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服饰
1、衣着民国年间,农民与手工业者多用土布(小布、老布)做衣,春冬季节尚青黑色,夏秋以灰白色为主。式样上,男性穿满襟褂、长袍、抄腰裤;女性穿满襟褂、抄腰大脚裤。城镇居民和商人衣料有洋布(机织棉布)、竹布、咔叽布,男穿结襟布扣单、棉衣服,女性穿边扣衫褂,也以大脚抄腰裤为式样。儿童多穿无领和尚衫和短衣开裆裤。富豪绅商们有的穿丝绸长袍大褂,外套团马褂或黑缎子马夹等;富贵妇人、小姐则穿长裙或花色旗袍,讲究绸缎、呢、绒等
优质品类。农民夏季劳作时,以穿裤头为尚,赤膊搭披肩服(长条形本色棉布),则有遮阳、透气、抹汗等多种功用。
30年代,青壮年及军政、文教等公职人员和城镇居民喜穿中山装、学生装等服式。50年代,农村仍穿土布对襟布扣衣服,城镇居民及工作人员则穿中山装、军干服,也有少数青年人穿夹克衫、拉练衫,而下身普遍都穿西装裤(便衣裤)。60年代兴尚穿黄绿色军干服、二五大衣。80年代青年穿着多样,有猎装、西装、青年装、蝙蝠衫、滑雪衫、羽绒衣、毛呢大衣等,下身则穿喇叭裤、牛仔裤、直筒裤、罗马裤。女青年夏天穿旗袍和各式裙子,少数人还穿超短裙、西装裤头。城镇中老年人仍以中山装、军便服为主要服式;农村中均穿对襟便服,少数妇女还穿满襟褂,并系围裙操持家务。专职部门工作人员的穿着,有许多“工作服”,如武警、公安、司法、检察、法院、工商、税务、环保、医护、物价等机关工作人员所穿的制服,其样式和装饰都有不同。
2、发型清朝实行雉发制度。男子一律剃前额、留发辫,女子束发梳辫。民国初年,“剪辫子”成为服饰革命的主要内容。男子改剃光头、平头、高桩、满发,老年人蓄胡须,小孩留括锄式或扎羊角、猪尾巴小辫。建国后,发型逐渐走向多样化。男式有平顶、游泳式、满发、分头等;姑娘们一般扎单辫子、额前留“刘海”,婚后梳鬏。梳辫或留鬏实为区分未婚已婚的明显标志。70年代以前,姑娘们均以长短单、双辫为主要发型,并喜欢在辫端系一红头绳或蝴蝶结、绒线球作彩缀,衬现出朴实素雅的审美风貌。80年代后,一些男青年以长发盖耳、齐肩为时髦,并留大鬓角、短髭,也有人烫波浪式的头发;女式有长、短双辫、长单辫、马尾式、短发、烫发各种花样,而中老年妇女则留齐耳发、拢发夹,有的农村中老年人还梳发鬏。
3、鞋帽民国时期,农民夏戴草帽,冬裹头巾,夏天赤脚穿草鞋,冬天穿布鞋、棉鞋,雨天着钉板鞋、油鞋、木屐。妇女以布巾和毛巾裹头,穿着布底鞋,绣花鞋。男女冬天均穿纱线长统袜,穿蚌壳式暖鞋(棉鞋)。儿童戴狗头帽、兔头帽,穿老虎鞋,夏挂兜肚。城镇绅商则戴瓜皮帽、三块瓦帽、罗宋帽,穿牛皮或猪皮鞋。山区人上山还要用白布扎绑腿护身,以防棘刺和蛇虫伤害。
建国后,在鞋、帽穿戴上,从质地到式样均有较大的改善。帽有咔叽、的确良军便帽,呢绒前招帽和各式绒线毛帽;鞋分牛皮、猪皮、棉布、胶质、塑料泡沫等各色式样的鞋类,雨天着胶靴,冬天有毛皮鞋;袜有各式尼龙、绵丝、线纱短袜;女青年夏天还喜穿长及大腿中上部的肉色护肤袜。
4、饰物民国时,富有之家的妇女爱戴金镯、耳坠、金银项链、戒指、耳环,头插金钗、银钗、玉簪、玉泡翠翘等;儿童胸配一般挂银牌锁、玉如意,颈套金、银项圈。一般人家的妇女,也有用玉钗、铜钗,甚至用荆条削光作串发插头饰物,多戴铜手镯;儿童则挂铜锁、铜项圈等。
