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统购
民国时期,区内粮油都由私商经营。新谷(麦)登场,中外粮商皆大肆抢购,或囤积居奇,或远销外地,高抬粮价,牟取暴利。建国后,实行粮油统购统销,稳定了价格,安定了人民生活。
1953年底,专区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在全区各县设立了粮食征(收)购办公室,负责粮食统购统销工作。1954年春,先由粮食部门委托供销社代购小麦951.5万公斤,大米48.5万公斤,稻谷7858.5万公斤,大豆268万公斤,杂粮366万公斤,花生果266万公斤,油菜籽2390.5万公斤,芝麻150万公斤,棉籽164.5万公斤,其它油料45万公斤;后由粮食部门和供销社系统抽调工作人员,去有代表性的14个乡进行粮食、油料预购,与农业互助组及农户签订预购合同,从而开始了粮油的统购工作。9月,实行粮食“四定”(定产量、定留用量、定购、定销),10月又将统购品种扩大到14种,即稻谷、小麦、大麦、玉米、高粱、黄豆、菜豆、豌豆、蚕豆、豇豆、赤豆、泥豆、谷子、荞麦,因此全年共收购原粮21881.5万公斤,占总产量28%;油料(折油)762万公斤。



1955年,专区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将“四定”改为“三定”(定产、定购、定销)。全区定产指标粮为117863万公斤,定购粮为19962万公斤,占余粮数的80%左右。经试点,全区确定自留粮标准分口粮(平均235公斤)、饲料粮和种子粮(平均每亩7.5公斤)3种,三年不变。当年实际收购原粮30797.5万公斤,共销售粮食21279.5万公斤。
1958年“大跃进”,区内刮起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共产”风和干部特殊化风。因虚报产量,造成了高指标征(收)购。当年全区共收购原粮43422.5万公斤,占总产量40%,是1954年的近2倍。1959年原粮收购竟达52919万公斤,占总产量53%,实际上收购了部分社、队的口粮,造成很大危害,后来不得不向农村返销粮19629万公斤。
1961年纠正“五风”,原粮收购下降到25523万公斤,占总产量31%。1965年实行在完成统购包干任务以外,超购部分加价30%的政策,提高了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1979年全区粮食丰收,超征购部分又加价50%,收购原粮虽仅占总产量25%,但数量达到50631.5万公斤,接近1959年水平。而这部分收购的粮食,是真正的余粮。
1982年,由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得到解放,商品生产有了发展。一些地方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出现了许多卖粮大户。当年全区卖粮2500~3000公斤的有10611户,出售粮食达3351万公斤,户均3158公斤。
表144粮油主要品种统购统销价格变化表单位:元/50公斤

二、统销
1953年11月,专区在安庆市进行粮油统销试点,摸清了群众吃粮的基本情况,并按地区和人口分布建立起粮食代销店。据当时统计,全区计划供应粮、油人口为18万。
1954年对私营粮商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将全区1900余户私营粮商分别实行代销、经销或转业安排。当时,除保留下来的代销、经销点外,粮食部门又在全区城乡新设粮油管理站143个,有计划地供应粮油。当年10月,又实行油脂定量供应,每人每年平均2.5公斤(各县略异)。
1955年,为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发行了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同时还实行了粮食定量供应。区内城镇的定量标准是参照省里规定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农村定销以不超过余粮、户口粮标准(235公斤)为原则,何时缺,何时分月供应。至此,全区吃商品粮户口增到216873人。
1958年“大跃进”,非农业人口增到263226人,统销粮增到34251万公斤(其中:食品、酿造、副食1249万公斤,工业用粮561.5万公斤),比1954年增长78%,统销食油达451.5万公斤。1962年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城镇职工下放,统销粮下降为9290.5万公斤,比1958年减少61%。1963年实行棉农奖售粮食办法,每交售皮棉0.5公斤,奖售大米1.5公斤。1978年,对棉农粮食供应实行“五定”,即定棉田面积、棉花产量、棉花交售任务、自产粮食、口粮标准、全部棉区定销口粮为9675万公斤。
1979年,对山区粮食供应也实行“五定”,即定人口、自产粮食、口粮标准、贡献、供应指标。全区9县(除望江)山区定销人口905439人,定销粮指标7840万公斤,自产粮14985.5万公斤,实供粮7762万公斤。1983年遭受洪涝灾害,灾民转移到哪里,粮食部门供应到哪里。枞阳县长风公社部分灾民转移到贵池县境内,地区粮食局及时做好跨区供应。当年全区计划供应灾民口粮为15800万公斤。
1985年,粮油统购取消,山区、棉区“五定”也随之取消,农村全部实行购销同价,只有非农业人口统销工作仍继续进行。全区吃商品粮人口为352356人,统销粮食29807.5万公斤(口粮占68.9%,食品酿造占12.2%,工业18.8%),比1954年增长26%;油1012.5万公斤,增长近一倍。据统计:1987年全区统销粮食33690.5万公斤,油690万公斤。
三、合同定购
1985年区内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85)1号和省府(85)9号文件精神,取消粮食统购,对稻谷、小麦改为合同定购,按倒三七计价(即三成原统购价,七成原超购价),还规定如市场粮价低于统购价,粮食部门仍按统购价敞开收购,合同定购以外的粮食允许农民自由上市交易。当年省分配地区粮食定购任务为原粮69285.5万公斤(小麦3000万公斤,稻谷66285.5万公斤),实际完成85%,交定购后,区内农村人均尚有粮食280.5公斤。1986年定购任务减为原粮45928.5万公斤,另加议价粮11216万公斤。
1987年除将定购任务减为原粮36550万公斤外,还对交定购粮的农民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标准是:凡交售原粮100公斤奖售平价化肥12公斤;交售小麦100公斤奖售平价柴油3公斤;交售稻谷100公斤奖售柴油2公斤。签订合同时,不仅按粮食定购总额预付20%定金,还提高了部分品种定购价格(籼稻每百公斤增3元,小麦每百公斤增4.5元)。1988年定购任务虽未减少,但任务完成了94%,农村人均尚有粮食286.5公斤,比1985年增加6公斤。
四、城镇粮油供应
民国时城镇居民吃粮,除少数富人整批购入外,一般平民大都是零星在粮(米)行、粮(米)店购买,米(粮)多掺假,居民愤称“五子米”(糙子、水胖子、稻子、砂子、糠秕子)。
建国初,机关、团体实行供给制,粮油由粮食、油脂部门供应,居民仍自行购买。
1953年11月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机关、学校、团体、企事业单位均按实有人口编造粮油需要计划,经审定后按月供应;居民凭户口填发购粮证,按月核定凭证到指定粮站或代、经销店购买;工商行业用粮,经申请核定后供应。全区在各县城关及重要集镇设粮站10个,当年供应粮食8152万公斤。
表1451953~1987年城镇粮油供应实绩单位:万公斤

