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甘泉苏氏发展简史(1)

 发布时间:2024-02-26 13:51:51

1.jpg

甘泉苏氏发展简史(一)

十七世裔 之泽

山东省武城县鲁权屯镇北甘泉村的苏氏,系眉山派的分支,自始迁祖落籍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500年来,甘泉苏氏以甘泉为根基,开枝散叶,枝繁叶茂,现已衍至20世,发展成为拥有3600多人,分居在山东武城、夏津、河北故城计两省三县共22个村庄的大家族。

滔滔大运河,磨砺出甘泉苏氏不屈不挠的奋进精神;醇冽甘泉水,哺育出甘泉苏氏无穷无尽的超群智慧。500年来,历代甘泉苏氏秉家风,创大业,敢为天下先,出现了一代又一代搏风击浪、彪柄于史册的风流人物,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为国、为民、为家族的兴旺作出了重要贡献。

甘泉村历史沿革

甘泉村现分为北甘泉、南甘泉两个村庄,隶属山东省武城县鲁权屯镇。她西、北靠运河大堤,与河北省故城县城郑口镇隔河相望,东与吴庄村、师庄村相连,南与李贤屯村为邻。东南距镇驻地鲁权屯6公里,西北距郑口1.5公里。运河上架有郑口至该村的钢混结构大桥一座,浮桥一座,郑(口)夏(津)公路从北甘泉村中商业街上穿过。每天通往县城、德州、济南的班车均从这儿发车,交通较为便利。

2006年,北甘泉共有人口1020人,南甘泉共有人口2030人。几百年来,两村始终为一个自然村。1950年以后,始划为两个行政村,隶属河北省故城县郑口公社。旧址在现址西北方向约2.5华里处,座落于运河大堤之内,中共故城县委、粮食局、棉厂旧址,就是征用的北甘泉的土地。1958年,为避水患,由国家统一规划,甘泉村从大堤内迁到堤外现址。1964年,国家以运河为界调整区划,甘泉村由河北省划归山东省武城县。两个村居住在运河北岸的一小部分村民,则留在河北,其居住区域仍名北甘泉、南甘泉。

1624年以前,甘泉村没有村名,而是郑(家)口的衍生村,隶属于武城县德化乡。1624年所作的甘泉苏氏三世裔朝明墓志铭中说:“朝明,字北川,武城德化人,居郑家口镇河之阳。” 1550年所修嘉靖《武城县志域志》载,武城县当时有三乡十八屯。三乡是:治平乡,在县西南二十里;居贤乡,在县东南十八里;德化乡,在县北三十五里(今故城县饶阳店南南村一带)。十八屯中,有唐留屯,位置在郑口稍南。疆域图中未标郑口,但文字中有郑家口之名。1750年修乾隆《武城县志.疆域图》标明,运河当时以南北走向从现在的郑口中心穿过,河东名郑镇口,河西名郑镇口河西街。郑镇口东有龙行寺,其遗址就在北甘泉旧址村东,村民现称大寺。其《杂志》又载:“陈元峰,辽东人,国朝初居唐留里”。后人称陈元峰为陈爷。陈爷庙遗址,则在南甘泉旧址村西。从上述历史资料分析,甘泉村当时地处郑口与唐留屯之间。清代,因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唐留屯更名为唐留里。

清代初、中期,即1650年至1829年期间,甘泉名为郑圃。甘泉苏氏六世裔苏伟有一首诗名为《闻茄因忆郑圃》。苏伟生于1642年,卒于1699年,48岁中进士后一直住在北京,此诗的写作时间应为他在北京时、即1690年以后所写。道光九年(1829),甘泉苏氏十世裔墉在《三修族谱序》中说:“……我始祖子元公自兖来居郑圃”。

甘泉村何时采用现名,目前尚未查到相关资料。但根据上述资料可以确定,时间应在1829年以后。

1930年左右,北甘泉(现名,下同)小学的牌子上写的是:唐留里甘泉村小学。

与甘泉村齐名的,还有多个村名。如南甘泉一带叫齐家楼,北甘泉西北角叫柳树崖,柳树崖以南则叫顺河城,等等。而叫的最响的,则是齐家楼,方圆三五十里之内几乎都知道。

甘泉苏氏源流 、分支与迁徙

苏姓是中华民族大家族的重要成员。在古百家姓中,苏姓排第42位。1992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苏姓人口为600多万,居各姓氏的第41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苏姓人常说的“天下无二苏”,是与其他姓氏所说的“一笔写不出个×字来”的说法是有根本区别的。中华苏氏均是一个得姓始祖——昆吾公的后代。而其他许多姓氏,则因多种原因有多个姓源。