建国后,妇女一般只用铁钗子、铁发夹拢发、做装饰;农村中老年妇女用丝、线质的黑色网片拢发鬏。60年代,首饰配戴已在城乡绝迹,男女都风行胸挂红底色毛泽东像章(称毛主席像章或宝像章)。80年代复兴戴金戒指(男女如一),女青年挂各种耳环、金项链等,并兴尚戴胸花及其它各种质地的装饰条牌。
二、饮食
1、主食区内人民以大米为主食,间以山芋、玉米、小麦等杂粮;日食三餐,早餐多吃稀饭,只有晚餐吃面条、玉米糊、山芋饭、豇豆饭、南瓜饭等习惯。逢供工匠则三餐均用干饭。农村进餐时间比城镇略迟:早餐约在9点,中餐在14点,晚餐在20点之后。三餐中较为重视中餐,尤以晚餐最为简便,俗称为“早上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餐要吃少”。农村煮干饭又喜沥米汤泡“锅粑汤”吃,几碗干饭下肚,最后来一碗带锅粑香的米糊汤,风味最为相宜。城镇人白天忙于上班工作,晚餐做得丰盛一些;早餐在7点左右就得吃好而赶着去上班,故多数人早餐都在街上买一些油条、烧饼、糍糕、包子、饺子之类充饥,或是在家中用剩饭煮一点“汤饭”吃。
2、副食农村菜蔬,如葱、蒜、瓜、菽、青菜、萝卜、甘蓝、莴苣都是自产自食;鱼、肉、蛋生产大多供应市场,非节日或待客,很少自用。区内有以青菜、萝卜、豆类加工腌制成咸菜、干菜和腐乳、酱豆等,味道鲜美,久藏不变,又有以鱼肉为料腌制腊肉咸鱼,留等敬客和节日享食。
较为贫苦的农民,农闲时多以各种蔬菜拌饭,名叫菜饭;或用瓜菜拌米粉、面粉煮疙瘩、面糊吃,俗称为“搭杂粮”。
3、饮料区内人民嗜爱饮茶。农村多用陶瓦罐在土灶中煨茶取用,过节或客多时又添用陶壶、铜壶、铝壶(陶、铜制品多在50年代以前习用)置三耳瓦炉上烧炭火或干柴棒煮茶喝。忙时大碗用茶,以解渴热;清闲之时或逢年过节则用白瓷壶或陶壶泡茶酽浓,以兑入盛开水的小茶瓯中轻啜细饮,谓之“冲开”或叫“泡开”。城镇市口与乡村交通便利的场所,又有小茶馆的开设,路人经过,付一点小费喝碗茶解渴;满桌围坐,慢慢喝“泡开”茶的多是附近赋闲的中老年人,实为老“茶客”。茶客入馆多是整上午、整下午的坐桩式喝茶。他们手捧烟袋,买点瓜子、麻花之类,边嗑边喝,传新闻,说笑话、故事,有时还集点小费请一民间鼓书艺人述说一篇书传,这也是区内茶馆风貌的一大特色,俗称“趟茶馆”。街角、路口树荫下的小桌茶摊,则为方便行人解渴之用。
区内饮酒也很兴盛。酒作大小宴席的必备饮料,故有“酒席”之名出现,而太、宿、望一带则干脆称宴席请客为“办酒”。酒类称好者为大曲酒、封缸酒,次一等为大麦、芦黍、芋干酒;村宴多以烈性烧酒为主,好劝客人多饮,而居家之日饮酒则不多见。80年代,城镇的青少年天热时又兴用啤酒礼客招待,补充了三伏天不喝烧酒的空档;另有喝咖啡、汽水、果子汁、矿泉水等饮料的时尚,比旧时单一的茶水、烧酒等物多出了不少内容。
4、宴席宴席每以席中一道名菜命名,如香蕈席、海参席、鱼翅席等;也有以上菜的道数称呼席名,如“十碗头”、“八大缸”、“四盘八碗”、“一条龙”、“三道圆子三道鱼”、“单、双带子”等;桐城、枞阳一带的宴席以汤菜为主者叫“水碗席”,以鸡、鱼、肉为主,叫“三牲席”,每桌菜肴均在10至20道左右。
