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远禄祖师塔铭
宋·范仲淹
呜呼远公,释子之雄,禅林白泽,法海真龙。
寿龄有限,慧命无穷,寒岩瘗骨,千载清风。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大通禅师真赞
宋·黄庭坚
前波法涌,后波大通,大通法涌,彻底澄空。圆照愿海,千沤一实,圆通法流,滔天沃日。三世一念,十方见前,铜岩铁壁,不可攀援。见即弹指,蹉过万千。大则偏圆,异位通则,真假同源,观者着眼,是传非传。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颂古集》①序
宋·李冲元
昔太阳山中,木人孤坐,石女怀胎,频年不举。山前瑞草,付与谁耘?岭畔泥牛,何人收放?空王殿上,车轴将摧;古佛渡头,舡舷欲破。惟有半穿皮履,无缝布衫,当时睹面呈人,到底承当不下月华!圆鉴攒眉浩叹,携归金谷岩中,分付白云老子。于是金鸡抱卵,丹凤孵雏,玉钵开花,蟠桃结子,直得山河震动,天地掀腾。不妨奇特新解也,是一场奇惟。从此,卖油市上旧店重开,古庙香炉祥烟再起,胡笳曲子韵出青霄,写向无孔笛中,未知谁侧耳。诸方传去,各善护持,若遇知音,大家吹唱。时元丰七年四月望日,龙眠李冲元②序。
(注:①《颂古集》为义清禅师著作。
②本文选自青《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书洞山价禅师《新丰吟》后
宋·黄庭坚
余初不知曹洞言句,常怀泾渭不同流之意。今日偶味此文,皆吾家日用事,乃知此老人作百衲被,岁久天寒方知用处。浮山注解,虽为报太阳十载之恩,又似孤负新丰老人耳!文会上座乞书此篇,欲刻诸石,与同味者传之。因书。老夫于此,兴复不浅。
(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浮山《九带》引
明·袁宏道
古德如黄蘖、临济诸普说,未尝不谈理。然字字壁立,机轴各出,何尝有理?后世全提向上,自以为出格之机,已然声口仿佛,语言雷同,似有轨则可守者,则亦何尝非理也。故余譬教僧如开场副末,为他敷演家门禅,如子撮弄家私,卖出许多伎俩,初看颇骇;观听久之,未有不厌其套者也。浮山禄公,受叶县省钳锤折磨多年,其精如金,其气如虎,出浯如风、如电,岂肯入傀儡场学!他年提弄者,末后《九带》,未免屋下架屋,何哉?昔有孀姑多年不御铅华,一日为其孙啼哭甚,遂簪花敷粉以悦之。何则?爱有所专故也。夫《九带》者,亦禄公之花与粉,可以止哭。禄公不惜身命为之,而何暇惜夫语言文字之落草耶!朗目和尚,今之远禄公也。年来亦有老娘之癖,再为浮山流布花粉。观者体悉二公苦心,当躯为法,以报乳恩,幸无于居士注脚下承哉!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九带》引
明·袁宗道
余同参吴观我,以病归里八阅岁矣。前年,寄我浮山《九带》一帙,余展诵一遍,始知昔日远公“借棋说法”之处乃在浮山。第不知朗目即观我自称意者也,观我方患苦眼昏,故反称朗目。今年仲秋,晤职方君本如于慈因方丈,本如具说浮山远公道场洞壑之奇,今有善知识住锡其中,号曰朗目,汗透法源,辨才无碍,举扬宗教,一时缁白多所省发,与观我往复商证,法契尤密。未几余与一二同参,邂逅朗目于城南招提,目击道存,如所称誉,良不虚也。夫远公借棋说法,永叔大加称赏,此浮山千古一段佳话。今此又有朗目禅师、观我居士针艾相投,大畅玄风,昔年残局俨然未散,知朗目岂非远公再来,而观我居士其毋乃永叔后身乎?不然,何两公生同时,参同地,若是调合趣符哉!然永叔一生毁佛,所作《本论》口业不少,及被远禄词锋所摄,乃始回调达吻,发希有叹,虽有少憾谤法之愆,然亦晚矣。而观我髫年薰修精勤,见地超越,比于永叔其根器利钝不翅千里,然则可埒观我于永叔,渠未肯心服也。是日汪参知静峰戏语朗目曰:“和尚法号朗目,观我正忧目盲,以师光明不能破渠黑暗乎?”朗目笑曰:“昔年远公留下黑白未分时,一着子落处,正须盲人始觑得十分亲切耳!”异日,观我闻此语,当发一笑也。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书博山无异和尚示《云浪卷》说
明·黄道周
不作浪想,千尺崖头,一齐奔往,直下浪脚。千尺崖头,一齐竖着,船子不覆,舣子不死。洒浮山泉,塞西江水,勿向人前撞根说理。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浮山净供说
明·何如宠
浮渡一袈裟地,久似陆沉。近不知以何因缘得于博山和尚,海印三昧,寄其影像,飞锡腰镰,且有成言矣。于是,予与二三同事辄向山中,以和尚利生方便,行作庄严佛土,用其说曰:“肉山当与下载,骨山当与上载。”“浮”之一字,用向博山,可与移大愿之船;“博”之一字,用向浮山,可与增惟心之土。请人捐一金,与一石米,其数视善财所参知识之目者,充山中净供,岁以为额,但使此间绵覆稍具,与博字义有少分相应,则和尚大慈于浮字中。义保不吝,为大众一咀嚼也。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清隐法师辞世谒
明·元亮
逢场一事正商量,拂枕秋风一夜凉,
红叶更从霜借色,清泉好为月储光。
临川鲁叟宁知老,藏壑庄生不是狂。
了了乾坤双眼在,镜中花放木樨香。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佛教》章。)
朗目禅师塔铭
明·丘禾实
