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醉翁亭景区是以我国著名的古亭——醉翁亭为主景的景区。早在1956年,醉翁亭已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醉翁亭是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琅琊山开化禅寺的住持僧智仙为滁州知州欧阳修所建。当年,欧阳修常与同僚到亭中游乐饮酒,办理政务,自号“醉翁”,就以此为亭命名,并写了散文名篇《醉翁亭记》。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著名书法家苏轼应滁州知州王诏邀请,重新书写了《醉翁亭记》,刻碑传世。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滁州人为祭祀曾任过滁州知州的王禹偁,欧阳修,在醉翁亭北修建了二贤堂。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滁州知州唐恪在二贤堂西又建了同醉亭。到了明代在醉翁亭周围又陆续增建了听泉亭、意在亭、影香亭、古梅亭、宝宋斋、冯公祠等,逐步形成了一个建筑群。由于醉翁亭是全国闻名的胜迹,《醉翁亭记》在社会上流传甚广,滁州的历代官宦和当地贤人对醉翁亭的建设,都十分重视。建亭900多年来,虽屡遭破坏,但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开始,直到明代万历、天启年间,清代康熙、光绪年间,都多次进行了重建、修整,保留了醉翁亭建筑群的原貌,留存了一大批诗文碑刻,招引了历代名人米游。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政府多次拨专款,对醉翁亭建筑群进行了全面的修复。现在所看到的古建筑,大部份都是经过近几年重新修缮的。
醉翁亭景区距离琅琊山脚一公里。它依山傍水,曲径幽深,泉水淙淙,林壑尤美,景色十分秀丽。醉翁亭建筑群,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总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却有多处互不雷同的建筑、景致。扩入到此,不仅可以观山玩景,还可欣赏我国古代文化的珍宝《醉翁亭记》碑,是琅琊山森林公园最吸引游人的一个主景区。
该景区有35处景点和古迹遗址,大多数景点都可供游览。
醉翁亭
该亭位于醉翁亭院内的右侧,原建成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现建筑为清光绪七年(1881年)全椒人薛时雨重建。亭的匾联为薛时雨题书,后毁,今人又重书。民国时期和建国后,政府对该亭多次进行了维修。
醉翁亭的结构,上顶为歇山式,吻兽伏脊,飞檐翘角,十六立柱,周围设置木栏。南北框门设有格花和浮刻花纹装饰,亭内有晚清时期制作的八幅“八仙过海”浮雕。檐下的“雀替”(古建筑中仿上与柱相交处的托座)有八组古代故事的硬木透雕。亭旁山崖有南宋崖刻“醉翁亭”三个巨大篆字。亭前,侧旁有石刻多处,记载醉翁亭的兴衰和赞咏该亭的诗文。

欧门
是醉翁亭的大门,清代薛时雨重建。原大门为深棕色。门上嵌刻着“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绿色大字的对联,原门巳毁,现门为后人重换。
天井
进醉翁亭大门二重院,即为天井。此为一正方形院落,四面立壁围墙,嵌有明代石碑和花窗,南面门额有古人题字“有亭翼然”,东、西门上各有“酒国春长”和“山水之间”题额,可供欣赏。
二贤堂
在醉翁亭北侧。宋代绍圣二年(1095年)滁州人在此祭祀王禹偁和欧阳修而建。滁州知州曾肇作文祭祀王、欧二人。原堂已毁,现堂为建国后重建。上为小瓦结顶,十六立柱三间通联,格门格窗。堂内现立有欧阳修的塑像,并陈列有《欧阳文忠公全集》、部分欧阳修手迹照片和有关史料。堂外山崖有南宋崖刻“二贤堂”三个隶字。堂侧石崖有古人题刻“云根”二篆字。
宝宋斋
在醉翁亭西侧。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斋内立有宋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两块四面,是极为珍贵的文物。斋内还有清薛时雨撰书的《重修醉翁亭记》碑和明代尹梦璧的题赞诗刻碑。斋东侧外檐下嵌有明冯若愚《宝宋斋记》和明代《重修醉翁亭记》碑。

