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化妆
黄梅戏初期化妆简单,通用的材料只有铅粉、烟子、桃红。铅粉敷底色,桃红染唇及双颊,烟子画眉。挂白口老生、丑生只涂淡脂,不抹水粉,画眉则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而有区分。一般说来,正生、正旦眉稍上微弧,老生眉粗淡,武行吊眉,老旦淡扫双眉;彩旦浓抹水粉,染上两块圆圆的红脸蛋,月牙眉细长下弯,鼻唇沟点一颗大黑痣;丑生眉下弧成“八字眉”,有的还在眉心处画个豆腐方或涂白鼻子。
在农村草台演出时,因物质条件限制,花旦多在头上束扎或红或白或绿的大彩球;青衣多用蓝、绿两色,不结彩球;老旦裹以黄绸。花旦、青衣、老旦皆用髻,但头绳有别:花旦用红绳,余者多用杂色。小生戴礼帽,老生头扎绸带。
建国前,黄梅戏受京、徽剧化妆的影响,一些戏班开始自制头面。花旦在额前系一宽布带,用草珠盘花钉上;青衣头上有少量银泡小装饰,还有用马口铁剪成花或茨菇叶等。京、黄同台时期,旦角开始用网巾丝穗,用真发梳髻,形同京剧大头,插钻花头面。
建国后,化妆逐渐改用油色,基本上按京剧、越剧模式。为适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需要,各剧团还进行造型设计,运用假发、头套、胶塑、假胡须、假睫毛等来塑造人物形象。
二、脸谱
黄梅戏原先演出的剧目,多是生活气息浓郁的“三小戏”,无睑谱。脸谱的使用始于和徽剧、京剧同台演出之时,常用的脸谱只有包公、山大王、判宫等。包公额头的月牙得两角向上,弧形向下,用桃红色绘成;山大王无定式,因演员而异,表现出凶恶就行。至于丑行的睑谱,大多是任意画。
三、服装
早期黄梅戏班社,角色仅有一丑一旦,皆由男演员扮演。旦角头顶扎不同颜色的彩球,手舞扇子或手帕。丑、旦皆身穿生活便装,后来在生活便装上进行一些改进,权作戏装。如生角用各色长袍、大褂,在领口缀上白毛巾就成了戏衣领;两袖口各钉上毛巾,就是水袖。旦角用各色女短褂和裙子,或在长大褂上面扎条长布带,外加短褂。
正式班社组建后,班主均有简陋的衣箱,盛有布褶、布袍、头盔和髯口等。演出时,花旦身着花布褂、红裙,脚穿不带穗的绣花鞋,头扎红彩球,红裙滚压宽花边;青衣着蓝士林布褂,黑裙滚压宽花边。旦角以花色和布质区分年龄和身份,皆无水袖。生角一般穿布衫裤或道袍,头戴礼帽,脚穿圆口布鞋。老生着布袍,老旦着宽大布衫,丑角着短衣,彩旦穿蓝褂、花裤。40年代,因经常和徽班、京剧同台演出,少数班主的衣箱里也增加了五蟒、五靠,但演出时均按徽班、京剧的服装范式配置,无自身特色。
四、砌末
黄梅戏初期在谷场、庙台演出时,大、小道具均向民间借用,班主仅备有马鞭、桌帷、黄布幔、车旗、纸扇、手帕、包头、云帚等。当时,还出现过“砌末代人”的表现手法。如把长凳立起来,上面扣一项红毡帽,就是一个“衙役”。
建国后,随着上演剧目的丰富,各剧团都添置了绣花帷桌、椅、大小帐子、刀、枪、把子等,并配备专职道具制作人员,负责砌末制作和管理。
五、装置
黄梅戏过去多是草台演出,陈设非常简单,台上只有一桌二椅,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交待环境。建国后,各剧团配置了舞美专业人员,引进了越剧舞美设计,健全了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音响效果等部门,并进行了革新创造,使其演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演出中,有3种式样的布景:
“帷幕”、“屏风”式。主要用在新编历史剧中,即用一根柱头、一扇门窗、一堵墙,以局部代替整体,以达到描写环境的目的。
“写实”式。此形式多借鉴话剧的写实手法来描写环境,用于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曲上。
“写意”式。这一种形式是利用国画、剪纸、铁画等象征、寓意的手法,以达到托物言志、缘物寄情的目的。多用在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中。
舞美工作者在向姐妹剧种学习的同时,还进行了一些革新创造。如太湖、宿松等县黄梅剧团,为适应上山下乡的需要,自制了轻便服装箱和活动布景,曾在全省交流展出,获得文化部的奖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