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戏剧
剧种本县流传的戏剧种类有黄梅戏、庐剧、目连戏等。
黄梅戏于30年代传入铜陵境内并得到广泛传播,本地传流的传统剧目有《天仙配》、《打猪草》、《小辞店》、《罗帕记》、《陈氏女下书》、《渔网救母》等,建国后上演有大量现代黄梅戏。本县黄梅戏艺人查品生、王长明、桂月娥等在沿江县份均享有较高声誉。庐剧,民国初由江北传入,在县内洲区和金榔、新桥等部分山区流行。主要传统剧目有《休丁香》、《借罗衣》、《讨学钱》等。目连戏,建国前在本县城乡广为流行,由木偶饰演的为“小戏”,由艺人饰演的为“大戏”。目连戏以《目连救母》为主要剧目,故事据《佛说盂兰盆经》敷演而成,演出内容主要为阴司鬼戏,建国后禁演。
戏班剧团万福堂目连戏班:前身称黑手班子,建于民国7年(1918年),唱目连小戏(演木偶戏)。民国15年黑手班与流潭姚生贵目连戏班合并成立万福堂目连戏班,唱目连戏(由演员饰演),班主陈文平系本县西湖人。万福堂戏班长年活动于长江两岸县乡,主要演出地点有:青阳县的永春桥、木镇等;南陵县的包村、公孙方村等;繁昌县的团箕冲、杨面冲、毕家桥、旧县、横山桥、龟山鲁等;泾县的云岭、葛岭、茂林、叶林、陈堂冲等;无为县的开城桥、娘娘庙、古楼岗、老牛埠、土桥河等;枞阳县的周家潭一带。本县的大通、新建、城关、流潭、永丰、钟鸣、顺安、金榔、新桥等地更是其主要活动范围。抗日战争初期,铜陵沦陷,万福堂戏班停止活动约两年。抗战胜利后,大规模的目连戏会活动又逐渐恢复,万福堂戏班的演出活动一直持续到民国37年(1948年)。最后一次演出是民国37年底在顺安陶山胡家祠堂,此后戏停班散。
良友戏班:系胥坝乡民间戏班,于民国16年(1927年)由黄士良、黄本长创建。班社初期以演奏锣鼓为主,称锣鼓会。民国24年(1935年)改为良友京剧班,以唱堂会为主。常演的剧目有《甘露寺》、《胡秋戏妻》、《薛平贵回窑》、《玉堂春》等,主要演出活动在本县和无为农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良友班参加革命活动,戏班常借唱堂会之机在胥坝等地方多次为新四军临江团运送子弹、棉花、桐油等军需物资至江心洲交通站。多次接送中共铜(陵)青(阳)南(陵)中心县委书记张伟烈等地下党干部往来铜陵、无为之间。班子中有程永玉、张义举、程享金、张紫明、程云凯、程永柏、程大梁等中共地下党员。1952年良友班改为程黄黄梅剧团,编演了《土地还家》、《渡江记》、《劳动改造好》等现代小戏,其中《劝夫挑圩》一戏参加县首届文艺会演获一等奖。
县黄梅剧团、县文工团:县黄梅剧团前身是一支民办剧团,1951年以黄梅戏艺人桂月娥、桂椿柏为首在泾县创建新民黄梅戏剧团,有职员20余人,桂椿柏任团长。1952年3月,新民黄梅戏剧团来大通演出,铜陵县委、县政府根据剧团申请,批准登记为县办集体剧团。1969年,对剧团人员进行改编,下放农村22人。1970年县黄梅剧团改为铜陵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3年9月复称铜陵县黄梅剧团。1983年剧团职工有86人,为最多时期。1984年剧团机构进行改革,精简人员,此后剧团规模有所缩小,1990年剧团有职工38人。县黄梅剧团成立以来,进行大量的演出活动,年演出场次最多的是1956年,共550场次。年演出收入最高的是1959年,为5.86万元。剧团除在省内演出,还赴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外省市、县演出。1956年秋在武汉市民众乐园演出时,受到田汉和武汉市文化局负责人的接见。1958年赴南京演出时参加江苏省赴江宁县慰问演出队,获江苏省文化部门颁发的奖旗和奖金。为了培养黄梅戏新演员,县剧团于1971年3月和1982年3月两次招办黄梅戏学员班,共招收学员36人。80年代后期,由于受流行歌舞冲击,剧团演出活动有所减少。该团历年创作上演现代剧目有《凤凰山峰火》、《治河颂》、《百年大计》、《红岩青松》、《钢铁工地》、《上哨》等14个。
1959年5月31日县文化馆办起一个业余文艺训练班,同年12月17日经县委批准正式成立铜陵县文工团,有演职员30人,县派干部3人,经费由县财政拨款。1961年撤县文工团并入县黄梅剧团。文工团成立期间上演过大量歌舞节目,整理上演本县民间舞蹈《送秋》、《丝线舞》、《云灯舞》等,创作演出歌剧《不朽的生命》。在演出活动中曾为铜陵驻军慰问演出63场。1959年12月参加安庆地区文艺会演,县文工团的演唱《种菜园》和舞蹈《送秋》获节目奖,联唱《铜陵光辉十周年》、《送秋》、《朵朵红花献英雄》获演出奖。
