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琅琊寺景区在琅琊山的主峰上,距滁州市区约三公里,是以琅琊寺为重点的一个游览区。
琅琊寺为皖东著名佛寺和游览胜地,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也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琅琊寺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由于世事变迁,巳几经兴废。它始建于唐代大历六年(771年),是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山僧法琛所建,由唐代宗李豫赐名“宝应寺”。后周显德年间(954—959年)寺院遭到毁坏,滁州刺史王著重建。北宋乾德年间(963—968年)又进行了扩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赵灵为寺院御赐匾额,易名“开化禅寺”。元代末年,该寺被战火焚毁。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寺僧绍宁与无为禅师在故址再次进行重建。后毁。清代嘉庆年间,僧皓清律师进行重建和扩建,并将寺名改称“开化律寺”。太平天国时期,该寺又因战火被毁。现在所有的建筑,绝大部分是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后由住持僧达修律师重新修建。有些建筑是近几年由琅琊山管理处仿古重建和修复的。因该寺建于琅琊山上,多年来,人们习惯地简称其为琅琊寺。1984年滁州市地名办公室已正式以“琅琊寺”命名。
琅琊寺景区包括85处景点和古迹遗址,其中可供游览的有40处。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琅琊寺中的主要建筑,位于寺院中央,始建于唐代大历六年(771年),现在的大雄宝殿,为民国五年(1916年)达修律师重建。殿高四丈二尺,进深四丈六尺,正殿五间,正中一间略大,以合抱粗的栋木为柱,屋檐飞翘,檐口全部刻花雕龙,古朴典雅,外形壮观。殿内原有造形生动的释迦牟尼佛、十八罗汉等塑像,“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拔款重塑。大佛高踞莲花座上,通体涂金,两旁有他的弟子迦叶和阿难。大佛背后与海岛观音菩萨相靠。观音菩萨两旁有善财童子和龙女。大殿左右塑十八罗汉,神态毕现,栩栩如生。
玉皇殿
俗称“无梁殿”。在琅琊寺院外东北山坡上。清光绪版《滁州志》载:“不知何年创建,梁柱皆以砖石为之,规制巍然,为诸殿之冠。”民国十七年版《琅琊山志》载:“俗云东晋琅邪王驻跸于此所建筑,究竟不知何时建造。”该殿高三丈二尺,深二丈四尺,灰砖拱形垒成。殿脊两端向上翻卷,四角为四条栩栩如生的巨龙。正门有五个拱型圈门,门额有砖刻浮雕的龙、凤、狮图案,外有走廊。
殿内原有玉皇大帝铜像一尊,高八尺,另有古钟一具。据民国十七年《琅琊山志》载:“闻系东晋遗物”。铜像和钟毁于太平军来滁时期。清末寺僧达修重塑玉皇大帝坐像一尊,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1982年,琅琊山管理处重塑。殿前原有一座石雕的大香炉,一面雕两匹骏马在潮水上飞奔,雕镂极细,神骏无比,可惜已毁,仅存石基。

韦驮殿
原址在大雄宝殿东,久毁。后迁在大雄宝殿东南,为开化寺山门,殿阁建筑。门额上原有“敕建开化律寺”六字,系清代嘉庆年间寺僧皓清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达修重建。现在的建筑是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寺僧根如重建。殿内塑有“四大金刚”,“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砸毁。1982年琅琊山管理处在此殿内重塑“弥勒佛”和“韦驮”菩萨各一尊,供人观瞻,并将此殿定名“韦驮殿”。
明月溪
在大雄宝殿北,上自蒙泉,下至明月池。
明月观
在大雄宝殿北侧,平房十二间,原为清代“妙相堂”故址。民国六年(1917年)达修律师重建,并改名为“明月观”。南檐下有2米宽的通间长廊,设有木靠,以供游人赏月、咏景下坐之用。

