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渠道、网点
购销渠道清代和民国年间,商品实行自由购销。这一时期,大通为皖南地区的重要口岸,是本县及青阳、贵池、枞阳、无为及皖南山区各县的商品集散中心,通和两岸专营批发的商号从上海、武汉、汕头等地及江浙一带大量采购工业品,部分商号还附设商属作坊,生产酱油、红烛、棉布、袜子、白酒、糕点糖果等,批发供应市场。一些行栈如鱼行、蛋行、粮行、蚕丝行、姜蒜行等从本县和邻县收购农副产品,集中转销芜湖、武汉等地和江浙一带;同期英、美、日等国商人亦在大通设烟店、油栈、蛋行等,实行垄断经营。县内其它集镇私营商户,大都从大通进货,直接从芜湖、安庆进货者不多。日军占领大通期间,食盐,石油市场为日军所垄断;百货、针纺织品等采购亦因交通阻塞而基本停止,仅有少数零售商户设法购进一些商品应付门市。抗日战争胜利后,境内较大的商户大都在芜湖进货,直接从上海、武汉、汕头等地进货者已为数很少,一些零售商主要从大通、城关、顺安进货。
建国初期,工业品由国营商业部门从芜湖调入,县内批发业务亦由国营商业部门经营;时也有少数私商到芜湖、南京、上海等地直接向厂方采购。1953年起,食糖、百货、布疋均由芜湖二级批发站供给。1954年9月国营商业与供销社实行城乡分工后,县内批发业务分为:大通镇、铜官山由国营商业与供销系统负责,其它乡镇由供销社负责。1958年4月国营商业与供销社合并后,由国营商业统一向各商店调拨,按内部调拨价结算货款。翌年4月,工业品改由安庆百货公司批发站调拨。1963年3月供货关系调整为大通百货分销处负责大通、董店及贵池县的马牙、乌沙、观前等供销社;县百货公司负责老洲、太平、胥坝等供销社;钟仓供销社直接到芜湖进货。同年第四季度起,将五金、交电、化工类商品改由市百货公司调拨。1965年5月对基层社工业品进货方向作适当调整。1971年底,各基层社均改从县国营公司进货。1981年起,对基层社进货方向又作调整,董店、新建、大通3个供销社由大通百货分销处供货,西湖、老洲、城郊3个供销社由百货公司供货,其余12个供销社均直接从芜湖二级批发站进货。1978年后,随着市场开放,逐渐由原单一的流通渠道转变为国营、集体、个体多渠道流通。80年代,除计划商品须从芜湖二级批发站调拨外,对计划外商品,各公司、商店、供销社、门市部均可直接到各省、市批发站及生产厂家直接采购进货;县内各公司、供销社均设有批发部、组,对县内外国营、集体、个体商户批发供货。
网点设置清末和民国年间,私营商户大都集中于集镇,境内以大通为最,顺安、县城次之,钟鸣、犁桥、汀洲、胥坝、董店等小集镇亦散布零售小店。农民购买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品须走上几里、甚至几十里路程到附近集镇购买。
建国后,商业零售网点逐渐向农村延伸。从1950年起,县供销社开始在乡村组建联村社(后改供销社),国营商业系统亦相继在乡村设购销站(组)。至1957年,国营商业与供销社在县以下乡村共设营业网点70余个。1958年国营商业与供销社合并,下设营业网点均并入当地商店。1957年与1960年又先后两次对合作商店、小组进行合并,致合作商店、小组由1955年的83个减少到7个,这一时期社会商业零售网点大量减少。1961~1965年,国营商业与供销社分开,各国营专业公司下设购销点相继恢复,同时对合作商店划小划细,商业网点复又增多。“文革”前期,私营商户和合作商店部分人员下放,致使商业网点复又减少。1972年以公社建立基层供销社,并相继在农村大队建供销店。到1976年,仅供销系统在乡村设有营业网点190余个,至此,商业经营网点延抻至农村生产大队。1979年全县有商业零售网点307个、1604人,其中、粮油商店27个、345人,副食品商店10个、69人,食品商店1个、8人,日用百货商店35个、371人,五金交电化工商店24个、179人,医药商店2个、17人,书店3个、11人,煤炭商店2个、31人,日用杂品商店34个、241人,农业生产资料商店28个、89人,其它商店132个、243人;另工业部门附设商店11个、13人。在307个商业零售网点中,县城有19个、217人,县城以下288个、1387人。80年代后,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均加强营业网点建设,集体商店大量增加,个体商户大量涌现。至80年代后期,城关、大通、顺安、钟鸣4镇国营、集体、个体批发与零售商店遍布街市,乡村小集镇及各乡政府所在地成为当地商业及集市贸易中心,亦布满各种零售商店,个体小卖店已延伸到大的自然村。1990年全县有商业零售网点2438个、5700人,其中:粮油商店9个、102人,副食品商店14个、113人,食品商店33个、184人,百货商店13个、87人,医药商店3个、20人,书店6个、23人,日用杂品商店10个、44人,煤炭和石油商店4个、47人,五金交电化工商店11个、89人,农业生产资料商店2个、12人,其它专业商店8个、33人,综合性商店279个、1129人,个体商店2046个、3817人;另工业部门附设商店8个、21人。