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年全省人口2786万,其后生产关系的解放,使人口猛增,至1988年已发展到5377万,人口净增2591万,居全国第8位,平均每年增加66.4万,每平方公里有386.6人,是全国同期平均每平方公里110人的3.52倍,人口密度居全国第五位。
据1979年上报统计资料,全省耕地面积为6683.6万亩,经过1981年全省土壤普查,1984年全省耕地面积6644万亩,人均耕地1.3亩,与1949年相比,减少996.9万亩,与1954年相比,则减少2190.7万亩。从1949~1954年,全省由于进行较大规模的垦荒,建立了一些国营农场,耕地是逐年增加的,5年内共增加1203.8万亩,平均每年净增240.76万亩,其中1950年、1951年分别与上年度相比,均增加400万亩以上。在1955年以后、全省耕地面积除个别年份(1964年)外,基本上都是逐年减少的。从1955~1979年25年中,全省共减少耕地215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86万亩,其中1957年、1959年、1960年、1961年、和1967年减少的幅度更大,与上年度相比,分别减少236.3万亩、604.9万亩、346万亩、103.5万亩和158.3万亩,合计减少1449万亩,占25年中的67.4%。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工矿交通用地,兴修水利等占用耕地十分惊人,使全省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如肥西县1949年全县耕地面积204.5万亩,人均耕地3亩,到1984年耕地减少到141.9万亩,人均耕地降至1.2亩,比1949年耕地减少30%,平均每年以1万亩递减。蚌埠市全市城镇及工矿占地82.63万亩,为全市土地面积的10%,1985年比1952年减少耕地100多万亩,而人口1985年却比1949年增加2.4倍,人均占有耕地1952年为5.37亩,而1985年降至2.21亩。黄山市1956年耕地面积为114万亩,到1990年减少至81.28万亩,24年中共减少23.72万亩,平均每年减少0.96万亩。淮北市随煤炭开发的发展,每年以3000亩的速度减少。类似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全省各地市县都普遍存在。耕地是资源的主体,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的减少是无法补充的。安徽省人均耕地数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将十分突出。
安徽地处亚热带与暖湿带的过渡地带,耕地的成土条件复杂,土壤种类繁多。地带性土壤自北向南有棕壤、黄棕壤、红壤和黄壤;非地带性土壤有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此外还有紫色土和石灰土。从总的情况来看,全省土壤肥力不高,居中等偏下水平。高产土壤约占耕地20%;中产土壤约占30%;低产土壤约占50%。
全省的低产土壤,面积最大的是砂姜黑土,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的中部;其次是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的低产水稻土,如冷浸田和烂泥田,主要分布在沿江低荡圩区,皖南和皖西山区;再次是江淮丘陵地区的黄泥土、澄白土;此外还有淮北平原萧砀一带的盐碱土和飞沙土,以及皖南山区的红黄土等。
全省土壤肥力状况的主要表现:一是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到1%;二是少氮缺磷,速效氮一般在80PPM以下,速效磷在10PPM以下,钾素淮北一般不缺乏,但在沿江双季稻区、老棉区和皖南红黄壤地带,比较缺钾,速效钾在70PPM以下。
造成全省耕地低产土壤面积大,肥力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在土壤使用上用养失调,重产出,轻投入,用养矛盾突出,表现在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尤其在沿江平原的水网圩区盲目扩大双季稻面积,复种指数提高,休闲时间很短,使土壤长期处于淹水状态,造成土壤理化性恶化,保肥、保水和供肥、供水能力下降,使土壤僵化,容量增加,孔隙度减少,耕作层变浅,潜育化严重,而使土壤中的养分收支不平衡,地力日益衰退。
二是施肥中有机肥比重趋小,化肥比重趋大,化肥用量逐年增多,形成单一靠化肥增产的错误倾向,其结果产生土壤板结,有机质大面积下降。解放后,安徽化肥生产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70年代后,化肥生产发展更快,1981年全省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已达107斤(实物重),对农业增产起了极其重要作用。但目前化肥生产品种单一,养分N.P.K比例失调,质量差,造成地力衰退。建国以后,全省以红花草为主的冬绿肥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1976年绿肥面积达1400万亩,对增加作物产量,培肥改土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油菜、麦类作物的面积扩大,绿肥面积大幅度下降,至1982年全省绿肥面积只有490万亩,至1988年则降至26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3.9%,而化肥施用量却猛增,仅滁县地区1984年就达36.28万吨,超过70年代年平均化肥施用量的10倍。虽然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提高了生产水平,但与此同时农业成本也相应增加了,而斤化肥增产率却下降,每斤化肥只能产粮食0.6~0.8公斤,低于70年代化肥增产1~1.2公斤的水平。
三是忽视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全省水土流失严重,不少地区的土壤还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地力下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