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唱腔
黄梅戏唱腔分为两大类一小类,即主调、花腔和仙腔、阴司腔。
1、主调又称正腔,是黄梅戏中常用的板腔系统的唱腔,有平词、二行、三行、火工等。这些腔体,均有男、女腔之分。男腔为宫调式(1-5定弦),女腔为徵凋式(5-2定弦)。
平词在整本大戏中使用率最高,为一板三眼,故又名“缓板”、“平板”。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变化多而适应性强。长于叙述,可独立使用,亦可与它腔联用。曲调的基本结构由起板、下句、上句、落板4个乐句组成。第三、四句为骨干,不管唱词多寡,均可用三、四句旋律反复演唱,或略加装饰,直到最后一句落板结束。此外,尚有“迈腔”、“单哭介”、“双哭介”、“切板”、“倒板”、“散板”、“平词对板”等补充乐句,组成一个平词类腔体。
平词

阴司腔又名“还魂腔”。旧戏中多用作鬼魂出场或人物病重将死时演唱,如《山伯访友》中《描药方》一场就是。曲调为商调式,上下句结构,一板一眼,记谱作2/4。旋律低沉优美,凄苦悲凉,有较长的拖腔。在发展过程中,也增加了数板、迈腔等附加乐句。建国后,它已被广泛运用于抒情的地方,并发展创作了对板、二行、三行等板式。
二、语言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其特点为--
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字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则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戏的唱词灵活多变,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间常夹杂多种口语化无词意的衬字衬0句。句数不一定为偶数,有时奇数句重复最后一句便成偶数。
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唱念。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官话唱。如《夫妻观灯》中“我家住在大桥头”的“家”字,不唱“ga”而唱“jiā”;整本戏《天仙配》中“他那里用眼来看我”中的“眼”字,不唱“niǎn”而唱“yǎn”。这样字音清晰,使人易于听懂、接受。
语音声调与普通话大致相同,但也有差异:安庆方言的声母n、l不分,g、k、h与a相拼,成家(gā)、卡(kǎ)、下(hà),普通话则为家(jiā)、卡(qiǎ)、下(xià);an、ang单独发音,安庆方言前面加ng(额音),如“安”、“昂”等字。
三、伴奏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抗日战争时期,曾尝试用京胡托腔;后又试用二胡伴奏,但都未能推广。到建国初期,才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步建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以增强音乐表现力。
伴奏锣鼓最初只有大锣、小锣、扁形圆鼓,被称作“三打七唱”,即3人演奏打击乐器并参加帮腔、7人演唱。以后执堂鼓者又兼奏竹根节和钹,3名伴奏者分别坐在上场门内外侧和草台正中(奏鼓者)。30年代后,因受徽班和京剧影响,逐渐移至下场的台侧。传统的锣鼓点质朴、洗练,常用的有一、二、三、四、五、六、九槌,和十三槌半、四不粘(又名“一字锣”)、蛤蟆跳缺、凤点头、三条箭、推公车等。配合身段表演的有起板锣鼓、十三槌半、七字锣、叫锣等。建国后,又陆续吸收京剧技艺,编创了一些新锣鼓点,以适应表演和声腔伴奏的需要。
起初,黄梅戏无伴奏曲牌,抗日战争前后因与徽调、京戏同台演出,才吸收了京剧中的《三枪》、《大开门》、《小开门》、《哭皇天》等曲牌。建国初期,艺人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吹打及道教音乐中的《游春》、《琵琶词》等曲牌,使黄梅戏伴奏音乐逐步丰富起来。
四、建国后的发展
建国后,黄梅戏音乐有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先是记录、整理传统音乐,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乐队的组合,并依据剧中人物思想感情需要,对传统唱腔进行必要的加工、设计。为丰富声腔的表现力,还借鉴外来形式和现代作曲技法,吸收民歌和其它剧种的音乐。其次,创办各种形式的演员训练班、艺术学校和黄梅戏学校,以提高演员的音乐素质。在理论研究方面,自50年代初到80年代,陆续出版了《黄梅戏音乐》、《黄梅戏曲调》、《黄悔戏锣鼓》等专著。同时,通过电影、电视、唱片、盒式磁带,和各种附有唱腔的剧本选集的出版发行。使黄梅戏音乐得到广泛传播。

上一篇:第二节 表演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