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民初,省、县各级均设民政机构,管理灾民赈济及其慈善事业。民国11年(1922年),怀宁县有慈善联合会、栖留所、养济院、贫民院、苦儿院、清节堂、义渡局、救生局、救火局、太平局等多种临时福利救济处。清节堂开办于光绪九年(1883年),李鸿章名为抚恤淮军阵亡官兵的遗孀所设,暗中也聚敛了不少钱财。到民国初年,清节堂收养寡妇200多人及其随带子女300人,设有育正小学和织布厂。因利局设于光绪十三年,以储款借给贫民做小本生意为宗旨,“或一二千文,或四五千文,五日一还,五十日还清”,不计利息,较为便利。
抗战初期,宿松运送难民总站为全国34个站点之一。太湖、潜山相继设立了省办公益慈善事业委员会分点,其它各县也设立了难民收容所。民国35年,桐城、太湖、潜山、望江等县均设有救济院等机构,但终因物价飞涨,济不胜济,一直未能解决社会上的难民问题。
建国初期,各级政府贯彻“在自力更生原则下,动员与组织人民实行劳动互助,实行自救、自助、助人”的方针,落实救济政策。到1983年,救济政策修改为“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从而解决了历史上从未解决的社会难题。
一、收容遣送
清末有给灾民发放凭证,允许流浪乞食的临时措施。但如果外流人口过多,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又告示严禁外流,并进行拦堵与遣送,直至派军警弹压。光绪十三年(1887年),安庆设栖留所、创办工艺厂,安顿了一批流浪人员就业。民国元年(1912年)又增设贫民工厂。工艺厂中教养班收容85人,营业班10人;贫民工厂两次收容60人,并教以染织技艺。
民国11年,省赈抚事宜处训令怀宁、桐城县知事,严行拦阻皖北饥民骚扰滋事,并拨款3000元(银圆),在安庆设立灾民流寄所,由警察将沿街丐民80余人,收寄遣送。民国23年,安庆各县遭特大旱灾,难民4000多人流集于省城安庆露宿行乞,省救济灾民委员会予以收容遣送。
1949年,人民政府接收了安庆市和桐城县等救济院。1950年改设生产教养院。至1951年,各县都先后设立了教养院。1951至1953年,全区共收容残老孤幼1942人,其中安庆市收容1184人,各县收容750人。1954年长江两岸大水灾,区内有16094名灾民外出谋生,另有一些农民流入城市,死亡11人。专、县根据省民政厅的要求,在灾情严重地区成立灾情劝阻接收站,着手遣送和临时安置,以便救助灾民。1959至1960年,由于浮夸风、“共产”风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加上自然灾害,全区外流灾民达98365人,当年只回归50774人。至1962年,外流未归的灾民仍有31099人。1964年,外省灾民流入区内的有9万人,大多数被各县遣送。
“文革”期间,盲目流动的人员大多转入农村。1971年,全区共收容遣送3018人,其中本省1957人,外省1061人。1971至1973年,地区外流人员又有4624人。
1981年,安庆、贵池、宿松、望江4个收容遣送站共收容6687人,全部作了遣送或安置。
1983年洪涝,枞阳县破大小圩堤406个,成灾67万亩,外流人口最高峰有10万人,春耕前尚未返乡的有7.6万人。其中外出做工约5万人,做生意2万人,乞讨有5000人。
1984至1985年,全区外流10260人。地、县各级及时做了劝止、收容、遣送工作。1988年,安庆、贵池、潜山收容遣送站,共收容和转收2121人次,其中遣送回籍1813人,其余均作了妥善安置。
二、城镇与农村救济
1、城镇救济
清代,安庆设万亿仓、便民仓、常民仓、社仓、育贤仓、岁增仓、末备仓、多宝仓等。各县也设有仓储屯粮,实行“年丰籴入,岁歉粜出,籴贵粜贱,推陈出新。”但仓权多把持在贪官豪绅之手,买多卖少,盈利多半纳入私囊。咸丰年间,兵火之余,仅存万亿仓库房123间。此后,万亿仓列为安庆府仓。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积谷达3700余石。
民国初,万亿仓改为省府储谷仓。民国19年(1930年)安庆米荒,每石米16元(银币),当局即拨出仓谷1000石碾米供应,平抑价格为石米10元整。民国27年,日军侵犯安庆,谷粮被抢,仓库成空。民国36年,安徽省曾在桐城县陈瑶湖与孔城、怀宁县高河埠、宿松县横坝头、太湖县徐家桥及潜山、望江、安庆等处设有粥厂,并在民国36至38年,发放了冬令救济、粥厂补助、平民食堂补助费,其中怀宁760万,桐城、宿松、望江、岳西各860万。但此时法币等于废纸,救济也成空文。
建国后,救济注重实效。1956年,省规定救济孤老残幼居民,省辖市每月每人救济4至6元,两人户7至9元,人数增多最高不超过12元;县以下城镇每月每人3至5元,两口户6至8元,最高不超过10元。