来去不常,去亦何速。寥廓了了,于何止宿。昨日慧灯,今日槁木。长茔浮麓,作如是观,朗目朗目。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贵州人,明万历太史。)
无可禅师塔铭
清·吴道新
身无量,法无既。则两智畴先,两宗何同何异?法有传,法有继,自浮渡传,自浮渡继。则远公之枰未收,杖人之法未坠。一窣堵坡,仍具足三一先生之义。大白牛车,永转法轮于华严弗替。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浮渡山“报亲庵”说
清·释弘智
山在桐东南百里,列嶂围巨浸,而樯山过峡直踞湖中;两掖岩洞连蜷如蜂房,高拱曲折,玲珑光明。非诸名,非炬入者。比远公遇欧阳公因棋说法于此,会圣岩卯塔俨然。万历辛亥,我外祖吴观我太史重兴之,我祖廷尉公建在陆山庄,即墨历、掌岩之西麓也。天启甲子使蜀,党焰正炽,筮得同人于野,因题海岛天门之中洞为野同岩;在陆之中堂曰“此藏轩”,将老焉,后得白鹿,起作《归逸记》。以此授中丞公,中丞公以授我,曰:“此藏轩存者,圆神力智,易贡几先,以此洗心退藏于密也。汝其受之。”今经兵燹,中德、中通、中履遂修此处为报亲庵。时哉、时哉!生于忧患,息影杖门,托孤随寓,三堕纵横,环中小衍合节度,符公因反因,开午会之雷雨,兼中回互,冥权尽变矣!雉意肥遁大畜,日新天皇柏堂大林哑钟汲汲弥缝,亦此藏乎!报亲之制,博山下古航大师所定,吴太君秉博山之戒,随此岩北闻雷伏感,亦夙因也。统泯立法以不借,借不与世争,而非兴亡之所能坏。藏于密者,视世出世,妙叶如帱覆代错,节贯寒暑。关尹曰:“道寓,天地寓,又何疑焉?非徒逸。”少僧绍季文介甫舍宅有例,自古高贤遗迹,多半琉璃殿上护之,义况达观,何计篱落,就故乡名山以悬一灯,就一灯以藏三世,学易之光明而世出,世之父母皆得之大报,本此庵之义永矣。此藏轩之前为报亲堂,中奉佛,两肩置阁,愿祀其父母者以主入焉。此藏轩之后,庚月亭基可建祠,祀明善、文孝、贞述三先生。墨历岩可表太极以著香奉圣人。野同岩立邵子位,以还鹿湖之梦。择笃行者莳种守之。经曰:“孝无终始,通于神明,觉万古之心,以事其亲。”讵不信夫!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山足和尚《一茎草》诗序
清·张英
吾邑山水,杰出江南北。而空、灵、奇、削及峰、岩、洞、壑之美,则又以浮山为最。予癸亥九月,力疾至浮山,与山足和尚同游凡三日。其岩洞佳胜,昔人皆有纪述,予独选“十坐处”为之纪:一华严寺后双桂下坐;一金谷岩西种茶处坐;一紫霞关下坐;一妙高峰上坐;一首楞岩坐;一陆子岩前竹下坐;一石龙松下坐;一指月石上坐;一响雪桥坐;一佛母岩前石楠树下坐。其于奇峰、青壁、远水、遥山、苍松、翠柏、霞光、烟霭之致,可以收十之八九。予兹游所得于浮山者如此。晚归与和尚相对,出《一茎草》,读之苍秀高洁,极刻画处皆极自然,过唐诗僧贯休、灵彻辈远甚!夫此十坐处,我辈一至其地则耳目清旷,神志超远。和尚之诗,皆于此十坐处得之,故宜其空、灵、奇、削如之也。甲子春,和尚来龙眠山,以此诗问序于予,予即以去年同游者答之,抑且有感焉。予在京华时,浮渡烟峦结于梦想;今归已逾年,仅得一往,于十坐处。各以片刻酬之。和尚寝处食息于丹崖翠岫之中,或日一至,或日数至,一篇一咏,皆取于此。和尚之得于山灵者独厚,而吾辈深愧不如也。岂不重可慨也夫!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人物》章。)
朗目大师像赞
清·释兴斧
稽首大师,号曰朗目。心如死灰,身似槁木。漫道草鞋,生云应足。浮山当复,神灯屡现。会圣锡杖,旋至金谷。箬笠远朝北阙,荒寺笪开西竺。神宗大藏遥颁,沈府花幡并续。已而回首燕京,趺坐音容犹肃。吴太史赞曰古庭后身,黄舍人褒为开山远禄。处处皆现全身,华严悬此一幅。休认兰风法嗣,却是紫柏首座。若要据疑结案,还他滇南尊宿。
(注:本文选自清《浮山志》,作者,见《佛教》章。)
气壮情亦怆
——回忆任锐老师
建国后·王赤生
近读《革命烈士诗抄》,上面载有任锐《送儿上前线》一诗:“送儿上前线,气壮情亦怆。五龄父罹难,家贫缺衣粮。十四入行队,犹着童子装。今日儿归来,长成父模样。相见泪沾襟,往事安能忘?父志儿能继,辞母上前方”。读罢,任锐老师的容颜又浮现眼前……
任锐是革命先烈孙炳文的夫人。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孙炳文同志惨遭杀害,任锐忍着巨大悲痛,从上海逃到武汉。“七·一五”事变后,宁汉合流,汪精卫反动派也把枪口对准共产党人。任锐和党失去联系,带着四个儿女逃难到枞阳县浮山公学(即今浮山中学之前身),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兼教初小班常识课。笔者 1929年上半年是浮山公学初小班学生,忝列门墙,听聆教诲。
任老师端庄和蔼,语言轻柔,讲述生动,引人入胜。她一学期中,除讲授常识课本外,还三次印发补充教材。那一次,她讲述补充教材《三·一八惨案》,激昂慷慨,声泪俱下,我们全课堂四十对小眼睛,同时滚动着泪珠。最后,她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疾书两行大字:“刘和珍、杨德群的精神永远不死。我们要同一切杀人的军阀算帐!”彼时任老师的四个儿女,老大孙宁世和老二孙济世都读初中一年级,老三孙维世(女)和老四孙名世都读初小班,我们班上同学星期日常去任老师家里玩,四兄妹总是热情地接待。然而,由于反动派追寻很急,1929年8月,任老师一家人又悄悄离开了浮山公学。
