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机构
民众教育馆民国21年(1932年)成立县民众教育馆,隶属省教育厅,由省厅委任刘功承为馆长。馆址在城内孔庙节孝祠。馆内设游艺、图书2股,有职工4人。民国27年(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飞机屡袭县城,民教馆迁至城东谢家垅,同年7月又迁至顺安镇胡氏宗祠。县城被日军占领后,民教馆随民国县政府迁至金榔乡杨村,随即停闭。民国35年(1946年)春,民国县政府拨款100万元(法币)、社会捐助约420万元(法币),在城东街王氏祠堂重建民教馆。同年10月开放,至本县解放前夕关闭。
文化馆站1949年12月16日建大通市人民教育馆,隶属皖南池州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教育科。馆址在大通澜溪街福音堂。馆内设阅览、运动、娱乐3室,有馆员2人。翌年9月6日改为县人民文化馆,1953年5月迁至县城太平巷,1954年大水馆房被淹塌,县政府拨款1.6万元,在原址重建馆房220平方米,翌年5月投入使用。1958年撤县并市时,县文化馆并入铜陵市文化馆。1959年市、县分开后,恢复县文化馆建制。1982年4月馆内设群众文艺、美术摄影2股。1990年底新文化馆大楼竣工使用,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造价40万余元,内设演出厅、展览室、群众文艺活动室、美术工作室等,有工作人员9人。
1951年10月本县始发展区级文化站,首建大通区中心文化站。1952年4月建五峰区文化馆。1955年建钟仓区文化站。1957年撤区并乡成立人民公社时,撤销各区文化站,建大通、顺安2个文化分馆。1958年大跃进时,全县共建有18个公社文化站。1960年撤大通、顺安文化分馆,1962年又恢复,1965年改为文化站。“文革”前期,各公社文化站停止活动,机构自行解体。1972年大通、顺安、钟鸣文化站首先恢复,1977年后全县相继恢复和成立文化站。1990年全县18个乡镇中有16个建有文化站,每站配备工作人员1至2人。全县还建有长冲、高联、群心、西峰、板桥、瑶山、明月、新丰、湖城9个村文化室。
工会俱乐部1958年1月1日,在县实验小学北侧建工会俱乐部平房200平方米,内设舞厅、游艺室和图书阅览室,有工作人员2人。1981年省总工会投资14.5万元在县城建设西路建工会俱乐部大楼,占地面积550平方米,1983年12月26日投入使用。1990年,内设放映厅、游艺室、阅览室和职工活动室,有工作人员4人。
文化活动
民国21年(1932年)县民教馆成立后,群众文化活动遂兴。业余文艺骨干分子在民教馆指导下常排演京戏、文明戏(话剧)和舞蹈,来馆活动者日达百余人次。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教馆组织救亡宣传工作队,在县城城隍庙一带进行宣传演出,大通旅外学生组成暑期工作队(后改为大通各界抗日后援会宣传工作团),与民教馆联合排练话剧和舞蹈,常在群众中演出。民国28年(1939年)成立县抗敌协会青年宣传队,有队员20余人,每逢“七·七”、“八·一三”、“九·一八”等纪念日举行文艺演出。在金榔山区一带,有新四军的女宣传队员戴青哲、王梦之等人组织成立抗日游艺宣传队,在群众中传教抗日革命歌曲。当时在群众中普遍传唱的歌曲有《救亡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繁昌之战》、《送郎参军》、《白菜谣》等。
建国初期,歌咏活动在群众中普遍开展,群众常组成歌咏队,举行比赛和演出,歌咏活动中常唱的歌曲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是一个兵》、《志愿军战歌》等。打腰鼓、扭秧歌亦为当时群众所喜爱,城乡都有业余腰鼓秧歌队,逢“五一”国际劳动节和国庆节等庆典节常举行表演。1950年大通工商界资助成立县业余戏剧团,并公演大型话剧《景明大楼》(亦名《美帝暴行图》),此后,群众业余演戏活动甚兴。1951年全县农村业余剧团有10个。1954年县举行春节文艺会演,有59个业余剧团参加演出,上演剧目89个(其中现代剧目55个),共演出205场次。