在3438个商业零售网点中,县城有466个、1200人,县城以下有1972个、4500人。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本县农副土特产品资源丰富,有棉花、苎麻、蚕茧、茶叶、丹皮、蒜子、生姜等栽培、养殖和野生动、植物资源2000余种。民国以前,农副土特产品由私商自由经营。建国初期,由国营商业、供销社、私营商业交错经营。1953年11月后,国家逐步分别对粮食、油料和棉花实行统购、统销,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预购政策,即产前签订预购合同、发放予购定金,交售产品时收回定金。1957年8月根据国务院通知规定,计划收购和统一收购的农副产品和其它物资不准进入自由市场,由国营商业或供销社经营。1961年1月国家将农副土特产品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统购统销物资,即粮食、棉花、油料;第二类为派购物资,有麻类、茶叶、蚕茧、生猪、鸡蛋、毛竹、皮张、桐油、生漆、重要中药材等;其余均为第三类物资。一、二类物资由国家商业供销社经营,并实行奖售政策,奖售品种有粮食、化肥、针纺织品、食糖、香烟、肥皂、胶鞋等20余个,但各个时期每个土特产品奖售的品种与数量亦不同。80年代后,农副土特产品在完成国家合同定购任务后,大都可上市进行自由交易,国营商业、供销社、乡镇农贸公司、个体商业均可经营,奖售亦随之取消。
棉花民国以前,境内棉花种植面积较小,大都为自种自用为主,上市时不大,购销业务均由私营商户经营。建国初期,国家委托供销社代购。1953年棉花收购量为95.7吨。1957年后,由县供销社专营,基层供销社代购。60年代中期前后,境内洲区乡镇推广种植棉花,收购量骤增。1971年棉花收购站成立后,收购业务改由收购站统一收购。1975年收购棉花1702.3吨,为1953年的17.9倍。1990年共收购棉花3976.3吨,为历史上收购量最高一年。
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国家为鼓励棉农售棉的积极性,曾多年对棉农给予粮食和工业品奖励,奖励的品种和数量各年有所不同。
苎麻本县产麻历史悠久。苎麻为县境“八宝”之一。明、清时期,苎麻即销往县外。据清乾隆《铜陵县志》记载:“邑产姜、蒜、苎麻、丹皮之类,近亦间有服贾者,但远人市贩者居多。”民国年间,仍由私商贩至外地。建国初期,国营公司和供销社相继收购。1953年收购苎麻21.9吨。1956年由农产品采购局经营。1957年农产品采购局撤销,划归供销社经营。60年代初,因扩大种粮面积,苎麻种植面积减少,收购量亦大降。1961年全县仅收购苎麻1.4吨。此后,因苎麻销路时畅时滞、价格亦时涨时落,种植面积和收购量也随之时增时减。1985年起,因麻纺工业纷纷上马,苎麻供不应求,价格猛增,面积和产量亦随之大增,1990年共收购苎麻182.6吨,为建国后收购量最高的一年。
茶叶本县主要农副产品之一。清代和民国年间,山丘区有茶园面积300~400亩,产量较低,多为自产自销,上市数量不多,但大通、城关、顺安等地设有茶庄,从青阳、石台、太平等地采购茶叶。据民国8年(1919年)泰和、王太成2个茶庄记载,年吞吐量达14800石。建国初期,国营商业、供销社、私营商业均经营茶叶购销业务。1952年中茶公司委托供销社代购,1956年由农产品采购局经营,1957年仍划归供销社经营。1959年收购量为34.4吨。60年代后,因受毁林开荒的影响,收购量下降,1968年仅收购5.1吨。70年代后,在植树造林的推动下,茶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收购量亦随之增加。1980年收购量为82.85吨,为历史上收购量最高的一年。1984年茶叶市场开放后,个体经营户逐步增多,其购进地除县内外,主要为太平、青阳等地,供销社收购量逐减。1990年计购进2.2吨,其中供销社购进茶叶1.6吨,其它部门与非农业居民购进0.6吨。
丝蚕本县蚕桑历史悠久,明、清时即有私营蚕行,从事丝茧购销业务。据民国8年(1919年)统计,全县茧行有7个,其中顺安3个、大通3个、城关1个,顺安、大通各行均设灶,烘炕鲜茧。当年购销总量达108吨,均轮运上海。
建国后,丝茧由供销社统—收购。1951年仅收购2.45吨。此后收购量有所增长,但因桑园面积和养桑技术的影响,致增长幅度不大。1962~1980年收购量一直在1.7~10.4吨之间徘徊。80年代后,金榔、朱村、钟鸣、钟仓等乡镇始发展桑园,丝茧收购量随之增长。1990年收购蚕茧178.1吨,为建国后收购量最高的一年。
