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编纂新的《琅琊山志》从1982年10月开始,五年多来经历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编纂山志的组织,进行组织发动,多方征集资料。
1982年10月7日,滁县地区编史修志领导小组召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琅琊山举行了第一次编纂《琅琊山志》座谈会,会上确定以编史修志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主,与琅琊山管理处密切合作,吸收各有关部门的业务干部以及对琅琊山历史、名胜古迹有研究的同志共同组成编纂小组,开展《琅琊山志》的资料征集和编纂工作。1983年1月,安微省地方志办公室批准将《琅邢山志》列入全省志书的规划。
1983年10月,滁县地区编史修志领导小组办公室学习各地编纂山志的初步经验,结合琅琊山实际情况,进一步制订了编纂《琅琊山志》的具体规划和山志编目,并派出干部参加了省地方志办公室在黄山召开的五个山志编目座谈会。
1984年2月24日,滁县地区编史修志领导小组在琅琊山召开第二次编纂《琅琊山志》座谈会,讨论修改了山志编目,并将分章分节的编纂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征集了二十多万字的有关琅琊山的资料,编写出地质、气候、水文、植物、药材、动物、驻山单位胜迹等章的初稿。
第二阶段,集中力量,迸行总纂。
1985年元月,滁县地区编史修志领导小组由原属中共滁县地委改属滁县地区行署领导,并正式改称“滁县地区行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琅琊山志》编纂工作的领导。1985年4月,经滁县地区行署批准,在原《琅琊山志》编纂小组的基础上,扩大组织了《琅琊山志》编纂委员会,并于4月9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后,行署地方志办公室全体干部动手,加强同各单位的编纂委员和编辑同志协作,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986年6月编出《琅琊山志》初稿,约15万字。
第三阶段,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核实修改。
1986年7月,滁县行署地方志办公室将《琅琊山志》初稿打印成书,分送省地方志办公室和地直、滁州市各有关单位,以及专家、学者,广泛征求意见。集中各方面的修改意见后,于1986年12月19日召开了《琅琊山志》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修改山志的具体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后,具体负责编纂工作的主编、副主编以及编辑同志,用近两个月的时间,集体审稿。通过认真查阅各方面的资料,对比分析,实地观察,对山志中所记载的资料,认真进行了核实,纠正了初稿中的不少差误,补充了一批新资料,并根据编纂山志的要求、体例以及琅琊山的特点,对志书的章节进行了合理的调整,于1987年3月底编纂出《琅琊山志》评议稿。全书约16万字。
《琅琊山志》评议稿铅印以后,分送给更多的单位和专家、史志工作者进一步征求意见,并于1987年6月20日到23日,在滁州市召开了《琅琊山志》稿评议会,听取了有关领导、专家和各兄弟修志单位代表对书稿提出的许多宝贵意见。
第四阶段,继续核实修改,补充新的资料,严格保证山志质量。
从1987年7月开始,山志编委会和编辑组的全体同志,根据评议会和其他渠道征求到的修改意见,一条一条落实,花了一年时间,继续核实、修改和补充资料,保证山志正式出版的质量。
山志编辑组继续查阅了《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等正史,《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古代地理著作,明万历《滁阳志》、清康熙版、光绪版《滁州志》,以及韦应物、王禹偁、欧阳修、梅尧臣等文人的原著(最新校正本),以及苏轼书写的《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等碑刻,对琅琊山名的由来,琅琊寺的历史变化,和山志中记载的每一件大事、每一个人物、每一处胜迹,都一一进行了考证核实。对选登的古代诗词、散文,尽可能按碑刻原文、原著和用各种不同版本的志书对照来进行点校,继续纠正了评议稿中的一些差误。
为了保证“自然环境”章所记资料的准确性、科学性,山志编辑组专门邀请本地区的地质、气象、水利、林业、药材等各方面专家和各节的撰写人一道,先后两次集体讨论审稿,核实了各种数据,对学术上的一致看法予以记载,对有争论的问题,暂不记载。并请省内有关的地质、气象、水利专家,对志稿进行了审核。
由于琅琊山的文学艺术遗产比其他名山更为丰富,我们在评议稿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74首(共162首)诗词,11篇(共21篇)散文,7块(共19块)石刻、19幅(共28幅)楹联、7篇(共14篇)轶闻、7首歌曲。另外,还补记了88处名胜古迹(全志共记187处)。全书由评议稿16万字增加到21万字,使志书的资料更加丰富翔实。
在整个编纂修改山志的工作中,我们采取了集体讨论审核和个人分工负责的编辑责任制。1987年9月18日,《琅琊山志》编纂委员会召开了第三次会议,全面研究了评议会和各方面对山志提出的修改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最后一稿的修改方案。1988年4月15日,《琅琊山志》编纂委员会召开了第四次会议,根据山志的修改情况,讨论通过了最后修订稿,待抄写清楚认真校对后,送交省地方志办公室审查,正式出版。
为了明确责任,现将本山志各章节的撰写人、责任编辑、审核人名单予以记载:
“概述”撰写人:姬树明、韩枫
“自然环境”章
“地质”、“地貌”、“矿产”等节撰写人:刘文彬、吴昭谦
“气候”节撰写人:沈克健
审核人:王善型、
“水文”节撰写人:王智廉
审核人:顾慰祖、叶恩沛
“植物”节撰写人:台建楼
审核人:徐文铮
“动物”节撰写人:马其同
“中药材”节撰写人:吴世淮、翁树松
全章责任编辑:张庆祥、孙瑾
“名胜古迹”章
撰写人:余炳华、谭庆龙
审核人:韩枫、史州
“文学艺术”章
全章责任编辑:李仁太
分节编辑:谭庆龙、孙瑾、余炳华、郭瑞年、吴腾凰、
刘新平、张立田
审核人:韩枫、史州
“宗教”章
撰写人:谭庆龙、陈家斌
审核人:张庆祥、韩枫
“管理”、“旅游”章
撰写人:谭庆龙
审核人:訾兴中、张华盛、张庆祥、韩枫
“附录”责任编辑:张庆祥、孙瑾
“大事记”撰写人:韩枫、孙瑾
全志修订总纂:韩枫、张庆祥
在编纂新山志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共滁县地委、滁县地区行署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的积极指导,许多专家、学者、兄弟修志单位和地、市有关单位的同志,为山志提供了大批资料和极其宝贵的修改意见,省、地有关部门的专家还帮助审核了个别章节的志稿,在此,我们深表感谢。
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水平所限,有的原始资料至今尚未查到,志书中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指正。
安徽省滁县地区《琅琊山志》
编纂委员会
一九八八年九月
上一篇:五、考证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