时间推移半个半纪,举国声讨“四人帮”时,笔者从报端获悉任锐师一家人信息。1929年她们离开浮山公学后,颠沛流离,1936年在上海找到党的地下组织,1937年到达延安。母子五人同在抗大学习后,即分散到各个抗日根据地工作。任锐师供职于陕甘宁边区政府,昼夜辛勤,于1949年9月因病逝世。名世十四岁参军,在解放战争中牺牲于东北战场。宁世(即孙泱)于建国后任人民大学副校长。维世被周总理收为义女,也是人民的好女儿——兄妹二人同在十年浩劫中受迫害致死。
开头所抄的那首诗,是名世于1945年回延安看望母亲,相聚数日,重返前线时老人写下的。诗中云:“气壮情亦怆”,正是一位革命母亲形象的真实写照。
(注:王赤生,枞阳县老洲人,老洲中学教员,县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特邀委员和主编,本文原载1985年8月31日《安庆报》。)
闲话浮山
建国后·蔚明
最近,从一份很有影响的报纸上读到有关安徽大江南北的旅游图,大至黄山,小至一个新兴城市的“天井湖公园”,乃至古今名人纪念馆都列在内,足见绘图者广收博采资料,希冀做到巨细不遗。但令人惊讶的是,这幅图上独独没有浮山。
浮山在安庆地区枞阳县(解放前属桐城县)境内,濒临长江与白荡湖,距县城三十六公里,因三面环水,山形如船,故名浮山,又名浮渡山。据浙江大学地质系考察,一亿多年前浮山是座活火山。两次爆发,岩浆喷射奔流,造成无数奇峰怪石。它的岩洞奇特,可以和著称于世的美国印第安人洞穴媲美。
浮山有三十六岩、七十二洞、三十四峰、二十八怪石、二十座塔、十座古亭,个个有来历、有名目。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山上有四百八十三块摩崖石刻,上溯唐宋,下至民国,年代之悠久、数量之繁多,在国内名山中也并不多见。从这些石刻和志书上看出,唐代白居易、孟郊;宋代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明代相国何如宠、东林党中坚人物左光斗、公安、竟陵两大文学派创造人袁宏道、袁宗道、钟伯竟;清代名相张英、桐城派文学家方苞、戴名世、刘大櫆、姚鼐等都先后在浮山留下行踪,或吟诗作赋,或挥毫题字,山上的摩崖石刻就是历史见证。石刻书法文体各具姿态,堪称书法艺术宝库,也是研究上述历史先贤的宝贵资料。
明清之际,神州板荡,对知识分子可以说是试金石的时代。“板荡识忠良”。来到浮山的游客,都向长眠山麓的方密之墓奉献上虔诚的敬意与怀念。方以智字密之,少年时代和陈贞慧、吴应箕、候方域并称为明季四公子。明亡,他誓不降清,回到故乡浮山华严寺为僧。他有个别号就叫浮山愚者。山上现存有他的手迹石刻两处,寄托着对故乡的一片深情。清康熙十年他专程到江西拜谒文天祥墓,病逝途中。方密之对哲学、历史、地理、文学、物理、生物、天文、医学、音韵学均有很深的造诣,正如《四库全书》所指出:“考证奥博,明代罕与伦比”。他的哲学某些论点,已引起国外学者研究的热情。近二十年来,安徽省人民政府两次拨款修葺了方以智墓。
(注:本文原载于1986年6月12口《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谢蔚明,曾任《文汇月刊》副主编,现已离休。)
方以智杂考
建国后·疏获
才博学深的名僧
方以智,枞阳浮山人,字密之,号鹿起。明祟祯进士,官检讨。入清为僧,名弘智,字无可,人称药地和尚。方以智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科学家。其哲学思想就是“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他所说的“一用于二,二即一也”,“万事万物,无非阴阳二字”,“万物变化交轮,一以贯之,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公因反因”,“贞一用二”等语,均为我国早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启蒙之说。他学识渊博,著作宏富,20岁完成《物理小识》初稿,28岁著《医学会通》,30岁《通雅》一书刊行。清初宰相张英云:“今海内外宗密之先生,盖五十余年矣,先生为才人,为学人,为忠臣,为孝子,博文大雅,高风亮节,为近代士人之冠”。(见《笃素堂文集》)
何谓“桂林方氏”
尝见古籍资料上说,方以智为桂林方氏之后。然而何谓“桂林方氏”呢?清马通伯《桐城耆旧传》载:方以智的老祖宗原住贵池池口,宋元间迁到桐城南乡(今属枞阳县)。到了明代,族中有方懋者,生有五子,个个贤良。有个叫王瑞的都监,为方懋门上题一匾额,文曰“桂林”,于是“方氏之族乃大”。方懋后裔以此为荣,遂称其姓氏为桂林方氏。方以智乃方懋八世孙。
方以智名、字之由来
古代官宦文人之家,给儿孙取名是十分重视的。方以智出生后,祖父方大镇给他取名以智,字密之。因为方大镇对《易经》颇有研究,善卜筮。他根据“蓍园而神,卦方以智,藏密同患,变易不易”的卦理,给以智定了名和字。“蓍”是一种草,古人用其茎占卜,若卜成圆形,则为上上,谓之“神韵圆通”;卜成方形,则智慧无穷,神力无比。圆神力智者,可退藏于密,以不变应万变,从而避祸得福。由此可知“方以智”这三个字是根据卦“方以智”而来,“密之”是从“藏密同患”而来。
