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99%的苏姓宗亲了解不全山东谋圣苏秦的传奇故事!

 发布时间:2023-04-06 23:37:00

梓潼山

梓橦山,又名梓潼山、梓桐山。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沟镇,距般阳古城淄川十余华里,谷深林密,峭壁危岩,沟壑相间,僻静幽邃,传说为鬼谷子练兵讲学的地方,是鬼谷子文化的发祥地,是鲁中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山,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占地面积1500余亩。

梓潼山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沟镇,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点,占地面积1500余亩,传说为鬼谷子练兵讲学的地方,现有景点:梓橦湖、福桥、鬼谷洞、鬼谷泉,蟠龙门、步云桥、八棱碑、孝子祠、晾书台、魁星阁、玉皇宫、黉岭寺、影壁刻瓷等景点。梓潼山虽没有泰山的大气,华山的险峻,但因鬼谷子在此讲学,而且培养了像: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众多军事天才,而赋予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军事学院”。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鬼谷仙境”4个大字,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0.jpg

鬼谷子画像

0.jpg

鬼谷子画像

鬼谷子:姓王名诩,一说春秋时期卫国人,一说春秋时期楚国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教育家,纵横家鼻祖,著有《鬼谷子》一书,又叫做《捭阖策》。鬼谷子先师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民间亦有传说鬼谷子是命理师的祖师爷。鬼谷子在梓潼山培育了众多军事天才,如: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商鞅,李斯,范雎,魏瞭等。所以他也被称为“史上培养奇才最多的牛人”。

0.jpg

3.jpg

2.jpg

鬼谷子与四大弟子像

1.jpg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东周雒阳(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六国封相是讲战国时候苏秦的故事。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它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 ,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 虽然很疼,但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头悬梁,锥刺股”,用来表示读书刻苦的精神。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功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的人物。

1.jpg

寻踪鬼谷子他们师徒儿的传说,讲述苏秦的故事

一、访山东淄博市淄川鬼谷子洞记实报道

鲁豫苏皖苏姓文化研究会 携手收集挖掘 先秦文化遗产研究

5月1日山东省苏姓宗亲会,在淄博市淄川区北苏村,首次为先祖秦公奉行恭祭活动结束后,在山东省苏姓宗亲会、山东省苏姓文化研究会、创会长苏志强宗长、河南省苏氏宗亲会、河南苏姓文化研究会苏克俊会长、江苏省苏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安徽省苏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苏昌友宗长等发起倡议决定,有鲁豫苏皖四省苏姓文化研究会,共同携手联合收集研究先秦文化!

五月2日一3日,由山东省苏姓宗亲会创会长兼执行会长苏志强会长带队、随行有江苏省苏姓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苏慎会长、福建宁德市苏氏家族宗长苏贵铃与黄赛梅夫妇等在山东省宗亲会、山东苏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苏勋潘宗亲的陪同下一行前往淄博市淄川区梓童山鬼谷子洞寻踪考察调研先祖秦公的历史文化足迹。

《鬼谷子师徒的故事》记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和他的弟子茅濛、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人的故事。

鬼谷子也被人称为"鬼谷先生”、"鬼谷神生"、"鬼谷生",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位十分神秘的人物。他的浓重的神秘色彩,吸引了历代许多文人雅士苦心考究。两千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鬼谷子先生为何人,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不但谷子是个谜,就连他居授徒的地点也是众说纷纭,河南登封、陕西三原、河南汝阳、湖南大庸、湖北当阳、浙江宁波、新疆哈密灬灬都有鬼谷子的住处。

据《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载:"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由此,豪无疑问,鬼谷子是到齐国来了,不仅来齐国,而且在这有教授徒弟,苏秦是其中一位。还有一位张仪,张仪是魏国人,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子先生,学术,苏秦自认为不如张仪。《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所著《史记》是有权威性的。据考,战国时期齐国的疆域,只有一处鬼谷子洞,就是在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沟镇梓撞山北,也就是现在的梓潼山风景区。

淄川区风景区的鬼谷子洞,长达百米,迂回曲折,幽深莫测。鬼谷子就是在洞头内生活,教授徒弟。还有一个晾书台,是鬼谷子用以晒书筒的所在。更有一处鬼谷泉,甘沥清沏,四季涌流,当地群众称为"神水"。除此之外,还有孝子祠,是纪念宋代著名孝子(二十四孝之一)王樵的。他就是此地人。鬼谷子洞遗址的整个风景依山抱水,山色青翠,碧树掩映,清溪潺潺,紫气蒸腾,不染纤尘,赏心悦目的好地方。

鬼谷子遗址梓撞山风景区得到了淄博市及淄川区双沟镇,我此次寻访鬼谷子文化遗址。由此我非常欣喜获吸很多有趣味故事,特别是从一位退休老人的管理人员听取她叙述许多有关鬼谷子神奇传说,特别是关于战国时期,六国相官苏秦与师傅鬼谷子的传奇故事,至今流传三千多年,仍然在民间传为佳话呀!为了与各位苏氏族人共享我将这些片精彩的佳话分段整理故事,陆续与各位分享,要想知晓且听下回分解!

