至燎原化工厂,长275米。1978年以燎原化工厂命名。砼路面,宽6米。
热电路东起德宽路,西至茅清路与鸭儿塘路对接处,全长1200米。1973年以路西端石化热电厂命名。该路地处丘陵,50年代系安北乡道一部分。70年代末因兴建石化热电厂拓修,面层铺筑8厘米泥结碎石。1980年底浇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宽12米,其中车行道9米,人行道各1.5米,路面有5%纵坡。
程良路南起江边大观楼,北至玉琳路口,全长172米。民国25年(1936)以纪念辛亥革命烈士程良命名,解放初期改称民族路,“文化大革命”时期易名红星街,1981年恢复程良路名。民国25年(1936)修筑,车行道宽6米,人行道各宽1.2~1.8米,路侧修有沟涵。1952年修成泥结碎石路面,宽9米,其中车行道6米,人行道各宽1.5米。1987年,沿江西路至玉琳路一段浇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长90米,宽8.5米,其中车行道5.5米,人行道各1.5米。大观楼至沿江西路一段曾为煤建公司煤炭集散地(1989年铺筑砼块路面,长82米,宽9米)。
蔡山路东起集贤南路,西至茅清路,全长2500米。1975年称大化路,1981年易名蔡山路。集贤南路至油化一路一带旧称南庄岭,1965年修筑砖碴路面,长350米,宽3米。1985年延伸铺筑为沥青路面,长800米,宽10米,其中车行道7米,人行道各1.5米。70年代中期因建设石化总厂,向西拓建至茅清路,长1700米,宽10米,其中车行道6米,人行道各2米,砼路面。
马家岭路东起南庄岭,西至纺织品站仓库,长626米。1984年以地处马家岭命名。该路修建于1965年,路长192米,泥结碎石路面。1984年,沿路单位集资委托市政部门改建成砼路面,长626米,宽7米,其中车行道5米,人行道各1米。
花亭路始自菱湖北路,终至集贤南路人行天桥,全长1800米。1984年以花亭新村命名。旧为不规则土路。70年代后,因石化总厂、花亭两大生活区在此而拓建,初为土路面(1990年浇筑沥青黑色碎石路面,宽12米)。
鸭儿塘路南起石化总厂大件码头,北抵茅清路与热电路口对接处,全长1027米。70年代末称大件公路,1981年定名鸭儿塘路。该路旧为鸭儿塘水域,临江一段修有1条块石短路。70年代末因石化总厂运输大件设备的需要,填平鸭儿塘,修建一条碎石路。80年代浇筑沥青路面,公路型。
街巷
1988年,全市有街巷242条,其中迎江区112条,大观区130条。(表4—3)
80年代,随着房屋拆迁改造,不少街巷已先后消失,计35条:务正街、柯家巷、月城巷、革新里、黄家狮、奎星阁、小弓箭巷、府后巷、进德里巷、小焦家巷、大沟巷、大弓箭巷、月牙宫巷、景福里巷、陈家大院巷、南水关巷、康济里巷、奚家花园巷、建新街东一巷、县学宫巷、大珠子巷、三祖寺街南巷、一人巷、紫家巷、半济堂巷、黄家坡巷、黄甲山街、五土当坡东一巷、五土当坡东二巷、五土当坡西一巷、五土当坡西二巷、五土当坡西三巷、五土当坡西四巷、杨家巷、东丁家巷等。
(表4—3)街巷简况



【路灯建设】
明清时期,城内使用菜油灯、蜡烛照明。19世纪末,开始使用煤油灯照明。入夜,城中商号店堂、客铺、官署门前排悬灯笼或煤油汽灯,道路兼得余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南门外江岸出现照明电灯,灯罩用白铁皮锤制,三角木架灯杆。30年代,连同室内电灯,全城有3000盏灯头。由于电压低,灯光微弱,供电时间控制在上半夜。街巷道路以燃点油灯为主。每夜派管理员巡视,发现电灯、油灯不明,即通知电灯厂或辖区警署修理。规定所有商店和居民均按居住房屋月租缴5‰街灯捐,收入拨付给工务局作维修路灯费用。民国24年(1935)增加路灯检修经费,实行路灯管理提成给奖制。1949年,全城有路灯407盏。
50年代末有路灯450盏。1964年,在市交际处(今安庆宾馆)、汽车站、港务局、大会堂(今人民剧院)、新光电影院等处安装第二代光源高压水银萤光路灯。1965年,向老城区以外地区发展路灯,在小北门(今双井街北端)至肉联厂1100米和北门吊桥(今德宽路二小)经柏子桥到小北门2段道路安装路灯。1966年,新宜路(今人民路)、皖江路(今宜城路)、吴越街3条干道改装高压水银路灯,共60盏,每盏250瓦。1979年,全市路灯发展到750盏,线路38公里。1980年,在城内主要干道上安装200多盏高压汞灯,照明能力大大增强。1982年,启用第三代光源——高压钠灯,分110瓦和250瓦两种。1986年,结合宜城路路灯灯型改造,建成第一条地下埋设电缆的路灯线路,电缆线长3公里。同时在安庆宾馆门前十字路口中心花岛上安装4柱四叉五火组合圆球灯,配以湖蓝色灯罩。1987年底,结合修建柏子桥大圈道,在中心花岛上竖起全省第一座星球式升降高杆灯,灯柱高30米,共19盏400瓦高压钠灯。到1988年,全市主、次干道,重要街口广场、立交桥等处均采用新型光源,照明度达9勒克司。
1987年,路灯灯型由单一短臂灯发展为适合于各类道路、桥梁、广场照明的多品种灯型。1988年基本定型的灯型近10种。灯具结构分为普通灯具、柱头灯具、柱头花灯具3类。普通灯具有:直臂广照灯606盏,用于主要干道照明;1.2米广照灯884盏,用于小街小巷照明,两类共占全市路灯总数的76.8%。柱头灯具有:单臂单挑圆球灯31套,分布在沿江路;单臂单挑琵琶灯42套,分布在集贤路北段、龙山路南段;双臂双挑琵琶灯65柱,分布在宜城路南段、菱湖南路东段。柱头花灯具有:方型四叉四火组合花灯4柱,安置在龙山路人行天桥;圆型四叉十二火组合花灯4柱,安置在安庆饭店门前、宜城饭店中心花岛。