顺便提一下:方大镇曾在出使四川时卜一卦,卦辞为“同人于野”,遂辞官返里,隐居浮山,与田父野老为邻,以避东林党祸。他题有“野同岩”三字于海岛(海岛系浮山名胜之一),至今摩崖清晰。
方以智故居
方以智故居在浮山西麓丹丘、墨历两岩之下,现名陆庄,旧名“在陆居”,又称“在陆山庄”,建于万历辛亥(公元1611年),方大镇所建。方大镇时任大理寺左少卿(相当于今之高等法院副院长),因避东林党祸,辞官归隐浮山,自号野同翁,题“在陆居”的厅堂为“此藏轩”。后来,方大镇又隐居白鹿山庄(今安庆市郊区小龙湾),遂将“在陆居”授于其子方孔炤,方孔炤老来又授予其子方以智,嘱在“此藏轩”内“洗心退藏”。方以智少时读书于此,成年后著书于此,如《此藏轩声义杂说引》、《浮山文集》等就是在此写成的。
明末,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桐城一带活动十年之久,浮山亦是其地盘。方以智故居遭到兵燹,独存“此藏轩”。方以智姑母方维仪(才女)在《浮山庄有感》一诗里,曾有“十年销铄不堪吟”的感慨。清初,方以智出家,其子中德、中通、中履等在此处建庵,以迎养其父,学者施愚山遂扬其名为“报亲庵”。方以智逝世后,改庵为“四代祠”,供以智以上四代祖宗牌位。今陆庄方本圣一户为方氏后裔,建国前是负责管理四代祠和方氏祖坟的。
方以智酷爱浮山
方以智出生于浮山,幼时读书于“此藏轩”和“墨历岩”,从小对浮山具有深厚感情。长大以后,虽离开故里,但因家事,如葬母、葬父、葬外祖和舅父,经常往来浮山。他四十岁削发为僧,师傅即是浮山十二代住持禅师浪杖人。由于他与浮山关系密切,爱之弥深。
我们还可以下面的事实,来说明方以智酷爱浮山:第一,号以“浮山”名。在他的著作中,有许多笔名与浮山有关,如“浮山之孤”、“浮山愚者”、“浮渡愚者”、“浮庐”、“浮庐散人”等等,别人亦称他为“浮山”、“浮山先生”。第二,书以“浮山”为名。如他的著作有《浮山文集前编》、《浮山后集》等。第三,他在浮山摩崖石刻较多,据统计共有十处。《浮山志》(清康熙年间编修)中他的诗文有24篇。
“一门五理学,三代六中书”
昔年方以智故居大门,曾书写一副对联:“一门五理学,三代六中书”。下面试作浅释。
“一门五理学”,指的是:方以智之曾祖方学渐、祖父方大镇、叔祖父方大铉、父亲方孔炤与方以智,共五位理学家。方学渐,字本庵,乡贡生,博学善文,治经重义理,“以布衣振风教”(张英语),一生讲学于枞川、贵池之间,门人尊称为明善先生。后以子贵,皇帝封为文林郎。方大镇、方大铉及方孔炤皆明代进士,著书立说,专宗理学。方以智家学渊源,且有发展。尝谓方氏之学“继濂、洛、吴、闽而兴,集昙聃归途之成”(见余飏《报亲庵记》)。其义谓:方氏之学乃继承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吴中张载、闽中朱熹四派理学名儒而兴起,更集释、老殊途同归之大成。所以,当今日本、西德、香港和台湾省,均有学者在研究方氏著作。
下联“三代六中书”是为对上联而勉强凑成的,指其三代中有六人达到“中书”官位。这六人是:方大镇,官至大理寺左少卿;方大铉,官至户部主事;方孔炤,官御史中丞,巡抚湖广;方仲嘉(孔炤弟),武举人,官至把总;方以智,官翰林院检讨,南明礼部尚书;方兆及(仲嘉子),官刑部郎中。
方门墓葬
方以智一门墓葬,自其曾祖以下,多在枞阳县境内。
曾祖方学渐墓在枞阳镇方家墩,即今枞阳城关中学附近,现尚存一根石柱华表。祖父方大镇墓在今安庆郊区小龙湾。父亲方孔炤墓在方家仓附近的合明山,该山有二奇石相对,天将下雨,两石则莹然有光,故称“合明”。方家讲究风水,遂择其地而葬。母亲吴令仪,太史吴应宾之女,善书画,工诗文,浮山寺庙重修时,捐金较多,皇封诰命夫人。她在以智12岁时去世,葬浮山北麓枱华岗曲尺峰下,明末工部主事吴道新为其书写“诰命夫人吴氏之墓”碑。墓前旧有“二十四孝”之碑刻。建国后因修圩堤,运作桥梁涵洞之用。现墓冢完好,冢内有悬棺。以智长子方中德墓,亦在曲尺峰前侧,与以智墓仅隔一水塘。
方以智圆寂后,共有三处墓(塔):江西省青原山为衣钵墓,浮山华严寺后为爪发塔,浮山北麓“金牛驾轭”地为肉身墓。前二者为佛门弟子所立;后者为其子孙所建,墓碑不署清朝年号,以尊其忠节。肉身墓地与其母墓相望,谓之“回龙望母”。墓地共217平方米,分墓冢、祭坛、拜台三部分。墓冢围以花岗石,冢后建一白石墓碑,左侧有潘氏夫人之墓与其并列。墓前有石砌祭坛,中立“方密之先生事略”碑一块。高约二米,两侧有楹联一副。文曰:“博学清操垂百世,名山胜水共千秋”。碑之下,有石级拜台三道,白石栏杆前护。最前面有石狮一对,分踞左右。整个墓地居高临下,气势磅礴。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名流,如日本的左藤一郎教授,瑞士的“西方哲学”教授更达空,都来过墓前瞻仰。1961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该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于1963年、1982年两次拨款重修。
(注:本文原载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办的《志苑》1990年第2期。)
博学覃思的清代著名学者(节选)
建国后·蒋国保
方以智40岁以后潜心研究哲学,创造了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在这个哲学体系内,方以智寄托了他吸取百家、会通古今的心愿,融会了他坎坷人生的生命体验,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对他自己的人生道路,作出了本体论、价值论的解释。
