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集镇建设
大通镇北宋年间始建大通镇。清末,与大通隔江相对的和悦洲逐步得到发展。至民国19年(1930年)和悦洲建成3街13巷,成为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的省内四大商埠之一,有“小上海”之称。民国27年毁于战火,仅存圣公会、法华庵、天主堂3处,大通街亦仅存上段33家。抗日战争胜利后,居民重建家园,但规模远不及抗日战争之前。建国后,大通街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步得到发展,和悦街多为居民居住,面貌变化不大。1958年对大通街的中街和二街进行改造,分别铺成方块石和水泥路面,安装路灯22盏,兴建百货公司、邮电、银行等设施。1982年建自来水站,铺设供水管道3200米,日供水3000吨。同年建900余座的电影院1座。1983年建500平方米角钢焊接框架结构的菜市场1个。1986年建大通中学教学楼。1987年建大通小学教学楼。1988年建电视差转台。1990年在和悦洲建自来水分站,铺设供水管道4500米,结束了和悦洲居民从长江肩挑手提饮用水的历史。同年在长龙山重建文化站,为仿徽派建筑,建筑面积220平方米。至1990年,该镇有大通街、和悦洲两条主要街道,各类房屋14.5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0.41万平方米,人均住房9.77平方米,有道路4700米,下水道5500米,防洪堤400米。芜(湖)安(庆)航线客轮常年停靠此地,青(阳)(大)通河汛期可通航至童埠,公路可通往新建、董店和县城。董店煤矿专线小铁路与该镇相通。
顺安镇唐初设临津驿。唐末为义安县县治。元至正十六年至明永乐二十二年(1356~1424年)辟街道,并建楼阁数处。明万历年间重修。清代和民国时期有街道1条,分东、中、西三个街段。民国27年(1938年)遭日军飞机轰炸,镇上建筑几成灰烬。抗日战争胜利后,临街建有砖木结构的平房和二层板面楼房。建国后,该镇先后建成教育、文化、卫生、商业、银行、邮电、供水、排水、照明、交通等公共设施。50年代建工人俱乐部,设文化站、新华书店。1971年建供水站,引新顺安河河水供居民饮用。1974年建顺安大桥,系公路行车桥。80年代初将街道路面改造为方块石、水泥路面,挖明、暗排水沟2000米,安装路灯17盏,并新建了4条穿街道路,长1800米,宽9米,柏油路面。1982年建900余座位的电影院1座。1985年建顺安幼儿园大楼,并先后建顺安中学教学楼2幢。1986年建商业贸易服务大楼——临津楼。1988年建顺安自来水厂,日设计能力2200吨,水源为深层地下水,采用无塔供水器,日供水800吨,用户2000户,受益人口8000人,普及率96%。1989年建顺安邮电大楼。至1990年,该镇有东正、中心、临津、西溪4条街道,长400米,宽3.5米,有各类房屋16.0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82万平方米,商品房450平方米,人均住房8.33平方米。芜(湖)铜(陵)铁路、繁(昌)木(镇)公路穿镇而过,新顺安河汛期可通航至胥坝、安平和县城。
钟鸣镇宋代,钟鸣有九井十三街。建国初,钟鸣仅存小街一条,南北走向,长370米,宽3米,石砌路面,后铺成水泥路面,有下水道250米,沿街多砖木结构平房。50年代起,先后在旁小街下街头而过的芜(湖)铜(陵)公路东西两侧兴建了供销社、汽车站、邮电局、旅社、银行、卫生院、食品站、收购站、税务所、合作食堂、铜陵锁厂等建筑,逐渐形成钟鸣的一条主要街道,称公路街,长300米,宽12米,柏油路面。1983年建自来水站,日供水400吨,其中工业用水占80%。为解决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矛盾,该镇于1987年开凿一口日产400吨的机井,专供居民生活用水。1985年建钟鸣中心小学教学楼,后又建钟鸣中学教学楼。1986年建农贸市场,同年建政府办公楼。1987年先后建税务楼、邮电楼、工商楼、法庭楼及私人楼房数幢,形成楼房街。至1990年该镇有小街、公路街、楼房街3条街道,各类房屋9.99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4.03万平方米。芜(湖)铜(陵)铁路、繁(昌)木(镇)公路、铜(陵)南(陵)公路穿镇而过,黄浒河经镇北流入长江,汛期可通航。
乡村建设
清末和民国年间,本县山区和丘陵地区以砖木结构瓦房为主,通常为横式三间,中间为堂心,两侧为卧室,附设厨房。富户多建有大院或三合院,砖墙瓦顶,有穿枋和板壁,也有少数富户建有二层砖木结构的走马转楼,呈长方形,前厅与后厢房置有天井,内装杉木板壁和楼板,登楼有回廊通往楼上各室。洲区和圩区,以草房为主,多为夯土墙,也有用芦杆或竹杆滚成草帘糊上泥浆作墙,屋面盖上稻草或茅草,一般也为横式三间,还有一些贫困户建“观音合掌”棚,结构简单,人畜共居。时农村建房无统一规划,自由择址建造,汀洲、太平、董店、胥坝、犁桥、沿船沟等乡间小集镇市景稍统一整齐,市面多建阁楼式门面房,楼下开店,楼上住人。乡村道路均为土路,宽及1~2米。
建国后,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恶霸的多余房屋,分给贫苦农民,一部分农民的居住条件稍有改善。1956年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开始对旧房进行翻新改造,也有部分农户新建了住宅。1978年后,全县农村普遍改造旧房,兴建新房,建筑标准不断提高,式样不断翻新,一般仍为砖木结构瓦房,以片石下基脚,横式三间,门窗宽大,嵌有玻璃,墙面粉以石灰砂浆。1982年县基建局增设农房建设股,负责对农房建设规划、指导。1983年县城乡建设领导小组成立,进一步加强对农房建设的领导。80年代初,农村新建住宅以合六间居多,在住房外另披脚屋、灶房等。1986年后,农村新建住宅开始向高层化发展。许多农户兴建了二层砖混结构楼房,有的农户则采用混凝土小构件和钢门、钢窗、水泥晒台的建筑式样。室内装璜趋向考究,有水磨石地面,有涂漆打蜡地面,有的还铺设拼花地板,塑料地板。据统计,1990年全县农村新建住房建筑面积12.82万平方米,其中楼房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14.5平方米。在农村住宅建设逐步发展的同时,电力、交通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1963年农村开始使用电力灌溉。1978年后乡村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对山、水、田、林、路、村庄进行综合规划和治理,加快了乡村公路建设。至1990年,全县各乡、村、生产队都通了电,照明普及率为99%。全县山区、丘陵地区和圩区公路运输畅通,老洲、安平两乡开辟了轮渡,结束了洲区不通汽车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商业服务网点和公共设施逐渐增多。各乡相继建了供销社、信用社、医院、学校、影剧院、旅馆、饭店、农贸市场等,有的乡还建有邮电所、农行营业所等。乡、村工业企业也逐步得到发展。各乡政府所在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乡间小集镇,高层建设日益增多。是年,全县乡村公共建筑面积为26.75万平方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