1958年大跃进时,群众文化组织盲目发展,全县提倡“社社办文工团”、“人人写诗、人人画画、人人演戏”,群众文化活动流于形式。1959年全县有俱乐部389个,业余剧团和文工团98个,文艺创作组83个,群众文艺队伍人数多达万余人,演出内容和形式浮夸单一,造成不良影响。1959年后农村业余文艺组织全部解散。1961年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节约”的原则,整顿和恢复一批具备条件的群众文艺组织,1961年~1965年全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活跃,各地文化馆、站时常举办文艺骨干训练班,开设化装、表演等课程。全县涌现出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产生了省民歌手王小梅等一大批群众文艺积极分子。老洲乡于1958年被国务院授予“文化之乡”称号。“文革”期间,大部分文化活动被禁止,代之以唱语录歌、跳忠字舞、和政治性的宣传演出,厂矿、学校等单位普遍成立群众业余宣传队,常在各单位和街道演出。1966~1975年,全县举办了4次群众业余文艺调演,其节目内容单一化和政治化,创作节目很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文化活动日趋繁荣。各公社纷纷兴建影剧院,解决群众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各文化馆、站广泛开展群众读书、文艺演出和美术书法活动。1978~1990年全县举办群众文艺演出410场次。1984年5月参加铜陵市首届“天井湖之春”歌舞节获节目、表演、创作等项奖8个,举办各类音乐、舞蹈、摄影、美术、书法培训班120余期,培训7000余人次。这一时期,民间传统的戏曲、曲艺、灯舞活动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常年活跃于农村的民间业余戏剧团体有钟鸣、金榔、胥坝3个剧团,共有演员65人。民间剧团常在本县农村、厂矿和驻军中演出,还活跃于芜湖地区和徽州地区的广大农村,年均演出283场次,年观众量达16万人次以上。自1979年县文化部门成立曲艺组以来,经常在本县和邻县演出,共说唱6278场,听众约达35.6万人次,说唱内容除古典书目外,还有《红岩》、《皖南峰火》、《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雷锋》等新书。各种灯舞活动亦在县内广泛兴起,1985~1988年春节县文化部门均举办灯会,组织龙灯、狮子灯进城展舞。大通地区农历五月初五划龙舟的传统文化活动也得以恢复,届时,枞阳、贵池、青阳等地群众也赶来观看,观众高峰日期达数万人次。
1956~1990年县文化馆举办文艺演出及书画摄影展览情况表

文艺创作
明代,县人佘翘著有剧本《量江记》、《赐环记》、《锁骨菩萨》,诗集《浮斋百韵》、《秋浦吟》,文集《翠微集》、《幼服集》等。清代本县主要文学著作有:章延对《携油亭诗集》、《宣州集》、《周易训》、《周礼辩证》、《七号草堂古文》。夏思涸著《少()诗文集》、《少()赋草》四卷。张大观著《愚谷公遗稿》二卷。王卿云著《清澹居诗集》二卷。章午峰著《注理札记》十四卷,《读通鉴纲目札记》二十卷,《翰霹书屋赋》二卷,《古今体诗》二卷。黄景仁著《两当轩诗集》二卷。何顺之著《蜀道()》二卷。朱九安著《集唐集》二卷。章燮理著《燮理诗集》二卷。张良鉴著《镜斋公遗诗》二卷。章锡卿著《求诚日记》三十卷,《东游日记》二卷,《诗文集》四卷。毕子卿著《求放心斋》(现存省图书馆)。
建国后,群众文艺创作越趋活跃,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使群众文艺创作日趋繁荣。本县文学创作形式丰富多样,有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报告文学等多类体裁,作品内容广泛,较好地反映出改革时代的风貌。全县现有业余文学创作爱好者200余名,其中有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作品。1988年3月成立铜陵诗词协会,有会员100余人,会长李恒增,协会主要成员县人有方才贤,姚能斌、章尚朴、章天赠、方明光、郑家风、崔田等。