山东苏姓文化研究会苏志强

2017年6月6日

1.jpg

追踪鬼谷子师徒的传说 讲叙苏秦的故事

一、苏秦拜师学艺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自幼家境贫寒,苏秦和他两个弟弟,还有家中的老母,都是靠着大哥辛苦劳作,才得以勉强养家糊口,看着大哥风里来雨里去,为了生计疲于奔命,听大嫂的冷言嘲语,苏秦暗暗下央心,一定要学会本领,不但要家中不再受穷,而且还要光宗耀祖,显赫一方,听说齐国有位鬼谷子先生,是位世外高人,于是便辞了亲人,奔齐而去。

二、泪别鬼谷

鬼谷子先生的学问博大而精深,他有许多的弟子,苏秦认为要人头地,就要做官,因此特别用心于学习鬼谷子先生的纵横之术,在诸多同学之中,张仪最为出色,令苏秦自愧不如,经常与他讨论学术问题,以为知己。张仪也为苏秦的才华所倾倒,二人结为异姓兄弟,二人的才华,也深受鬼谷子先生的赏识。

日月如箭,转眼几年过去,一个师兄叫庞涓离开了鬼谷子先生,做了魏国的大将,不久他又派魏使来,接去一位叫孙宾师兄,那气派那场面让苏秦与张仪赞羡不已,张仪感慨万千,对苏秦说道:"大哥,你看庞兄,得了魏王赏识,便荣华富贵,平步青云。你我兄弟二人,满腹才学,难道就不能做一番大事业吗?"

苏秦也是热血汹涌,用力拉着张仪的手,说:"大丈夫在世,就应当轰轰烈烈,岂能老死山林!走,咱们去向师傅辞行,下山去!"

二人兴冲冲地来到鬼谷先生的屋门口,只见鬼谷先生面向屋门,独自一人端坐席上,闭着双眼,正在养神。二人不敢惊动,垂手恭立。过了许久,只听到鬼谷先生一声张叹,缓缓地说了一声:"来了,就进来吧。"

苏秦和张仪互相看一眼,一先一后进了门,行过了礼,跪坐在席上,苏秦直起身子,禀告道:"师傅,弟子与张仪已来多年,聆听师傅敖诲,苏秦虽愚笨,却也受师傅所传,受益非浅,私下与张仪商量,想要下山去,求取些功名,为师傅增光,为祖宗添辉,一展弟子所学……"

见师傅没表可否,张仪恭恭敬敬地施礼道;"师傅教育多年,弟子一一铭记在心,男儿之志,在于建功立业,图个名扬后世,俗言道:良材不应朽于崖下,良剑不可藏于匣中,还望师傅见谅!"

鬼谷先生道:"庞涓去了,是他心浮气燥,急于功名;孙膑离开,因其祖上遗下的《孙子兵法》要他去传于后世,其他弟子,或去或留,随他们去吧,我不劝阻,但你二人,为天下最难得的聪明之士,若是潜心向道,定将赛过神仙,何苦要沉迷于碌碌尘埃,甘为浮名利禄所驱使!"见二人不语,鬼谷子先生又问道:"难道你两个一个也不肯留下吗?与我为伴吗?"

苏秦与张仪一齐拜倒,同声道:"弟子决心已下,意欲同去,请师傅让弟子去吧!"

鬼谷先生叹道:"既然你们去意已定,为师也无话可说,孙膑才高而心宽厚,庞涓才稍逊之而心窄,日后二人必将水火不容,自相杀戮。你们二人,将来决定不可如此,要相互推让,共同成名,勿伤同窗情谊!"

苏秦和张仪面面相视,虽不知师傅为何如此说话,依然稽首拜道:"弟子谨遵师命!"

鬼谷先生拿出两本书,分给二人挥挥手道:"为师早已知你二人不甘于此,拿此书去,待下山后好好研读,去吧……"

苏秦和张仪一看,是两本《太公阴符篇》,苏秦笑道:"此书弟子久已熟读,师傅今日又赐,不知何意?"

鬼谷先生指着这两本书,正色说道:"你们虽读得熟,并未得其精髓,日后若是不飛得意之时,别忘记多研读此书,定有收获。为师也要走了,四海云游去了。"

苏秦和张仪挥泪拜别了鬼谷先生,踏上了返乡的路程。苏秦要回洛阳,张仪要回楚国。多年同窗,志同道合,一朝分离,两个人心中都十分伤感。但一想到从此可步入仕途,施展才华,又不禁壮志满怀,相互击掌发誓道:"他日得志之时,勿望今日同窗之情,决不手足相残!"

故事未完,有待后叙!

山东苏姓文化研究会苏志强

2017年6月7日

1.jpg

鬼谷子师徒故事(续三)

怀才不遇 仕途受阻

苏秦与张仪告别了鬼谷先生,又张仪分手,回到离别多年的家乡,老母健在,长光却因过度的操劳,积劳成疾,已经离世。苏秦先到大哥墓地坟上奠扫,想起兄长辛劳一生,却只落得英年早世黄土埋了身,苏秦不由得暗暗的发誓,大哥为了养家糊口而累死,苏秦今生一定要拚搏改变家人生活,混出人头地,让家族富贵,如果争取得功名,决不罢休!