城区路灯设置范围:东到农药厂,西至大王庙,南沿江岸,北止五里墩。主、次干道一般采用250瓦钠灯或125瓦汞灯,安装高度离地面7米。区间道路和小街小巷采用60瓦白炽灯或50瓦汞灯,安装高度离地面5米。路灯间距除华中西路、玉琳路、德宽路、人民路东段(宜城路—渡江路)为100米外,其他街道间距为50米。全市大部分街巷均设置单排灯,菱湖南路东段(湖心路—棋盘山路)、宜城路南段采用双排交错灯,宜城饭店、安庆宾馆、柏子桥附近街心广场布列三角式、四角式、中心式花灯。
1988年,全市共有路灯1880盏,其中白炽灯976盏,高压汞灯678盏,高压钠灯226盏。路灯线路全长65公里,亮灯率达97%。
【桥涵建设】
古桥
安庆城内古桥众多,今大都不存,余者或改作涵洞或重建为新桥。
萧家桥在今近圣街与龙山路交叉口附近。已改作下水道。
三步两桥在今人民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处。已改作下水道。
吊(又作钓)桥有2座,一在枞阳门外,一在集贤门外。护城河被填,桥毁。
同安桥在城西。有前后两桥。均毁。
小新桥在城西今船厂边。已毁。
广济桥紧靠鸭儿塘。70年代填塘,桥毁。
太平桥在今工农街昌家坡南。已毁。
大野螺桥桥基在今石化总厂第一招待所内。不存。
永济桥亦称三孔桥,在迎江寺西。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废,五十四年重建。后因河道淤塞被填,桥毁。桥址在今三孔桥泵站。
鹭鸶桥在今人民路与锡麟街交叉处。由麻石条搭成。已毁。
便民桥在大新桥以北便民巷内,宽3米,已淤塞。
现代桥梁
1964年,龙狮桥改建为全市第一座钢筋砼桥梁。1985年,石化厂新建集贤路双悬臂钢桥,成为全市第一座人行天桥。到1988年,全市有龙狮桥、人民桥、芙蓉桥、集贤路天桥、市府路板桥和滨江桥等6座永久性桥梁。
龙狮桥位于华中东路与华中西路交接处,跨越新河,为道路、航行、排水桥梁。最高洪水位12.5米。民国19年(1930)铺筑华中路时建造。时为桁架木板桥,桥面长9米,桥下圆木桁架,双孔,单孔跨径4.5米。抗日战争初期和安庆解放前夕两度被炸毁。1952年重建桁架板桥。桥面长6米,净宽5米。面板于1956、1961年维修。桥下航行净高3~3.5米。1963年10月,桥台木桩腐烂挤断,八字挡板下坍,梁板腐朽严重,经临时抢修后勉强维持通车。1964年9月,省建设厅拨款9.5万元建造钢筋砼T型梁板桥,年底竣工。桥面标高16.8米,长9.5米,宽14米,其中车行道9米,两侧人行道各2.5米,直格栏杆高80公分。主梁跨径8.41米,预制圆筋砼T型梁10根,每根臂长1.39米。桥孔净跨7.5米,净空高6.5米,最小航行净高3.29米。桥台重力型,顶宽1.25米,底宽2.9米;桥面荷载为汽—13、拖—60吨,通航最大船只30吨。该桥因位于交通要道,车流量大,经常造成堵塞。1987年拆除,改建双悬臂钢筋砼桥,1988年9月竣工通车。市规划处市政设计室设计,市政工程管理处施工。造价124.2万元。桥面高程15米,长28.46米,净宽21.22米。其中车行道13.94米,两侧人行道各3.64米,引桥路面纵坡西侧1.91%,东侧4.29%。承重结构为双悬臂式,主梁长27米,桥下为2墩3孔,中孔14.2米,边孔各5.2米。桥面荷载为汽—20、拖—100吨,过水总宽24.5米。
人民桥位于人民路东端,跨越新河,为道路、航行、排水桥梁,结构为钢筋砼板桥。1975年4月动工,1976年底竣工通车。上海市政设计院设计,市政工程管理处施工。造价5.7万元。桥面高程13.5米,长20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4米。栏杆总长40米,高1米,栏柱22根。桥下为单孔,净跨5.5米,净空高4.7米。桥底高程8.5米。桥面荷载为汽—13、拖—60吨。
芙蓉桥位于湖心中路石牌坊北200米,为道路、排水、景点桥梁。1976年始建,桥宽3米,钢筋砼结构,载重15吨。1986年拆除,改建石拱桥,为大湖风景区建设项目之一。市规划处市政设计室设计,大湖建设指挥部施工。桥面长23米,净宽15.5米,其中车行道14.5米,砼路面;人行道各0.5米,砼铺面。桥面东西两侧各建四角攒尖方亭1座,东侧名莲亭,西侧名菱亭。桥下3孔。主孔净空高2.5米,净跨6米。主孔两旁各1个腹拱,腹拱间留有排景洞,可窥视主孔水面。桥身块石砌筑,平板敞肩拱。
集贤路天桥位于集贤南路与花亭路交界处,西与石化四号路相连。为人行天桥,系双悬臂钢桥。1985年建造,上海市政工程研究院设计,石化总厂投资建设,造价15万元。桥面净高6米,长38米,其中主梁净跨29米,宽3.6米,主梁两端各挑出4.5米悬臂作盘旋式和折线式扶梯,均宽2米,主梁和扶梯两边各设宽0.5米的自行车坡道。栏杆高1.5米。主梁采用1%的横坡和1%的纵坡,雨水流到桥面转角处,通过泄水管排到地面。扶梯采用散水。全桥设置8根照明灯柱,每柱5火。桥下为单跨门式刚性结构。主梁和桥柱均为全焊接箱形钢结构。天桥每平方米荷载:人群为400公斤,风为35公斤。
滨江桥位于龙山路与任家坡街交叉处,为道路立交桥。1986年11月开工,1987年12月竣工。市规划处市政设计室设计,市政工程管理处施工。造价31.5万元。东西走向。长31.2米,净宽9米,车行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栏杆高1.05米。承重结构为双悬臂T型梁,主梁长14.6米。桥下为2墩3跨,净跨25米,其中桥墩之间为南北方向的车行道,跨度14米,净空高6米;桥墩与桥台之间为自行车和人行道,跨度4.5米,净空高3米。桥面荷载汽—10、拖—60吨。
市府路板桥位于市府路、湖心中路交叉口西,为道路、排水桥梁,钢筋砼梁板结构。1987年8月动工,1988年7月竣工。市规划处市政设计室设计,市湖滨建安公司施工,造价12.3万元。桥面长21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4.5米,汉白玉大理石栏杆,柱22根。桥下单孔,跨径6.5米。桥墩2座,墩底高程6.5米,两墩各宽5米。荷载能力为汽—15、拖—80吨。