苏氏的得姓始祖是昆吾公,是黄帝的后裔。

2.jpg

黄帝,号轩辕,是原始社会后期一个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居住在陕西岐山一带,后向中原发展,到达有熊。以地为氏,故又称有熊氏。

大约在距今4600年至4100年前的夏代,黄帝之孙高阳有一个叫樊的后代,被封为诸候伯,封地在昆吾(今河南东北濮阳县一带)。樊以封地为名,因此又称昆吾(图一)。

昆吾之子叫忟,是夏代末年的诸候伯。他的封地在邺西苏城(今河北南部临漳县一带),便以苏为姓。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1年,属春秋时期),齐桓公夺苏子之邑给郑庄公,苏氏之国灭亡,苏氏族人开始蔓延于天下。

进入汉代,战国时期苏秦的后人苏建,原籍杜陵,因功封平陵侯。苏建生前居于长安,卒后葬于武功,其后人遂家其所封,是为武功人。苏建的子孙至唐代,分为六派三族。六派是:赵郡苏,襄阳苏,武邑苏,武疆苏,蓝田苏,河南苏。三族是:眉派苏,蜀派苏,闽派苏。其中,武后朝宰相苏味道,为眉派始祖。追根溯源,甘泉苏氏属于眉派苏的分支。

3.jpg

苏味道(上图),唐代赵州人(居栾城),为唐代武后朝宰相,后贬为眉州刺史,并定居于此,眉山始有苏氏。之后,苏味道第十一代孙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公元1102年, 苏轼病逝于常州,次年由三子苏过遵遗愿葬于河南汝州郏城县小峨眉乡上瑞里,苏过从此定居于颖昌。靖康之乱后,苏轼之曾孙苏峤(眉山十五世)生一子名苏贵。苏贵于宋理宗28年(1252),在乡试中考取举人,31年初授江南宁国府太平县训导,改任山东兖州府龚邱(今宁阳县)正谕,遂定居于宁阳洸水,取名苏家楼(今属伏山镇)。其后,苏贵第五孙全、第六孙英迁居九子坡。公元1500年前后,苏贵第六代后裔苏子茂(其历代均为苏家楼长房长子),在武城之郑镇口落户,并获得发展。公元1520年前后,苏英之曾孙子元 (眉山第二十一代、苏家楼第六代后裔),由九子坡流落到郑口,投奔了四服兄弟苏子茂。从此,甘泉苏氏诞生。后人尊子茂、子元为甘泉苏氏始祖。

子茂祖后裔,因年久失序,目前人数不多,共分两大支,居住在四个村庄。一支留居现鲁权屯镇北甘泉村和河北省故城县北甘泉村。另一支自五世迁居小朱官屯(今武城甲马营黄小屯一带)。除大部分留居黄小屯外,又有一部分迁居与黄小屯隔道相望的七机营村。

子元祖后裔是目前甘泉苏氏的主要组成部分,现有人口3000多人,居住在山东、河北两省三县的20个村庄。其具体分支与迁徙情况是(见图三):

4.jpg

始祖子元生二子,即二世守成、守贵。长子守成留居甘泉。次子守贵迁夏津苏庄(今苦水村,位于夏津城北约10华里处)。以后,守贵后裔一部分留居苏庄,现分四支。一部分迁居周围各村,因史料不全,与苏庄失续。

二世守成公至六世共有23位男性后裔,每人为一支,分23支。其分支与迁徙情况是:

