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饮食业
清代和民国年间。本县集镇均分布有私营饭馆、酒楼、茶社等。大通有酒馆、茶社30余家。著名的酒楼有醉月轩、一品轩、龙江馆、乐陶园等,均承办高级筵席,并伴有女招待侑酒,还可应顾客要求送菜肴至指定地点;醉月轩酒楼不仅经营中西大菜,还附设3层楼房的瀛台大旅社,酒楼与旅社融为一体;各菜馆均供应茶点,著名的茶馆有怡园、金城2茶园,均供应名茶、细点、进出饮茶者均为富商名流。县城有酒馆6家、熟食业12家、茶栈1家,其中较有名的有太平春、海同春、琼林等酒馆。顺安有酒馆、茶栈20余户,较有名的有:四季香、林翠轩等酒馆。钟鸣、犁桥、汀洲、胥坝、董店等小集集各设有饭馆或小吃部3~5家,但经营规模均较小。食摊、食挑各集镇均有,数量:小集镇各3~5个,县城、顺安2地各约10~20个,以大通为最,食摊、食挑遍布街巷,昼夜叫卖不停。抗日战争期间,饮食业者大都流离。抗战胜利后。业者返回家园,重操旧业,但数量和经营规模均小于抗战前。至1949年,全县有私营饮食业95户,其中:大通62户、顺安13户、城关12户、其它小集镇8户。
建国初期,私营饮食业在工商部门指导下,有较大的发展。1955年8月全县有饮食业336户,455人。1956年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私营饮食业大都转为公私合营、合作饭店(组)等形式,仍实行私营的饮食业仅剩16户、21人。1957年经过整顿后,全县共有合作食堂7个。1959年,全县有饮食业20家,从业人员224人。1961年3月国营铜陵菜馆开业,经营高价饭菜;1963年改称饮食门市部,经营大众饮菜、点心、小吃,兼制冰棒等。1965年和1967年分别设江边小吃部、东门小吃部等。1971年7月,将1963年3月成立的饮食服务经理部升格为县饮食服务公司。1978年饮食门市部拆迁后定名铜陵饭店。1979年后,城乡个体饮食业迅速发展。各店恢复传统服务方式,多数饭店经营酒菜,还陆续增置了电扇、电冰箱、沙发等。同年,全县有饮食业27家,从业269人,其中:国营3家,从业47人,集体22家,从业220人,个体2家,从业2人。1985年县饮食服务公司将东门小吃部改建为4层观湖楼饭店。80年代后,饮食店、铺不仅遍布集镇,且各乡政府所在地及交通要道口均设有个体饮食店铺。1990年全县有饮食店、铺450家,从业990人,其中全民所有制4家,从业43人;集体所有制22家,从业159人;个体有证的424户,从业778人。同年,全县饮食业营业额298万元。其中:全民所有制23万元,集体所有制135万元,个体140万元。
服务业
旅馆清末明初,境内大、小集镇均设有旅栈。当时大通有旅栈3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万花楼、潇湘、东南、交通、鹊江、大通饭店等,旅馆内均设有单房独铺,陈设华丽雅致,大都下榻名商富流;县城有客栈6家,其中较大的为高升栈;顺安有客栈5~7户,较大的为临津客栈,其它小集镇各有1~3户,规模均较小。中、小客栈一宿两餐。大都为贫民、小贩投宿。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通、县城、顺安等地业者大都逃离,旅栈数量大减。抗战胜利后,业者大都返回故里,重操旧业,但数量和规模均不及抗战前。1949年全县各集镇旅栈数量为:大通20余户、县城5户、顺安约5户,其它小集镇各有1~2户。1956年私营旅栈大都转为合作商店(组),或转营它业。到1958年,全县有合作旅社8家,从业76人。1959年设县人民旅社;同年,全县有旅社15户、从业79人。1963年国营饮食服务经理部成立。70年代,各乡镇供销社相继设旅社14个。1979年,全县有旅社33户,从业157人,其中:全民所有制16户、从业64人,集体所有制17户、从业93人。80年代后,个体户纷纷开设旅社。80年代中期,县城相继建观湖楼、望江楼旅馆。1990年底,县“月瀛山庄”招待所落成,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有标准房间36个,高中档床位90个,房间配有卫生间、彩电、暖气片等,2号楼还配有空调、地毯等;有会议室2个,可容160人与会;有大、小餐厅3个,同时可容150人就餐,并可承办高、中、低档宴会。同年,全县有旅馆50个,其中:国营3个、集体17个、个体30个,计有从业人员157人。