菱湖石拱桥位于菱湖公园南大门北20米,截污大沟流经桥下,为道路、排水桥梁。始为木桥。民国22年(1933)改建成砼板桥,称一道桥。1957年再建为砼石桥,桥面呈拱形,长10米,宽3.5米,石砌栏杆。桥下单孔,净跨3米,净空高1.8米。
杨树桥位于黄土坑东路胡玉美酿造厂东,初为条石平板桥,2孔,净跨7米。1960年重建为单孔跨径5米的钢筋砼平板桥。1981年扩建。
宜园桥位于宜园路东端,石拱涵。涵面长10米,净跨7米,净空高2米。
湖心中路桥位于湖心中路北。1966年建,为钢筋砼板桥。桥面车行道宽6米;桥下净跨4米,净空高3.2米。承重能力为汽—13,拖—60吨。
大新桥位于市区通往怀宁山口镇道路上,明代怀宁士绅汪道亨建。19世纪末,大帆船尚可直过桥下,后因河床抬高,已不通航,但夏秋雨季仍有很大水量经此入江。桥面净宽4米;桥下单孔,净跨10米。条石结构。1953年改建,桥面长9米,净宽4.3米,钢筋砼浇筑,桥址为今大新桥街87号处。
戏校桥位于戏校南路西端,又称集贤路一号桥。1971年建,桥面长12.6米;桥下单孔,净跨4米,净空高2.9米。承重能力为汽—18、拖—80吨。现已并入戏校大沟。
涵洞
集贤路一号涵位于变压器厂北。石墙双涵。涵宽0.8米,高1.2米。上游通工农街排水沟,下游连戏校桥。
集贤路二号涵位于二建司预制厂北。石墙双涵。涵宽0.8米,高1.2米。上游因建集贤路大板房已堵塞,下游连戏校桥。
康熙河桥位于湖心南路北端,市政工程公司机具队内,双孔拱涵。现一孔淤塞,另一孔作下水道。
二号桥位于高花亭街口,土产公司大楼后。又称集贤路二号桥。民国11年(1922)造,单孔石拱涵。1977年拓宽集贤路时加以改造。桥面长6米,宽4米。桥下跨径3.3米,净空高1米。后改作涵洞。
小野螺桥位于黄土坑路与集贤路交叉口南,又称集贤路三号桥。民国11年(1922)建,为石板桥。桥面宽4米,桥下单孔,跨径4米。1949年桥已淤塞。1973年拓宽集贤路时,在原桥址重建T型钢筋砼结构箱涵。箱涵面长32米,净跨4.5米,净空高2.2米。
【排水防洪】
古代城内靠自然地形向长江和大湖排水。后市民逐步修整利用自然冲沟,形成无规则的排水沟道。清末,在修建石板路的同时修建排水沟渠,砖石砌筑,渠深30~40公分。30年代,排水沟渠由明渠改为暗渠。1949年,城区排水主要以北正街、军分区、司下坡为界,分为东西两大系统。东部系统排入大湖后入江,西部系统直接穿堤入江。全市下水沟道长40.94公里。60至70年代,基本建设增多,老城区排水系统日渐紊乱,新城区又没有形成排水系统,市内仅杨家塘、王家塘、荷花塘、沟儿口、同安河、钱牌楼、鹭鸶桥(人民路西段)7条古排水沟道发挥作用。80年代后,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市政府注重排水和防洪设施建设,逐步改造老城区排水和防洪墙系统。对新城区街道埋设地下排水管线,做到建一片,埋一线,初步形成地下排水网络。1988年,城区排水系统由干管、支管、河塘、泵站4部分组成。建成合流下水道总长86公里,19条水系,84条管线,2条明渠,9个长江出水口,1022个窨井,2个倒虹吸,412个高程点。并编制《安庆市排水管网普查总平面图》。另有城区长江堤防5906米。
排水干沟
东城排水区有人民路东干沟、沿江东路沟等23条,其中人民路东干沟、沿江中路沟等3条直接排向长江;人民路西干沟、湖滨街沟等14条经大湖入新河后汇向长江;集贤路干沟、沿江东路沟等6条为直排和间排长江两兼。西城排水区有司下坡沟、工农街沟等15条,其中司下坡沟、大王庙沟等14条直接排向长江;工农街沟间接排向长江。
人民路东干沟自宜城路供电局以南起,沿人民路向东,经金家闸泵站排入长江。全长2045米。该沟建于1972—1976年,石砌箱涵结构。平均断面0.6×0.6米~1.5×1.5米,雨污分流。主要承接华中路以南、宜城路以东、新河以西范围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并在棋盘山路与人民路交叉口承接市排污干沟的全部污水量,为城东主要排水系统之一。每年汛期,在长江水位达13.6米时,金家闸通江涵闸关闭,由泵站将雨污水排入长江。
市排污干沟北起集贤南路与市府路交叉路口,向南至戏校与来自市变压器厂污水管道水汇合折向东,顺戏校南路,经纺织南路向南至菱湖南路转向东,接菱湖南路污水提升泵站后再向南,经湖心路、华中西路转南至棋盘山路接人民路东干沟,汇至金家闸泵站排入长江。全长4055米。此沟1977年由省建设厅投资兴建,主要排放马家岭一带的工业废水。已接通工农棉织厂、被单厂、湖心路污水管、电化厂等排污管道。该干沟为砼管结构,断面尺寸:宜城饭店以西为φ0.3~0.6米,以东为φ1米。
沿江中路沟由港务局起,向西至龙山路南端。全长1027米。该沟1986年新建,结构以砼管为主,断面尺寸为φ0.5~1米。分段排放,主要由水师营泵站、大南门泵站排入长江。大南门泵站于1988年8月投入使用。水师营泵站待建,汛期设临时机泵排涝。
人民路西干沟分人民路西干沟、人民路中干沟2部分,全长1551米。人民路西干沟有2条,均建于解放前。一条自一中东北沿中医院北巷向东延伸至市委大门前,结构为石箱和砼管2种,断面尺寸分别为0.6×0.75米、0.8×1米、0.8×1.2米、φ0.6米。主要排放龙山路、近圣街以南一带雨污水;一条始自中医院,在人民剧院西巷转南排入墨钱干沟,终到人民路中干沟,结构为石箱和砼管,断面尺寸分别为φ1米、0.8×1.3米、0.8×1米。主要排放龙门口、新光电影院一带雨污水。人民路中干沟自东围墙始,经人民剧院至市立医院流入宜城路干沟。长1030米。该沟自东围墙到建设路口一段系解放初期修建。汇水范围:西自四方城、龙门口;北自三祖寺、卫山头;南至墨子巷、二郎巷、火正街,是一条横穿老城中心的排水大动脉。结构为1.7×1.5米双孔石砌箱涵。
