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6年(1927年),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派员来铜陵筹建国民党铜陵县筹备委员会,委任朱枚章、徐光廉、章雅廉、童润泉、张大庚等5人为筹备委员会委员,内设组织、宣传、工商、农民、青妇5部。未几,发生“四·一二”政变,筹委会被捣毁。嗣后,重设国民党铜陵县改组委员会,王璇(女)、慈浩然、宋清泉、张大庚、王歧等5人担任组委会委员;同时成立国民党铜陵县清党委员会,潘家齐任主任委员,清除国民党内的左派及进步人士。
民国17年夏,国民党铜陵县改组委员会改为国民党铜陵县指导委员会,实行党委制。梅肖堂、陈鲁卿先后任常委。下设组织、宣传、训练3部。民国20年又改为国民党铜陵县整理委员会,仍系常委制。刘学翔、何振民先后任常委。内设组织、宣传、训练3部。下辖五松、顺安、犁桥3个区党部及6个区分部。时有国民党员百余人。
民国23年,撤销整理委员会,省党务整理委员会决定青阳、铜陵2县合设中国国民党青铜县党部,派陈玉澜任党部特派干事。民国25年,青铜县党员分开,成立铜陵县党部,郑汉任党部特派员,下设大通、和悦、五松、顺安、犁桥5个区党部。
民国23年底至翌年秋,国民党中统组织“铜陵县特务室”(后改称青铜肃反专员室),推行国民党“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方针,配合地方军政势力,破坏共产党组织和革命进步团体,胁迫群众“自首自新”。当时中共铜(陵)繁(昌)无(为)县委的大部分党员遭到逮捕,一些党员惨遭杀害。
民国27年冬,县境大部分沦为日伪统治区。同年郑汉离职,特派员一职由曾达文充任,党部机关亦流亡到铜青南山区一带。民国29年,曾达文奉安徽省国民党党部之命,改组县党部,旋又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国民党铜陵县执行委员会。曾达文任书记长。同时成立国民党铜陵县监察委员会,以监察党部工作。其时,全面进行调查登记党员,整顿党的基层组织,并吸收发展了一批党员,建起金凤、丹凤、钟鸣、陶城、朱村5个区党部和情报站,还相继在县府机关和国民兵团内建立9个直属区分部。民国34年,县党部下设大通、五松、顺安等十多个区党部和直属区分部。区党部下设若干区分部。国民党党员发展至2000人。民国35年10月,江剑铭接替曾达文的书记长之职,对执委会和监委会进行整顿,对党员进行总清查,清除“信仰不笃,操守不坚”的党员。抗日胜利后,国民党县党部从青阳乔木湾迁回铜陵。
民国29年,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派驻铜陵县调查室,加紧监视和限制共产党革命活动。民国30年1月“皖南事变”后,调查室公开挂出牌子,特工组织和人员也有较大发展。他们在共产党游击区实行“围剿”,同年将金凤乡共产党员花良虎当众杀害。民国34年9月,新四军奉命北上,调查室专员牧承前为彻底破坏皖江根据地共产党组织,先后在城关(厢)、大通、顺安、犁桥、五峰、钟鸣等地设立6个区干组,18个乡镇中心组,140多个保训组和700多个村甲小组,通过他们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地方干部,胁迫近万人“自首自新”。张良仕等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民国37年3月,在郎坑捕捉“共党嫌疑”叶维贵、黄小狗、叶文春等6人。民国38年2月,在沈桥、羊湖一带,以所谓“通匪”罪,先后杀害朱德信、江永才、肖寿祥等人。
民国36年,国民党实行党团合并,本县成立党团统一委员会,凡参加登记的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团员均转为国民党党员。同年12月,国民党铜陵县党部和三青团铜陵分团部合并统一,党部书记江剑铭,王培棠、舒其祥分别任执行委员和副书记长。全县成立16个区党部(下各辖若干区分部)和6个直属区分部,约有国民党员3000~4000人。民国38年4月,党部瓦解。
附:三青团
民国35年(1946年)3月,三青团贵池分团部主任倪椿派周笠来铜陵开展建团工作。周来铜后,即与时任五松小学(现属城关镇)教导主任的张龙生(民国31年在泾县加入三青团)取得联系,通过他发展了一批三青团员,并对在外地加入三青团的老团员进行登记。不久,建立五松、汀洲、和悦3个区队。同年7月,设立三青团贵池分团部铜陵区队联合办事处,张龙生任联合办事处主任,管辖各区之团务。“联办”内设组织、宣传、乐康、庶务4股;创办“松青”小报,作为开展团务和控制青年思想的刊物。
民国36年1月,三青团安徽支团部指派王培棠在铜陵筹备三青团铜陵分团部。2月,三青团铜陵分团部正式成立。王培棠任分团部主任,舒其祥任书记。内设组织、宣传2股。筹备期间,通过登记老团员和发展新团员,增建了顺安、大通、安平、忠信4个区队,加上原有的3个区队,以及由繁昌分区划入的钟鸣区队,分团部共辖8个区队。嗣后,三青团组织得到扩充,团员很快增至600余人。分团部便以乡镇为单位分别设立17个乡镇区队,并在2所中学各建1区队。各区队长大都由乡镇长兼任。民国36年12月,三青团铜陵分团部奉命并入国民党铜陵县党部。至此,三青团组织消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