为大哥扫墓归来,一家人团聚一起,欢欢喜喜。家人几年不见,两个弟弟苏代和苏厉也长大了,也都已成家立业了。家人大家聚集一块,说起来都感慨万千。苏秦滔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些年自己的经历,更似有些向亲人们卖弄自己学问:总觉的自己学的纵横术是多么高深,游说之学是多么的奥秘,若是搏得君王的赏识与重用,那国家就能发展富强和称霸,自己也想如果能当上高官要职身居相位,那就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了灬灬

自认为学成归来,.开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大家就撇嘴:说话叫人感觉吹得太大了,你苏秦再有本实,也办不到哇!而苏秦则是踌躇满志,沉浸在自己设计的远大理想中,亲人们慢慢不再理睬,根本对苏秦不理解,他自己并不太介意。

在家住了数日后,苏秦计划要去各国游历,也就是去找关系寻找推荐任职,古时找工作也是需要熟人推荐打点费用,于是苏秦与家人商议,能不能变卖一些家里的资产,做为找关系的活动经费。可是母亲、大嫂、妻子、弟弟们没有一个同意。母亲对苏秦说你出去多年,学了些没有用的东西,一个钱也不挣,回到家来,你不好好种地,不好好的去做点小卖买,挣钱养家.整天想着不劳动,靠动口舌就能博个富贵吗?家里现成的不干,偏要去搞那些没有影子,根本不靠谱的事情,到时侯就连饭也吃不上了,你后悔都来不及!

弟弟苏代与苏厉也劝说哥你若是真的能游说这本实,你可以去找说服周王,在本乡土就可以出名的。又何必去离家乡那么远呢?

苏秦认真想后也对呀!那就先去找周王,于是就想尽了一切办法去接远周显王,把自己对治理国家的理念与想法,讲给了周显王听,周显王听后连连点头称是,请苏秦住进了馆舍中,周朝的大臣们对苏秦家族是了解的,一个小农户,小商人出身,吹吹牛还行,会能有多大本事?谁也瞧不起他,也沒人愿为他在周显王面前保举,苏秦也没有钱去打点关系,就这样时间过去一年多,什么差使没有得到,无可奈何地回了家。

但他的雄心壮志,并没因周显王不重用而失去信念。仅而更加旺盛起来。他拿定了主意,一定要得到君王的赏识,先须了解世情,才可能打动君王的信认。因此苏秦没有听家人的反对和劝阻,毅然决然的把自己的土地和家产全部买了,进行了轰轰烈烈变法,苏秦为了准备工作不听家人劝阻变卖所有家产,得到黄金百镒,定制了名贵的黑貂皮大衣,治备了豪华的马车,招集了精干的仆从灬灬那派头简直压过了自以为是王公贵族。

苏秦八面威风地从洛阳出发,一路西行,勘察着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了解各国的民风民俗,政治动向,以及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掌握在他胸中,逐渐地形成了完成他雄伟大业的篮图。

这样游荡了几年,苏秦也没有找到赏识他的君主,听说商鞅游说成功,得到秦孝公重用,进行了一系列的轰轰烈烈的变法改革,于是苏秦决定,到秦国去。当他抵达咸阳时,不巧孝公已死,惠文王登位,商鞅失宠,发动了叛乱,已被惠文王五马分尸。苏秦心中一紧,知道自己来的不是时侯,但他还是硬着头皮来见惠文王。

惠文王召见苏秦入殿。行礼完毕,惠文王问道,"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敝国,有何教诲呀?"

苏秦道:"臣闻大王求各诸候割地给您,您想安坐此处就能得天下吗?"

惠文王随口应到:"是啊。"

苏秦盯着惠文王说:"大王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胡貉。这是个天府之国啊。以大王您的贤德,以您的士民之众,臣苏秦请求献谋效力,将来吞并各诸侯,灭掉周王朝,应是易如反掌。岂有安坐而能成大事的人?"

苏秦说着,惠文王就邹起了眉头:真是怪事,刚杀了一个游说的高鞅,又来了一个游说的苏秦!心中产生了厌恶的情绪。可苏秦大老远跑来,叉不能太不客气了,再说,他说的也有些道理。于是,就婉言谢辞说:"孤听人说,羽毛不丰,不能高飞。先生所说,孤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须得过数年,待兵力稍足,然后再说。送客!"

苏秦退出大殿,并未灰心。他想惠文王是个想成大事的人,只是商鞅这事使他厌烦了游说之士。若以道理来打动他,说不定就会成功。他将鬼谷先生那儿所学的古代三王五霸攻战而得天下的事典故,编写了一本书,共10余万字,又献给惠文王看了看了,却也是说什么,更沒有管控他的家很好惋留苏秦的意恩。苏秦无奈,只好去拜见秦相国公孙衍,公孙衍,公孙衍知道苏秦有些才能,将来得宠,他也无计可施了,处处碰碰,黄金再镒,全部用尽了,黑貂皮衣也已破旧,他也无计可施了。只好卖掉了车马,遭散仆人,背着行囊,心灰意冷地自己开步迈回家去。

故事未完,详见细叙!

山东苏姓文化研究会苏志强

2017年6月7日

1.jpg

鬼谷子师徒传说与苏秦的故事(四)

引锥刺骨

苏秦回家了,不是他曾许诺的荣华富贵,衣锦还乡,而是破衣烂衫,形销骨立,一走进家门,大家都认不出来了。母亲又气又恼:"秦儿啊,娘让你在家好好干点儿正事,你不听,把家财全卖净了,要去博功名,可你那嘴挣得的富贵呢?成年在外游荡,妻儿老小都快饿死了……"

苏秦低着头来自己房中,只见妻子在织机上正织着布,头也不抬,苏秦叫也不应,甚至连他那3岁的孩子也不认识了。

没法子,苏秦到大哥房中恳求嫂嫂:"嫂嫂,苏秦远道归来,又累又饿,烦嫂嫂给做点饭吃吧。"

嫂嫂一翻白眼,“我那小叔子是个"位比国相"的富贵人。哪是你这穷酸样!去去去,没钱买柴,哪来的饭!"