方丈室
即今“明月观”西头两间,住持僧达修曾在此居住。
上客堂
在大雄宝殿南侧,原名“钟板堂”,为清嘉庆年间皓清律师所建。后毁,达修律师重建,改名“上客堂”。是供游人休息饮茶的地方。抗日战争期间又毁。现在的房屋为1969年重建。
放云洞
在大雄宝殿北侧。每逢春夏季节,洞口吐云如烟,已淤塞。
白龙泉
在大雄宝殿北侧,民国六年(1917年)达修重建明月观时重修,已淤。据《滁州志》记载:“泉水甚甘冽,水涌碧清,天旱不涸。”
明月池、明月桥
在大雄宝殿前,旧名“华严池”。亦为放生池,为僧众及信徒放生的地方。池系人工挖掘而成,宽约一丈,长三丈。池壁用青砖围砌,池水长年不竭,池上有三孔砖桥,名“明月桥”。
观自在菩萨(石刻像)
原在观音殿,民国五年(1916年)移至大雄宝殿后院,镶于墙壁。该像为唐代吴道子所绘,“眉目津津向人欲语”,堪称绝笔。此石刻像原为两块,另一块在丰乐亭内,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金刚经塔碑
在天雄宝殿后院,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十月,滁人杨大化勒石,杨桂秋书。是在一块塔形画面上镌刻《金刚经》全部文字。刻字较小,雕刻精细,在我国现存碑刻中属于珍品。
藏经楼
在大雄宝殿后面,原为“御书阁”。始建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元代遭毁,后又重建。现楼为民国八年(1919年)重建。从大雄宝殿两侧拾级而上,边墙各有一方门可入藏经楼的正门,正门高阔宏伟,前有一道砖墙,中间一圆形大门,嵌以扇形格花,门额上刻有“三藏玄枢”四个大字,其上有门楼。藏经楼五楹,厢楼六楹,高四丈八尺,深二丈六尺,是砖木结构,上下门窗全是雕花图案组成。专为收藏佛经文典所用。
念佛楼
在藏经楼南侧,民国十一年(1922年)达修重建。正楼三楹,厢楼一楹,它与藏经楼相通,但自成一院,为僧徒念经、休息所用。
祇园
在大雄宝殿南侧,为一庭院,自成一个景区。苍松翠竹满园,峭壁高耸,摩岩石刻颇多,均为民国时期所镌。园内有翠微亭,酴轩和悟经堂等宋明时代建筑。
翠微亭
位于大雄宝殿南侧的祇园内。始建于宋代,上顶为歇山式,十二柱支立,四围设有半截壁墙和格窗。宋人记有“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峰峦郁密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此亭原在濯缨泉北的山坡上,清康熙年间移建于祇园内,现为民国初年重修。


位于大雄宝殿南侧的祇园内。始建于明代,原址在玉皇殿东南山坡上,后毁。清嘉庆年间皓清律师在祇园内重建,又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达修在其遗址上重建。轩内墙壁嵌有陈崇文的大幅石刻画碑四块。现建筑为四间小瓦平房,1982年重建。
悟经堂
在祇园内翠微亭的南侧,为五间七楹构式的小瓦平房。宋代庆历八年( 1048年)滁州知州张方平在该堂悟经,后毁。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夏,南太仆寺卿刘日升重建此堂(《滁州志》资料记载,明代初叫悟经台,后又改叫悟经堂),并常在堂内研读《楞伽经》。现存建筑为民国初年重修。
洗心亭
在祇园西南侧数米处,悟经堂侧,已圮。
晓光亭
在祇园西侧山坡上。宋代建,遗址现建为抽水机站。
四方亭
在祇园西侧去南天门的石路旁,民国初年建,亭旁建有厢房两间。已圮。
石上松
在大雄宝殿后山石屏路侧,曾名“六朝松”。是琅琊山著名自然景观之一。该树生于石灰石岩缝里,树高10多米,胸径20多厘米,干曲而多,枝叶繁茂。树龄至今有400年以上。(注:经鉴定,此树是柏树。)

拜经台
在琅琊寺院西山坡上,紧靠石卜松。是一块天然巨石,常为佛教徒拜经之地。宋代治平四年(1067年)潭州人燕度游此,曾刻石留记。
皆空亭
在悟经堂东南,已圮。
三友亭
位于大雄宝殿北侧“灌缨泉”旁。初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南太仆寺少卿盛汝谦建,胡杰作记。原亭侧有松、竹、梅“岁寒三友”,其姿如宾客拱立,故为亭命名。原亭已毁。民国六年(1917年)达修重建,1982年又重修。

庶子泉
泉址在大雄宝殿北侧,明月观北院的山脚下。泉面约九平方米,泉深约三米,泉水出自石罅中,晶莹澄澈,甘甜滋人。唐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开发,著名书法家李阳冰篆其铭,世人奉为珍宝。已失。后张忆又书庶子泉三字碑,断卧泉下。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莆田郑大同来游琅琊,见泉水清洁无比,书“濯缨”二字于泉壁,故后人亦称此泉为濯缨泉。今仍存前人题书的“庶子泉”三字摩崖于泉侧石壁。