旧时男女分席,男女主人坐末位,执壶敬酒陪客并接菜上桌,发送烟、茶等物;席桌较多或因故不在席上者则委托族人或亲邻来敬陪。席分朝席和乡席两种:区内大都奉行乡席,即以方桌的东北座位为首席,西北方为二首,东南方为壶口席(列为第三)。壶口席是席上的“权威人士”,最有发言权,“酒司令”敬酒和议定喝酒的规则,都请他定夺安排;朝席以座北面南的一方为首席,执壶者在对面相陪,有如君臣对坐的朝廷规矩(均以大门朝南为例)。太、宿、望的宴席,大都在上第三道菜“圆子”(肉丸、鱼丸等)时,席前要放鞭炮,宾主都从座位上站起。若是喜庆宴,宾客要致贺词,主人要到席边劝酒、劝吃菜;若是丧宴,则要肃立默哀,谓之“暖席”。桐城、枞阳则在最后一道菜时上鱼、肉圆子,寓有“圆满如意”的讲究;怀宁、潜山又在最后一道菜上贴红“喜喜”字的鱼盘子为准,席上的菜肴尽可大吃大喝,唯独这一碗鱼要保存下来,称作“丰盛有余”(鱼与余谐音);此时主人要到桌前为每一位客人斟酒,相互客套恭维几句,称为“周席”(或酬席)。
三、居住
1、居住方式区内居住方式有集居、散居、山居和镇居之别。集居的地方其造形有如潜山等地的大四水(又名大四合,前五后五两转厢)、小四水(又称小四合,前三后三转三厢)、四厢八巷等;也有如望江、宿松、岳西等地,以老屋堂轩为主体,前后左右分巷围城,其主体堂轩,有如宫殿寺庙,飞檐翘角。这种村落多以同姓同族集居为主,叫作“集族而居”。集居地的村前一般造门楼或桥梁通向大路,屋后及左右三面环水或依山砌墙围成寨堡式的结构。建国后,由于这种结构极不利于交通,便改建成一家一户的独体结构。
散居的村落,其房屋造型有明三暗五加一庇、一正五间转厢、前五后五、明三暗六、明四暗八、明五暗十和一条龙等多种形式。其特点为一家一户自成一体,较少存在与邻居有屋瓦相连的现象(兄弟分居除外),称为“独自家”。
半山独立住户,多依山建造,逐次高升,有的建有木楼,既可照看山林,又可防止野兽侵犯。
区内市镇房屋,一般鳞次栉比相对建设,形成街道;商户前厅建成铺面,后进建成住屋,住屋最后设祖先堂;居民户前门无铺面,除中堂外,前后进均有矮楼,各进间有天井。80年代县城镇房屋多有高达六七层的楼房,居户多住一套数间的单元楼层。一室一厅、两室一厅……外加厨房、卫生间、阳台,配备用电、自来水设备与旧时的平房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也打破了连片围城式的常规结构,兴尚单门独户建房。
2、长幼析居区内多子家庭,在儿子结婚后(或一、二个儿子先行成婚),因收入分配、饮食习性、礼仪出入等诸多方面难以平衡,即行分家。届时,多请同族长辈和亲友长者(尤其是母舅)来饮酒吃饭,议定分家方案。然后清点财物、债务与房产,按儿子的数目分成等份各得其一,并当场记下“分拨单”和“分家契约”,当事人签字画押,表示服从分配,永不后悔。这一餐饭即称为“吃分家饭”。俗例家中长子注定住房屋的东头等分(民国以前长子长孙还要多得一份家产);现时的农村,因分家得份而争持好坏多寡者,常用“抓阄”的方式进行,自认“天命”,认领抓住的一份财产。分家后,父母多依小儿子生活,其他的儿子按年、按月付给父母定量的钱粮赡养费;少数人家的父母则自行单过或轮流在各个儿子家吃饭。独子家庭,极少析居,否则其子即为乡人耻为不孝,常受谴责。分家后的各兄弟将房屋隔开,另起锅灶烟囱,或干脆迁至它址,新做单独居的房屋。对分家户,亲友要按户数“送财”致贺。
