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形成
黄梅戏的前身。是流行于皖、鄂、赣三角地带的花鼓--采茶戏。它孕育于灯会,在当地花鼓、采茶灯、竹马灯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民间艺术和民歌,最先发展为仅有两、三个角色表演的小戏。这种小戏与民间节目、祭礼活动密切配合,成为农民驱邪纳吉、岁末自娱的文艺形式,俗称“灯戏”。灯戏受小农经济的制约,在各地灯会中发展得比较缓慢,内容、形式也不一致。流行于鄂东黄梅县的一支,因当地水灾频繁,破产农民将它作为谋生手段,向半职业性的方向发展。后又吸收了高腔的声腔、剧目和旱龙船、驱傩艺人的长篇说唱故事,并根据当时发生的事件,迅速编成既可说唱、又可表演的故事情节,四处演出。大约在清乾隆至道光时期,这类戏陆续沿鄱阳湖南下,遍传永修、修水、武宁、德安、瑞昌、鄱阳、景德镇,并沿江而下,直至东流、至德、贵池、青阳、祁门;向东沿大别山而北,进入宿松、望江、太湖、潜山、怀宁石牌、桐城及霍山、舒城。清同治年间,何炳元曾有诗云:“为何不唱江南曲,尽作黄梅县里腔。”《宿松县志》亦有“十月立冬后,农功寝息,报赛渐兴,吹豳击鼓,近或杂以新声,号曰‘采茶”的记载。这种擅演长篇故事、一唱众和的声腔,人称“黄梅调”。民国23年(1934年),程演生在《皖优谱》一书中说:“今皖上乡村各地中,有所谓草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
黄梅调流传境内后,再度进入灯会,立即受到手工业者和集镇小商贩的欢迎和参与。他们竭力促使这一民间艺术与市民阶层结合,并引导它向商业化的班社发展。
黄梅调崛起之时,正是安庆徽班享有盛誉、艺人纷纷外流之际。本地一些徽调爱好者,则陆续转习“黄梅”。于是,在声腔、锣鼓、道白和表演方面,对黄梅调产生了巨大影响。
安庆官话,柔和委婉,通俗易懂;徽戏韵白,节奏鲜明,富有韵律。黄梅调吸收两者之长,并逐步使其规范化。在声腔上,黄梅调从湖北传入时多为羽调式、商调式,后受境内人们欣赏习惯的影响,多改成徵调式,增强了唱腔的旋律性,压缩了一些冗长的乐句过门,取消了帮腔。此外,还发展了《二行》、《三行》、《火工》、《哭板》、《数板》等板式,以利于表现剧中人物的感情变化。至此,黄梅调已具有浓郁的安庆风味。人们称之为“怀腔”或“府调”。
二、发展
民国15年(1926年)左右,黄梅戏进入省城安庆。先在北门外居民堂屋清唱,后进入茶楼表演,深受市民喜爱。剧场经营者发现有利可图,便将这些怀腔班社常请到正规剧场演出。最先进入城市的演员有丁永泉、曹振祥、潘孝慈等,他们所操的语言都是安庆方言。民国25年,丁永泉、琚光华曾组织两批黄梅戏演员进入上海,在“六亩地”、“月华楼”等演出,直到民国26年才返回。在进城演出过程中,虽遭国民政府种种刁难、迫害和驱逐,但却开拓了它的艺术领域,吸收了姐妹剧种的营养,提高了自身的艺术水平。
1949年4月,安庆解放,星散各地的黄梅戏艺人陆续返回安庆。年底,丁永泉、桂椿柏两个民间班社,组织三、四十人在民众剧院、群乐剧场和大观亭剧场演出,但因力量薄弱,多与京剧同台。时怀宁县将石牌一个黄梅戏班,与京剧“大四喜”班子的部分成员组成了石牌剧社,其它各县城乡也有众多的民间黄梅戏班,如桐城大众剧团等。
1950至1951年,遵照政务院戏曲改革的指示,专区举办多次艺人训练班,进行改人、改戏、改制的学习。这时一批新文艺工作者投身到地方戏曲改革中,对黄梅戏的剧目、音乐进行搜集、整理与改造,保留民主精华,剔除封建糟粕,提高了黄梅戏的艺术水准。
1952年是黄梅戏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是年11月,以安庆市民众、胜利两个剧院为基础组成新的剧团赴上海演出,大获成功。上海各报对黄梅戏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对严凤英、王少舫等人的表演,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从此,黄梅戏始为国人所喜爱。
1957年,地区实验黄梅戏剧团成立。前期有麻彩楼、王凤枝、胡翠云为其艺术骨干,80年代则涌现出韩再芬、李萍、王苹、熊成龙等一批新秀。30多年来,该团以严谨的舞台作风、大胆的艺术探索,众多的演出剧目,而成为全区黄梅戏剧事业的中心。区内以它为基础,曾组织各县黄梅剧团的力量,多次参加省及国家的文艺调演和会演,拍摄过多部黄梅戏电影、电视片,连获两届《大众电视》金鹰奖;并同兄弟剧团一起,将黄梅戏带到东北、西北、西南和沿海诸省。各县黄梅剧团始终坚持“一条扁担行千里,背篓上山慰农家”,使黄梅戏的根基深深扎进民众之中。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表演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