1961年,定期救济每人每月6至8元,不超过10元;临时救济每户一次性5至20元。1972年调整为省辖市每人每月12至14元,县级以下9至11元。1980年再调整为省辖市每月一口户14至17元,两口户每人12至15元,三口以上每人10至13元;县以下分别为11至14元,9至12元,7至10元。
1985年,全区城镇社会救济费总计25.08万元,其中定期救济1259人,救济孤老残幼18.33万人,贫困户6.75万人。1988年,城乡社会困难户有171026户,815351人。其中享受救济72158户,313386人;定期补助22589人。救济总额110.5万元。
2、农村救济农村救济的重点为新老灾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区。农业合作化以后,对孤老残幼实行“五保”(衣、食、住、治病、丧葬)政策,对军烈属、残废复员军人,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照顾。全区有7县166乡123万人为贫困山区,亦为革命老区。
1956年,专区发放春荒救济款37万元、夏荒救济款12万元;春荒救济贷款10万元,贷粮2000万斤。1959年患病、外流人口增多,专区发放救济款189万元(其中春荒163万,夏荒10万,浮肿病补助6万,冬灾款10万)。1960年发放灾区救济,寒衣补助款338万元,寒衣110117件,棉被10361床,享受救济有120434人。1961年拨生产救济款90万元,大部分用于购买肥料,添置和修理小农具。另有救济款90万元,食粮38万斤及黄豆、米秕糠等食物,专供患浮肿、黄疸病、妇女病人食用。
三、扶贫扶优
1981年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农村贫困户的重点是主要劳动力死亡、病残或意外事故,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1982年定困难户为人均年收入60元以下,年均缺粮2个月以上为标准;1983年修改为连续3年人均收入在120元以下,食粮不足400斤;1985年改为人均年收入在150元以下。
1978年5月3日至15日,地区在岳西县石关公社进行扶贫试点。该社1243户,6778人,有610户超支10500元,户均170元;常年口粮人均300斤,一般年景国家需要供粮70万斤。1977年,国家供应115.47万斤,发救灾款3万元,支援棉被105床,棉衣149套。全社患痴呆病的有87人,长年生病不能正常出工的有109人。通过试点评审,核定扶贫对象258户,其中严困的有102户,享受优抚的有81户,优待工日的9户,国家定期补助的5户,享受五保户待遇的31户。
1980年,全区享受扶贫的公社55个,大队618个,共2370户10661人。1981年地区规定,以60~70%的农村社会救济费用于扶贫。当年,省民政厅还对区内未开展扶贫公社的严重贫困户,给予定期救济。1982至1985年,农村扶贫在416个公社进行,计扶贫35327户,脱贫30874户。
1985年累计扶贫50946户,脱贫11128户,扶优7015户,资金计为902.39万元。其中民政款420.2万元,农行贷款186.5万元,支农周转金75.1万元,发展多种经营19.8万元,地方财政22.5万元,乡村集体支持56.6万元,双扶对象自筹办实体资金43.1万元,其它款项17.7万元。当年,县、区、乡建立双扶公司(中心)5个,经济实体331个,参加经济实体4449人。其中贫困户2626人,优待户497人。
1986年春,宿松县陈汉区植柑橘90万株,开辟了脱贫致富的新门路。同年7月,省科委派7人组成大别山区科技开发团分赴岳西、潜山、太湖,进行科技扶贫。1987年5月,安庆31个地直部委办局派员深入岳、潜、太、宿、桐、枞6县,开展扶贫工作。
1988年,城乡开展“双扶”的乡镇415个,共扶优15037户,扶贫83320户,双扶脱贫26604户。
四、特殊救济
1965年6月,区内曾为60年代初精简退职回乡的老职工,发给了一次性的退职金,并给基本上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而又无靠者,享受原工资40%的救济,其医疗费凭证报销2/3。其他精减退职工,凡生活困难者也给予定量救济。1978年,定救面控制在精减职工总数的4%以内,1983年提高到10%。1978年精减退职工补助每人每月6至8元,1983年定为8至10元。1985年底,享受原工资40%救济的有1814人,其中农村1746人;享受定量救济为1833人,其中农村1741人。1988年,全区有精减退职的老职工4222人,享受定期补助有2304人。
1975年,桐城、宿松两县各接收1名特赦释放人员,均安置在城关镇,每月发生活费35元,并享受商品粮待遇及公费医疗。1976年,全区安置宽大释放国民党县团级以上人员25人,落籍供养每人每月在城镇的18至20元,在农村的12至15元。1981年,提高特赦、宽释人员生活补助,平均每人每月25元。1982年,接收安置宽释国民党县团以下人员51人,其中在城镇的4人,每人每月补助15至17元;到农村的每人每月8至12元。