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命令》和《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专区遵照执行,并参照省定量等级将非农业人口按劳动差别、儿童年龄大小分为9级。1956年全区统一执行11个等级定量标准。1959年全区统一食油定量标准为:每人每月工人0.3公斤,工作人员、学生0.25公斤,居民0.15公斤。1960年灾荒,吃粮提倡“瓜菜代”,居民口粮每人每月下调1~1.5公斤,平均下降10%左右。1965年提高食油供应标准,每人每月居民0.2公斤,回民、僧尼0.35公斤。
1971年执行省《关于调整城镇非农业人口口粮定量标准的通知》,全区平均定量水平由13.6公斤上升到15公斤,并实行食油节日补助,每人0.1公斤。
1987年全区城镇粮站30个,供应粮为11292万公斤,比1953年增长38.5%;食油供应347.5万公斤,是1958年的2倍多。
表1461956年11月全区统一执行11个等级粮食定量标准(大米公斤)

五、议购议销
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农民交足征购后尚有部分余粮需要出售。1955年区内粮食部门设立粮油交易所71个(枞阳23,桐城4,潜山7,太湖13,宿松5,望江7,岳西7,东至5),作为农民多余粮油出售场所,需要者可凭管理机关发给的供应证或调剂证购买,严禁场外成交,价格按统购价加5%。1956年交易所发展到85个。1957年因开展“反右”运动,交易所被取缔。1963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粮食工作的决定》精神,粮食部门可以议价收购农民余粮。当时区内各县又恢复了粮油交易所,开展议价收购粮食,并对非农业人口在计划供应外每月议价售给粮食1公斤。全年议价收购原粮为10557万公斤,议价销售原粮554万公斤。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关闭了粮食市场,议购、议销粮油被取消。
1978年实行粮食、油料、油脂议购,其价格为:凡由生产队统一入库,加100%;社员单独入库,粮食加70%,油料加75%,油脂加60%。1979年省通知恢复和发展粮油议购议销,区内再次成立了一批粮食交易所,进行粮油议价贸易。这年东至黄豆紧缺,后经龙泉粮站在江西波阳县购进议价黄豆50万公斤。1980年区内粮油交易所发展到178个,粮油议价经营,采取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方针。1983年地区粮食局在九华山召开了以籼米为主的议价展销会,邀请了辽宁、山东、河北、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市代表参加,并签订了出售议销粮327.5万公斤,金额489万元的合同。同年12月,地区各县粮油议价公司成立,各地粮油交易所改称营业所,划属粮油议价公司。1984年9月,地区成立粮油贸易中心,并举行首届交易会,会上议销粮食557万公斤,副产品100万公斤。
表1471963~1988年粮油议购议销数量单位:万公斤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