望月亭
在庶子泉上,原翠微亭西侧。久废。
琅琊溪
在大雄宝殿北侧。唐大历六年(771年)独孤及所写“琅琊溪述”曰:“李幼卿,字长夫……凿石引泉,酾其流以为溪。溪左右建上下坊,作禅堂、琴台以环之,探异好古故也。按《图经》:晋元帝之居琅琊邸而为镇东也,尝游息是山,厥迹犹存。故长夫名溪曰琅琊,自赋八题于岸石,及亦状而述之。”该溪源自蒙泉,循山谷蜿蜒曲折,在绿荫丛中淙淙而下,与其它泉水汇流而入深秀湖。
揽秀堂
位于玉皇殿的右前侧,是清代嘉庆年间皓清律师所建“宦迹烟霞堂”的旧址。现建筑为1982至1983年新建,其构式为宫殿式样,瓦木结构,小瓦复顶,外形仿古制,挑檐翘角,室内装饰典雅,为游山宾客的休息之地。堂的门前有银杏一棵,树龄约三百年。
积馨斋
位于揽秀堂西侧。为清代嘉庆年间皓清律师所建“香积厨”等建筑的旧址,达修律师重建,曾设有厨房和客堂。现建筑是1985至1986年新建,为来山客人的饮食场所。现建筑规模较大,仿古的外形,翘角飞檐,斋内装饰朴素大方。
地藏殿
在玉皇殿西侧,五楹两厢。民国二年(1913年)建,毁于日军战火,现建平房三间。
观音殿
在地藏殿对面,五楹。清代光绪初年,寺僧真住、大方、圆明募修,清末毁于兵燹。
春亭
在玉皇殿西侧,巳圮。
茶仙亭
在玉皇殿东侧,巳圮。
库房
在观音殿右侧,清嘉庆年间寺僧皓清募修,建筑三楹。民国时期废。
大寮
在观音殿左侧,建筑十楹。清光绪年间修建,清末毁于战火。
云水堂
在玉皇殿东侧约三十米处,清道光年间倒塌。
大士阁
在玉皇殿西侧,清嘉庆年间寺僧皓清募修,清末焚毁。
云路
从玉皇殿西侧至皓清墓下的石级路。
招隐堂
在地藏殿东侧,清嘉庆年间寺僧皓清募修,清代末年倒塌。
东峰亭
在玉皇殿东北侧山顶,回北门西山上,有宋代蒋之奇题“琅琊东峰”摩崖。
头天门
在玉皇殿南,三天门下。明代万历年间建,久废。
净手泉
在头天门东侧,民国八年(1919年)毁,有摩崖可考。泉址在今水泵房。
法华池
在净手泉侧,早淤。
二天门
在玉皇殿南,头天门北。与头天门、三天门联成一个整体,久废,遗址可辨。
观音泉
在二天门东侧,泉已于枯,久废。
三天门
在玉皇殿南,二天门北上方,明万历廿七年(1599年)建。清宣统元年(1909年)达修重建,今尚存。

天王殿
在头天门西侧,原是进入该寺的第一殿堂,建筑规模宏大,久废。
白龙池
在三天门下,已圮。
放生池
在头天门东南,古石路边。曾名“月牙池”
斋堂
在观音殿左侧,早废。
四老堂
在头天门东侧,明嘉靖年间重建,后改为寮房,今菜地上坡处。
班春亭
在四老堂东侧山坡上,早废。
华严井
在二天门东南侧,早淤。
瑞鹿亭
在头天门东侧,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李篙阳建,养白鹿于此,早废。