钟鸣镇黄梅剧团:1983年9月钟鸣乡政府投资2万元,招收42名演职员成立钟鸣黄梅剧团。剧团成立至1990年,曾在本县及繁昌、南陵、泾县、宁国、宣城、广德及江苏省乡镇演出,计约933场次,纯收入7.4万余元。1984年在全县首届民间戏曲表演调演中获一等奖。该团常上演的剧目有《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孟丽君》、《借纱帽》、《玉玺泪》、《九曲蟠龙珠》、《脉案风波》、《状告皇妃》等10多个。1987年剧团办包装加工厂,实行以工养艺,剧团经费实行自给。
金榔庐剧团:1957年8月金榔乡水龙村集资并招收演员40人组建金榔黄梅戏剧团,翌年改为金榔庐剧团。该剧团在“文革”中解散,1980年12月恢复,时有演员30余人。剧团主要在本县及南陵、泾县、繁昌等庐剧流行地方演出,剧团常演的剧目有《八宝龙凤带》、《贤王反包拯》、《九龙带》、《九美图》等。
剧场清末至民国年间,本县和悦洲有私营剧场4座。和悦洲京剧院:当地人赵氏出资建于清光绪年间,址在和悦洲三民街下段。该剧院设座位700个,曾接纳京、津、沪等地名演员的演出。清宣统三年(1911年)京角花旦碧玉花、碧玉桃及武生张仲奎来该剧院献艺,后因剧院陋旧坍塌。金城大戏院:民国4年(1915年)由吴炳堃集资在和悦洲京剧院原址建立,座位1000个,并设有包箱。申角武花旦筱凤楼、花旦许翠仙、青衣许翠福、须生徐松涛、万里云及跌打二面何福海曾来该戏院联袂演出《万花船》。抗战爆发初,该戏院举办一次航空救国义演,抗日战争时期戏院毁于战火。怡园:由罗建夫出资建于民国14年,址在和悦总工会旁,剧场内设座位500个,园内设有晏厅,为观众供应风味小吃和名菜细点,怡园剧场主要上演京剧、扬剧和话剧。民国27年怡园毁于战火。惠芳大舞台:由吴鼎成继怡园焚毁之后建立,址在和悦洲拐角湾,设座位约500个,主要上演话剧、京剧,该剧场后因经济困难而停闭。
建国后,在县城首建起人民礼堂,随着戏剧事业的发展,乡镇也逐渐兴建起新剧场。1978年后,全县各乡镇均建有剧场。1986年全县共有剧场23个(不含村办户剧场),总座位1.5万个。80年代末期,部分农村剧场停闭或改作它用,全县剧场数量有所减少。1990年全县有影剧院13个,总座位9150个。
人民礼堂:1952年春在县城东原陈氏宗祠址建人民礼堂,次年春节竣工使用。建筑面积514.8平方米,厅内初设长条木椅175张,计座位780个。1978年8月曾作修建,厅内改装成活动木椅,计座位821个,1990年该剧场有职工13人。该剧场建立以来,除供本县各剧团演出,还曾接待甚多省内外文艺团体和知名演员的演出。1953年省庐剧团丁玉兰来此演出,1958年7月省歌舞团来此演出,1959年秋省黄梅剧团潘景琍及其父潘泽海来此献艺,60年代初省黄梅剧团王少舫、许自友、王少梅等来此演出《江姐》。该剧场次还接待有武汉京剧团、郑州豫剧团、江苏盐城扬剧团及省内各市京剧团来此演出。
县影剧院:1977年建县影剧院,次年2月竣工使用,剧院位于建设路,占地1650平方米,场内设舞台、化装室及演员住宿处,观众厅有活动木椅座位1222个。该剧院为本县集会和举行较大规模演出的主要场所。属事业单位。经营方式主要是收取场租费和演出、放映收入分成,80年代后还兼营旅馆业。现有职工21人。该剧院建立以来,除供本县剧团演出和群众文艺演出,还接待省京剧团、省曲艺团、省话剧团、省歌舞团、沈阳歌舞团、苏州歌舞团、合肥歌舞团、合肥杂技团、南京杂技团、天津曲艺团、济南曲艺团等文艺演出团体20余个。
50~60年代,本县农村剧场仅有4个,即老洲乡办剧场、大通工会礼堂、钟鸣东陵村办剧场和顺安民办娱乐场,其设施简陋且时常停闭。1990年起,为适应农村群众文化需求,乡镇先后兴办起剧场,是年有钟鸣、胥坝等8个乡办剧场投入使用。1981年有大通、老洲等4个乡镇办剧场投入使用。1982~1983年有金榔、安平等4个乡办剧场投入使用。同时还有老洲乡的幸福村、新桥乡的明月村、钟鸣乡的东陵村等9个村办和户办剧场。1984年顺安剧场兴建,翌年投入使用。至此,全县乡镇均有剧场。80年代末期,部分农村剧场停闭或改作它用,影剧场数量有所减少,1990年全县有影剧场13个,总座位9150个。
农村剧场主要是县内外农村业余剧团演出、电影放映、录相放映和当地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场所,条件较好的农村剧场还常接待业余文艺团体演出。1981年春节省黄梅剧团王少舫一行来钟鸣剧场演出《罗帕记》。大通剧场曾接待安庆黄梅青年剧团、安庆黄梅二团、江西曲艺团、铜陵市京剧团以及芜湖、南陵、青阳等县和本县的戏剧团。顺安剧场曾接待安庆黄梅剧团、合肥青年艺术团以及南陵、繁昌、无为、芜湖等县和本县的戏剧团。
电影