3、陈设清末民初,区内富户人家房内陈设,一般有花床或宁波床,黑漆方桌、茶几、坐椅、双叠橱柜和衣箱、皮箱等;农村贫家,仅有简单木床、桌柜、衣柜、条凳等。建国后,城镇乡村,一般人家陈设,渐趋一致,都有小苏州式及双挂面、单挂面等古式床和新式木床,其它桌椅箱柜,在样式上质料上也多有讲究。农村房屋以正中开大门的大开间为堂轩,又称前厅,作为议事与会客的场所。厅后墙边靠立一长条形高台,旧时台上有灯烛,铜磬、烟管、黄表纸、茶具等摆设;台中间立“天地国亲师”(或易“国”为“君”字)红木牌,左右有五世以上的祖宗名号灵牌。此台俗称为“祖宗台”。“文革”时,祖宗牌被撤除,台上立“红宝书”(毛泽东主席著作)宝座,上供毛主席的石膏像。80年代后,厅后墙喜挂财神像、寿星像和儿童骑红鲤的农家风俗画卷;少数人家又有祖宗灵牌的供祭。
80年代,城镇房内摆设普遍讲究配备美观实用的高低床、各式沙发、组合橱、石英钟等用品;农村也时兴配置高低橱、五屉橱、沙发、电视机、录音机、大吊钟(或石英钟)、组合家具等设备。城镇干部与知识分子家庭喜欢在客厅、书房内悬挂山水画与书法条屏作装饰,楼房阳台上有盆景花木与盆养小鱼、笼养鸟雀。
4、取暖与照明山区人民冬季多在家中堂屋挖掘火塘或砌火池,燃烧劈柴围坐取暖。有时火塘火池上系吊钩,吊挂吊罐和水壶,借以煮饭烧水烹茶。柴禾不足的地区,常在火桶内设瓦钵,中装锯屑砻糠,暗火散热,人坐桶上以取暖;城市的富有者多用火盆、铜炉,燃烧木炭取暖。
农村原用瓦灯盏灯草盛豆油和菜油照明,深山穷苦人家,则以松树油脂照明。30年代后,已普遍点煤油灯,遇有喜庆多点汽油灯;抗日战争时期能源缺乏,曾一度又以豆油菜油照明。50年代,县城开始用电灯照明,农村仍用煤油灯;80年代,农村也普遍架设了高压线路,用电灯照明。
5、建房区内人民建造住房,除选择地势好、背风向阳位置为屋基外,一般还要请阴阳先生,选择合适日期开土奠基和上梁。风水先生如认为选定屋向不吉利,又因其他原因不能更换,解救的办法是把大门稍砌斜一点,叫做“巧相”,或是在门楣上安置一块镜子等,来避邪驱魔。市镇居民住屋,则在对面建一堵照墙,照墙面对大门,贴上“对我生财”之类字幅。这类迷信习俗,建国后农村还偶有出现。
建房砌墙到顶后,要选择吉日吉时架设屋梁。第一根上屋脊梁,名叫柁梁,要披红彩(绸缎被面)、放鞭炮,木瓦匠师傅站在墙上安置,口中要念道一些吉利的话语,屋主则在门前散发香烟、果点,好图个吉庆,俗称为“上梁”。新屋建成,家人小孩又在吉日的清早(最好是门前尚未有人走动时)迁入新居,其仪式为在大门槛上搭一长梯,人人走梯上由低向高步入屋内,号称“步步高升”;走在最后的一人手牵一只猪儿,意谓“迁居”(谐音)六畜兴旺等。太、宿、望建房时还有择吉动工砌墙基的风俗,名为“起首”,要放鞭举行仪式。这一日的早餐得办酒席,凡邀定做工的匠人与帮工的亲友邻居均来会餐,然后由主人议定日期选出一些人来帮工(当日事少,来客不必人人动手做事)。自迁居后的一月内,亲朋好友必备礼品前来贺喜,礼品有座钟、匾额、红丝绸被面或红花布料、大糕等;太、宿、望一带还要送长挂面、松材棒、柏枝叶等物,取其长久有财,松柏长青的含义,俗称为“送财”。