五世光前公长子坦,其后裔至十一世杰、连成失续。其支派断续。

五世光前公次子铉,自鲁权屯镇(下同)甘泉迁居本镇苏厂。其九世裔明,自苏厂迁居本镇师庄。九世裔人秀自苏厂迁居本镇罗厂。

五世光前公三子弘治,自甘泉迁居本县祝官屯村。

五世光前公四子楹,其后裔至十一世福江、福同、福深、福随失续。其支派断续。

五世光前公五子焻,生子学文。学文生二子,名字无考,其支派至八世断续。

五世光前公六子弘任,由甘泉迁往故城县郑口镇五股河。长子天福、三子天寿留居五股河,次子天禄及天福第七孙九世秀芝,由五股河迁居故城县郑口镇五大院。

五世光前公七子钺,后裔居北甘泉、南甘泉。

五世光前公八子焯,其后裔至十世连捷失续。其支派断续。

五世光陛公始迁武城祝官屯村,其子桢居武城祝官屯。桢后裔一支、十世芬由祝官屯迁居今夏津县西李官屯。

五世光奎公子迥,后裔居北甘泉、南甘泉。

五世之祥公嗣子偀(系之中三子),后裔居北甘泉。

五世之中公长子伟,由甘泉迁居故城县郑口镇大马庄。伟,康熙三十八年(1699)病故于卫辉旅次,康熙四十四年(1705)葬于甘泉,后由其孙苏綖将其及原配李孺人、张太孺人、姚氏迁葬于马庄,与秘太孺人合葬。其一支后裔十二世元勋,迁回北甘泉。

五世之中公次子伸,居甘泉。其长子学礼后裔十世慧迁居故城县葛村。其余皆居甘泉。次子习礼至十一世桂林(字一枝)外出,断续。一九五八年,因运河拓宽,甘泉村由滩内迁至滩外,伸公四子大礼后裔十五世来坡、明城由滩内东岸迁居西岸郑口。一九六四年其居住区因区划定名为河北省故城县北甘泉村。

五世之中公四子俊,其长子持礼、次子秉礼、三子三礼居甘泉。四子问礼、五子由礼,由甘泉迁居五大院。六子文礼由甘泉迁居故城县兀兰屯。

五世之中公五子倬,谱载有“故城贡生,崇祀故城乡贤祠”之内容,故应定为迁居故城,但不知具体村庄。其后裔十三世树本迁上河(上河是否应为商河,无考)杨树湾。倬支断续。

五世之中公六子价,其长子肄礼,由甘泉迁居故城县西排。其后裔一支十三世树杞,由西排迁居故城县野庄。不久,树杞率3个儿子返回西排,长子济儒留居野庄。价公次子是礼,留居甘泉。是礼长子冼、次子谟、三子减,由甘泉迁居鲁权屯镇小堤口。减后裔十世垿由小堤口迁居故城县仓上。是礼四子呐,留居甘泉。

守成公次子、三世朝德,始迁武城县鲁权屯镇苏庄。其长孙光斗,生三子,分三支,依序名为洗、澄、浴。其中,洗支派至十一世应玺、应运断续。朝德公次孙光耀,生四子,分四支,依序名为省、瑨、鑑、郎。其中,郎支派至七世如春、如辰断续。以上现存五支,除零星迁徙和鑑公后裔一支迁居北甘泉外,其余均居鲁权屯苏庄。

除上述分支与迁徙外,1580年前后,甘泉苏姓一支迁居杓子庄(今武城杨庄乡张古庄),后迁居该乡小十八户。其族谱称其为甘泉苏氏后裔,并尊子元公为始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频率的加快,甘泉苏氏已遍布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大地。其零星迁徙不一一赘述。

甘泉苏氏的崛起

自1510年至1600年以前,是甘泉苏氏一至五世创业的时代。三世朝明公墓志铭中说其“年少时家道尚微”。也正是从三世起,甘泉苏氏开始崛起,朝明“艰难半世,而家业渐觉宽裕”,谱序中说“三世家资丰饶,四世文学始显”,五世至十世则“科第连绵”。崛起的标志是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思想意识开始冲破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文化教育得到重视,姻亲、社交向上层社会发展。子元公五世后裔共兄弟七人,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苏光奎和苏之中。

苏光奎,字聚之,邑庠生,后因子贵赠文林郎。此人天生孝友,轻财重义。乾隆《武城县志》中记载了这样三件事:

顺治初,苏光奎出游燕地,遇到一个姓李的人。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如同亲兄弟一般。当得知李某正处秦琼卖马之际,苏光奎马上把身上的四百金全部给了他。后来,这人担任了三个省的军队总制。类似上述借苏光奎成名的人,不止上述李姓一个。后来,这个姓李的人委托苏光奎清查自己管辖的全部城池。光奎领命后不负重任,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而州县所有的馈赠,则一律不受,博得了一片称赞声。

清代初期,有十七艘江西的运粮船停在郑口。当时,正值兵荒马乱,乱兵此去彼来,运粮船危机四伏。在这种情况下,苏光奎费尽周折,保护了这些船只,船上的几百人因此幸免于难。