理发民国初年,理发业者或挑担街头,或走村串户上门服务。北伐战争前后,大通和悦洲有私营理发店13家。以陈海清理发店为最,有客座30个。县城有5家,顺安4~6家,其它小集镇各1~2家,乡村仍为个体理发业者上门服务。1949年全县有私营理发店29家,其中大通19家,顺安、城关各3家,汀洲、犁桥各2家。1955年12月城关理发业组成合作小组,为集体理发业的开端。1956年大通、顺安等地私营理发店亦先后组成合作小组;乡村个体理发业者大都先后走上集体化道路。至1959年,全县有理发室11家,从业47人。1965年县城设国营理发室(1962年曾设,1963年撤)。80年代后,个体理发店逐步发展,主要散布在集镇和各乡政府所在地1乡村理发业者亦恢复个体性质,仍为上门服务。1990年全县理发店有74个,其中国营1个,集体5个、个体68个,计有从业人员115名。
浴池清末和民国年间,全县浴池13个,其中:大通有龙华、兴隆2池,和悦洲有龙泉、雪花泉、德润、涤垢、青莲、顺河、玉河7泉(池),顺安有福兴、三元、心兰3池,城内仅有华清池。在上述浴池中,以雪花泉、龙泉、德泉3家规模最大,内分西、特、官、雅4座及普通间5等,西座收费最高,每位收费2角(银元),设备、用具、沏茶均为上等,入座者均为富商或社会上层人士;其它座次收费递减,普通间仅收费5枚铜板,入浴顾客均可随时增加擦背、捏脚、修脚等项目。犁桥、胥坝、董店等小集镇亦各有浴室1~2家,但规模均小,仅设浴桶接待顾客。建国初期,私营浴池仍分特、雅、普通3等,擦背、修脚、捏脚等服务项目仍保持。1956年私营浴室大都参加合作店、组,取消等级与擦背、修脚、捏脚等服务项目。1958年城芣浴室随同旅社改为国营,内有座位60个。同年,有合作浴室3个,从业13人。1969年城关浴室扩大营业,分设雅座50个、普通座30个。1975年增设女浴室,2年后停营。1979年,全县有浴室3户,从业25人,其中:全民所有制1户、从业10人,集体所有制2产、从业15人。至1990年,全县仅有浴室2个,其中:全民1个、集体1个,计有从业15人。
照相、镶牙民国初年,大通镇和悦洲有真吾、洪筱泉两家私营照相馆,县城及顺安等集镇有外埠业者来此流动经营。1949年和悦洲有照相馆3家。1956年私营照相馆先后加入合作商店(小组),大通设合作照相馆1个,县城、顺安各设照相合作商店1个。1979年后,全县有照相馆3户、从业24人,均为集体所有制。1981年后,个体照相业迅速发展,照相技术与设备也不断地改进和更新,由原黑白着色到直接彩扩成象。1990年全县计有照相馆18家,其中,集体照相馆3家,个体照相馆15家;从业33人。
民国年间,大通镇和悦洲洪筱泉照相馆兼营镶牙,其它集镇时有流动业者设点经营。1956年合作化时业者随同照相馆一道加入照相馆。80年代,仍时有流动业者在境内集镇设点经营。
日用品修理本县补锅、补伞、补缺、磨剪、铲刀等修理业者自古有之。上述业者无固定摊点,以走村串户流动上门服务为主。民国年间,大通和悦洲有私营钟表修理店,各主要集镇均有自行车及铁木竹器、汽油灯修理匠。1949年大通和悦洲有钟表修理店4个。1956年私营钟表修理店及城关镇个体修理匠参加合作商店、组或手工业合作社。当时,大通、城关、顺安3地各组织合作钟表修理部1个。70年代后,随着农机具的推广运用和逐步发展,县农机厂、轻机厂及乡镇农机修配厂中各类修理人员增至120余人。1979年全县有专门从事修理业的有10户,从业29人,均为集体所有制。80年代后,随后自行车、摩托车、手表、家用电器消费量的增加,个体修理户随之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修理业有211户,其中:集体所有制10户,个体201户,计有从业人员330人。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