墨钱干沟起于墨子巷邮电局,沿小墨子巷北,穿国货街转东到钱牌楼口,直达建设路,再直角转北接人民路中干沟。全长758米。该沟建于清代,系0.55×0.75米石箱涵结构,流经市中心商业区,雨污水排放量大。1952、1962年先后整修。
杨家塘干沟西起四方城分龙巷口,经杨家塘、近圣街,穿龙山路,入东围墙东小巷、吕八街,再穿吴越街、状元府街后汇入人民路中干沟。全长1383米。该沟建于清代,排放四方城、马号后一带雨污水。1978年对该沟上游段(邬家桥至龙山路)改建。结构为φ0.45米砼管和0.85×1米石箱涵2种。
王家塘大沟西起手帕厂,穿龙山路、双井街到宣家花园,折向福泉街至状元府街,接人民路中干沟。全长954米。该沟建于清代,1958、1980年先后整修,铺设φ1米砼管管道。
天后宫沟包括火正街沟,位于城区东南角,建于解放前。主要排放火正街、天后宫街及附近居民区的雨污水。两沟的雨污水均在新民里口(锡麟街)汇合向南排入人民路中干沟。全长621米。火正街到天后宫街口一段1961年较大规模地疏清过一次。80年代,随枞阳门商场和天后宫小区形成,该沟排水量增加。
宜城路干沟位于老城区东侧,南起胡玉美罐头公司大门,北经菱湖南路宜城饭店转向东,到湖滨停车场,转向北入截污干沟。全长1935米。结构分2种。安庆宾馆以上为石砌箱涵,安庆宾馆以下为砖拱箱涵。断面:0.75×0.85米、2.05×1.4米。该沟解放前系护城壕,处于老城区与新城区结合段,接纳老城区各干沟,如东门大塘、墨钱、人民路西段、中段等干沟约2平方公里的雨污水,其中生活污水为2.4万立方米/日。
荷花塘沟由一一六医院内水塘起,向东沿二中南围墙直到卫校南、市政工程处,排入宜城路干沟。全长522米。此沟系古排水设施,原排放老城区北片一带的雨污水。1978年道路拓宽,荷花塘至体育场一段改道,雨污水流入双井街,向北过菱湖南路至截污干沟。结构为条石盖板和0.85×1米石砌箱涵,北段砼管。
东门大塘沟起于铁佛庵,穿锡麟街到东门大塘,再由地区水电局大院内至宜城路干沟。全长413米。此沟系解放前建,沟上段有双塘(已填)和东门大塘。自东门大塘起,经第一人民医院后门至宜城路约200米一段沟道穿越古城墙。东门大塘沟上游段经几次维修改为φ0.3~0.45米砼管,下游是解放前石砌箱涵结构,断面0.6×0.8米。
菱湖南路干沟全长2268米,均为φ0.6米砼管结构,分4段。自柏子桥到纺织南路为第一段,雨水管埋设在道路两侧车道上,入纺织南路雨水沟;自纺织南路到菱湖公园南大门为第二段,雨水管埋设在道路两侧慢车道上,入截污大沟;自菱湖公园南大门到湖心路为第三段,利用宜城路干沟排放雨污水;自湖心路到棋盘山路为第四段,雨水管埋设在道路两侧慢车道上,分段排入截污干沟。
截污干沟起于石化化肥厂,经皮革总厂,穿集贤南路,接戏校大沟,跨纺织南路、菱湖石拱桥,沿菱湖南路排入新河。全长4000米。该干沟原系城北灌溉农田的一条明渠,1981年起改建。上段从石化化肥厂至皮革总厂,1984年建成石砌沟墙明渠;中段从皮革总厂至湖心路,80年代中后期建成石砌砼盖板暗渠,下段从湖心路到双凤桥,1986年由大湖指挥部建成石砌沟墙明渠。断面尺寸为4×1.2米和4×3米。主要汇水区域:北自集贤路、市府路、马家岭一片;西起石化总厂化肥厂、皮革总厂及清水壕一片;南自孝肃路、体育场及城区部分干沟。在湖滨停车场围墙外,设有排水溢洪口,每年暴雨期间大沟水位超过此缺口时,雨水分向大湖溢流。
纺织南路沟分南北2段。南段起于戏校南路,沿纺织南路向南排入菱湖南路干沟;北段自纺织厂门口沿纺织南路东侧入截污干沟。2段共长570米。建于1982年。主要排除沿路生活区雨污水,结构为块石箱涵,断面1.2×1.1米、1×1.5米。
棋盘山路沟以华中西路为界,分南北2沟。南沟入人民路东干沟,北沟入截污干沟,共长1000米。南沟位于道路西侧,在明水沟基础上修建而成,结构为1.2×1.5米块石箱涵。北沟随新建棋盘山路北段道路而建(1989年竣工)。结构为1.6×1.55米石砌箱涵。
少年宫东路沟起于华中西路,穿菱湖南路入截污干沟,全长727米。该沟随新建少年宫东路而修建。1988年8月开工,同年9月底竣工。沟断面中线位置离少年宫东路东侧站石3米,1.9×1.55米石砌箱涵结构。
程墩路沟1976年前后,新建菱湖南路东段,在光荣生产队两边新建生活区,因地势低洼,常年积水。1983—1984年新建排水管道,长1060米,排入少年宫东路沟,再排向截污干沟。结构除部分砼管外,主要是石砌箱涵,沟顶为预制盖板。平均断面1×1.2~1.4米。
湖滨街沟为雨污分流排水沟。全长1106米,其中污水管554米,为φ0.45米涵管结构,雨水管552米,为φ0.45~0.1米涵管结构。建于1981年,水流汇入湖滨实业公司门口涵洞下排入大湖。
集贤路干沟是城北重要的排水干沟。柏子桥至商校一段于1983年建,商校至黄土坑一段1985年建。沟管埋设在道路两侧慢车道上,各有2条雨、污水管。均为砼涵管结构。雨水管断面有φ1、φ0.8、φ0.6米3种,污水管皆为φ0.3米。孝肃路以北、工农街以东和以北、茅清路以东、五里墩以南一带的雨污水分7处向集贤路干沟汇集。
康熙河沟有2条干沟,共长1332米。一条为康熙河巷沟,南起杨家山北一巷,北至人民路,接人民路东干沟,长380米。原为排水明沟,1978年改建成石砌箱涵,断面为1×1.05米和0.7×0.65米。另一条为康熙河市场沟,南接华中路西大沟,经第二汽车运输公司、农贸市场、肉厂转东穿湖心路拐北流入截污干沟,长952米。在改建康熙河农贸市场时,于1980年修建成石砌箱涵排水大沟,平均断面1.2×1.4米。
华中路沟分东、中、西3段,均系雨污合流管道。东段始于龙狮桥至棋盘山路入棋盘山路沟,长221米,砼管结构,断面为φ0.45~0.6米。西段由汽车站至粮食局车队入康熙河市场沟,长351米,0.7×0.85米石砌箱涵结构。中段,湖心路至棋盘山路一段的雨污水排入市排污干沟。