机构1957年5月,原省电影放映队驻铜陵第136、第162和第70分队交县管辖,称铜陵县放映队。此后,又成立3个放映分队,共6个放映分队,属县文教科领导。1962年4月成立铜陵县电影联队,1963年12月30日起电影联队经济实行独立核算。1965年9月19日成立铜陵县电影管理站。1968年9月2日成立县电影管理站革命委员会,1970年8月改为革命领导小组。1971年12月3日改称电影宣传站革命领导小组。1972年3月18日复称电影管理站革命领导小组,1980年9月24日电影管理站改为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内设业务股、财务股和器材修理供应股,至1990年内设机构未变。
放映铜陵县电影放映始于民国14年(1925年),是年秋,和悦洲陈怡大钱庄和郎恒大油号首次放映无声电影《孙中山先生葬礼》,放映设施为手摇放映机。民国20年后,县城富户时有在家中厅堂包映无声电影。当时放映设备简单,普遍以7节干电池作电源,手摇放映。电影包映一场价格为1块银元或1担稻。影片多为进口,主要为反映国外先进工、农业和纪录片。国产无声影片主要为风景、古迹纪录片。县城沦陷时期,驻城的日、伪军常在新民操场(老银行对面)等处放映有声电影。抗日战争胜利后至建国前夕,本县很少放映电影。
建国后,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本县电影放映次数逐年增多,看电影越来越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1951年上半年,皖南行署电影队一行8人携带捷克ARM式放映机,来到铜官山、和悦洲放映纪录片《中国人民伟大胜利》。1953年12月,省第14放映分队一行3人携带苏制发电机和乌克兰式放映机来到扫把沟放映故事片《南征北战》。1954年省第68放映分队来到城关放映故事片《白毛女》、《渡江侦察记》。1955年6月,省第64放映分队一行3人来到城关、扫把沟、顺安、丁家洲等地放映故事片《白毛女》等。1955年8月,安庆专区分配省第70放映分队来县驻点放映,巡映全县城乡。时城镇电影票价故事片每张0.1元,儿童票价每张0.05元;新闻和科技教育片票价每张0.05元;电影包场为每场70元。农村电影票价故事片为每张0.07元,儿童票每张0.04元;新闻和科教片票价每张0.04元,电影包场价为60元。1956年8月和1957年3月,省第136放映分队、第162放映分队先后驻本县放映。1957年5月上述省放映分队撤销省队编制,交归地方管理,本县电影放映从此日常化。是年在人民电影院放映了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文革”时期,电影放映受到干忧和破坏,大部分影片被禁映。电影放映量少,影片内容政治化,主要放映“样板戏”影片和新闻纪录片。1966年下半年,仅人民电影院放映了《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1部新闻纪录片。1967年电影系统停映“闹革命”,全县放映队停止电影放映达1年之久,1968年后仅有少量放映活动。1971年9月在大通电影院放映了第一部宽银幕故事片《金姬和银姬的命运》。1973年8月至19日在全县13个公社122个大队中巡映了关于农业学大寨的专题片,1974年5月县成立“样板戏”影片放映指挥部,5月1日至23日在全县城乡集中上映“样板戏”片,另上映《火红的年代》等少数故事片。“文革”后期,除放映“样板戏”等影片外,还放映有少量的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影片,如朝鲜影片《摘苹果的时候》、《卖花姑娘》,阿尔巴尼亚影片《海岸风雷》、《宁死不屈》等。“文革”结束后,电影放映事业恢复很快。大批被禁锢的国产影片获得解放,同时,国产新片和进口影片不断上映。1978年全县放映单位由“文革”前的7个发展至27个,至1983年达33个。此期电影放映事业甚兴,1980年为观众人次最多年,达818万人次。1983年为放映场次和放映收入最高年,分别达11643场次和28.04万元。80年代后期,电影事业受到电视业的冲击,全县电影放映量有所下落。1988年全县放映单位降为24个,影片发行收入仅7.4万元。1987年4月14日在县影剧院放映了第一部立体故事片《驯狮三郎》。1990年电影放映量有所回升,全县放映单位增至20个,影片发行收入上升为12.1万元。电影放映3791场次,观众达95.45万人次,放映收入24.2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85%、30.79%和19%,是年,全县电影系统职工46人,全县有8.75毫米放映机10部,16毫米放映机21部、35毫米放映机9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