这真是:富贵途人成骨肉,贪贱骨肉成路人啊!苏秦坐在柴禾垛上,不由得暗暗垂泪:空有一身学问,博不来功名,我苏秦竞落到这步田地!老婆不理丈夫,嫂嫂不认我做小叔,母亲不认我这个儿子,连我的孩儿也不认得爹爹……这都是因我没本事,我没有用啊!叹息了许久,苏秦檫擦眼泪,翻拣着自己随身之物,只剩下几件旧衣和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太公阴符篇》,苏秦拿着它,不禁想起鬼谷先生的临别赠言:他日若是不得志之时,别忘了再好好看看这本书,就如捧着救命的稻草,来到一间空闲的厢房中,自己动手把屋里打扫干净,坐下来一字一句地揣摸起来。回想起师傅真是神人啊!他老人家早就预见到了我苏秦有今日之难呀。

就这样,苏秦足不出户,闭门研读,日夜不息。每当疲劳欲睡时,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有时困得狠了,就扎得多,终于真正领悟到了鬼谷先生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主张。他不由地为鬼谷先生的先知灼见折服,也就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只是时机选的不对。肯定了这点之后,他将天下大势列在一起:分析各国之间存在的利害关系,细细的琢磨,如此这般,天下之势,如此这般 ,如在掌中。直至此时,苏秦才合上书,长吐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终于学成了!以现在之学,说服人主,难道不能得到金王锦绣,位列卿相之尊吗?虽是如此,但他游说的第一人,不是王公将相,而是他的兄弟。苏秦找来苏代、苏厉,说:"哥哥我业已成,取富贵如同囊中物,苦于现在无钱无势,不能外出游说各国,空在家中也不能发挥我的才能。希望看在兄弟份上,帮哥一次,出资助我,日后若我出头之日,必不忘你我兄弟之情。"见两个弟弟似有所动,就拿出《太公阴符篇》来,将其中一些道理讲给二人听。一年来两人见苏秦发奋苦读,已渐渐的怒气消退了,暗中在照顾着苏秦的衣食住行,盼着哥哥能学有所成,现在听了,更信心大增。于是各自出了一些黄金,做为苏秦的游说资金。

苏秦这次出游,心中早已有拟好一个创大业的计划,要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了解世情,这一步他已大致掌握;第二步,了解国君的性情,是他现在要做的工作;第三步,制定游说的最佳方案,必须根据实情和他的所学,灵活处理。

等到行装备齐,苏秦开始了他第二次游说远征。

后有故事,再听后过!

山东省苏姓文化研究会苏志强

1.jpg

鬼谷子师徒传说与苏秦的故事(五)

合纵初成

苏秦辞了母亲妻嫂,走出洛阳城外,他想:"当今七国之中,惟有秦国最强大,可以辅佐,以成霸业。可是再去,秦王不一定会重用我。若是冒然而去,无功而回,有何面目再见亲人啊!"他在十字路口上徘徊了几圈,"若是能联合其它六个国家,合力抗秦,也能有所作为。"主意拿下,他一路向东而去。几天以后,他来到了赵国。此时,赵肃候在位,他弟弟公子成为相国,号称奉阳君。苏秦先到奉阳君府上游说奉阳君,可奉阳君并不欣赏。苏秦没人引见,无法拜见赵肃侯。苏秦就离开赵国,向北到燕国去。他要求见燕文公,还是没有人理睬。他游荡了一年多,钱花光了,有时连饭也没有着落。旅馆中有人可怜他,时时借他百文钱,苏秦就这样熱着日子。

终于有一天,燕文公出游,苏秦赶紧在必经之路上早早等侯,这是他见燕文公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成败在此一举!燕文公车马一到,苏秦不顾生死地冲上前去,跪在道中。文公今天兴致很好,没有生气,一问姓名,知道是苏秦,喜出望外,说"听说先生曾经以十万言之书上奏秦王,寡人暗中敬募先生,只恨未读到先生的著作。今日先生竞来到燕国,是我燕国的大幸啊!"燕文公下令不出游了,立即返朝。

在朝堂刚一坐定,燕文公立刻请苏秦相见。燕文公躬身而立,道:"寡人愿听先生讲述治国之道。"

见一国之君毕恭毕敬地向自己施礼,苏秦激动万分,他就等着这一刻呢。苏秦决定先以危急之势打动燕文公;"大王位列混战的各国中间,虽是地方2000里,兵甲数10万,战车600乘,比起中原各国,不及其一半,却无战争之祸,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大王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燕文公摇头:"寡人不知,请先生明教。"

苏秦又说:"燕国之所以不受兵灾,只有赵国为屏蔽啊!现在大王您不但不与近处的赵国缔结友好,反而去向远处的秦国割地献媚,不是太愚蠢了?"

燕文公说:"那应该怎么办呢?"

苏秦见燕文公听进去了,就拿出了他考虚已久的主张:"依臣之见,不如与赵国联亲,共同抗秦,再与其它各国联络,天下合纵为一体,合力对秦,这才能保各国百世的安定。"

燕文公犹豫了一下:"先生说的以合纵之策来使燕国安定,好是好,但就怕各国不肯听从啊!"