方以智晚期的哲学研究,所要解决的人生的问题,乃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因为他那时的价值理想在于寻找出世求入世的生活方式,所以他晚期的哲学思想,具有明显的折衷调和的特点。但是,出世与入世,本是不可调和的,他无法解决理想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便把理想寄托于超越境界,因此他的哲学体系也就具有既超越又内在性质,从而决定了其哲学方法论以二端合一立旨,主张不落有无、不偏两边,由“一分为二”展开为“合二而一”,再由“合二而一”归于取消两端对立的“大一”(超越本体,方以智称为“太极”)。所以说方以智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但是,他在论证超越本体如何成为具体事物内在本源的思辨过程中,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方以智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对丰富我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作出卓越的贡献。
其一,他认为事物变化有“渐化”与“顿变”之别。他指出,事物一旦发生了“变”,就已开始了“渐(化)”的过程,而“化(渐)”的过程,又必然导致“顿(变)”;“变”就是事物发展的“顿”的状态,化就是事物发展的“渐”的状态,因此就形成了“顿”,就意味“渐”的过程开始,“渐”的过程开始又意味着必然导向“顿”,由“渐”到“变”,再由“变”到“渐”,发展过程表现为“渐化”与“顿变”的辩证统一。方以智还强凋,其关于事物发展表现为“化”与“变”两种状态的观点,不但适用于自然界的运动,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的运动。这一强调很重要,它表明方以智关于事物发展具有两种状态的认识已达到了哲学方法论的高度。
其二,在中国哲学史上,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他在《反因》这篇论文中,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分析,指出天地间的千姿百态,诸如昼与夜、水与火、生与死、男与女、生与克、刚与柔、清与浊、明与暗、虚与实、有与无、形与气、道与器、真与妄、顺与逆、安与危、劳与逸、剥与复、震与艮、损与益、莫不表现为相反相成的关系。由此他得出结论说,相反相因的矛盾现象,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凡相因者皆相反这一矛盾法则就是“天地间之至理”。方以智对矛盾法则这种程度的概括,同前人的说法,譬如张载的“一物两体”、程颢的“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说相比,观点明确得多,哲学色彩浓厚得多,说明人对矛盾法则的认识比他的前辈更深刻。他因此在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三,他以一个商人出门做生意为例阐述由“行”到“知”,再由“知”到“行”的辩证认识过程:商人第一次出门时,对于一路上的山势地形一无所知,经过亲自跋山涉水之后,当他返回故乡时对于这一切便了如指掌。这样他在第二次出门时,事先对一切都心中有数,在旅途上亦不用为问路而费神,到了目的地又顺利地将带去的米卖个好价钱。方以智将这一以实践为前提的以不知到知、从知之浅到知之深的认识过程,概括为“致知”与“施为”的辩证统一过程,所以他反对将认识与实践割裂或将认识与实践混淆的观点,指出认识只能是基于实践而产生、随着实践发展而深化的过程;强调“施为”或叫“实行”不但对认识的产生和深化起决定作用,而且对检验认识是否正确起作用。他说:“片面性的认识,不可能解惑决疑,也不可能洞彻事物的奥秘,当然也就对深认识外界事物不起作用,所以要克服产生片面性认识的心理因素,因为被权势所惑、患得患失,就不可能对事情表里洞察、保持心内世界圆通透彻,从而导致实施的行动不恰当,也就不可能正确地推究事物,把握其理”。他的这一认识,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它一反理学家只讲由“格物”到“致知”的传统,重视探讨“致知”以后如何去正确地“格物”这一认识论上更为重要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在这段论述中他过份地强调了心理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但他把改造客观的“施为”是否恰当作为检验认识是不是正确的观点,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方以智含冤离开了人间,确留下了等身的著作,现存者约数十种,共计400多万字。