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区内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分布广、产量大,为全省中药材主要产区。区内生产药用动、植、矿物共有1274种,其中植物类1160种,动物类102种,矿物类12种。岳西为全国6大茯苓生产基地之一,1985年产1500吨。另外,岳西天麻、太湖蔓荆子、怀宁辛荑、东至杜仲、潜山厚朴、桐城秋石均为名产。1987年,全区医药工业产值为2157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
一、中成药
建国后,各中药铺、医药站、药品商店、医院药房、县药材公司及收购站都设有饮片加工场,按药典规范制作。水制主要有泡、浸、渍、水飞等;火制主要有煅、煨、炒、炙、焙、烘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全区依古法炮制的中成药有800余种,实际经营的有100余种。常用药物有霍香丸、木香槟榔丸、香连丸、黄连上清丸、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阴八味、杞菊地黄丸等。1955年,安庆医药公司曾生产少量六神丸、琥珀抱龙丸、羚羊解毒丸等,其它各医院也曾生产丸、片、膏、浆等。
岳西、潜山有400余年生产茯苓的历史。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潜山生产的茯苓参加南洋赛会,深受外商欢迎。50年代,岳西设有茯苓加工厂,生产茯苓片;1983年建县加工厂,产量达10万公斤。桐城秋石始产于明嘉靖年间,县城西门外有手工作坊;1963年县药材公司建厂生产秋石,年产约200吨,后产量有所下降。
东至县中药厂创建于1983年,年产量为21吨。主要产品有桂元大补膏、益母草膏、六味地黄丸、豹骨木瓜酒等。1987年总产291吨,销售额为188万元,获利12万元。岳西县制药厂于1988年筹建,主要是利用三线工厂厂房改造而成。该厂采用当地特产茯苓、天麻等,生产中药饮片、膏、浆等,设计生产能力为300吨。同年底获省颁发的生产许可证,1989年正式投产。
二、西药
区辖西药制造企业仅有地区制药厂,地区卫生学校亦生产少量西药,岳西药厂正在筹建阶段。
地区制药厂创建于1970年4月,原名专区东方红制药厂,职工仅数名,生产酊水剂、软膏等普通用药。第二年改名专区制药厂,年产软膏剂320万支、紫药水5800升,产值188万元。70年代末,已有职工250余人,创产值300万元,可产24种药品,其中糖浆剂20万升、干糖浆4318升、片剂5959万片、原料药7222公斤。经扩建改造,至1988年底有职工426人,产值1505万元,为全区最大的制药厂,固定资产原值307万元。当年生产大输液419万瓶、糖浆剂49万升、片剂3.22亿片、原料药10.2吨,实现利税153.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53万元。同年,国家计委等单位在该厂安排国家级重大新产品试制项目——儿童新药葡萄糖酸锌,预计1990年正式投产。
地区卫校药厂建于1958年3月,初系利用教学实验室作为制药车间生产西药,后改名安庆制药厂,1960年迁往安庆市北郊。1970年1月恢复校办药厂,制作碘酊剂等。1981年7月正式许可办厂,生产眼药水、磺胺嘧啶乳、葡萄糖注射液、消炎膏等。
三、兽药
桐城县兽药厂于1980年在吕亭乡兴办,当年产值仅8.2万元。至1988年已有职工180人,产品有畜禽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安乃近、庆大霉素、氨基比林等14个品种、3种剂型、5种规格,产值1210万元,实现利税110.6万元,为全区乡镇企业中第一个千万元产值企业。
宿松县兽药厂创办于1980年,年产值约35万元。主要产品是兽用针剂等16个品种。
上一篇:第八节 食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