环翠亭
曾名凝翠亭。在玉泉殿东南,始建于宋代建炎年间,复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后又毁。清嘉庆年间皓清重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曾改名为“建军亭”。“文化大革命”时期又毁。1982年重建,亭为六柱六角,复名为“环翠亭”。
八方亭
在琅琊古道转盘路东侧,民国初年建。亭高大,建筑格式为八柱支立,上山游人途穿亭中,该亭毁于抗日战争期间。
雪鸿洞
在琅琊寺藏经楼后西北侧五米处。洞顶复盖一块巨石,石上有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南太仆寺寺丞仇维桢题名刻石“雪鸿洞”三字。史载:明代南太仆寺寺丞宋大斗曾研《易经》其中。洞内正面有一“佛”字,字大如斗,还有两块石刻,一块刻“面壁处”;另一块在洞的深处,一丈多高,是达修律师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所题的楷书“南无释迦牟尼佛”七字。洞内四壁及顶部,均为巨石拱立而成,嶙峋险奇。
清风亭
位于琅琊寺北面山坡上,亭为砖瓦结构,亭内原有砖刻浮雕的龙凤呈祥。始建于宋代熙宁八年(1075年),后毁。民国九年(1920年)达修重建,又毁。现亭为1982年重建,亭北侧有摩崖十几块。
揽秀亭
在皓清墓塔的南侧,由墓塔去归云洞经此处。宋代建,明代重建,民国初年倒塌。
皓清墓塔
位于雪鸿洞北面山坡上,清道光七年(1827年)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维修。墓塔周围的弧形石壁和石栏系民国初年建。石栏内除皓清墓塔外,还有广运墓塔和德融墓塔。
广照墓塔
在归云洞西侧,宋代建,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
千佛塔
在雪鸿洞北山坡上,塔上有砖刻藏佛千余个,已废。
涵泉
曾名寒泉、逊泉。在皓清墓塔之南,久废。
摩陀岭
为大雄宝殿西北最高山顶处,通往丰山的岭段,有山路通往琅琊洞,岭下有向子及山寨。
向子及山寨
在摩陀岭下,又名“回马岭”,亦名“琅琊山寨”。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滁州知州向子及建,以御金兵入侵,久废。
琅琊洞
在摩陀岭西北山腰。亦名“圣人洞”,又名“怀仙洞”。据清光绪《滁州志》载:“洞阔两室许,中有一岩,深不可测”。宋绍圣二年(1095年)曾文昭及钱公辅皆屡游于此,有题名刻石。1986年滁州市政府顾问时霞云率四人考查此洞,得马牙化石一块,经考古学家鉴定,距今约十万年。
归云洞
在大雄宝殿后山上,洞石罅离如斧劈,巨石横门,欹危如坠。洞内崖壁有宋治平元年(1064年)滁州知州杜符卿题名刻崖,字径近六寸。另有治平二年(1065年)四月八日《赠寺僧上诠诗》一首。这两块崖刻至今已920多年,仍如新镌之字,实为琅琊山的珍贵文物。此洞门头巨石横卧,上刻“归云洞”三字,落款为“双溪”。

日观亭
在归云洞西山坡上,宋元祐二年(1087年)滁州知州陈知新建。已圮。
望日亭
在日观亭侧,已圮。
梅亭
在雪鸿洞上,宋代杜默曾在此亭旁植梅。已圮。
蒙泉
在摩陀岭东侧,入明月溪、明月池,出寺门入琅琊溪。
琴台
在藏经楼西侧山坡处,天然巨石耸立,巨石顶部平坦,为古人操琴之处。
寂乐亭
在琴台南侧,石屏路的南端,毗连“二九经”的平坦处。
洗笔台
在清风亭侧,已圮。
望月台
在雪鸿洞东北侧的高台处,有遗址可辨识。
了了堂
在归云洞西,原名“西竹庵”,和广照塔毗连。北宋时建,治平二年(1065年)钱公辅曾游宿此堂并作记,今尚存亭柱础石。
大历井
位于藏经楼后山坡处,为一天然的石泉水井。唐《宝应寺记》云:“山之高,原成其甘,井深仞袤丈,汲而不穷。盖即李幼卿建寺时凿。”久废。
石屏路
位于琅琊寺院外西山坡处,是南北走向的天然石路,路侧立石如屏,故名。立石久毁。
二九径
在琅琊寺祇园南,自琅琊胜境处拾阶而上,弯延而至南天门。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取名“二九径”,现有摩崖在径的北侧。
南天门
在琅琊寺院西南山峰处,旧为一牌坊式建筑,外废
六方亭
在南天门山顶,位于碧霞元君殿的北侧,久废。
碧霞元君殿
又名“天后宫”,在南天门处,为四合院式建筑群。共有主房、厢房近二十间,后毁于战火。现有残碑及遗址可辨。
会峰亭
在南天门处,位于碧霞元君殿南。原建为四楹,寺僧皓清、达修均募捐修建。已圮。
摩陀岭路
位于醉翁亭西侧,玻璃沼上源南侧的山坡上,由琅琊古道牌坊门西折向上至摩陀岭北端,途经复兴庵全长约1.5公里,是古人游览山景的便道。此路由明代胡天官督修,路面均由条石铺成。年代久远,很多地方已毁。民国五年,山僧达修募捐修缮,因事未能完工,今部分修缮后的路面尚存。沿路登山,既可领悟山景幽静之趣,又能在山巅处凭观南宋向子及山寨的故址。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