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境内由于自然气候差别和土质条件不同,因而种植业的耕作制度复杂,有多种多样的种植方式和轮作制度。建国前,水田大多数种植水稻,为“一熟制”,即一年只种一季中稻或单晚的“冬闲——中稻”耕制,只有水土条件较好的丘陵圩畈区,实行大米麦、油菜、红兰花草与中稻连作。这样的耕作制度,土地利用率不高,复种指数低,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据史料记载:民国8年(1919年)区内粮食总产为27.87万吨,只相当于现在总产量的15%;民国25年为47.1万吨;民国32年只有35.55万吨。旱地基本上是一年两熟耕制,即春播山芋或玉米,秋播麦类或油菜,也有实行棉花——麦、油连作的。
建国后,区内耕作制度经过几次变革,逐步形成了水田以“绿肥——双季稻”或“油菜——双季稻”为主,旱地以“麦(油)——棉花”或“麦——山芋”为主的农业耕制,只有山区水田仍然沿用历史上种植一季中稻的习惯。这一耕制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地区粮、棉生产发展。
一、水田耕制变革解放后水田由一熟为主逐步转变为两熟制和三熟制。其主要做法:一是扩大午季面积,增加两熟比重。建国初至1955年,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广大农民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实行精耕细作,减少冬闲田面积,扩大午季作物比重,水田由一季中稻或单晚为主转为以一麦一稻或一油一稻为主。据统计,全区午粮(麦、豆)面积由1949年的172.97万亩上升到1955年的304.77万亩,午粮总产量由1949年的5.55万吨增加到1955年的13.3万吨,午粮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由6.13%提高到12.89%;油菜籽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59.33万亩上升到1955年的80.26万亩,油菜籽总产量也由1.48万吨增加到2.91万吨。二是发展双季稻生产,改革传统耕作。据《怀宁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怀宁总铺等地已有两季稻连作栽培,但效益不佳,栽培不广,后因“地质大异”而绝迹。解放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党和政府又号召“多种、高产、多收”,这为试种和推广双季稻提供了思想、组织和群众基础。1955年,安庆地区农业部门多点试种双季连作稻获得成功,于是很快就在全地区得到推广。1955年全区双季晚稻面积为16.35万亩,1956年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扩大。1957~1960年双季稻每年均在160万亩上下,但由于推广步子太快,有些地方还通过行政手段硬性分配任务,以致出现了“插秧插到八月,割稻割到腊月”的违背农时的做法,产量低,效益差。1961~1963年,调整和减少了双季稻种植面积。对劳力跟不上、品种不对路、技术不过关的地方,减少了双晚种植面积;对少数水利条件差,气候不适宜而盲目发展的地方,则改种一季中稻或单晚。这一阶段,全区双季稻面积都不上百万亩,最少的1961年只有72.54万亩。1964年以后,为稳定发展阶段。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60年代中期,地、县各级加强了水利排灌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在品种布局、育秧方式、病虫防治、水肥管理等环节上的配套技术措施,并相应扩大绿肥面积。到70年代初,全区形成了水田以双季稻为主的耕作制度,即以绿肥——双季稻连耕作为主,适当搭配油菜、冬闲——双季稻,并实行轮作换茬种植方式。全区双晚栽植面积1964年为108.25万亩,1970年增加到181.83万亩,1971年突破200万亩,1972年以后基本稳定在260万亩上下。由于双季稻面积的逐年扩大,在70年代区内午季粮油面积减少较多,总产量也有明显下降。80年代以后,由于杂交水稻面积推广和适当缩小冬种绿肥面积,同时又改进和提高了油菜的栽培技术,油菜面积又回升到常年状况,从而使区内水田耕制稳定,土地利用也更趋合理。双季稻的推广和以双季稻为主的耕作制度的形成,对促进地区粮食生产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区粮食总产量几个阶段的大幅度的增长,都与双季稻面积的扩大与单产的提高紧密相关。试种双季稻的1955年全区粮食总产10.3亿公斤,到1971年粮食总产达到16.6亿公斤,比1955年增长61%,当年双季稻面积达到226.6万亩;1984年粮食总产达到22.45亿公斤,又比1971年增长35.2%,当年双季稻面积达到256.16万亩,双季晚稻单产也由1971年的183.1公斤上升到331公斤。
二、旱地耕制变革
安庆地区旱地传统种植方式,是以小麦、油菜、蚕豆、山芋、大豆、花生、芝麻连作为主。这一种植习惯目前在丘陵和山区仍然沿用,但在沿江洲区耕制却发生了很大变化。建国后,国家号召种“爱国棉”,区内广大农民积极响应。又因沿江洲地土层厚,质地轻,肥力较高,棉花试种不仅获得成功,而且皮棉品质优良,故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于是形成了麦——棉、油——棉、肥——棉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从50年代后期起,沿江洲区已成为区内集中产棉区。到60年代初,国家实行售棉奖励粮食政策,棉农积极性更高,棉花面积继续扩大,同时又推广了窄墒套种技术,相应缩小了麦油占地面积,促进了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70年代,由于棉农口粮政策改变,缺粮问题突出,棉农又恢复和增加了麦——棉连作面积,甚至麦(豆)茬口占到棉地面积90%左右,棉花产量有所下降。到80年代初,地委、行署制订出棉区“五定”办法(即定棉花种植面积、交售任务、自产粮基数、吃回销粮人口、人均吃粮标准),妥善地解决了棉农口粮矛盾,使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得以兼顾。从此,棉农生产积极性再度高涨,皮棉产量也有所提高,近几年平均亩产一直在60公斤上下,成为优质高产棉区。
三、新耕制试验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生产发展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区内各地开始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在这一形势下,又出现了新耕制的试验,如花生——双季晚稻、西瓜——双季晚稻等,有的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山区旱地在以麦——山芋连作为主的情况下,有些农户在地里套种、间种小杂豆,或实行药材与粮食作物连作轮作等。这些办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目前正在继续试验和摸索。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