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区内种植业可分为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两大类,粮食作物有水稻和旱粮作物如麦类、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油料、棉花、茶叶、蚕桑、麻类等。
一、粮食作物
1、水稻水稻是区内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城乡居民主食作物,其产量约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80%,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0%,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2%左右。按造别分有早稻、中稻、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等。建国前,多为一季稻(中稻为主),播种面积180~350万亩,亩产平均145公斤,总产量不到50万吨。建国初,全区水稻产量为54.3万吨。1955年推广双季稻成功,以后水稻播种面积逐渐扩大,1957年全区水稻523.5万亩,产量增加到88.5万吨。1971年面积为547.5万亩,产量137.9万吨;1979年面积为607万亩,产量为180万吨;1984~1987年面积一般在580万亩上下,产量保持在200万吨左右。
2、麦类有小麦、大麦、米麦,以小麦为大宗。建国前,主要为“青黄不接”的过渡粮食,现在一是作城乡居民的调剂口粮,二是作食品工业原料。1955年以前,麦类播种面积约占粮食总播种面积30%以上,以后由于扩大双季稻种植,麦类的种植面积明显下降,近几年基本上稳定在100万亩上下,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4%左右。区内麦类产量历来不高,一般单产在120公斤上下,总产约10~12万吨,占粮食总产的5~7%左右。
3、薯类以山芋为主,其次是马铃薯。既可当粮食,又可当菜蔬。山芋还可制成山粉贮藏食用,它的藤蔓可作猪饲料,一般在丘陵旱地种植较多,是高产耐旱杂粮。建国前,全区山芋种植面积15~20万亩,单产(折合原粮)约130公斤。建国后山芋种植面积增加,现基本稳定在30~35万亩,单产达到200~220公斤,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左右。
4、豆类主要是大豆(黄豆),其次为绿豆。建国前豆类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单产约50公斤左右。建国后由于洲区改种棉花,豆类面积减少,现在每年播种面积约10万亩,单产在100公斤以上。
5、玉米建国前播种面积在20万亩以上,单产约65公斤左右。现在每年播种面积在8万亩上下,单产在160公斤左右。玉米除山区群众少量食用外,其余主要作饲料原料。
二、经济作物
1、棉花棉花是区内主要经济作物。据史料记载:民国8年(1919年)东流等7县植棉4.92万亩,民国24年贵池等5县植棉9.04万亩;民国36年望江等9县植棉18.09万亩。建国前,区内棉花产量很低,皮棉每亩单产只有10公斤多。建国以后,扩大耕种面积,调整布局,改进种植技术,皮棉单产逐年增加。1957年全区植棉44.29万亩,平均亩产皮棉超过28公斤;1966年面积为69万亩,皮棉每亩达45公斤;到1987年面积为63.98万亩,皮棉平均单产高达68.9公斤。全区皮棉1949年的总产量为1660吨,到1987年则增加到4.41万吨,是1949年的26.56倍。
2、油菜油菜是区内大宗油料作物,也是城乡人民主要食用油作物。建国以前,全区每年播种面积在60万亩以上,但单产较低,每亩不过36公斤。建国后到1954年,播种面积增加到78万亩,单产37公斤。以后引进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技术,产量不断增加,到1984年,播种总面积为94万亩,单产增加到74.5公斤,总产7.06万吨,占油料总产86%。
3、茶叶据《安庆府志》记载:“茶,六邑皆有,以桐城龙山、潜山闵山者为最”。又据民国8年(1919年)《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简表》记载,当时东至县茶园面积为9902亩,产红、乌茶12.38万公斤。抗战前夕,全区茶园面积约1.58万亩,产茶762.5吨,虽有红、绿茶之分,但出口以绿茶为主。建国初,茶园面积虽增加到近4万亩,而采摘面积不过1.23万亩,产茶900吨。1958年,由于增加采摘量,干茶产量达到2252吨,但茶叶生长受到影响,后来产量有所下降。1972年,茶园面积扩大到10.84万亩,采摘面积3.61万亩,同时加强了茶园管理,坚持合理采摘,茶叶产量有所增长,当年达到2410吨。1977年茶园面积继续扩大,达到20.09万亩,采摘面积达6.7万亩,产茶3355吨。1980年以后,对零星分散的茶园作了进一步调整,使低产茶园得到改造,并由丘陵区向中山区转移。1985年,在抓增加产量的同时,重视提高茶叶品质,以提高经济效益。后来在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的指导下,先后创制了“岳西翠兰”、“天柱剑毫”两个国家级名优产品,“岳西翠春”、“桐城小花”、“天华谷尖”、“贵池翠微”4个省级名茶。1987年茶园面积达28.71万亩,采摘面积22.44万亩,产茶57450吨。
4、蚕桑根据怀宁杨家咀出土的陶制纺轮和陶网坠表明,安庆地区早在商代就有蚕丝业。到清光绪、宣统年间,怀宁等县开始引进杭(州)嘉(州)湖(州)等地的桑秧,普遍种植,遂使蚕茧成了农民副业的重要收入之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安庆府从湖州购买桑秧数万株,在五里庙一带种植,雇懂得种植之法的人加以管理,并教人养蚕缫丝之法,于是风气渐开。民国8年(1919年)区内蚕茧产量为52吨,民国30年产茧353吨。1950年,全区桑园面积只有1100亩,年产茧17.8吨。以后由于党和政府扶持发展桑叶生产,鼓励群众养蚕,蚕茧产量才逐年回升。1958年蚕茧产量为59.6吨。以后几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及生产瞎指挥的影响,桑园面积减少,1962年蚕茧产量降到8.1吨。1965年以后,地区引进和推广良种湖桑,并在桐城、枞阳、太湖等县洲圩、丘陵、沙滩地区栽植,建立稳定的蚕桑基地,促进了蚕桑业发展。到1967年桑园面积达5000亩,当年产茧109.6吨。70年代,区内桑园面积进一步扩大,并大力发展集体蚕桑场,推广栽桑养蚕新技术。到1978年,桑园面积达6.86万亩,蚕场988个,茧产量增加到307.4吨。
1979年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蚕桑生产由集体转向个人。国家为此提高了蚕茧收购价格,并奖售粮食和肥料,使农民养蚕积极性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农业部门积极推广蚕桑新品种,指导建设速生高产桑园,推广各种标准化养育新技术。从此,蚕桑生产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1982年,全区桑园面积7.42万亩,蚕茧产量达492.8吨,1984年达500吨,1987年蚕茧产量达到708.7吨。
5、麻类建国前,安庆地区就有麻类种植,但产量不高,销售量不大。民国8年(1919年)和民国22年,全区生产麻皮分别为25.6吨、63吨。较好的年成是民国35年,全区种麻面积1.06万亩,麻皮产量为323.3吨。建国后,随着麻纺工业的发展,麻类生产也曲折上升。1950年种植面积为1.10万亩,产麻550吨;1960年为1.85万亩,产麻900吨。1961年以后,种植面积骤降,全区仅0.54万亩,产麻300吨。1983年再次扩种为0.9万亩,产麻400吨。以后,由于收购价格不断提高,麻类生产发展很快。1984年种植面积0.72万亩,产量为529.2吨;1985年种植面积为2.17万亩,产麻1365吨;1986年为7.42万亩,产麻3590吨;1987年为12.18万亩,产麻7978吨。区内以苎麻为主,种植面积占麻类总面积比重最大。据统计,1984年占81%,1985年占73.4%,1986年占96.7%,1987年占98.7%。另外,还有少量大麻、黄(红黄)麻,但种植面积不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