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浮山水路较为方便,上行可至庐江,下行出白荡,可达安庆、九江、芜湖、南京;加上山势险恶,多悬崖绝壁,内有洞穴可居,外有水可作壕障,因此历史上常成为兵家扎寨之所。
一、元末陈寨
元朝末年,义军四起,自称汉王的陈友谅扎寨浮山,从此战事不息。明侍御方学渐在《游浮山记》中记云:“寻地而西,从中下,为中军帐,赵普胜立寨所。折戟亡镞时见沙土中,石多孔,建旗迹。西南望三里而遥,为屯兵山,徐魏公屯兵处。而伏兵绕浮山,东上袭普胜,破之。”清初,翰林院检讨邓旭在《游浮山记》中亦记云:“妙高绝顶,伪汉陈友谅屯兵处,今人呼为点将台。”又康熙十二年撰修的《桐城县志》载:“元顺帝至正十九年九月,明奉国将军徐达击赵普胜于浮山”。
赵普胜,池州人,元末独举义旗,后归陈友谅,为大将;徐魏公即徐达,明建国后,朱元璋封他为中山王。
人称浮山为“陈寨”,即由此而来。如今的妙高峰,就是当年陈友谅的点将台;屯兵峰,就是陈友谅的屯兵处;西南三里的长山,就是徐魏公的屯兵山;山下会圣岩景区,四关俱全,古寨石墙依然可见,这就是当年的陈、赵大本营——中军帐;天池周围的石骨上,到处可见圆孔,这就是当年的插旗处。浮山还有许多有关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传说,如陈友谅嫂嫂战死浮山,葬于白虎山上的悲壮故事;朱元璋在会圣岩顶架大炮,轰击潜龙峡的传闻。“朱洪武炮台”保存完好,成为人们观赏的遗迹。
二、明末胡寨
明朝末年,张献忠在桐城一带活动达十年之久。据旧志载:“祟祯之季,寇乱四方,居人思所以卫难者,结堡于浮城,其四围东西留两门。”此次浮山扎寨,因堡长为胡其芬,故名“胡寨”。
胡其芬为浮山人。为了对付张献忠,亲到南京,向桐城名宦左三山、孙鲁山、方孔炤募化二百五十金,修建浮山老寨。时百步云梯和东门颈上(紫霞关)设立了关卡;碧云岩还安了木栅栏。后奉上司之命拆除此堡,胡其芬还赋诗曰:“满眼兵戈实可忧,募金筑堡费绸缪,一从功令摧残后,虎豹频年卧虎秋”。
三、清末占寨
太平军攻下安庆,浮山群众在当地封建势力的煽动下,结寨浮山,对抗太平军。其为首者是一手工艺人(名字失考),以加工米砻为业,力大无穷,人称“占大砻匠”。
占砻匠扎寨浮山,以戗山为小寨,成犄角之势。时妙高峰为瞭望台,兼做烽火台,故今人呼此处为“大烟墩”。后占砻匠阵亡,浮山寨被攻破,枞阳一带被太平军占领。寨破以后,华严寺被焚,金谷岩中丈六铜像亦被太平军化成兵器。后太平军失利,清朝政府即在浮山华严寺左侧创建了“忠烈祠”,将占砻匠等人的牌位供奉祠内,以彰其“忠”。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