协会与省内外约30个诗词组织建有学术交流关系,创办刊物《五松山诗词》在全国诗会、诗社内部交流并传入美国、台湾、香港,至1990年已出版2期共2500册,刊载诗、词、曲等作品330余篇。群众艺术创作亦丰,县人多有美术、摄影、歌曲等作品在报刊、电台、展览会上发表和参展。农民书法家查日华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研究会员,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各省的书法比赛,并在北京、河北、辽宁、山东、四川、河南、甘肃、广西、江西、安徽等省展出。曾1次获文化部三等获,37次获省级比赛奖,其硬笔书法被载入《中国硬笔书法家辞典》。
1978~990年铜陵县县作者发表的主要文艺作品一览表

民间文艺
民歌本县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革命斗争创作了大量的民歌,并以口传方式流传至今,其中有甚多的优秀作品:《牛歌》曾参加1956年省民间音乐会演并获优秀节目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广播电台曾予播发,并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收录出版。《我俩有心怕什么》参加1956年省民间音乐会演并获优秀节目奖。《放绵羊》参加1959年省及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会演,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收录出版。
牛歌

放绵羊


我俩个有心怕什么

民乐本县流传较广的有唢呐吹奏曲和十番锣鼓打击乐曲。唢呐曲常为民间婚丧事之用,本县流行的曲牌有《朝天子》、《三小柳叶》、《大开门》、《双芙蓉》、《石榴花》、《得水令》等40余个。十番锣鼓系民间庆典之用,鼓点有百余种,大多失传。现保存的有《急急风》、《双绞丝》、《双长锤》、《大出场》、《四边静》、《水里鱼》、《凤点头》等十余种,现选录唢呐曲2首如下:
三小柳叶

朝天子

民间舞蹈本县传统的民间舞蹈有送秋舞、丝线舞、云灯舞等。送秋舞流行于圩区一带,每年逢中秋为庆丰祝福或为新婚祝福之用。舞曲唱腔圩区多用目连戏的《撒帐调》、《小拜年》等,山区则多用《八仙庆寿》调。唱词常以“八月十五天门开,我坐麒麟送子来”等句开首,后面可即兴演唱。送秋舞参加1959年安庆地区业余文艺会演获优秀节目奖,1981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汉族民间舞蹈介绍》一书收编,1985年报送《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丝线舞是表现民间女青年爱情的舞蹈,曾参加1959年省及安庆地区音乐舞蹈会演,1984年参加铜陵市首届“天井湖之春”歌舞节并获演出奖。云灯舞流行于圩区农村,基本动作有穿十字、串四门、连环套、空中漂、云打滚等,曾参加1958年省音乐周会演获节目奖。选录送秋舞伴唱词曲一首如下:
送秋舞

民谣
送郎歌
送郎送到门槛房,抬抬脚板量一量,
五寸门槛不算高,怎么难出房?
送郎送到天井边,一阵云来一阵烟,
打开窗子望望天,老天还没变。
送郎送到荷花塘,合起花心叶里藏,
等到春夏秋冬后,花开只为郎。
送郎送到甘蔗园,问郎甘蔗甜不甜,
郎走三日甜变苦,甘蔗变黄连。
送郎送到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
劝郎过桥身要稳,不稳命难逃。
送郎送到石头涧,哥在水来妹在岸,
小妹从今不湿身,等郎回来看。
送郎送到五里亭,一阵阴来一阵晴。
送郎一把骨子伞,遮日又遮阴。
送郎送到小船上,一篙撑开有十丈,
行船不要招闲风,有风就起浪。
送郎送到桃子林,一点红来一点青,
青红桃子任你摘,只要郎称心。
送郎送到十里坡,十里坡上野花多。
野花虽好莫乱采,手痒有刺棵。
只爱庄稼种田人
心肝哥哥妹的人,大山里头出茯苓,
桑树头上出绸段,稻棵头上出黄金,
小妹不贪富和贵,只爱庄稼种田人。
手挽手儿扶过来
郎那么去,姐那么来,
田埂路窄让不开,笑郎脱鞋跳下田。
骂声哥哥你好呆,窄路相逢让不开,
