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全省有湖泊587个,总面积3498.3平方公里(合524.7万亩),其中大型湖泊(66平方公里左右)12个,中型湖泊(6.6平方公里左右)37个,余下为小型湖泊或塘坝。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淮河沿岸。在长江沿岸湖泊面积有2155.3平方公里,占全省湖泊面积的61.61%,主要有龙感湖、黄湖、泊湖、陈瑶湖、菜子湖、白荡湖、破罡湖、石塘湖、武昌湖、升金湖、枫沙湖、巢湖、南漪湖和石臼湖、丹阳湖等,其中巢湖面积783平方公里(合计117.5万亩),为全省最大湖泊,全国第五大淡水湖。分布在淮河沿岸湖泊面积有1343平方公里,占全省湖泊面积的38.39%,主要有八里湖、焦岗湖、沱湖、瓦埠湖、高塘湖、女山湖、城东湖、城西湖、花园湖、天河湖和高邮湖等,其中瓦埠湖面积为160平方公里,是省内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
以上这些湖泊由于泥沙日益淤积和滨湖滩地不断围垦的结果,使湖泊水面显著缩小。六安地区城东湖、城西湖及瓦埠湖,历年来围湖垦殖70.13万亩,占蓄洪期总面积的34.4%;安庆市的龙湖、黄湖、大官湖、泊湖等湖泊比较集中地区,围垦面积38.1万亩,占原湖泊面积的24.4%;武昌湖先后围垦41.1万亩,占原湖面积的72.2%;枞阳县境内白荡湖围垦9.78万亩,占原湖面积的53.44%;陈瑶湖、枫沙湖、竹丝湖围垦面积占3湖面积的78.1%;黄盆湖被围垦面积7.43万亩,占原有湖面积的39.4%;马鞍山的石臼湖、丹阳湖围垦20万亩,占二湖面积的57.7%。全省解放前后一共围垦面积达183.75万亩,湖泊水面共缩小1225平方公里。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过量围垦湖泊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
一、限制了湖泊的生产潜力
土地资源是一种只能改造挖潜而不能代替更新的生产资料,具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其高低取决于用地项目与土地特征的适宜程度。湖区的围垦地段,土壤为淤积物,粘性重,通透性能差,部位低下,多为湖泊的蓄水区或多洪区,地下水位高,地温低,速效养分少,常年积水,处于还原环境,是一种低产土壤。按其特征,最适宜以渔业为主,综合经营。如盲目围垦,必然是人为弃水从旱,变水域的主体效应为单一的平面种植,这样既增加不了土地资源,又背离其适应性,实际上是限制了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湖泊作为一种资源的优势在于既有淡水资源,又有水生动植物资源,盲目围垦,就会破坏并损失这两种资源。安徽全省湖泊面积经围垦损失183.75万亩的水域,使湖泊的容积大为减少,每年汛期,外有江水顶托,内有山洪下泄,湖内水位遂涨,破堤漫溢,一片汪洋;枯水期又要排空湖水,修堤待涝,结果既减少湖泊水资源的数量,又加大了它的季节变化程度,供需矛盾非常尖锐,使湖区的农田无法挣脱雨天怕涝、晴天又缺水的被动局面,总是处于低水平的生产线上徘徊不前。
二、恶化湖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省内的湖区,由于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原来的大湖变成小湖,许多小湖已不复存在,湖面骤减,蓄水量大为缩小,湖泊的调蓄功能大大降低。丰水季节,来自流域面上的洪水难以自容,往江河里排水的设施又跟不上,洪水只有溢堤而出淹没农田,这样既提高了地下水位,土壤次生潜育化严重,连年出现洪、涝、渍等严重多种灾害。就渔业生产来讲,围垦恶化了鱼类的生活环境,围垦地段常是湖洲草滩,不仅缩小了鱼类索饵和活动场所,而且使原来定居性鱼类产卵繁衍场所受到破坏,影响了鱼类的自然增殖,尤其是为了控制江水倒灌入湖,50~60年代在湖口先后相继建闸,但均未建鱼道设施,切断了江湖之间鱼类洄游的通道,使半洄游性鱼类不能入江产卵,幼鱼又无法入湖育肥,直接影响群种的补充,群体急剧减少。随着湖泊的萎缩,无疑更加助长酷捕滥捕和竭泽而鱼之风,给整个湖区生物资源群落的稳定性带来了劫难,鱼产量显著下降。全省鱼产量由50年代的7万吨下降到60~70年代的1~2万吨,仅安庆地区就由3.5万吨降至0.75万吨,螃蟹由15万公斤下降到1~1.5万公斤。至80年代全省湖区有计划退田还湖,鱼产量才始现稳步发展的势头,1985年全省鱼产量达到4.6万吨,比1978年增长187.5%。
三、经济效益低下
围垦从表面看,耕地面积有所扩大,粮食产量起初亦有所增加。但由于围湖造田多为湖泊低下的部位,内渍水位较高,调剂水量完全依赖于电力排灌来解决。单一粮食种植的农业生产本身产值就低,还要垫付庞大的电力费用,无疑使农业成本剧增,所以耕作粗放,或弃耕不种就越加普遍。这就是湖区农民生活水平一直徘徊在温饱水平的结症。最典型的例子是菜子湖的大瑶圩,从1971年至1993年的23年中,洪水破围12年,严重内涝7年,共有19年基本绝收。在有收的4年内,一般只能种植一季早稻,当年收支得失相当,灾年还要吃救济粮。如果再计算抢险、救灾的投入费用,劳而无收,实在得不偿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