苏秦一听,正中下怀,"臣虽不才,愿为大王面见赵侯,与他定下合纵之约。"

燕文公十分高兴,立刻下令,给苏秦金帛,让他坐着高车大马,派壮士送苏秦到了赵国。

这时赵国的相国奉阳君已死,国势危急,赵肃候正为失去弟弟和左右手而伤心,听说燕国主动派人来,以示友好,高兴地下了台阶,迎出门外,连连说:"贵客到来,有失远迎。不知先生有何见教啊?"

二人到大堂坐定,苏秦道:"苏秦听说天下的布衣贤士,仰幕大王的贤德,都想尽忠于大王殿前,无奈奉阳君嫉贤妒能,所以贤士们不能到此。今奉阳君去世,臣才敢来献忠啊。"见赵肃候唯唯诺诺,客客气气的样子,苏秦才算出了口昔日的恶气。他正色道:"臣听说,保国不如安民,安民不择友,当今中原之国,最强盛的是赵国,赵国土地2000余里,兵甲数10万,战车千乘,是秦国最忌害的。但秦国久久没有来进攻,是怕韩国、魏国偷袭后方。所以韩、魏二国是赵国一道屏障。但这两国地势平坦,无天险可言,一但秦国大举进攻,攻下二国,下一个受害的,就是赵国!"

赵肃侯吓了一跳,坐直了身子。苏秦继续说道:"臣曾研究过地图,六国之地,比秦多数万里;诸候之兵,比秦多10倍。若是六国合为一体,并力抗秦,还怕秦不成?现在秦王让各国割地,是要蚕食各国。被人破国与破别人国,二者谁好?依臣之见,不如约各国国君,在洹水会合,交盟立誓,结为兄弟。若秦国攻打一国,其它五国共同去救。如果有背弃誓言的,大家共同讨伐。秦国再强大,又岂能以一国与天下之国争胜负呢?"

赵肃候听了。低下头说:"寡人年少无知,当政时日太短,这样好的计谋竞从未听说过,您要联合诸候以抵抗秦国,寡人怎能不从呢!"于是把相印奉给了苏秦,又给了他一座大宅院,另外,还给了他车百乘,黄金千镒,白对百对,锦缎千匹,封他为"纵约长"。苏秦先派一个人,拿上百金,到燕国去,送给那个好心的客店主人,以表达在他难时慷慨相助的谢意。正当苏秦志得意满,要往韩、赵去游说时,不料风云突变。

故事未完,且听下回

山东苏姓文化研究会苏志强收集整理

1.jpg

苏秦的故事(六)

六国联合、共同抗秦

苏秦成功地游说了燕文公和赵肃侯之后,正打算着去韩魏等国,忽然有人稟报说,赵肃侯有急事要召见苏相国。苏秦赶紧坐着车朝拜见赵肃侯,只见赵肃候神色惊慌地说:"刚才守边大将派来信使,说秦国相国公孙衍带兵攻打魏国,生擒魏国大将龙贾,杀了魏兵45000人。魏王无奈,只好割河北10城向秦国求和。现在公孙衍又要发兵来攻打赵国了!这可怎么办呢?"

苏秦一听,大吃一惊:秦兵要是来攻赵国,赵肃侯必然会和魏王一样,割地求和,那我的合纵之计就行不成了!但苏秦心里虽慌张,脸上却是一副安闲的样子。若苏秦人再慌张,赵肃侯还不抖成一团了!苏秦不急不燥地拱手,说到:"秦兵伐完魏国,必然疲乏不堪,近期内来不了赵国,万一真来了,臣也计使他退兵。"

赵肃侯听了,心中稍稍安定了然,他一把拉住苏秦的手说:"先生请暂时留在赵国,待秦兵真的不来了,再走也不迟灬灬现在您可别离开寡人啊!"

这句话正中苏秦的下怀,他满口应承道:"主公放心,一切包臣的身上!"

话虽这么说,苏秦心里也七上八下,他安排张仪到秦国,并干方百计使张仪在秦国当上相国,那张仪决不会让秦兵找赵国的麻烦。不过他派去秦国的心腹华成还没回来,情况不明,老放心不下。

过了几天华成回来了,告诉主人大功告成。苏秦大喜,重重地赏赐了华成后,就上朝奏稟赵肃侯:"秦国不会出兵了。"

赵肃侯惊讶的问道:"先生如何知道秦国不会出兵的?"

苏秦神秘地一笑:臣自然知道。"然后他对赵肃侯拱手一礼,道:"如今,臣要为大王出韩国了。"

苏秦别了赵肃侯,来到韩国,见到韩国宣惠公。韩国宣惠公早就知道苏秦的大名,以贵宾的礼节接待苏秦,将他迎入殿堂,宾主坐定。

苏秦开门见山地道:"韩国方圆900余里,兵甲10万,虽说不是大国,但韩国有最强劲的弓弩,足以与大国抗衡。如今大王要对秦称臣,秦国就要你割地为礼,今年要了,明年还会要。韩国地方不大,秦国的欲望可是不小。总有一天,韩国的地会割光送尽。俗话说的好,宁为鸡头,不做牛后。以大王的贤恕,还有强悍的韩兵,去愿做个牛后,臣都感到羞耻。"

宣惠公激动地大声说:"寡人的确不甘心!寡人愿听先生的高见。"

于是苏秦就把合纵为约的事向宣惠公讲逑一遍。宣惠公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并送给苏秦黄百镒。

苏秦又来到魏国,对魏惠王说:"魏国地方千里,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没有比上魏国,抵抗秦国应是不成问题的。大王您却听从群臣的意见,要割地侍秦国,若秦国要个没完,您打算怎样办呢?"

