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51年建署后即开展了经济检察工作,其主要特点是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1981年3月,始设经济侦查科。1980至1985年,全区共办理经济案1582件,立案侦查633件,其中贪污219件,贿赂8件,偷税抗税8件,盗伐森林372件,其它案26件。1986至1988年,经济检察立案244件,逮捕犯罪分子156人,挽回经济损失420.19万元。
一、贪污案件
1953年,分署配合“三反”运动,直接查处专区银行、公路段、食品公司等单位贪污案5件,对5名犯罪分子提出公诉,法院分别处6年以下徒刑。1956年,分院查处地直单位贪污案8件,起诉判刑5人。1959年春,全区机关、工厂、企业、学校开展打击贪污盗窃、玩忽职守和与坏人坏事斗争,共立案侦查各类案144件(缺铜陵市),逮捕人犯60名,起诉54名。安庆水产公司采购员丁某利用职务之便,假公营私倒卖海参、胶皮管等物资,牟取暴利6092元。经分院立案侦查,1960年4月24日提出公诉,12月15日中级法院判处丁某死刑,丁犯不服上诉。12月23日,省高院判定维持原判,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1961年元月,对丁犯执行枪决。
专、县检察机关侦查贪污案件,1958至1961年分别逮捕人犯为217、104、55、13名。1963年上半年受理116名贪污犯案中,贪污千元以上有22名,金额最高7000余元,全年这类案件积累金额达118931元。地区医院门诊挂号员李某,经收挂号费,他采取抽空挂号单编号码、多收少报的手段,从1969至1978年共作案1443次,计贪污12360元。1980年8月,经分院侦查起诉,李犯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1982年,潜山县查出沈某挪用2万余元公款案;1984年,望江县查出新坝电站一起贪污挪用7万余元案;1985年,岳西县发现一起贪污10万元大案,罪犯阮某被判有期徒刑12年。1986年12月,望江县人民检察院侦破外贸局会计方某、出纳员项某的贪污案件:两犯曾利用职务之便,互相勾结,采取收入不入账、伪造假收购货票、搞帐外收支平衡等手段,大肆侵吞公款;1982年7月至1986年5月,先后作案28次,贪污公款33959.96元,逮捕归案后提出公诉,经县、地法院判处方某有期徒刑7年、项某有期徒刑6年,贪污款项全部上缴国库。
全区1980年受理贪污案只有18件,1985年则为142件,上升7.8倍,呈逐年上升趋势。仅粮食系统,1982至1985年,全区处理经济案件就有106件,逮捕人犯20名,追究刑事责任30人,受党政纪律处分73人,追回赃款9万余元,粮食30万斤。1986至1988年,经济案件还是居高不下。全区审结贪污案件中,作决定起诉处理的仍有94件107人,免诉63件80人,撤销案件14件19人。
二、盗伐滥伐与偷税抗税案
1、盗伐滥伐案80年代,乱砍滥伐与哄抢山林案件时有发生。1980年元月25日,宿松县红星公社独山大队原支部书记朱某,以山界争执为由,拒不执行区社党委决定,动员、组织600人上山,将虞岭大队小屋生产队10多亩山林大小杉木全部砍光,其中有成材杉913株。1982年2月8至12日,枞阳县白云区白柳公社发生一起严重哄抢山林事件,参与者共有4个公社17个大队的群众,高峰时竟达8000多人次,哄抢山林1390亩,树木32万株,损失约32万元。其中有百年以上的大树83株,白衣庵一株皂角树据传是宋代所栽,经历6个朝代,也惨遭砍伐。区委书记陈某,玩忽职守,被提起公诉,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
1980至1985年,全区受理盗伐滥伐森林案892起,立案侦察378件,逮捕人犯293名,提起公诉215件,免诉58件,销案95件,追回经济损失63万余元,木材3160立方米。办案中,分院结合综合治理,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帮助基层建立林管制度,狠狠打击了乱砍滥伐歪风。1986年以后,这类案件转交公安部门受理、立案,分院不直接办理。
2、偷税抗税案偷税案,为经济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贵池县查处了阮某偷税一案。该犯原有前科,“五反”后,又偷漏税收273.13万元(旧币),抽逃资金2300万元,造成商店不能正常营业,触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经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和出庭支持公诉,法院判处阮犯有期徒刑4年,罚金700万元,并追缴全部偷漏税款。
1980至1985年,全区检察机关受理漏税抗税案24件,立案侦查12件,提起公诉4件,销案4件。1986至1988年,经过侦查,决定起诉偷税抗税案7件7人,免诉8件10人,撤销案件2件2人。
1988年秋,为配合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桐城县检察院和税务局对桐中校办工厂自办经营者进行了查处。查出2月份偷税394.67元,3至7月利用帐外经营烟酒偷漏营业税3930.44元。经审理,处罚该厂交纳两项税总额6995.31元,并罚款20985.93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