手挽手儿扶过来。
提提嗓子唱山歌
远望小妹出河坡,青石旁边把衣搓,
有心上前叫声妹,又怕人多不理我,
不理我,提提嗓子唱山歌。
衣裳未干望太阳
太阳下山红又黄,小妹出来收衣裳。
带收衣裳带望郎,双手放在手篙上。
娘问女儿望什么,衣常未干望太阳。
太平军进驻大通
男丁北去运米粮,妇女煮饭喷喷香,
年少孩童喂畜牲,同祝天军日月长。
民谚
国是民之本,民是国之魂。
家贫见孝子,国难见忠臣。
国乱思良相,家贫思贤妻。
人服王法草服风。
行要好伴,住要好邻。
衣是新的好,人是旧的好。
朽木不可为柱,坏人不可为伍。
白的容易黑,黑的不易白。
秤砣虽小压千斤。
多吃四两盐。走路在人前。
讲话轻,过话重,十里路上无真讯。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无志之人长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
吃人家嘴软,拿人家的手短。
笑破不笑补,笑过不笑改。
树小扶直易,树大扶直难。
聚财不如教子,闲坐不如读书。
腰缠万贯,不如一技在身。
千般易学,一窍难通。
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
若要人敬己,必先己敬人。
求人不如求自己。
人无信誉难立,店无信誉难开。
在家不答人,出外无人答。
朋友千个少,冤家一个多。
勤劳的人汗水多,好吃的人口水多。
菜没盐无味,话无理无力。
眼睛再亮也望不见背上疮。
成家之子惜粪如金,败家之子用金如粪。
宁在囤尖省,不在囤底紧。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人不逗地,地不逗人,
麦见阎王(深播)菜见天,棉花豆子撒面前。
霜打油菜夹,到老都不发。
种地不用问,多杠助头多挑粪。
山芋怕痒,越摸越长。
水是水稻命,水多水稻病。
麦到芒种稻到秋,豆过白露就管收。
无酒莫请客,无灰莫种麦。
稀麻密麦,豆子棵里请客。
旱发芝麻湿发麻,旱死芦稷笑死粟。
日晒稻黄,雨落麦黄。
雪花大,熟棉花。
二月阴连阴,小麦气断魂。
年成不用问,午季来把信。
治山治水不栽树,有水有土保不住。
柳树不怕淹,松树不怕干。
泡桐不用问,根要浅,宕要深。
松树要挤,杉树要剃。
要得牛长膘,多喂露水草。
喂猪无别窍,窝要干食要饱。
小猪要跑,大猪要睏。
油菜栽心,白菜栽根。
棉助七次白如霜,稻耘七遍猪无糠。
瘦地怕好汉,好地怕懒汉。
四月八,冻死黄毛鸭。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吃了中秋粑,棉衣身上拉。
过了重阳午时节,不是风来就是雪。
秋后十八盆,河里断了洗澡人。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三月尚有桃花雪,四月还有柳条霜。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大寒天气暖,冬到二月满。
天河朝东西,人人穿棉衣;天河朝南北,家家叫热。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
雷打惊蛰前,二月雨绵绵。
春寒雨丢丢,夏寒水断流。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小署南风四十天。
立夏不下,无水打坝;小满不满,无水洗碗。
五月南风涨大水。
太阳拦中现,三天不见面。
小署打雷,大署破圩。
惊蛰下一点,反春四十天。
春东风,雨家公。
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
夏起西风雨,冬起西风晴。
冬前不结冰,冬后冷死人。
旱刮东风不雨,涝刮东风不晴。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瓦瓦云,晒死人;棉花云,雨淋淋。
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虹低日头高,明月似火烧。
民间故事
“铜陵虽小,八宝之地”由来
清康熙年间,铜陵佘家大院的举人余合宗赴京赶考,却名落孙山,适逢康熙皇帝五十大寿,满朝庆祝。此时落第考生尚未离京,都想凑个热闹,却又囊中如洗,只好用寿联送贺,余合宗也做了一副随大家一起送交金殿。
