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铜陵县委员会(简称县政协委员会)依照《中国人民政法协商会议章程》于1959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其职权是对县内重大政务、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及本县人民群众生活方面等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指引下,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县政协委员会委员由中共铜陵县党组织及各界、各团体、各地区民主协商产生。
1966年5月“文革”开始后,县政协委员会被迫停止活动。1980年11月20日,恢复政协机构。1959年11月至1990年末,本县共产生七届政治协商委员会。
历届会议
首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1959年11月25日在县城召开,87名委员出席会议,会期7天。会议听取中共铜陵县委副书记吕捧楼作的《政治报告》,学习《全国政协章程》;协商选举了政协主席2名、秘书长、副秘书长各1名,常务委员20名。政协常委许开运作了《关于提案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还宣读和通过了给安徽省委、池州地委的致敬电和致全县水利兴修工地上施工人员的一封慰问信。
二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1963年10月15日在县城召开,80名委员出席会议,会期10天。会议听取了政协主席刘国印作的有关国际形势方面的《政治工作报告》,副主席陈春圃作的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甄庆堂作的《法院工作报告》;审查通过了县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提案委员会提出的《提案审查报告》;选举主席1名、副主席3名、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1名,常务委员19名。
三届一次全体会议于1966年1月25日在县城召开,87名委员出席会议,会期7天。全体委员列席了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中共铜陵县委书记宋毓秀作的《政治工作报告》;县长吕捧楼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县政协副主席杜福清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主席1名、副主席4名、秘书长1名、常务委员18名。
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80年11月26日在县城召开,109名委员出席会议,历时9天。全体委员列席了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协副主席陆顺堂作的政协三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主席1名、副主席4名、办公室副主任1名、常委20名。
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2年1月12日召开,107名委员出席会议,会期4天。会议听取、审议副主席章天赠作的政协四届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听取县委副书记肖培成《关于政协性质、任务及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等方面问题的讲话;列席了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经过民主选举,增补副主席2名。
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83年1月20日召开,会期6天,103名委员出席会议。列席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讨论了县长肖培成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大会所作的政治决议;经民主协商选举,增补本届委员会副主席1名、常委5名。
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84年4月23日召开,会期7天,99名委员出席了会议。全体委员列席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通过了政协副主席项良如、查全华分别作的政协四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选举产生主席1名、副主席6名。办公室主任1名,副主任2名,常委13名。
五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1985年4月1日召开,会期5天,105名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审议了政协副主席查全华、石泽鸿分别作的县政协五届二次《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关于提案处理情况的报告》;全体委员还列席了县九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听取了县长陶国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县委副书记徐向东代表县委到会讲话。
五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86年3月25日在县工人俱乐部召开,会期4天。107名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副主席高宗棠关于市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精神的传达,副主席项良如作的《专题报告》;听取并审议了副主席查全华、石泽鸿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委员们在会议上还交流了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服务的经验;会议表彰了先进集体和个人;出席会议的委员们列席了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六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87年4月14日召开,142名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副主席查全华、石泽鸿分别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办理情况报告》,选举政协主席1名、副主席6名,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各1名,常委16名;大会主席团向退下来的政协委员发了慰问信;县委副书记徐向东到会作了讲话;委员们还列席了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六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8年4月18日在县城关举行,历时5天,138名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审议了副主席杨紫云、石泽鸿先后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办理工作情况报告》,听取学习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今后工作意见的汇报,有10名委员作了参政议政的大会发言,县委书记于振启到会作了讲话。