市府路沟分雨、污水沟,建于1988年。雨水沟长1219米,排向大湖,结构为砼涵管和石砌箱涵2种,断面为2.3×2.3米、φ0.6~0.8米。污水沟长1383米,排入市排污干沟,结构为φ0.3~0.45米砼涵管。市府路沟还包括纺织西路沟,1982年建,长282米,以集贤南路排水沟为起点,经纺织西路北巷汇入市府路沟,结构为1×1米的块石盖板箱涵。
龙山路沟主要排放沿路生活区雨污水。为雨污分流类型,分别建于1985年和1987年。结构为砼涵管,断面有φ0.3、φ0.6、φ0.1米等。孝肃路以北接菱湖南路干沟,孝肃路以南安庆军分区招待所以北排入杨家塘沟,招待所以南梓潼阁以北排入人民路西干沟,梓潼阁以南排入沿江中路沟。
沿江东路沟原以朱家坡顶为界,坡东雨水分别以东西向排入三孔桥泵站,坡西接宜城路干沟。1987年建成防洪墙以后,水系作了调整。以市水位站为界,站东雨水分别以东西向排入三孔桥泵站,φ0.6~1米砼管结构,其中三孔桥到湖心路一段有二水厂埋入φ1米的冲沙涵管,站西铺φ0.6米涵管至16号涵闸。
司下坡沟起于司下坡顶,沿司下坡与玉琳路沟接通,主要汇集龙门口和司下坡一带居民区的雨污水,全长200米。原分东、西2条暗沟,1969年重建,结构为φ0.3米砼涵管。
玉琳路沟沟道埋设在路两侧站卧石下,沿路分别排入沟儿口干沟、太平寺沟、里仁巷沟、同安河干沟。该沟建于清代,为沟儿口古沟上游段。后改建为φ0.45~0.6米涵管和0.6×0.6米块石箱涵。
沟儿口干沟由玉琳路84号民房下,南流至新义街,向西南流至沟儿口巷穿沿江路入沟儿口涵闸汇入长江,全长254米。该沟建于清代,是全市最大最古的通江总出水口,汇集司下坡、县下坡、蓬莱街、玉虹街、谷隆巷、太平寺街、杨家拐、玉琳路东段等地区的雨污水。在修长江大堤前,该沟水可直流长江。修堤后,汇集来水均在沿江西路187号南停留,汛期靠抽水泵排到堤外。通江处现建有一座钢筋砼平板结构涵闸。该干沟多为块石、条石和砖砌建筑,现已全部做成暗沟,断面1.2×1.1米~2.87×1.46米。
新义街沟沟道向北流入玉琳路沟,向西流入沟儿口干沟。建于1982年,长109米,φ0.45米砼涵管结构。
五土当坡沟沟道向北流入玉琳路沟,向西流入新义街沟。建于1982年,长198米,φ0.45米砼涵管结构。
玉虹街沟沟道向南分为2沟,一沟流入玉琳路沟再入沟儿口沟,另一沟流入太平寺沟,向西汇入同安河干沟。建于1982年,长727米,雨污合流。汇水区域为玉虹街一带居民区。结构多为φ0.45~0.6米涵管和0.8×0.8米块石盖板箱涵。
四方城沟沟道向西入玉虹街沟,向东南入司下坡沟。建于1977年,长341米,雨污合流管道,结构为φ0.3米涵管。
太平寺沟沟道从玉琳路到太平寺塘(今改成街心花园),向南流至沿江西路与程良路交叉口处,东与沟儿口汇通,经煤建公司西暗沟,流向同安河排涝泵站后汇入长江。建于1981年,长379米,涵管结构为φ0.6~0.8米,箱涵结构为1×1~1.5×2米。
沿江西路沟分3段。第一段以沟儿口沟为界,分别接纳东自2号涵闸至沟儿口,西自程良路至沟儿口的水流。第二段以泡沫塑料厂为界,向东流入太平寺沟,向西流入同安河干沟。第三段西自一号门起向东流入同安河干沟。建于50年代,全长2260米。60年代初疏修过一次。1979年改建,结构多为0.45~0.6米砼管。
同安河干沟分为德宽路干沟和同安河干沟,两沟合长1992米。德宽路干沟解放前系城西护城河,用于排水。解放后逐渐淤塞。1984年,新敷设排水管道。东从北门吊桥起,沿路至帆布厂大门止,入同安河干沟,主要汇集二监、看守所、帽厂、一药厂、石化热电新村及德宽路一带的雨污水。管体埋设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上,结构为φ0.6~1米砼涵管、1.5×0.7米块石盖板箱涵。同安河干沟建于1964年,自帆布厂大门起至同安河排涝泵站储水池,大部分管体埋设在厂区和民房下。汇水来自德宽路干沟、帆布厂、染织总厂、沿江西路沟、大观亭沟及附近居民区的雨污水。结构为2.4×0.7~2.2×1.2米拱涵。
鸭儿塘沟位于鸭儿塘路。沿路东、西两侧各建1条排水沟,2沟全长747米。先后建于1976和1979年。路东排水沟自电校西到鸭儿塘路南端的大件路泵站(已废),全长330米,结构为1×1.2米块石箱涵。主排市第五中学以南、大观亭街以北居民区和大观亭西段沟的雨污水。路西排水沟为2×1.8米石砌明沟,全长417米,主排热电厂内外雨污水,向南流至立新圩与鸭儿塘路交叉口,再向西顺自然水沟汇入大新桥泵站。
大观亭沟建于1982年,自同安河干沟至大观亭沟。水流向东排入古牌楼下水道和同安河沟,向西排入鸭儿塘路东排水沟。全长315米。结构为1×0.8米盖板箱涵。
大新桥沟全长311米,建于1982年,结构为0.6×0.8米块石盖板箱涵。水源来自大新桥一带居民区。水流自鸭儿塘路西侧沿大新桥街入立新圩明沟后汇入大新桥泵站。
大王庙沟全长295米。建于1982年,结构为0.6×0.8米块石盖板箱涵。汇水来自该沟北居民区。水流分2段:第一段自鸭儿塘路向西顺大王庙街流入立新圩大塘,第二段自大王庙小学向东至热电厂循环水管后再入立新圩大塘。
工农街沟分3段。第一段以碟子塘为界,分别接纳南自吊桥北自香粳巷的水流。第二段以荷仙桥为界,分别接纳南自香粳巷北自铁匠巷的水流。第三段以蔡家桥为界,分别接纳南自铁匠巷北自昌家坡水流。三段水流均汇入集贤路干沟。该沟建于1983年,φ0.3~0.6米砼涵管结构。
排水支管
全市排水支管共27条。属于迎江区范围的计20条,属于大观区范围的7条(表4—4)。
排水泵站
解放前,三孔桥址有涵闸用于排涝,毁于抗日战争时期。60年代中期,兴建金家闸泵站和同安河泵站,以提高汛期东、西两区的排涝能力。到1988年底,沿江建成6座排水泵站,总汇水面积307.6公顷,总装机容量2385千瓦,总排涝能力27.3立方米/秒。湖心路设有2座排污泵站,总装机容量240千瓦,总排污能力0.92立方米/秒。城区已形成大新桥、西排涝、大南门、三孔桥、老金家闸和菱湖南路6个雨污合流排水区和市府路、花亭2个不完善的雨、污分流排水区。