冯公祠
在宝宋斋西侧。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年)滁人为纪念冯若愚及其子冯元飚而建。现存三间平房。
宝宋新斋
在醉翁亭醒园内,亭阁式,1981年建。亭内立有新刻碑四块,按苏轼书写的《醉翁亭记》墨迹重刻,让游人能看清《醉翁亭记》全文。
意在亭及曲水流觞

位于冯公祠南侧。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南太仆寺少卿毛鹏建“皆春亭”。成历三十一年(1603年)滁州知州卢洪夏在皆春亭四周凿石引水建“曲水流觞”,为游人戏水饮洒的场院所。并依照苏州园林建筑格调重建此亭,改名“意在亭”。
菱溪石
在冯公祠南,意在亭北侧。这块大石为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从滁州东乡菱溪塘边用三牛曳之,立于丰乐亭旁,供滁人岁时嬉游,后人将这块巨石移至醉翁亭院内。欧阳修曾作《菱溪石记》与《菱溪大石》诗文为记。
影香亭和方池
在意在亭西侧。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南太仆寺卿赵次进建方池,引山泉水入池。侍御邵梅墩为观赏梅景,在池中建亭一座,原命名“见梅亭”,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滁州知州王赐魁易名为“影香亭”。方池北边墙壁上嵌有明尹梦璧和清王赐魁题刻的“寒流疏影”、“翠积清香”碑刻各一块。
六一泉
在醉翁亭院内,上自方池,经曲水流觞入玻璃沼。
古梅亭及古梅
在影香亭北侧。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滁州判官张明道为观赏古梅花,在古梅北侧建四角厅堂一座,命名“梅瑞堂”。民国十七年(1928年)州人书法家黄艺五在堂后崖壁题“古梅亭”篆刻一方,将此建筑改称为古梅亭。亭内有碑六块,系清代文人张鹏眶翮等人所题。堂前梅花相传为欧阳修亲手所植,原梅已枯,此株约为明代嘉靖后人补植。梅台壁嵌有清顺治九年(1652年)李嵩阳题篆的“花中巢许”四字石碑。古梅亭现为游客休息、饮茶之处。

览余台
在古梅亭东侧,砖石垒制,台周有石栏,为清人所建。一条石阶小路向上,人们登高览胜,有心胸开阔之感。朝西的围栏边嵌有滁人黄观效题撰的“四时之景不同”的碑刻。

怡亭
在古梅亭西侧山坡上。清代始建,民国五年(1916年)定远人张爱棠捐资重建。砖石结构,两窗一门,门窗额上分别有“东阁迎曦”、“西山拱秀”和“恰亭”等题额。亭内北边壁上镶有滁人黄谷耜撰文的石碑。
六一亭
在怡亭西北山坡上,宋代末年,滁州人为纪念欧阳修而建,欧阳修晚年更号“六一居士”,故名“六一亭”。亭为六柱六角,原亭毁于民国初年,现亭是1983年重建。亭旁山崖有陆鹤题书隶字“六一亭”崖刻。
玄帝行宫
在二贤堂后山坡上。玄帝是指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道教奉为“玄武帝君”。明代滁人按照玄武帝曾途经此地的传说,建了玄帝行宫。现在的行宫是1983年重建。行宫右侧有明崇祯三年(1630年)滁人募化雕制的焚纸石炉一座。
醒园位于醉翁亭院西侧,由滁县知事陈文权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辟建。当时建筑规模为七间小瓦平房,四合院布局,中间为四柱分立盘结青藤构置的荫架,供游人休息。抗战时期毁于日军炮火,现存有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修醒园的碑记石刻。