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89年4月16日召开,历时5天,141名委员出席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副主席杨紫云、石泽鸿分别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办理工作报告》,听取副主席唐懋勋、查全华、高宗棠、戴衍武分别作的工作情况报告和今后工作意见的汇报,县委书记于振启到会作了讲话。
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0年4月9日在县城关召开,137名委员出席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副主席杨紫云、查全华分别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选举政协主席1名、副主席7名、常务委员17名。有12名委员作了参政议政大会发言,县委书记于振启到会作了讲话。
铜陵县政协历届委员会委员组成情况一览表

政协常委会
县政协常务委员会,是县政协委员会常设机构,由每届第一次全体委员会选举产生。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书长、常委13~20人组成。主席主持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副主席、秘书长(后易称为办公室主任)协助主席工作。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主席办公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常委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必要时亦可随时召集。
常委会下设有关工作组和工作委员会,是组织委员进行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第一届设文卫、工商2个工作组(大通、顺安成立综合工作组)和学习委员会(下设学习分会)。二、三届常委会机构设置同前。四届常委会设文史资料研究小组、科技、文教卫生3个工作组和学习委员会。五届常委会设医药卫生、科技、教育、文艺体育新闻、城乡经济建设、祖国统一6个工作组和学习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1986年10月31日,经五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决定,成立县政协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同年10月成立顺安、大通、城关3镇和县农牧渔业局4个基层政协联络组。六届常委会在钟鸣、朱村、董店、流潭、西湖、老洲建立起基层政协联络组,1988年1月成立铜陵县政协老委员联谊会。七届常委会根据全国政协《组织通则》精神,对县政协工作机构的设置进行调整,由原来的4个工作委员会、6个组,改设为提案、学习、文史资料、经济科技、文教卫体新闻、社会法制、祖国统一联谊7个工作委员会。1990年,县政协在永丰、新桥、胥坝3乡增建基层政协联络组。至此,全县乡镇政协联络组已建起13个。1990年末,县政协常委会共有在编专职干部16人。县政协常委会开展的重要活动有: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县政协以参与本县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及人民群众生活等方面重大问题决策的协商、监督为主要职能。全体委员自1966年元月始均列席本县历届历次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各项重要事务的讨论,并通过建议和批评的方式,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主席、副主席均列席和参加县党政重要会议,对重要问题的实施、重要政策的落实、重要的人事安排皆提出建设性意见。此外,政协各工作委员会、工作组就业务工作的开展问题均能与县委、县政府的职能部门对口相互协商。对于政协换届工作和人事安排方面问题亦与县委、县政府进行协商。自1980年恢复政协委员会后,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活动益趋经常化、制度化。1988年4月和1990年4月,先后有22名委员分别在县六届二次、七届一次全会上作参政议政的专题发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对帮助党政部门的决策制订和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县政协还采取开好各种例会的办法,以履行协商、监督的职能。1990年,除召开全委会外,共召开主席会10次、常委会5次。在每季度召开的常委会上,一般都要约请县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通报情况,并听取常委们的意见和建议。
为经济建设服务。县政协以建立政协公园、举办情况汇报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发倡议书,通报表扬,组织开展评“双先”等多种形式,团结和号召各界人士为经济建设知情出力。1981年至1985年,组织对董店、金榔、钟鸣药材生产、收购情况的调查,对城关、顺安、朱村等地乡镇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为振兴本县经济和科技发展方面献计出力。1985年5月下旬,组织经济、科技工作组赴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1989年12月,县政协在胥坝乡举办了“信息发布会”。1990年,组织委员和有关人员赴东至县考察了该县“棉花摘早蕾”经验并写出专题考察报告,提出本县逐步推广实施这项技术的意见,送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参考。
是年,开展了“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调查、考察、咨询服务等活动约50余(项)次。
发挥政协各机构作用。政协各工作组及工作委员会是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经常性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1990年有62名委员和各界较知名人士参加。各工作组和专门工作委员会经常开展调查研究,献计献策。先后开展了义务治病、咨询,食品卫生情况考察,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拟订及举办小型书画展等方面活动。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种有益社会的事业。1990年12月,文艺新闻组对西湖、钟仓等乡的文化站的建设和农村电影事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为西湖乡文化站的建立和钟仓文化站的恢复活动及解决农村看电影难问题起了促进作用。1980年至1990年,县政协各工作组、专门委员会共开展了200余项专题调查,提出调查报告约140份,有80余份专项调查报告,曾在省、市政协有关刊物上发表。
编辑文史资料。1980年11月20日成立文史资料研究小组,1985年更名为文史科。政协文史科在县内外广泛进行史料征集,先后征集稿件达180余万字。1984年1月编辑出版《铜陵文史资料选编》第一辑,至1990年共出版5辑,计约43.9万字,共发行7000册。县政协文史资料编写、发行工作曾于1983年、1986年先后受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奖励。
铜陵县政协常委会主要领导人更迭表

上一篇:第二节 政府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