1981年9月统计,全区无固定职业的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430人。各级政府给予年老体弱,无人赡养者常年救济每人每月在城的15至18元,在农村的10至12元。
五、灾害救济
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民国38年(1949年)的304年中,区内计发生重大洪水灾害43年,大旱19年。
民国20年,区内遭受特大水灾,受灾面积99.9万亩;民国23年大旱,区内受灾1816.1万亩,受灾人口87.18万人。灾后,安徽省两次散发急赈粮共5000石,款3万元法币。杯水车薪,救济难落实处。
解放后,灾害救济力治根本。民国38年7月,长江流域连降暴雨,安庆水位高达17.28米,各县破圩堤50多个,灾民20余万。人民政权各级机关,以每人每日节约3两米的号召,筹粮支援灾区,并以修堤发粮的方法,治灾救难。潜山、望江、宿松、太湖等县,共发放救灾、修堤、救济粮13.4万斤,稻谷270石,大米7000斤,种子贷款1000元(银圆)。皖北行署及时下拨救济米166万多斤,使人民很快地治理了灾情,恢复了生产。
1954年,连续3个月大降暴雨,安庆长江水位达18.74米。全区14个县、市受灾面积301.3万亩,受灾人口183.5万,死伤1130人。专区先后抽调干部340人组成工作组赴沿江各县,组织防汛工作队,又抽派4331名干部、轮船40艘、木帆船3527只,抢救安置灾民。当时,计抢救灾民50.6万人,耕畜3162头,农具58.2万件,粮食1518万斤。专区还动员医务人员3156人(含外省支援690人)赶赴灾区,积极为灾民治病防病。灾后,全区组织21万人进行排涝抢种,生产自救。当年,共开荒地150万亩,种春菜5万亩,冬菜59.9万亩,补救晚秋作物333.8万亩,收粮15280.1万斤;修复房屋336196间,占倒塌房屋的33.9%。同年,省下拨春荒救济款35万元,兴修水利费50万元,开荒补助费70万元,房屋修补费188万元,医疗费28万元,寒衣费54万元,口粮款317万元,竭力扶持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1961年,区内旱情严重,全区组织84万干部群众,动用11.6万部水车,投入了抗灾工作。1969年,区内暴雨成涝,受灾面积170.79万亩,受灾人口220.7万人。专区及时抽调干部、解放军战士及医务人员深入灾区,抢救出40多万人。灾后又组织灾民抢插复种作物91.4万亩,省里还下拨130万元进行救灾补助。
1977年夏,区内又遭水害,受灾面积162.38万亩,受灾人口174万。省委先后6次派工作组深入灾区查灾慰问,拨救灾款1124万元,无息贷款150万元、木材1200立方米、各种粮食种子3200万斤、化肥5300吨、原煤5.2万吨,大力帮助灾区人民救灾、治灾。
1983年,区内风、雹、虫、旱、涝5灾俱全。成灾面积299.98万亩,受灾人口251.5万,倒房20.2万间,死亡287人,破圩堤1460个。当年全区组织2787名干部、1214只船筏和1403部车辆抢救群众,并派出543名医务人员深入灾区防病治病。中央和省政府9次共拨救灾款1935万元,生活贷款180万元,口粮3亿斤,种子1600万斤,并供应了大批物资。各地为救灾开展了捐献活动,共捐献现金92.2万元,粮票35.3万斤,衣物4.3万件。
1985年,区内有8县受到旱灾,全区抽调了1.2万多人投入抗灾工作。1986年,旱情又有抬头,全区受旱面积141.07万亩,有78万群众参加抗旱的斗争。1987年3月,枞阳、桐城、望江、宿松、怀宁、潜山、东至等县受到冰雹、风暴的袭击。安庆地委、行署拨出救灾款10万元,粮票205斤,集体捐款7000元、水泥20吨;交通局职工捐款1430元,粮票2659斤;外贸局畜产支公司支援尿素10吨,援助枞阳灾区。3月21日,安庆市市长一行5人,深入枞阳重灾区,支援10万元及化肥指标500吨、平价柴油200吨;合肥市政府派员到枞阳陈瑶湖乡双河村逐户看望受灾群众,并支援救灾款20万元、圆钢指标50吨、化肥指标200吨;铜陵市政府一行8人到枞阳灾区慰问,表示支持10万元和1000吨磷肥指标救灾。东至县在4月24日遇到特大风暴后,县保险公司分头到各区乡察看灾情,用半年时间办结农房统保对象核灾理赔工作,有36个乡镇的受灾农民得到了百分之百的赔偿费,计约20万元。灾情严重的七里湖乡,原农房统保仅支付1500元,灾民得到赔偿却有4.5万元。
1988年7月,区内又出现旱灾。当年全区参加抗旱的电动柴油机6200台,水车3.7万多部。7月底,宿松县沿江圩区发生蝗灾,县区立即组织治蝗领导小组,采用喷粉、打药、开辟隔离带的办法,消灭1.2万亩棉花、玉米作物内的蝗虫灾害。秋季防汛,全区上堤有县干40多人、区干70多人、一般干部800多人、民工23.6万人,加固了险段50多处,筹集防汛木桩8.2万根,柴草60万公斤,保证了汛期安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