金家闸排涝站位于市东新河口与护城圩排水入江渠道口,主要担负新河2082公顷汇水面积的排放任务。1965年10月,省长江修防局投资13.5万元,兴建双孔排水穿堤通江涵闸,次年汛前完工。设计自排流量18.7立方米/秒,闸长55米,闸底高程10.4米,单孔宽1米,钢筋砼箱涵。1984年扩建为闸站,排水排污合一。有泵机6台,电机总功率930千瓦,单机扬程4米,进水池水位最高11.5米,出水口孔2×2.5米,2孔。钢筋砼平板闸门,每秒排水量12立方米。
老金家闸泵站位于金家闸西侧。主要排放市东雨水和城市污水,汇水面积93公顷。1954年长江大水后,金家闸开始设抽排机对江排水。1965年进行地质钻探,拟建排水泵站。1976年投资17.2万元建成。闸孔1×1.2米,底高程10.5米,钢筋砼结构。80年代,泵站不断拓建。1988年有泵机3台,电机总功率465千瓦。出水口3孔,进出水管径80厘米,底高程18.79米,泵机启排水位13.68米,调蓄面积78平方米。每秒排水量4.28立方米。
三孔桥泵站位于迎江寺西,主要担负迎江寺、杨家山一带9.12公顷汇水面积的雨污水排放任务。建于1973年。80年代改建。1988年有泵机2台,电机总功率465千瓦。出水口单孔,进出水管径0.6米。底高程11.35米,钢筋砼平板闸门。泵机启排水位15.6米,调蓄面积24平方米,每秒排水量1立方米。
(表4—4)排水支管概况

大南门泵站位于沿江中路与大南门街交叉口东北角,主要排放沿江路西段雨水和城市污水,汇水面积20.38公顷。建于1988年,为城市雨、污合流型泵站。有泵机4台,电机总功率220千瓦。进水涵1.6×1.2米,长16米,水位最高16米,最低14.66米。出水涵1.6×1.2米,长74.5米。调蓄面积94平方米。钢筋砼平板闸门,每秒排水量3.1立方米。
同安河泵站位于西门同安门巷,主要排放同安河、沟儿口干沟及附近地区雨污水,汇水面积117公顷。1955年,同安河设闸排水,闸底为竹筋砼结构。1967年建泵站,同时在小南门到沟儿口北侧砌砖箱涵1027米,断面40×40(60)厘米,条石盖板;沟儿口到同安河砌砖拱管道467米,断面80×140厘米。1988年有泵机4台,总功率220千瓦。进水涵水位最高13.5米,最低12米。穿越江堤出水口2×1.2米,单孔。每秒排水量3立方米。
大新桥泵站位于市西航运公司造船厂东侧,主要排放大观亭街及沿江西路一带雨污水,汇水面积62公顷。建于1984年春,1988年有泵机3台,总功率465千瓦,进水涵水位最高14.5米,最低13米。穿江堤水涵1.2×1.2米,底高程10.4米。2孔。泵机启排水位14.5米,调蓄面积300平方米。钢平板闸门,每秒排水量4.5立方米。
湖心路污水提升泵站位于湖心中路市食品总厂大门西南侧,建于1983年,又称二级泵站,由毛纺厂一级泵站提升的污水汇集至此经二次提升后送至三级泵站。1984年投入运用。1988年有泵机3台,电机总功率80千瓦,进出水口断面为φ45厘米,底高程10.95米,每秒排污量0.36立方米。
菱湖南路污水提升泵站位于菱湖南路与湖心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市政工程公司机具队内,主要排放市毛纺厂汇集的污水。建于1984年,又称三级泵站,由二级泵站提升的污水至此经提升后送金家闸站入江。1985年投入运用。1988年有泵机4台,总功率160千瓦。进水口尺寸φ1米,底高程8.52米,自流出水口尺寸φ1米,底高程11.17米。每秒排污量0.56立方米。
涵闸
沿江干堤建涵闸9座,护城圩建大湖闸1座,与大湖闸配套使用的大湖新河节制闸1座。
(表4—5)城区长江干堤涵闸概况

旱闸
为方便客货运输,城区沿江干堤建旱闸26座(已封闭5座),闸底高程15.45~18.04米。
(表4—6)城区长江干堤旱闸概况


通江下水道
为排放工业生产废水,沿江部分工厂自建7座通江下水道。
(表4—7)城区通江下水道概况

城区堤防
解放前,城区自皖河口至金家闸长江岸线利用沿岸自然地形筑成土堤防洪,堤顶高程16米左右,堤防设施极为简陋。1955年开始,自港务局至墩头坡一段新建2624米长的防洪大堤(西土堤1006米,块石墙1618米)。60年代末至70年代,从港务局至炮营山筑起长1093米的钢筋砼防洪墙,废除老城区东、西北埂等土堤。1977年新建立新圩土堤,从而形成完整的城区防洪体系。1984年开始,按国家对市防洪设施提高到百年一遇的要求,对钢筋砼防洪墙及块石防洪墙全面加高加固。1988年底,城区沿江堤防长5906米,堤顶高程基本达到21.34米的要求。
全市堤防分江堤和河堤2部分。立新圩、东土堤等5段(广济圩见卷二十四·水利)为江堤,属城区管辖范围,堤基地质自上至下为杂填土、淤泥质粉砂、砂砾石层和白垩系红层构成。新河堤为河堤,堤基地质为第四纪更新世粘土壤土层。
立新圩位于西门外沙漠洲,西起狮子山脚,东至西土堤,全长1228米,土堤。1977年始建西起长江小学塘拐、东至鸭儿塘路长870米堤段,堤顶高程17.2米。1984年重修,除将老堤加高培厚外,另增修2段新堤:一段自长江小学塘拐到狮子山脚,另一段为石化大件码头仓库外围,共长108米。新老堤合长978米,堤顶高程19.3米,堤内地面高程14.7~16.7米,堤身属粘土均质坝,顶宽9米,上铺预制砼块,属路堤结合防洪设施。护坡:外坡1∶3,内坡1∶4,坡面均栽植草皮。在交通要道堤段修建块石护坡6处,共长73.7米。鸭儿塘路到西土堤长250米,无堤,地面高程18米左右。
西土堤西起墩头坡,东至焚烟亭,全长1006米,土堤。始建于1956年。堤顶高程19.3米。经逐年冬春培修,1988年堤顶高程达21.3米,堤内地面高程15~17米。堤身属均质土坝,顶宽10米,上铺筑沥青表处路面,属路堤结合防洪设施。护坡:外坡1∶4,内坡1∶3。外坡块石干护砌,护坡顶高程18米。
