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黄梅戏早期表演艺术,是从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小旦、小丑或小旦、小生的载歌载舞与插科打诨,表现农民和其他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后来,说唱艺术的大段叙唱,给黄梅戏的唱工以很大影响。同时,它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表演艺术,使其舞台表演趋于成熟。20世纪30年代,黄梅戏已能搬演人物较多、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大本戏了。建国后,通过编演、移植新剧目,多次拍电影、电视片,广泛地与其他剧种交流学艺,进而丰富发展了自己的表演艺术,形成了一种既有表演程式,又能载歌载舞的表演风格。
一、角色行当
黄梅戏形成之初,只有“独角戏”、“两小戏”、“三小戏”,人少,情节简单。由小戏发展到本戏的过程中,出现过渡形式的“串戏”,即将各自独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几出小戏串在一起演,于是在角色上增添了“挂须(正生)”、“正旦(青衣)和“老丑”等行当。本戏产生后,剧目多以生、旦为主(小生、花旦或老生、正旦),兼顾丑行。到20世纪初,黄梅戏的角色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有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脸;“下四脚”有小生、花旦、丑角、老旦。三、四十年代,受京剧影响,出现了刀马旦、武二花之类的角色。但因武戏少,均未形成固定行当,仍以生、旦、丑为主。“生”分小生、老生(又称“挂须”,后又分白须、麻须、黑须,白须称“老生”,黑须称“正生”)、奶生,“旦”分小旦(又称“花旦”,后来又增添了闺门旦和专演丫环的捧托)、正旦(又称“青衣”)、老旦,“丑”分小丑(又称“三花”)、老丑、女丑(又称“彩旦”),花脸。
二、身段与特技
黄梅戏源自民间灯会,其表演本没有严格的程式。尤其是在农村草台演出时期,整本戏以唱为主,辅以小的形体动作。如旦角手上拿块手帕或扇子,沿用花鼓、花灯等民间歌舞中流传下来的手巾花、扇子花进行表演。演员走的台步也无定规,视舞台大小走三步退两步,或走三步退一步。30年代,因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才有水袖、云帚、髯口、甩发等基本身段功。而多数身段动作,均从日常生活中模仿、提炼而来。如纺纱、织布、提水、点麦、推磨、推车、打猪草、行船、绣花、补碗等,表演起来,身段均朴实、优美。
黄梅戏中的特技,多靠演员发挥各自专长,不断创出新招。一般有跃扑“屁股坐”、“抢背”、“僵尸”、“甩发”、“乌龙绞柱”、走“滚团”、“摆子”、“上还魂床”、“单腿独立”等,其中“摆子”是黄梅戏旦角特有的技艺。摆子又叫“甩大顶”,在一击锣中,演员得将包在头后已梳成髻的长发(大顶)猛然甩出,似生角的甩发,但比甩发的难度大。它必须根据剧情的需要,甩到前面或脑后,或上身前俯,大顶在头前甩圆数圈,以表现剧中人生离死别或走投无路的悲愤之情。如《卖花记》中卖花女张氏被害,《红梅惊疯》中红梅变疯,《天仙配》中七仙女与董永分别,都用此技艺,产生出特殊效果。
从50年代起,各专业剧团先后建立起导演制度,聘请文武功教师,使表演及身段都有了规范。经过不断摸索,强调创造角色既要尊重传统,又要从生活出发,从而出现了一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身段优美的表演。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