其中《通雅》系博物学著作;《物理小识》为自然科学著作;《医学会通》、《内经经络》是中医学著作;《切韵声源》、《正叶》属于音韵学著作;《东西均》、《一贯问答》、《性故》、《药地炮庄》、《象环寤记》为哲学著作;《易余》、《周易图象几表》是易学著作;诗词集主要有《博依集》、《流寓草》、《流离草》、《无生呓》、《借庐语》、《建初集》、《鸟道吟》、《合山栾庐占》、《禅乐府》;文集有《膝寓信笔》、《浮山文集前编》、《浮山文集后编》、《浮山此藏轩别集》;而《冬灰录》、《愚者智禅师语录》则是他晚年的语录汇编。这些著述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产生深远的影响。学人极称许其学问渊博、考据精确。当 18世纪初《通雅》、《物理小识》传入日本,方以智的学术思想对日本近世思想颇有影响。被誉为“科学历史学的先驱”的新井白石(公元 1657——1725年)仿《通雅》而著《东雅》;再如作为日本古代辩证法思想杰出代表的三浦梅阁(公元1723——1789年)在其《赘语》中屡引《物理小识》。嘉庆、道光年间,《通雅》又传入朝鲜,为朝鲜学人所重视。民国之后、“五四”以来,西学见重于中华,言方以智之学者,又盛赞其开近世科学之风,梁启超推崇他的“尊疑、尊证、尊今”的治学方法,罗常培强调其“汉字革命论”之难能,容肇祖称许其务实精神之可贵。解放以后,方以智的学识与品操更受到人们的重视。他的故乡的政府与人民,两次重修他的墓,墓前的石柱上刻上了“博学清操垂百世,名山胜水共千秋”的楹联,以表家乡人对他的怀念与崇敬;我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侯外庐则发表宏篇巨作阐述方以智的学术思想,称其思想乃东林、复社精神的理论总结,代表了中国17世纪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侧面。1962年,手抄本《东西均》出版,方以智于该书中提出的“合二而一”之论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进入80年代以后,国内外学术界对他的重视与日而增,海内外都有学子选其学撰写硕士、博士论文;关于他生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的专著与论文发表了数十种;在大学的中国哲学史的教科书中他的哲学思想被列为专章,作为一份精神财富,给人以启迪和鼓励。
(注:本文原载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安徽著名历史人物丛书》——《古代英杰》。作者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关于苏东坡《过浮山》诗
建国后·疏获
《桐城续修县志》(道光七年版)记载苏东坡《过浮山》诗一首,诗曰“人言此地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共坐舟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诗的意境很象枞阳县的浮山。经查东坡诗集:原题为《濠山七绝》之一《浮山洞》,题下东坡有注解,言“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故人疑其浮也”。濠州之浮山,在今滁州地区嘉山县境,位于淮河之滨。其诗首句“人言洞府是鳌宫”,没有“此地”二字。1987年,笔者在滁州参加《琅琊山志》评审会期间,曾与嘉山县志办的负责同志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为了尊重历史,故新编《浮山志》“艺文”部分不予收录。
1985年,本人编辑的《浮山》小册子中,曾根据《桐城县志》记载而收录了该诗。其后,在—些游客发表的文章中,均出现了“鳌宫”之说。其源于我,故在此正之。
浮山印象记(节选)
建国后·李成功
枞阳县境内的浮山,在历史上与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并称于世。浮山三面环水,只有一面接连陆地,远远望去,宛似一条大船漂泊在水面上,形成“山浮水面水浮山”之势,故称浮山。
据专家考察测定,浮山在一亿二千二百万年前,是一座气势磅礴的活火山,两次喷发,岩浆奔流,形成了火山岩地质地貌的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奇峰、怪石和岩洞。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谢凝高、建设部园林局高工汪秉洛、南京工学院副教授陈宗欣等,亲临浮山考察时说:“全国风景名胜区较多,但象浮山这样的火山岩地质地貌风景名胜区全国少见,中原地带,独有浮山。它不仅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供游人观赏,而且也是一座天然的科学考察和实践的课堂”。著名的景点——樯山,巍峨独立于平原之上,圆圆的山顶,有一巨大的奇洞,深邃莫测,成为浮山的一大奇观。它就是第二次火山爆发由于顶力不够而形成的火山塞。石莲峰旁有一方池,面积约一亩大小,俗称“天池”,池水碧清,久旱不涸,久雨不溢,它就是火山口之一。“天池”周围是火山爆发时岩浆奔流所形成的石面,光滑平缀,阳光照射,呈现赭红色,遥望如荷叶一样,脉络分明,十分艳丽。在火山口下面的岩壑中,有一种能浮的石头,这就是火山渣,为浮山独有的奇特的旅游纪念品。