块石防洪墙全长1618米。分2段。第一段自焚烟亭到港务局止(以下称沿江中路段)长1505米。第二段为墩头坡段,长113米。2段合长1618米。沿江中路段,在民国初期修建老招商局(今2号闸门)和大水坝(今10号闸门)2小段。其中老招商局段为条块石垒砌岸墙,长17米,高8米;大水坝段为条石坝墙,三面临水,长9米,高9.5米。民国17年(1928),修建程良路东段(今3号闸门)、大驳岸(今4号闸门)岸墙,长245米,均为毛条石垒砌。解放初,上述岸墙已不堪使用。1955年开始整体修建该段块石防洪墙,次年建成。墙顶高程19.24米,墙身块石浆砌,高3.5~3.8米,顶宽0.8米,底宽3.2米。1984年由中央、省、市共投资753万元(包括钢筋砼防洪墙)加高加固,1988年竣工。其中焚烟亭到活塞环厂一段长782米,墙内地面高程17米左右,墙顶高程加高至21.34米。墙身加固是在原墙内侧衬筑毛石砼,顶宽0.5~0.6米,底宽0.7~1.2米。活塞环厂到港务局一段长723米,墙内地面高程16.5米左右,墙顶高程加至20.6米。墙身加固是在原墙内侧增砌块石构筑物,顶宽0.8米,底宽3米。护坡:抗战时期和1946年,分别修建港务局码头和小南门护岸,均为毛条石垒砌。其中港务局段长197米,港务局东一码头即设此处;小南门段长118米。解放初期,护岸均已损坏。解放后,在修建防洪墙时一并铺砌护岸。到1988年,该段护岸均为块石浆砌,坡度1∶2。墙身迎水面:在高程16.35米处修建平台,宽1.6~5米,用200号钢筋砼防渗板做面层。墙身背水面:在高程18~19.6米处修建戗台,高1.4~2.6米,宽2.85~3.36米,戗台中间填土栽植灌木。墩头坡段:建于1958年。墙顶高程19.34米,内外侧地面高程均在15.5米左右。墙身用块石浆砌,墙顶宽0.8米。1984年对墙身裂缝作弥合处理,未加高加固。
钢筋砼防洪墙清嘉庆四年(1799),在东门外大街(今沿江东路北,包括朱家坡)修建两段土堤,取名东北埂、西北埂,合长878米。沦陷期间堤身大部分遭破坏,堤两侧被居民建房挤占。解放时堤身已成羊肠窄巷。1954年,两埂培修。1969年,由省建设厅、港务局和电厂合资修建西起港务局东至炮营山钢筋砼防洪墙,1976年底建成。长1093米(其中块石墙87米),相对高度4.1~3.6米,墙顶高程20.6米。顶宽0.6米,底宽约3米。1987年加高加固,1988年底竣工。墙顶高程21.34米,墙内地面高程16~18米。采用钢筋砼砌筑,顶宽0.65米,底宽3~9米(含墙内底板)。该段60年代中期开始修建块石护岸。到1988年底,护岸均为浆砌块石砌筑,坡比1∶2。墙身背水面在高程18米处修建块石戗台,高1.55米,宽约3米,戗台中间填土栽植灌木。
东土堤西起炮营山,东至金家闸,全长961米。土堤。由炮营山堤、棋盘山自然山丘及东土堤3部分组成。炮营山堤于清同治八年(1869)修,长601米。后经历年培修,1988年堤顶高程21.19米,堤内地面高程14.6~16.2米。堤身为均质土堤,顶宽8米。该堤起点段有长51米块石墙,砌筑于1971年。墙顶高程21.34米,墙身高5米,顶宽8米。内外坡均为1∶4,坡植草皮。棋盘山自然山丘长300米,山顶高程21.34米。东土堤界于炮营山和棋盘山之间。与炮营山堤同时建,长60米。经历年培修,1988年,堤顶高程21.3米,堤内地面高程14.6~16.2米。堤身为均质土堤,顶宽8米。内外坡均为1∶4,均植草皮。
新河堤位于城区东部,华中东路北巷、渡江路以西。北起大湖闸,南至金家闸,全长3000米,土堤。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名永丰圩,光绪二十七年(1901)易名永丰护城圩,后几经培修。1954年,堤顶高程17.5米,堤身为黑沙土,顶宽3~4米,底宽24米。1980年改称新河堤。1988年堤顶高程18米,堤内地面高程约14米,堤顶宽5~8米。护坡:1954年,外坡1∶3,内坡1∶2。60年代以后,堤身背水面渐被居民、工厂建房挤占,坡度趋平;堤身迎水面河道淤积严重,坡度仅五千分之一,局部已倒坡。
【市政管理】
设施管理
道路管理市政部门负责道路设施的管理、维护,保持畅通。不许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挖掘、破坏和占用道路。因建设需要破路和确须临时占用人行道,须按规定交纳破路费和占路费。城区下水道、雨水井、窨井和明沟,严禁截流取水、立杆架线、倾倒垃圾、杂土、粪便和搭盖建筑物;所有卫生设备排水,应经化粪池沉淀,并经市政部门同意,方可接入公共下水道。
70年代设市政维护班,负责日常道路补宕及下水道淤泥起运。1980年,在维护班基础上成立维护队。1986年,维护队一分为二,划归迎江、大观两区城建局,组建两区市政工程处,负责辖区内道路中小修及日常维护和下水沟道清淤检修(表4—8)。
堤防管理长江堤防临水面一侧距堤脚50米,背水面一侧距堤脚30米为护堤管理范围,严禁开挖和随意占用。每1000米设1人负责堤面日常管理。河堤同江堤管理。每座排涝泵站设1~2人管理,平时值班检修,汛期关闸启泵排水。1982年9月成立市堤防所(后改名堤防排涝管理所),隶属市政工程管理处。承担城区江堤、排水(污)泵站的维修和管理,汛期为城区防汛排涝服务。
(表4—8)市政道路建设维护概况

路灯管理解放后,城市路灯长期由供电局管理。1980年移交市政部门,成立市路灯管理所。1981年开始使用音频振荡电子钟控制部份路灯启闭时间。1988年,使用13米高空液压作业车安装检修路灯。接线线路采用串联放射性分段分压控制方式,在柏子桥大圈道、菱湖南路、黄土坑路、集贤路天桥、西门大王庙以及市政工程管理处内各设一个音频振荡电子钟,控制全市43个开关箱。同时还在集贤路另设一个光控开关。路灯启闭时间:夏季为晚7∶30至次日晨5时,冬季为晚5∶40至次日晨6时。全年放光时间共计3650小时,平均每天放光10小时。1988年路灯总容量为242.8千瓦/小时,其中白炽灯53千瓦/小时,50瓦汞灯3.8千瓦/小时,钠灯和250瓦汞灯186千瓦/小时。平均每月耗电72837度,每月电费4983.6元。