魏惠王哑口无言。

苏秦又说:"大王若是听臣的,六国合纵,并力对付秦国,可以让秦国不再逞强。希望大王加入到六国纵约里来。"

魏惠王高兴地说:"寡人无知,才自取其辱。今天听先生的教诲,寡人敢不听从!"魏惠王送给苏秦一车金帛做为谢礼,并派壮士送他到了齐国。齐宣王一听苏秦的到来,也是大礼相迎,设酒宴款待。在酒席上,苏秦说:"齐国之大,天下闻名。光临淄就是车相连,人相挨,摩肩接踵。如此强盛之国,却不知大王为何要向东秦国奉称臣呢?何况秦国距齐国太远了,秦兵又怎么能到齐国这儿?"三言二语,说得齐宣王面红耳赤,也就将合纵之事痛快地答应了。

苏秦在齐国稍做休息,又驱车向西南到了楚国,这是苏秦此行的最后一站。苏秦见了楚威王,用推心置腹的语气对楚威王说:"楚地5000多里,是秦国的心腹大患。楚国要是强大,秦国就弱小,从现在的各国形势来看,诸侯之间不是合纵就是连横。若是合纵,各诸侯要割地侍奉楚国:若是连横,楚国要割地侍奉秦国了。大王,您说,哪个更好些呢?"

楚威王大喜,拍掌叹道:"先生的话,是楚国的福音啊!"

至此,苏秦圆满地完成了对六国的外交游说,实现了他的政治主张。现在他要的,就是他要衣锦还乡啦!

山东苏姓文化研究会

苏志强收集整理

1.jpg

苏秦的故事(七)

衣锦还乡

苏秦从楚国返回赵国途中,行到洛阳时,各国诸侯都派使者送行。只见仪仗旌旗,遮天蔽日:车马辎重,前接后拥,绵延20里不绝。一路上,也派人打扫街道,在郊外设帐篷迎接。这时的苏秦,可与上次回乡的苏秦大不相同了,看那威风,简直胜过了王侯!苏秦一路风光,得意洋洋,心中暗道:故乡的老相识们,没有想到吧!苏秦还能有今天这样的荣耀!特别是在洛阳戒里的大道上,苏秦更是感慨万千。快到老家门口时,远远地就看见一群人跪在地上迎接。走近了,才看出在头里跪的是两个弟弟苏代和苏厉,后面还有嫂嫂、妻子和儿子、侄儿、倚门拄拐、顫颤微微的,是自己那高龄的老母。

待车辇到了近前,苏秦俯身低头问嫂嫂道:"嫂嫂一向都不愿为我做饭,今天为何如此恭敬?"

嫂嫂侧着脸,不敢仰视,低声下气地答道:"现在叔叔做了大官,又有钱,我不敢不尊敬啊!"

苏秦喟然长叹道:"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一点也不假!我今日才知道富贵不能少啊!"他没有过多地责备嫂嫂,只是叫所有家人都坐到车上,前呼后拥地进了家门。

苏秦下了华辇,看到家中依然是走时的破旧模样,心中很不是个味儿。他吩咐随从,拿出钱来大兴土木,建一座豪门大院以奉养老母天年。凡是过去的亲戚朋友或曾有恩于他的人,苏秦都以重金酬谢,以示不望旧情。苏秦在家住了几天,把心中的夙愿都了结后,苏秦告别了亲人朋友,返回了赵国。

赵肃侯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欢迎苏秦的归来,并封他为武安君。武安君苏秦分别派使者前往齐、楚、魏、韩、燕五国,邀请各国国君都到赵国的洹水共商结盟大事。苏秦与赵肃侯先到,筑盟坛,建宾舍,以迎侯诸国君。

两天后,燕文公先到了,紧接着是韩宣惠公,又过了一天,魏惠王、齐宣王、楚威王陆续赶到。苏秦先召集各国大夫到一起,商讨各位国君座次。众人言辞不一,有的说按国大小,有的说爵位的高低,有的说国立的先后……你一言我一语,都为自己的国君的利益争来争去。苏秦制止道:"各位大夫,秦国当前,形势危急,不能为位次之争误了大事。我看,大国出力大,小国出力小,以国家大小来定好了,就这样吧!"众人慑于苏秦的威望,也没人表示反对。于是排定了座次,楚国最大,齐国第二,往下依次是:魏国、赵国、燕国、韩国。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楚国、齐国、魏国的国君都称为王,而赵国、燕国、韩国却仍旧是侯,爵位相差太大,不便称呼。苏秦又提议:"六国的国君应齐心一致,干脆一概称王!"这一条,众位大夫一致同意。

终于到了这一天,六位国君登上了盟坛,坐在一起。赵王为约主,坐在主位上。客位上依次是:楚王、齐王、魏王、燕王、韩王。等各王按位坐好,苏秦沿阶面上,大声稟告六王道:"各位君王都是中原的大国之君,地广兵多,足以自立称雄。秦国是一个牧马放羊的贱民,凭了咸阳地势的险要,企图蚕食列国。各位大王,我们能对着区区秦国,伏首称臣吗?"