康熙皇帝行过祝寿典礼后,便去赏阅寿联,看了多时都只微微摇头,忽见角落里有一副寿联,上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未有一朝一统四万里”,下联“五十年大寿,从今而后,还余九九九百五十年”,落款是铜陵佘合宗。康熙不由龙心大悦,心想,上联祝版图完整,下联祝朕万岁,对偶工整,书法劲健,真乃妙手匠心!次日康熙皇帝便召见佘合宗,并钦赐进士,当殿加封十府道台职。满殿文武大臣都心里不服,都说铜陵是个小地方,名不见经传,小地方的举人有什么真才学?康熙皇帝见满朝议论,便问佘合宗:“小小铜陵有何独特”?佘合宗不慌不忙启奏道:“启禀皇上,铜陵虽小,八宝之地,金银钢铁锡,生姜大蒜麻。”两句话就把铜陵虽小物产丰富的特点概括得恰到好处,康熙皇帝越发赏识,满朝群臣也无话可说了。从此,“铜陵虽小,八宝之地”的说法便传开了。
凤丹的传说
铜陵县新桥乡境内有座凤凰山,山上金沙土遍布,种植凤丹已有千年历史。凤丹是怎么到铜陵来的呢?听老人说,唐代武则天称帝后,酷爱花苑,当时正是初春,余寒尚在,花苑中的花木都未开放。为了观花散心,武则天乃下旨催花:“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第二天,花苑中众花怒放,唯独牡丹不开,这使武则天大为恼怒,乃下旨将苑中牡丹如数驱出宫苑,并贬往洛阳去受欺凌。有一颗名叫丹心的牡丹花,不愿忍受这种鞭笞和欺凌,私下逃到铜陵凤凰山来,立志要住进农家,不再当宫苑中的“观赏玩物”,更不做达官贵人家的“富贵花”。她把自己艳丽多彩的容貌,隐藏于根部,使其根皮入药,在为百姓治病中层现新容。
丹心牡丹花,隐居于凤凰山区,后来却被武则天发觉,并派出花神前来捉拿。当花神一到这里,看见满山遍野都盛开的牡丹花,无法认出那颗是丹心牡丹花,只好匆匆回去禀报武则天去了。原来丹心牡丹花知道,自己是武则天驱出宫苑贬往洛阳的牡丹,要逃避这一灾难并非容易,于是她竭力改变以往在宫苑里那种雍容华贵姿态和生活习性,形成寻常百姓的装扮,所以丹心牡丹花能逃脱花神的捉拿,免遭劫难。
千百年来,丹心牡丹花自己结籽育种繁衍子孙,终于把凤凰山装扮成一座美丽的“牡丹园”,而凤丹也成为丹药之冠,誉满海内外了。
相思树传奇
相思树,位于新桥乡凤凰村,在凤凰石北下侧有一清澈透明的小河,叫凤凰河,相思树则根分两边,骑于小河之上。
数百年前,凤凰河上还没有相思树的时候,河东住有一富翁,姓周,家贯万金,人称周老爷,但人丁不旺,到了半百之年才添了一闺女,合家欢喜,爱如掌上明珠,取名“天珠”,意思是天赐宝珠。到了十二三岁,已知不少书文,懂得不少知识道理。周家本是数代书香门第,注意教育后代。其父为了女儿能学就成才,特自设家庭学馆,聘来名望塾师,让女儿学习文化。周家奴仆中有个小侍名双宝,家住河西,父母早丧,是卖进周家的。小双宝虽出身贫寒,但也气宇不凡,更有天赋的聪敏,在周家进出,与小姐朝不见晚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女都已长大成人,小姐终于爱上了小宝子的勤劳和质朴,宝子也喜欢小姐的勤学有知,心地善良,双方爱慕之情日益加深,他俩由相识到相爱,直至私订终身。老爷知道后恼怒万分,决计要陷害青年好另择高门。小姐的小丫环,胆大勇为,十分同情小姐,得知此情如实告诉了小姐。但家规太严,谁也无力抵抗。一日,夜色朦胧,细雨绵绵,小姐同双宝一合计,决定离开富豪之家,另觅生路。当二人跑到小河边时,已是路断狼嚎,后面又是家丁举火紧追。双宝自知必死无疑,遂跳入河中,以绝小姐之望。小姐见状,放声痛哭,也卟通一声跳入河中。此时风紧雨急,河水急骤上涨,阵阵洪流淹没了一对相知相爱的青年。事后不久,河上长出了这株相思树,据说,就是这对青年的化身。如若不信,请看小姐诗稿中有这样的歌词为证:“今日相饮凤河水,它年愿作连理枝。”
清凉寺的传说
狮子山清凉寺,在长江一带颇有盛名,其传说更为神奇动人。
狮子山在县东,距城关70华里,山顶如一狮首,雄壮威武,神态自若,栩栩如生。传说这是一头狮子的精灵所变,狮子首在钟鸣,面向繁昌,尾拖青阳,整个山脉蜿蜒连接三县,故有民谣说:“狮子山狮子王,睡在铜陵吃繁昌,屙屎肥青阳。”狮子山上不仅树木参天,奇药如锦,鹿兽珍禽繁多,更有泉水清甜,四季长流,确是灵山佛地。