浮山景色优美,尤以洞奇。三十六岩,七十二洞(大则为岩,小则为洞),既不是花岗岩洞,也不是石灰岩洞。其形状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有曲有直,有一洞连数洞,有一岩兼数岩。这些岩洞都是分布在山腰的一条水平线上,环山而视,如同围着宝珠五带。金谷岩高大宏敞,状如大鹏展翅;九曲洞弯弯曲曲,深邃莫测;滴珠洞状如螺蛳旋顶,洞顶有口,瀑从口降,虚悬直坠数十米,为浮山一大奇观;会圣岩石屋空阔,状类宫廷,岩之左右,大小岩洞罗列,有上洞,有下洞,洞外有洞,洞洞相连,连片成串,形成长廊。栖真岩为远禄塔院,内有石塔,日本佛教考察团亲临塔院顶礼膜拜。
浮山佛教源远流长,古有十寺,代有高僧,宋仁宗赐号赐匾,明万历皇帝钦差任大用颁赐《藏经》5千余册,如今佛教遗迹到处可见。浮山自然景色迷人,加之佛教兴盛,因而名流雅士、达官贵人,争相前往。唐有白居易、孟郊,宋有欧阳修、范仲淹,明有何如宠、左光斗,清有张英、方苞等人。他们在浮山题诗作画,刻石留名。如今清晰可见的摩岩石刻尚有四百余块。这些石刻,自宋以来,各朝都有;正、草、隶、篆,一应俱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佐藤一郎先生看后,十分羡慕,交口称赞,并挥毫题词:“天下形胜地,文人争霸处”;瑞士大学哲学系教授更达·空夫妇参观考察,流连忘返,题词称颂:“浮山不仅有天然景色,还有古代文化。”
浮山面积不大,方圆十余里,海拔不高,最高的妙高峰也只有 165米。她以小巧精雅见长。游览其境,不是公园又似公园,是风景名胜区又不同一般风景名胜区。她是火山岩地质地貌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徜徉其间,如入仙境。笔者参观浏览过一些名山大川,也参加过一些风景名胜区的考察、规划和评议,但印象最深的要数浮山了。最后,让我用古人的一首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吧:“人云胜景曾经目,惟有此山观不足。我欲就中赞一言,森森好景难为录。”
(注:本文原载1991年8月《安徽外事》第4期。作者,见《人物》章。)
音容宛在教诲铭心(节选)——回忆黄镇同志
建国后·王宜富
中顾委常委、原文化部长黄镇同志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十日永远离开我们了,久经考验的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外交家、美术家黄镇同志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的英容笑颜却历历在目,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一九八0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正值深秋时节,枫叶殷红、桂花飘香,座落在浮山南麓古老而幽静的浮山中学(原地区重点中学)此时显得格外的年轻,校园内一片欢腾,全校师生员工奔走相告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黄镇部长今天要到故地浮山中学进行视察。大家翘首企盼,迫切希望早点见到这位原浮山中学国画教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约上午八点半,一辆小骄车停在浮中门前,黄镇同志在安庆地委书记和枞阳县委书记的陪同下,大步流星地走向校门。他老人家虽然七十高龄,但仍神采焕发、步履矫健,一进校门就向学校四周观看,感叹地说:“浮山中学大变了,家大业大,人多房子多,五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三0年我在这里教书时,只有一个教学大楼,一个二十四间,外加北五间,现在旧貌变新颜了。”黄镇同志在校长办公室稍稍休息片刻,就催我们几位校长陪他看望师生员工。当时,我们浮中共十八个班,一千多人,黄镇同志每到一个班级,师生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并齐声高呼:“欢迎黄镇部长!”,他也热情地问候大家:“老师辛苦了!”、“同学们好!”。在视察中他有机会就和同学们交谈,问这问那,有时还拿起学生课桌上的英语课本说几句英语,讲学英语的重要性,一再嘱咐大家要好好学习。目前,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中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口号,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以后的科技发展也迫使我们必须掌握外语,而且鼓励人人都要争取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政治头脑的接班人。