六王同声答道:"不愿侍奉秦国,愿先生明示!"

苏秦捧着祭盘,请六王依次歃血,叩拜天地及六国祖宗,发誓说:"若是一国背盟,五国共同讨伐!"然后写下誓书六份,每人一份收起。至此,盟誓完成。

在随后的酒宴上,赵王说:"苏秦以合纵大计安定六国的社稷,依寡人看来,各国都应当给他封一个高官,使他往来六国,畅通无阻,也好监督这个纵约的执行。"

其他五王听了,都点头道:"赵王说的极是!"于是六国王共同封苏秦为"纵约长",兼执掌着六国相国的大印、金牌和宝剑,总辖六国的臣民。然后六国王又各赐给苏秦黄金百镒,良马十匹。苏秦一一谢恩钦赏。宴会结束后,六王彼此告别,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家,苏秦跟随赵王回到赵国。这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苏秦合纵相六国",此时的苏秦,达到了他游说事业的顶峰。苏秦的合纵延续到今日,仍然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引用,如今中国政府与募临关系,坚持倡导一带一路的外交政策!

山东苏姓文化研究会

苏志强收集整理

2017年6月8日

微信图片_20180704142039.jpg

苏秦的故事(八)

六国约纵长苏秦之死

苏秦成功地组织了洹水盟约,名声大噪。他为了表明人不做暗事,专门派人向秦国惠王递交了一封书信,将纵约内容告知秦惠王。

秦国惠王大惊,赶紧召来了相国公孙衍,商量破解"六国纵约"的办法。公孙衍主张讨伐那纵约的倡导者赵国。此时苏秦同门师弟,张仪已在秦国,受秦王的赏识,他一听,心里暗想;"这不就拆散了苏秦大哥的纵约之计了吗?不行,为了同学之情,为了师傅的咛嘱,我的帮苏秦大哥一把。"他主张用离间计,不动刀兵,拉拢魏国和燕国,使别的诸侯起疑心,纵约自然瓦解。说起来,这个计谋也够毒辣的,但却使苏秦不至于马上就陷入困境。惠王也不喜欢动兵动刀的,立即表示赞同。

秦国答应归还魏国几座城池,把公主许配给了燕太子。这一下,赵王就不高兴了,马上叫来苏秦,责怪道:"先生倡导的纵约,要六国合亲,共同对付秦国。现在不到一年,魏国与秦国勾塔上了,可见纵约不能信啊!秦国要来攻打我赵国、燕国、魏国这两国还会来救?"

苏秦也没有办法,只好说:"臣请求出使燕国,必定会有好消息的。"于是他辞别了赵王,来到燕国。

燕文公刚刚去世,太子继位,称为易王。齐宣王趁着燕国大丧,出兵抢去了燕国10座城池。易王一见苏秦,没等他说话,先质问起苏秦来;"原来先君以整个国家来听您调迁,说什么六国和亲,现在先君尸骨未寒,而齐军就侵犯边境,还夺走了10座城池,难道这就是洹水的盟约?"

苏秦再好的口才,面对着铁的事实也豪无招数了。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臣为大王出使齐国一趟,一定要齐宣王守约,归还十座城池。"

苏秦马不停蹄,奔向齐国。一路上他想来想去,只得用他的知识和他的口才为这摇摇欲坠的"合纵盟约"来修修补补了,到了齐国,他马上要求见齐宣王。苏秦的名头还是很响的,齐宣王立刻请苏秦上殿。苏秦见到齐宣王的态度,心中稍稍有点底了。他神态从容地对齐宣王深施一礼,道:"臣来是为燕国之事。大王好糊涂啊!燕王是大王的盟友,又是秦王的女婿。大王占了他10座城池,不但与燕王结怨,更不好的是与秦王结怨啊。得区区10座城池而与两国结怨,可不是个明智之举。大王若听臣一句话,还给燕国这10座城池,大王实际上沒有损失什么,却与燕、秦两国表示了友好态度,大王也建立了守约的威信,将来号令天下将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一席话说得齐宣王眉开眼笑直点头,他痛快地答应归还10座城。

苏秦出了齐国,心中有了一丝安慰:"看来,我还是有号召力的!"他高高兴兴地回到燕国。燕易王果然对苏秦是礼待有加。燕易王的母亲更是对苏秦祟拜得五体投地,专门招苏秦入宫相见。新寡之人,又见苏秦一表人才,不免就与苏秦眉来眼去的。以后更是频频召见苏秦,也不顾朝野人士议论纷纷。苏秦深知这样下去会闹得他身败名裂,心中不安,上朝对燕易王说:"臣想对齐国行使反间计,大王以为如何?"

燕易王问:"什么是反间计?"

苏秦答道!"臣假装得罪了燕国,而逃到齐国,齐宣王必重臣。臣就扰乱齐国的朝政,以对燕国有利。大王以为如何?"

