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曲周段氏家族墓地探秘

 发布时间:2024-02-11 10:53:42
2008年10月,湖南省政府公布了邯郸市3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周段氏家族墓地名列其中。曲周古称斥章。
曲周段氏家族墓地位于曲周县白寨乡北油村西南约500米处,分“小冢”“大冢”。1973年,北油村生产队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挖开了“小冢”,墓呈四方形,用绳纹砖砌成,墓口有盖,掀开后,墓内有黑水,但未见尸骨,后盖上复原。后来,不断有考古者进行探寻,但从未确定墓主为谁。1993年,北油村的农民打井时把“小冢”挖开,县文物保护所闻讯后及时进行了制止和保护,并将出土的文物收藏于县文保所。经省文物专家鉴定出土的墓志铭得知,“小冢”为北齐时期大司马武威昭景王段荣和王妃娄氏、郡君梁氏的合葬墓。位于“小冢”西北岸500米处的“大冢”为段荣之子段韶墓。至此,长期成为迷团的墓地有了科学的结论。
根据出土的段荣、娄氏、梁氏三盒墓志铭,并参考《北史》、《北齐书》等史书,从而揭开了段氏家族身世显赫、权倾朝野的王公大族神秘面纱。段荣,字子茂,姑藏武威(今甘肃省武威市)人,生于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少时爱好历术,对天象进行过刻意研究。孝明帝时,曾跟随杜洛周参加过六镇起义,后又投靠到尔朱荣麾下。待到高欢在山东起兵时,他积极出谋划策,又因其妻娄氏是高欢之妻长姐,系连襟之亲,深得高欢信任,在军旅中立下很多战功,历任姑藏县侯,相、济、秦三州刺史,西北道大行台、山东大行台、大都督等职。因病死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公元538年)享年61岁,谥昭景。21年之后,北齐取代了东魏,因段荣是北齐孝昭帝的姨丈。其子段韶又位居首相,北齐太宁元年(561年)段荣被追赠司马、尚书令、武威王。娄氏,名信相,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生于魏孝文帝太和10年(公元483年),家庭豪富,有“家童千数,牛马以谷量”之称。高欢起兵,其家资助战马千匹。弟名娄昭,封王,一妹嫁高欢为皇太后;一妹嫁周泰,封王妃。娄氏病故于魏孝明帝孝昌元年(公元525年)三十九岁,生子段韶。墓志铭称她“操亮弘深、识性似兰,母德斯表、嫔风有著、以宽持身,既称令亲,亦号贤母”。梁氏,名令春,汉大将军梁商后裔。祖居河东(黄河东侧山西省)后迁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生于魏孝文帝太和23年(公元500年),死于北齐孝昭帝皇建二年(公元506年)享年60岁。段韶,字孝先,段荣与娄氏所生,少工骑射,有将领之略,高欢特别喜欢他,作为心腹,常置左右,屡立战功。段韶自二十几岁为帅,一生辅佐了七个皇帝,曾任太宰、左丞相、司空、司徒、大将军、尚书令、太尉、相国、太子太师、平原郡王等要职,位至极品。武平二年(公元571年)病故于军旅,北齐后主派遣1万余人,起土筑冢。命令军校之士列陈送往平恩墓所,进行厚葬。
关于段氏家族为何选择葬于此地,经过县文保专家考证,认为:历代帝王将相都很迷信“风水”,段荣便是“少好历术,专意星象”。对“风水”之说进行过研究,他曾作过相州(今安阳)刺史,段韶曾作过广平(今永年旧城)郡公,距斥章(今曲周)很近,想必对斥章的风水很欣赏而选中此地。
经省市专家考察鉴定,段荣墓在过去已经被盗,金银玉器已荡然不存,所幸的是留有三盒墓志铭和陶俑近百件,这些珍贵的文物对研究北齐的政治、经济、社会、习俗和书法艺术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盒墓志铭,盒盖全为小篆,结构略同图案,上下左右匀称,沉着舒展,有恢宏雄厚之气。铭文全为隶书。就其书法品位而论,三盒墓志铭虽没有刻署书家与刻工的姓名,但段荣身为皇亲,其子段韶位居朝揆,必定要请全国顶尖的书法家和刻工来撰刻志文,由此可以断定,其书法品位与刻工技巧当是北齐时全国最高水平。从书法功力看,其隶书风格上承汉隶之法,下参二王之体,多用方折之笔,字字有刀劈斧砍般的力度,给人以生辣之感,充满阳刚之美,雄强之气,这种风格出现在北齐时代是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的。那时北方少数民族最为活跃,且居于统治地位,少数民族强悍的气质也体现到书法艺术中来。北齐时代保留下来的碑、铭为数不多,且多剥蚀不全,有损原作风貌,此三盒墓志铭形体之完整,字迹之清晰,石质之精良,周边花纹图案之优美,实属少见。出土陶俑计有百件之多,有半数遭到破坏。陶俑分两类,一类是人像,有全身的,有头像。高在30-40cm之间,有文臣也有武士,文臣像儒雅倜傥,武士像身穿战甲,头戴帽盔,造型威武雄壮。动物陶俑有猪、羊等,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1993年段荣墓发掘后,墓址回填复土已种上庄稼。曲周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段荣、段韶墓的保护工作。近年来,在墓址设立了保护性标志,成立了县、乡、村三级保护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每年拨付一定的保护经费进行保护,确保历史古迹免遭破坏。1995年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分别在“大冢”“小冢”墓址设立水泥制件的保护标志,至今保存完好。目前段氏家族墓地的考古工作远没有结束,由于种种原因和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墓地的完全挖掘时机尚不成熟。但单从出土的文物看,其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确很高。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