十八个班都看完以后,我们想请他老人家到办公室休息一下,他却说:“我今天只能在这里待一天时间,要抓紧时间看望大家。”看到他兴致很高的样子,一路风尘和旅途劳顿,在这位老人身上似乎没有丝毫的反应,我们只好尊重他的意见,陪同他到每个教师和工友房间里看一遍,了解老师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有位数学教师家距学校四十多华里,每个礼拜六下午步行回家,做农活,星期天又步行赶到学校,从不影响上课,而且教学效果很好。黄镇同志听到这种情况,很感动地握住这位老师的手说:“我感谢你,人民感谢你,学生家长感谢你!”并鼓励教师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也要求地、县领导和学校领导要关心老师们的生活,尽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黄镇同志在物质生活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当他看到一位青年教师的房间内过多地挂了些庸俗的女人图,便指出:“作为文化部长和一名普通的美术爱好者,我认为:教师生活中所拥有的一切,表现出自己的情趣和文化修养,尽可能地挂一些有欣赏价值的、内容健康的字画,这表现出一个人的审美理想,并由此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自己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位教师听后很受感动,后来在业余时间致力于浮山摩岩石刻的搜集和整理,而且收获颇奉,受益不浅!
临近午饭的时候,他老人家又去看望了学生宿舍,然后又到食堂去看望大家的用餐情况,具体地了解学生每天吃多少饭、多少菜,能不能保证紧张的学习生活的需要,并指出,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特别需要营养,要求我们领导和老师们要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关心他们的身体,为党、为国家培养好合格的接班人。
饭后,黄镇同志正在校园里散步,学校周围二三十里外的群众听说他回来了,都赶来看望他老人家,真是人山人海,校园被挤得水泄不通,校外也被围得密密层层,黄镇同志就走到群众中间去,向大家问好,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要求大家勤奋耕耘,抓紧绿化枞阳大地,搞好水土保持,争创农业丰收。还有几位五十年前的老校工也从远地赶来看他,旧相识重新相逢,使他老人家感到分外的喜悦,紧紧地握住那几位老人的手,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情况,并在个人工资内给他们一定的经济援助。
下午三时左右,我们陪黄镇同志到实验大楼参观,邀他与全体教师合影留念,他欣然同意。当请他站在最前排中间位置时,他却一再谦让、拒绝,并说:“我从前是浮山中学的教师,现在依然要和教师站在一起,你们是校长,仍然是我们的校长,你们几位站在中间最合适。”恭敬不如从命,我们三位校长只好按他的指示做了,站在中间排,他紧靠我们一起站了,还把两个教师的小孩拉到自己身前站着,终于留下一张永远难忘的合影照。在后来的岁月里,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眼前就浮现出老革命家黄镇那高大的身影,不禁为他那平易近人的高尚品格和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博大襟怀所感动。
喜庆的日子总是显得那么的短暂,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分别的时间。下午四时左右,黄镇同志在结束紧张而又繁忙的视察活动后,就要离开了,当全体师生员工和周围的广大群众都依依不舍地要求他再回浮山时,他高兴地向大家挥手说:“我过几年再回来看望大家,祝大家愉快、幸福!”
一九八四年夏天(当时我已调任枞阳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黄镇同志已退居二线,我在北京中央政法干部学习班结束时,我和创办浮中的房秩伍先生的孙子房普生同志一起到黄镇同志的家中看望他老人家时,畅谈了几个小时,黄老兴致勃勃地讲了浮山中学革命斗争史和一九二五年的创办过程,回忆了在浮山生活和工作过的许多革命先烈,他老人家深情地说:“浮山可谓人杰地灵,是英雄和人才辈出的地方,战争年代有好多英雄的鲜血洒在那片土地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一定要为祖国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他后来还询问了浮山中学在北京高校有多少人,让我把这些同学的姓名、学校名称留给他,临别时,还要我转告浮山中学的校长们,一定要把浮山中学办好!寥寥数语寄托着他老人家不尽的拳拳乡思……
(注:作者,浮山人,曾任浮山中学副校长、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现任县司法局局长。本文原载1992年《安庆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
上一篇:二、旧志序跋
下一篇:四、文件辑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