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储存
仓库建设明、清两代,本县设漕粮仓、预备仓、常平仓和社仓。漕粮仓:原名便民仓,建址在县城西门外,明末(1640~1644年)兵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后又增修,有官厅3间,左右房2间,敖仓45间,四周建围墙165丈。清咸丰年间兵毁。预备仓:原名盐义仓,建址在县治西,明万历三年(1575年)建,南向3间贮积谷,曰预备仓;西向3间贮社稻,曰社仓;东向3间贮义稻,曰义仓,建官厅1所,左右各建小亭1个。明末被左兵拆毁。顺治三年(1646年)重建。常平仓:县署外西首,原盐义仓基。清雍正五年(1727年),建敖仓8间,雍正十年建内署后5间,雍正十三年建内署西敖11间。乾隆六年(1741年)建二门外敖10间。社仓:县署前敖2间,大通镇敖2间,俱系官基。顺安镇敖2间、犁桥镇敖2间。清末,上述仓库均已被毁。民国35年(1946年),田赋实行征实后,置收纳仓14所,均系租用民房或用公房,时设时撤。
建国后,开始有计划地建设粮仓。1950年在城关、大通、顺安、沙洲(即汀洲)、凤凰(即钟鸣)、凤心(即犁桥)、大通、和悦等地建立粮食仓库,总库容为679.8万公斤,其中新建仓库容量为300万公斤。1951年先后在汀洲、大通建简易仓库,库容140万公斤。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随着经营网点的增多粮食仓库逐年增加。1963年4月全县粮食仓库库容增加2340万公斤、其中正式仓为1490万公斤,简易仓为850万公斤。此后,至1974年随着粮食购销业务的发展,先后在胥坝、马中、坝埂头、城郊、董店乡西垄、九榔、钟鸣、朱村、城关、大通等10余处分别新建、增建和改建粮食仓库,共增加库容970余万公斤。1978年和1980年又先后在顺安、流潭、大通、城关、安干、钟仓、胥坝、金榔等处分别新建粮食仓库,新增库容600余万公斤。1987年与1990年又先后新建粮仓2162平方米,库容470万公斤。1990年底,全县计有存粮点27处,粮食仓库面积26522平方米,总容量4748万公斤。其中苏式仓6108平方米,容量1121万公斤;房式仓14591平方米,容量2690万公斤;简易仓5823平方米,容量937万公斤;油罐2座,总容量15万公斤。
粮油保管建国初期,全县粮食仓库大都系祠堂、庙宇、公房改建,房屋陈旧而窄小,通风散热等条件差,不利于安全储粮。粮食职工为保管好储粮,对改建的粮仓经常打扫与清理,以逐步改善仓库环境。对储粮常以感观测定粮质和检查储情,对少数潮粮、发热粮常进行翻仓倒垛,以通风散热,或出仓照晒,以防霉变。1952年后随着粮食仓库的不断新建,粮食保管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按照“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并举”的方针逐步建立健全入库检验、储情测报、卫生保管、安全保卫和清仓消毒等保管制度。1955年起在县内开展“四无”粮仓活动,即开展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活动,受到安庆专区粮食局表扬。此后常年坚持,收效较好,1984年全县有2个中心站、14个分站、62幢仓库实现“四无”粮仓。到1986年实现了“四无”粮仓县。1980年后为加强粮油检疫和粮油卫生检测工作,先后成立县中心粮油化验室和大通、顺安、汀洲、钟仓中心站粮油化验室,并购置检测仪器30台(套)。
建国初期,由于粮食保管条件差和缺乏保粮知识,仓库时有害虫危害储粮。1952年后在县内开展“无虫粮仓”活动,对库存粮食采取物理防治。粮食入库前对空仓作消毒处理,入库时坚持好次分别储存,对生虫的存粮采用过风、暴晒及诱杀、冷冻的方法除虫。50年代后期粮仓虫害有所减少。为控制其生长繁殖进行了化学药剂防治,主要使用六六六粉和滴滴涕进行空仓消毒,用氯化苦、磷化锌、磷化铝和溴化甲莞进行实仓熏蒸。由于氯化苦、溴化甲莞毒气大且费用高,不久即停止使用。80年代后因化学药剂造成粮食污染易危害人体健康;又改以物理防治为主,兴建、改建了一批机械通风仓库。药物防治则主要使用毒性较低的磷化铝进行密闭熏蒸,其污染小且杀虫效果较好。1990年底全县机械通风仓容量1193.5万公斤,占粮仓总容量的25.14%。
粮食储备国家储备粮有“甲字粮”和“506粮”两种,分别为中央和地方代储粮。1966年代储“甲字粮”(稻谷)100万公斤,1973年批准转销。1977年代储“506粮”(稻谷)225万公斤,1978年4月批准转销。1980年代储“甲字粮”(折合大米)50万公斤,翌年5月批准转销,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专项储备粮制度,本县入库储备小麦50万公斤,稻谷1150万公斤。
1964年秋根据省粮食厅《安徽省粮食部门代生产队保管储备粮试行办法》,开始为生产队代储粮食,代储办法有作价付款和代保实物两种。作价代储:按统购价收购付给现金,储粮生产队提取时仍按原价买回。实物代储:按质论价收购入库不付现金,提取时按同等质量和品种拔付粮食。代储每50公斤粮食一年收取保管费0.10元,并扣除损耗粮0.5公斤,生产队储粮时发给“储备粮”存折,可随时提取。由于代储粮手续简单、存储方便并解决了生产队仓容和资金不足问题而受到农民的欢迎,代储粮逐年增多,代储量最高时达400万公斤。1982年后因国家粮食储存量增大且受仓库容量限制,代储业务逐步停止。
调运
建国前,本县粮油调运主要从水路进出。东流、桐城、怀宁、贵池和青阳等地的稻、米从长江或长江支流水运至大通,再从水路转运芜湖等地。本县顺安的稻、米,从顺安河起运经长江直运芜湖及下江等地。本县大通、老洲、安平、汀洲、胥坝产的黄豆由豆商集中从水路运至江苏一带。陆地运输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运程较短。
建国初期粮油调运如旧。1955年后,县内粮油运输主要按从产区进入销区的合理流向调运,先用手推车或船将粮食运至大通、顺安、钟鸣、荻港等集中点,再顺水路运往销地。1962年后由于洲区推广种植棉花,国家开始对这些地区的农民供应口粮。本县由粮食出口县转为进口县。1973年后随着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县内粮油调运转以公路运输为主,全县除大通、城关两地调往产区的粮食须从长江水运外,其它地区粮食进出均从公路由汽车运输。县外调运粮油由过去以水路为主变为铁路与水路并举。从铁路可直运钟鸣、顺安、城关等地,从水路可直运大通、城关等地。随着公路和水路运输的发展,1973年县粮食局购置江淮牌3吨汽车1辆以解决面粉、小杂粮运输。翌年又购置24吨机帆船1艘,此后逐年添置和更新运载工具,1990年县粮食局拥有货运汽车4辆,载重14吨,铁壳机动船一艘载重量80吨。同年调入粮食17076吨,其中水路调入61544吨,铁路调入23256吨、公路调入11777吨,调出粮食6923吨,均从公路调出。
1952~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粮油调拨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