路灯管理所对全市1880盏路灯都建有台帐。全所分大灯班、小灯班分片负责路灯维修。每班3~4人,建立岗位责任制。片区班组在白天、夜晚各一次对线路进行检查,亮灯率与补贴挂钩。路灯所及有关部门定期抽查亮灯情况。接到来信或群众电话反映路灯问题,片区班组必须记录在案,并在2天内修复。
工程管理
工程设计50、60年代,市政设计、核算合为一处,无明确分工。70年代中期,明确市政处生技科负设计职责。1985年,市城环局成立市政工程设计室,设计与施工单位分开。所有设计项目均须经主体专业定案、配合专业定案与综合定案3个过程。设计项目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个阶段,必要时增加方案或可行性研究阶段。较简单项目可用方案代替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时,专业负责人须编写设计条件,提出选用材料设计及计算原则,经审核交资料室归档后出图。
施工管理50年代至70年代,几乎没有施工管理手段。1979年12月,根据国家建设总局《关于加强市政工程工作的意见》,开始按生产目标管理、生产要素管理、生产程序管理3级进行施工。市政各单项工程开工前均须将工程预算、工期安排、材料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机械使用计划、开工报告等报公司有关科室备案,重要或大型工程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资料齐全后,再由公司上报处。施工过程中必须按既定的要求向公司有关科室报告并经检查验收。重要或大型工程检查验收由处和建委等有关单位参加。工程结束后,必须以完整的竣工资料向公司决算,并上报市政工程管理处,按合同兑现奖惩。
质量管理60年代以前,没有明确质量检查分工。70年代,由市政处医务室医护人员兼任沥青化验。1979年,市政工程管理处设试验室,配备专职化验员,担任沥青、石料及混凝土检验。80年代,在处、公司、施工队3级分别建立质量检验小组,组长均由部门技术负责人担任。三级质检小组督促生产人员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对每道工序和部位工程按部颁标准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全部工程竣工后,还必须由建委、处、设计单位、区城建局会同验收,一切验收程序都必须办理签证手续,由各部门(单位)存档,验收合格后交区城建局管理。
一项工程任务下达以后,公司生产经营部门要负责审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对劳动力进行审查。对图纸与实际有出入的部分,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予以变更。各队承接工程时,除熟悉图纸外,还必须作出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质量保证措施,确定一名质检员,做到事先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把关。并逐步将检查重点转为预防为主。凡质量不合格工程,要进行返工,同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质量优良工程给予奖励。
安全管理50至60年代,施工现场派临时安全员,臂佩红袖章,导引来往车辆与行人。70年代以后,施工工地前后各设一拦路牌,夜晚悬挂红灯,警醒过往行人。1988年,处及处属各部门分别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堤防所、路灯所及疏浚工程队各设一兼职安全员。并对市政范围内的电气、机械、高空、运输等工种及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作出规定。
机具管理市政工程施工最初是人拉肩扛,石滚夯地。1955年,购进1台压路机。70年代中期以后,大量购进车辆及施工机械。1978年,在机修班基础上成立机具队,集中管理各种机具。1988年,有各种运输、施工车34辆,施工机械75台。市政工程施工除沥青摊铺和土建砌筑工序外,基本实现机械化。
(表4—9)市政施工机械化程度

管理机构
民国11年(1922),市政工程由市政筹备处负责。16年,市政府工务局下设路工队,第一路工队担负道路维修,第二路工队维护疏通水沟。19年、25年,先后成立市政筹备处工务局工程队和省会工务办事处,负责维修道路、水沟、路灯及环境卫生等。35年成立市政建设委员会工程队。
1950年12月成立市政工程队,先后隶属市政府建设科、市城建局,下设技工班(10人)、土工班(20人)。1956年10月工程队撤销,成立城建局市政工程处,职工47人。1975年6月成立市政工程管理处,下有维护班、机修班、测量班等,职工78人。
1986年2月,分别成立迎江、大观区市政工程处,隶属区城建局。1987年2月成立市政工程公司,下设第一、二、三、四施工队、沥青拌和站,承担城区市政工程新建及大型改建工程。市政建设管理自此分市、区2级。市为处、公司、施工队3级管理体制,负责城区道路、排水、桥涵、堤防泵站、路灯等市政工程的基建施工及设施管理;迎江、大观两区为处、维护队2级管理体制,负责辖区内道路、下水道的养护维修管理。1988年,市政工程管理处下设市政工程公司、堤防排涝管理所、路灯管理所、疏浚工程队,职工351人。

上一篇:城市规划
下一篇:城市供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