四、行止
1、出门区内为典型的农业生产区域,清末、民国时期守持恋土重迁的习性,很少有出
远门的情况。读书人赶考与乡人出门经商,必须选择吉日启程,多数都是肩背包裹,手持雨伞,靠徒步行进。水路便利而资费有余者,可以租乘木船赶路,只有富家子弟可以骑驴、骑马(或为租骑)前行。至于赶集、上城、走亲访友均赖步行,也只有少数富户绅商出门,才能借用软篮、滑杆、靠椅为座,或坐上独轮木轴推车,让人力肩扛手推代步。新年第一次远行最讲究择吉而动,一般要选双日子、“黄道”日为准,忌单日、绝日、“黑道日”与“煞方”,忌出门碰上的第一人为女性,尤喜碰上青壮年男子,寓有兴旺发达之意。正月出门的俗规为“七不出八不归,逢九出门惹是非”。50年代后,迷信禁忌大都不复存在,只有逢双日出门与“七不出八不归”的讲究,农村的中老年人仍多信守。60年代,区内县县乡乡通汽车或修铺了拖拉机道路,远行必坐车辆代步;二三十里路程,青少年又习惯骑自行车赶路。80年代,各县乡镇通道又兴用三轮柴油机车载送行人,随叫随停,十分方便。
2、运输独轮木轴车俗称“鸡公车”,民家好以淡红漆水装饰车身,用以接送老年人走亲戚(间或也接运新娘子)和短距离的运输;接新娘以棉被垫车身,一人推一人拉,只准新娘一人单坐这辆车子,车的另一边只能空着,俗称“拗边车”。推车载重约在三四百斤之间,为建国前农家常用的运输工具,一直沿续到60年代。与小推车并存的还有江洲湖圩地带使用的木制四轮或两轮牛车,以牛牵引,于平坦开阔区运输粮、草、肥等物,堆放容量近于半吨装的小拖斗。宿松、望江、枞阳、东至沿江水网区,因长期利用帆船代步,已形成了有特色的渔船业习俗。民国时期兴建起安合公路,途经桐城、怀宁县境,每日有班车往返,开创了区内现代化的运输方式。至70年代后期,手推车、牛车几乎绝迹,代之而起的是胶轮板车、自行车、机动三轮车、摩托车、汽车等。至于水网区使用的木帆船,时下多已改装为机动航行,在安全、载重、航速上均有较大的改进。
3、娱乐区内普遍有唱山歌的习俗。青少年放牛站在山头上喜欢“对山歌”;农人上工、收工,或在田中薅草时都要唱山歌,说是“薅草不唱歌,哈蟆吃秧棵”(太、宿、望一带的俗语)。
山歌内容多为男女恋情或生活情趣。听、唱、看黄梅戏是区内人民的传统爱好,不分老幼很多人都能参与演唱,普及面广泛。冬闲时农村常组织青年人排练小节目,以便自娱自乐。正月则玩各种花灯,出彩船,兴龙舞,一直要闹到元宵才止。80年代普遍喜爱收听收看收音机、电视机播放的评书、歌曲及电视剧等节目,娱乐的内容更加丰富。
区内青年常有兴赌摔跤、掰手腕、抵棍、举石锁、端石磙的活动,部分地区(如枞阳县周家潭一带)尚武成风,早起就演练拳脚棍棒,锻炼绝技。逢年过节,区内有抹纸牌,打扑克、麻将,及下象棋、军棋的习俗,多数属于娱乐范围。
少年儿童的娱乐常有画格子在地,议定规则后用单脚跳双脚落的方式进行“跳房子”(有的称跳岗、跳田);有一人扮狼,一群人扮羊,由“狼”来争抢最后面的一只“羊”(“羊”头在前进行拦截)的“捉羊”游戏。阴雨与年节时,女孩子则在家中以鸡毛扎在铜钱孔中或剪杂色花纸做成“毽子”加以踢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