燕易王也知道一些风言风语,见苏秦如此说,知道他的想法,也不多挽留,任他去了。

果不出苏秦所料,齐宣王看重苏秦的名气,让苏秦做了客卿。齐宣王好色,苏秦就到处找寻绝色女子;齐宣王爱财,苏秦就让他加重税赋。齐宣王更宠信苏秦,全不听大臣的劝谏。由于苏秦在齐宣王宠信,使的齐国大夫与大臣们对苏秦的恨之入骨。

齐宣王荒淫无度,搞坏了身子,不久一命乌呼了。太子继位,新齐王对国政比较关心,但骨子里和先王一样,好色又好玩,因此苏秦依然受宠信。

这样平静地过了两年,秦国不来侵犯,各国相安无事。可楚国为"纵约长",楚怀王继位后,总想行使权力,做个真正的霸主,于是就向各国联系,要讨伐秦国。魏国、韩国、燕国、赵国都纷纷响应,五国会师在秦国边境函谷关外。

齐王也与群臣商议此事,大臣们都不同意,说:"秦国离齐国遥远,又向来与齐国无怨无仇,为什么要讨伐秦国呢!"

苏秦是"纵约长",为了"合纵之约"的倡导者,他当然极力要齐玉出兵。他运用那无往不胜的被说服了口舌,驳得群臣无以答对,齐玉也渐渐被说服动摇了。

这时,在齐国威望很高的孟尝君说道:"说什么伐与不伐,都不恰当。兴师讨将会与秦国结仇;不讨伐秦国与五国结怨。以臣看来,是要发兵,但要慢慢地走。发了兵,就不与五国结仇;慢慢地走,就可以观望形势再做判断。"齐王认为此方法甚好,可以是两全其美之计,就让孟尝君为帅,带兵2万,前去讨伐秦国。孟尝君一出齐都临淄城,就说病了,拖拖拉拉就不向前走。还没走到函谷关时,那五国就因为内部产生了分岐,结果被秦军偷袭,大败而散。

齐王吁孟尝回来说了详情,庆幸地说:"差点就听了苏秦的话,吃个大亏啊!"自此,越来越重用孟尝君,对苏秦也日见冷落。苏秦不由地叹道:"我苏秦用尽了心计,却比不上后辈孟尝君啊!"

苏秦就是因为齐王宠信,所以才位列上卿。但一些大臣看他眼中钉,肉中刺,认为他是国家的祸害,有心除了他,只是害怕齐王怪罪。现在看苏秦失宠,有人暗中招集了壮士,怀揣匕首,在苏秦走近朝堂时,一刀刺入苏秦肚子,转身就跑。

苏秦用手捂住肚子,鲜血顺着指缝汨汨地流。他踉踉跄跄地向朝堂走去,上朝的大臣竞没人去扶他。苏秦最终于进了朝堂,腿一软,跪了下去。齐王一见苏秦拖着长长的血迹,跪在血洼里,大吃一惊:爱卿,你……"

苏秦挣扎着说:"大王,臣死以后,要把臣马车分尸后再斩下头来,挂在大街上,发布告说,苏秦是燕国的间谍,今被发现杀死,有人知道他的阴谋的,赏给千金。"必然会找到凶手……"苏秦缓了缓,集聚了最后的力量,说:"大王,为臣报仇!"猛地拨出匕首,气绝身亡。看着这惨烈的一幕,齐王和群臣目瞪口呆。过了许久,齐王才缓过神来,喃喃地说:"苏爱卿,寡人一定为你报仇……"

不出苏秦所料,果然有人看了布告后,高兴地对守卫的官兵说:“我是杀的,是我杀的,快领我去领赏!" 据说:为了领赏,还出现许多位冒领请赏者,他们为证明是自己亲手杀的,这些凶手,还滔滔不绝地讲了,怎样的过程,经过认真核对,共有四位凶手讲述情况与凶杀相近,怎么来、怎过去,如何行的凶,说了个明明白白。齐王说道:根据你们四位壮士表述经过,你们都是可以领赏者,可是赏金只有1000镒,若4位平分每位只能分得250镒,这如何是好?据传说这四位凶手经沟通,大家风格还挺高啊!各自同意均分250,从此这个250的传说就从苏秦这个故事开始传到至今,大家见此文后,一定会记得250的来历了吧!话说,齐王答应为苏秦报仇,通过凶手讲述的供词,很块找到了主谋,齐王灭了他们的九族,为苏秦报了仇。

苏秦真的一个神人,竞能在死后为自己复仇!原来那些对苏秦有仇的大臣,心中都对苏秦产生了敬畏之心,在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提"苏秦"两个字。

过了很久,有一天,苏秦的贴身心腹饮酒喝多了,说:"你们齐人真傻,苏相国是为了燕国在败败坏齐国,满朝中竟无人识破,真是太蠢了!哈哈,哈……"

齐王这才明白过来,心中又羞又恼。自此,齐、燕两国结下了深仇大恨,战争不断。苏秦的弟弟苏厉为了解开哥哥结下的这个疙瘩,运用从哥哥那儿学的游说之术,劝解齐王不再与燕国为敌,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他的才学也得到齐王的赏识,作了齐国的大夫。苏秦的另一个弟弟苏代做了燕国的大夫。

苏秦,是一代绝顶聪明的游说家,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官拜六国相国,他的纵横合纵理论,为中国历史上,诸侯国时代,稳定了社会.发展经济发挥重要作用。苏秦的约纵理论,今天仍然对今国家的外交、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苏秦的故事流传在民间还有许许多多,笔者将会继续努力去收集、挖掘、搜索,争取多为大家提供一些有趣精彩的故事,由于笔者水平关系,有关讲述苏秦的故事,就先到这若有什么不妥之处告一段落吧。敬请各位予以谅解!谢谢大家!

山苏姓文化研究会

苏志强收集整理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