解酲阁
过宝宋新斋向西折北台坡上,有一宫殿式建筑为“解酲阁”。原建在冯公祠院西侧,明嘉靖年间赵建,名“醉翁楼”,万历十四年(1586年)沈思孝改名“解酲阁”,并撰写《解酲阁记》,刻碑。原建筑结构为青砖瓦木结构,早毁。现“解酲阁”是1983年新建,迁址于醒园内。
醉翁榆
位于醉翁亭前,玻璃沼侧,约十几株。其中较大的一株树高32米,胸径91厘米,树龄180年以上,是琅琊山中的珍稀树种。
薛老桥
在醉翁亭前的山道上,横跨玻璃沼。约建于元代。“薛老”不知指何人。桥成拱形,长六米,宽五米,青砖结构。
玻璃沼
又名玻璃泉。在醉翁亭前,上自摩陀岭东侧“双泉绝顶”,下至凤凰洼水库。宋元丰七年(1081年)滁州知州章衡至此定名“玻璃沼”。清代薛时雨《重建醉翁亭记》记载:“旁有石泓,泉涌而流,甘如醍醐,莹如玻璃……”。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县令魏岘等往游泉上,见一石没沼中,隐隐有文,拽而上,乃“玻璃沼”三字。清光绪八年(1882年)章家琮写有玻璃沼碑记,现在洗心亭壁外。

让泉在醉翁亭前玻璃沼南岸。泉水潺潺,清澈可鉴毛发,泉周围用石块砌成方池。约四平方米,池深一米上下,水出池后汇入玻璃沼中。池旁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滁州知州王魁立的。“让泉”二字碑刻。泉水温度终年变化不大,保持在摄氏十七、八度。泉水注入杯中,虽满而不外溢,甘甜适口。

醴泉
在醉翁亭东南,已湮没。据《滁州志》载:“……欧阳修至滁得醴泉于醉翁亭东南。一日宴僚佐,有献新茗者,公敕汲泉瀹之,汲者道仆覆水,伪汲他泉以代”。
智仙墓
据史料记载,在醉翁亭东百步,已废。
舍利塔
从醉翁亭至琅琊寺古道右侧,原有舍利塔四十九座。据明万历《滁阳志》和民国《琅琊山志》记载:宋熙宁初,僧崇定获佛舍利六百枚,垒石为四十九塔于道隅。宋熙宁三年(1070年)滁州知州贾易曾写《舍利塔记》。现各塔均毁,遗址可见。
闻闻戒师墓塔
在醉翁亭东,路北边山坡上。是清顺治二年(1645年),滁州佛门弟子为纪念已圆寂的龙兴寺住持僧闻闻戒师所建。现墓塔完好。

洗心亭
在醒园对面的山脚下,砖瓦结构,始建于清代,原名“翼然亭”,民国时期重修,易名“洗心亭”。内壁嵌有黄艺五篆的楹联“枕流漱石,游目骋寰”。亭外右后侧,有章家琮提书的《玻璃沼》碑记。
听泉亭(亦名“有松亭”)
在薛老桥东南,玻璃沼北岸。登此亭可听玻璃沼的流水潺潺之声,故名听泉亭。此亭始建于明代,现亭是1982年重建。
薛板
在醉翁亭院内梅亭右前方,清光绪年间薛时雨建,原为两层,砖木结构。久废。
向醉亭(又名“渐入佳境亭”)
在醉翁亭院内二贤堂西。宋宣和三年(1121年)滁州知州唐恪建。南宋嘉泰年间滁州知州林改名“渐入佳境亭”,南宋淳熙中滁州知州张商卿等题名于道旁勒岩。久废。
白鸽洞
在醉翁亭东百余步,巳淤塞。
揽芳亭
在醉翁亭对面,薛老桥南侧,已圮。
自卑亭
在峰回路转以北,路边转弯处,巳圮。
具瞻楼
在欧门内,醉翁亭南,已圮。
双泉绝顶
在丰山东侧山巅上,终年流水淙淙,历史上曾为瀑布,水入玻璃沼。因源头为两个邻近的泉眼而名。泉侧有“双泉绝顶”四字摩崖篆书,据考约在唐代勒石。泉旁曾有建筑,遗址尚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