莱芜的两个妇女,被乱兵挟持到郑口。苏光奎发现后,自己出钱把她俩赎出来,然后送回莱芜。

五世的另一个知名人士是苏之中。之中,字黄中,生于明天启癸亥年(1623),卒于清康熙壬子年(1672),享年50岁。此人当时虽无功名,但乾隆《武城县志》说:“自燕赵齐鲁以及吴越荆楚间贤士大夫,翕然闻先生名,皆愿倾身结纳”,“凡乘传捧檄观光挟策之客,慕先生之风,无不登其堂者,以故客座常满”。

苏之中为何有如此名气?细读武城旧志中的苏之中小传和甘泉《苏氏族谱》,答案是:“富而好礼,足以致此。”

苏之中生活在明清交替的年代。由于不可知的原因,大概是清代废除屯田制,大量官田在混乱中归属不明的结果吧,甘泉苏氏那时已进入经济鼎盛时期。据族谱记载,甘泉苏氏的26支后裔,当时已分居在武城境内南至西李官屯(今属夏津县)、小十八户,北至大马庄(今属河北省故城县),长达近百里的运河两岸。苏之中三子苏偀,有田产八九千亩,“且家素丰盛,童仆千指,牛羊千蹄”,四子苏俊,也是“五亩之宅,十亩之园”。仅此两例,便可想象出苏之中当时的家境。

苏之中富的让人羡慕,但他的为人更让人钦佩。对父母,他“视听于形声之微,务得其欢心而后已”;对兄嫂,他“析产让腴就瘠,怡怡如也”,对乡邻,他“设义渡以利病涉”,设“义塾以惠蒙求”,“饥待食,寒待衣,殁待棺衾”;对朋友,他“推赤心入人腹肠,时其缓急或倾囊付之不以吝,虽负之不悔,诳之不猜”;“邑之诸长吏,每亲造其庐,询民间疾苦,先生淡泊宁静,以礼自守,让再三而敢后承。”旧志小传中记载了他这样几件事:

郑家口是一个比较繁忙的运河码头。一方面,南来北往的商贾营造了这儿的繁华,另一方面,由于逆水行舟需要纤夫,在此上岸的人需要挑夫、轿夫,所以,为那些接踵而至的粮船、官舫寻找纤夫、挑夫并承担费用,便成了地方上的负担。到了房万达做武城县令的时候,这个问题尤为严重。为此,苏之中向房县令提出了均劳逸的建议,从而使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得到民众的赞同。

县内有一个无赖,无事生非,诬告族人,造成冤狱,并使之中受到连累。此案拖了很长时间才得到平息。后来,这人家中遇上了灾祸。之中闻讯后,不计前嫌,竭力帮助排解,使他渡过了难关。

顺治十三年(1656),山东闹灾荒,人民衣食无着。莘县李孝廉为此来信求援。苏之中接信后,立即筹粮百石运往莘县。这些粮食除给李孝廉留下一部分外,其余的全部分给了莘县百姓。

武城孔庙年久失修,大殿已坍塌三十多年。1672年,之中独自承担了修复孔庙的重任。他筹资两千余金,又拆了自家的两栋房子,全部用在孔庙修复上。不料工程尚末结束,苏之中已病入膏肓。临终前,他叮嘱其子:“明伦堂(即孔庙大殿)工尚未讫,汝毕吾志。”儿子们泣而受命,边安排之中的丧事,边安排继续施工。结果,之中公丧事办完,明伦堂也轮奂一新。

苏之中的一言一行对家庭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死后,他的夫人和孩子依然保持了富而好礼的门风。1684年,其四子苏俊任浙江乡试副主考,赴任途中经过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准备绕道百里回家探亲。这时,苏之中已经去世,其母宋儒人闻讯后,急忙派人送信说:“王言不宿,汝第往简拔真才,以勿贻。老人忧孝莫不焉,使旋省我未晚也!”从而起到了鞭策儿子先公后私的作用。同年,山东又闹灾荒,武城尤其严重。面对这种情况,苏之中三子苏偀毫不犹豫地说:“赈饥,吾家故事也!”遂鬻田两千余亩赈灾。

善有善报。苏之中富而好礼的言行,冲破了财大气粗的世俗观念,与那些稍有过人之处,便趾高气扬,横行霸道,目空一切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的子孙从中受益匪浅。苏之中之后,其子孙创造了三代五进士,一朝六翰林的业绩,迎来了甘泉苏氏在仕途上的辉煌时期。

   文稿供稿人-苏志强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