狮山建寺庙,已是1100多年前的事了。当地流传,南泉是一成佛的和尚,终日云游,步履五洲四海。一日,他来到狮子山,远看雄狮逼真,脉相成龙;近看怪石天工,树木苍翠,泉水喷涌,景致如画。他恋恋不舍这神仙般的狮子山,决心在此建立佛地。于是,他冒严寒,顶烈日,走遍大江南北,进街串巷,化缘建庙。一晃三年过去,所化银两很少,无法建筑一座庙宇。一天,长江中正飘来一座大木排,原来是芜湖一巨商从江西贩货来。南泉一见顿生喜悦,即手敲木鱼,上得木排,向主人深深施礼,要求布施。排主毫不理睬,只管吃烟喝茶……。南泉只是闭目凝神,不断敲着木鱼,盘膝坐在木排上。主人不给,南泉不走,竟如此连续坐了七个昼夜。到了第八天,排主不耐烦了,向南泉大声喝道:“你这老僧到底要化多少方休?”南泉双手合十,答道:“只求化得一布袋木材,则已足矣!”排主嘲笑不止,应允道:“好,任你装足一袋吧!”南泉连声道谢:“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随即从内衣袖里取出一条大布袋,抖开,套起木排尾端,转身上岸。谁知南泉那布袋是只神袋,可装日月,能吞山河,小小木排岂在话下。刹那间木排逐渐下沉,排主慌忙上岸追赶老僧,但已不知去向。
南泉返抵狮子山后,立即请来众多能工巧匠,合计开工建庙。诸工匠一见工地上一无木料、二无砖瓦,就嘲笑地问老僧:“你建庙的材料存在哪里?”南泉胸有成竹地告诉工匠们:“砖瓦就在山上烧制,木材已存于崖下水井中,请大家搬来就是。”工匠们齐来井边,只见一根木材冒出井口,十余人合力拔出井来,拔出一棵,接着又冒出一棵。匠工们甚觉稀奇,如此这般整整拔运了三个月,工地上竟是木材如山。南泉问:“木材是否够用?”匠工们齐声回答:“足够!足够!”南泉说:“好。”话音刚落,那井中的木料再也拔不出来了。南泉古寺竣工时,共建房九十九间半,离百数尚缺半间。后来那口运木井里一直留下一截木桩,供后人瞻仰其神功奇迹。
庙宇竣工后,继之雕塑佛像和装金点光,至最后一尊大佛像时已是银两花尽,金粉用光,无法再涂金抹粉了。南泉只得再次下山化缘,当他来到芜湖某一金号时,只见作场上炉火正旺,那炼金的镬鼎里金水沸腾,光耀闪眼。他即掌佛求施主化一口金水,供塑佛装金之用。店主一听十分诧异,问道:“金银只论两,哪有取一口金水之理?”又允道:“你若不怕烫,可以自取,我愿助你成功。”南泉谢过施主,即进场俯首向镬中喝了起来,如喝温汤一般。片刻将镬中金水喝个尽光,转过身仰面大笑,飘然而去。店主哑然,无可奈何。南泉回至庙中,立即登上佛龛。朝着泥塑大像从上至下倾口喷出,结果吐尽金水,只涂了上半身。后来那下半身虽经施主赠助,以赤金补贴,却总比不上吐饰部分的均匀和光泽眩耀。这使南泉郁闷成疾,兼之劳累过度,不久即圆寂仙逝。寺内原供有一“吐金佛”就是这个来历。
大通四季小菜
明清之际,大通已成为水陆交通要冲,又是通住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大门”,因此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南北杂货目不暇接,珍肴美味遐迩闻名。
据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一行人微服简从,路过大通,见一家小菜馆的老板娘风姿绰约,便信步走进茶馆,憩息饮茶。老板娘聪明伶俐,眼力过人,见为首客官气宇轩昂,断定非等闭之辈,于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迎请客官就座。但见她用青花盖碗,沏上九华山“毛峰”,双手一一献上。乾隆帝轻轻揭开碗盖,不觉喜上眉梢,尚未开言,又见她用红漆托盘献四小茶点。你道这四只白如玉、镶金边的小碟内盛有何物?原来是大通名产四季小菜:碧绿的香菜,酱红的茶干,黑亮的瓜子,雪白的冰姜。帝王家吃厌了山珍海味,看腻了宫廷糕点,如今猛见得如此赏心悦目的茶食,乾隆帝眼睛一亮,倍觉新奇,于是一边品茗,一边品味,不多时,龙颜大悦,竟不耻下问,“讨教”起老板娘来。老板娘胸有成竹,出口成章:“大通这四样小吃,青的、红的、黑的、白的,色彩鲜明,象征一年四季,春天麦绿,夏季荷红,秋翻沃土,瑞雪年丰。这四样小吃,香的、辣的、咸的、甜的,香喷喷,辣和和,生津开味,益寿延年!大人屈尊我荒村小店,又如此垂爱这农家土产,民妇理当奉送。……”乾隆帝闻言大喜,命随从重赏老板娘,并置办这四季小菜精品进宫,赏赐后妃和皇亲国戚。从此,消息不胫而走,传为美谈。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