生姜本县“八宝”之一,栽培历史有700余年。据《宋史》记载:“大通生姜每岁不下数10万担”。明初,曾为进贡皇室的佳品。明末至清代渐减少,至民国年间,年产量约720吨左右。时大通经营生姜的私营行商有6家。每年秋季采购鲜姜销往安庆、芜湖、镇江、扬州等地,像安庆的“胡玉美”、扬州的“四美”、镇江的“恒顺”等有名的酱园采购铜陵生姜,加工糖冰姜、糖醋姜、酱姜等。建国初,生姜仍为私商经营。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片面的抓粮食生产,生姜种植面积受到影响,生产量亦减。80年代,在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面积与产量均不断增长,生姜除供销社收购一部分外,大都为酱园厂直接至产地收购,或姜农运至市场自销。1964~1990年,供销部门收购量最大的为1966年,计收购60800公斤,最少为1978年,仅收购350公斤。
大蒜本县“八宝”之一。清末至民国年间,县内蒜子年产量约720吨。当时大通经营大蒜的私营行商有6家。建国初,仍由私营商户经营,后由供销社收购。60~70年代,年收购量大都在50~365吨。这一时期,年收购量最多为1975年,计收购362.8吨,最少的为1967年,仅收购6.5吨。80年代初、中期,除供销部门组织收购外,县外贸部门亦组织收购,出口港澳及东南亚诸国。1981年计出口大蒜116.49吨。
丹皮丹皮为名贵的中药材,本县栽培历史悠久。境内凤凰山一带生产的。凤丹。为丹皮中的佳品,亦为本县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铜陵丹皮紧俏,凤丹市价昂贵至“万斤稻谷易其担。(鲜根)。民国13~15年(1924~1926年),产量达700吨,由“风丹公司”、“药禁公会”垄断经营,销往上海、天津、汉口、济南等地,并出口港、澳地区和东南亚诸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丹皮销路打断,产销量大减。1949年,仅产21吨。1951年先后两次参加皖南、华东土产展览会,销路又逐步打开。195年起,对丹皮实行统一收购,严禁私商贩运。当时产量仅65吨,不能满足市场和出口的需要。1967年后政府采取措施,发展丹皮生产,产销量渐增。1971年后,由供销社统一收购,1976年收购量达7380吨,为建国后收购量最高的一年。1979年起改由药材公司统一经营。80年代后,出口数量不断增大,1987年出口230吨。1990年全县计收购441.75吨;其中出口244.7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生猪1951年前,由私营屠宰商经营。1952~1954年国营商业部门和供销社亦相继开展收购。1955年元月县食品公司成立后,负责生猪收购业务。同年8月起,实行生猪派购,当年收购1548头。1957年起列入国家统一收购物资,禁止私营屠宰商经营。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生猪派购任务落实到大队、生产队,以队为单位完成定购任务。60年代初,生猪收购量有所下降,县与社队签订派购合同,发卡到户,并辅以一定的工业品奖售。1963年起,收购量渐增。1964年后,生猪派购任务实行由养猪户轮流交售,生产队包干完成。1965年全县共收购生猪30386头,为本县历史上收购量最高的一年。1967~1978年,生猪收购一直徘徊在1.7~2.5万头之间。1979年后,生猪市场开放,个体屠宰户上市经营,收购数量渐降,1985年计收购生猪1266头。同年起,取消生猪派购,实行议购议销。1990年全县共收购生猪15630头,其中商业部门收购3801头,个体屠宰户收购11150头,其它部门收购679头。
鲜鱼大通鱼市久负盛名。清末民初,大通有鱼行70多家,专靠经营鱼业为生者有200余户,年购销量约6000吨,附近贵池、青阳、桐城、无为等县捕捞的鲜鱼,均在此集中,转销宁、沪、苏、杭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鱼市衰落,民国36年(1947年),鱼行仅存20余户。建国初期,鲜鱼自由收购,国营商业部门和私营鱼行均可经营。50年代中期,私营鱼行—部分实行联营,有的转营它业,鲜鱼由国营或集体商业部门经营。1955年计收购鲜鱼2152.9吨,为建国后收购量最高的年份。1961年县水产公司成立,对鲜鱼实行包购,国营养殖场按捕捞量的80~90%收购,社、队捕捞的鲜鱼按捕捞量的30~40%收购,当年收购124.1吨。1964年起,实行派购,当年收购532吨。70年代后,因水污染严重、围湖造田及重捕捞轻养殖的影响,致鲜鱼产量逐渐下降,收购量亦随之减少。1984年仅收购32.7吨。1985年元月起,取消派购,实行自由购销,鲜鱼收购几乎停止,大都为自产自销。
禽蛋清末民初,外商和国内私商在大通相继设班达公司、和记蛋庄、培林蛋庄及恰和、茂昌蛋行,并在本县及附近各县设收购点。据民国8年(1919年)大通厘金局统计,大通各蛋行共输出鸡蛋5200万个,约260万公斤。抗日战争期间,蛋行萧条。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年输出量约150万公斤。建国初,供销社开展鲜蛋收购业务,私营蛋行先后歇业;家禽仍实行自由购销。1953年鲜蛋由国营商业部门经营,供销社代购。1954年起,家禽亦由国营商业部门统一经营。同年,收购家禽8923只,鲜蛋47.86万公斤。1961年实行包购,规定每户交售家禽1只,鲜蛋按养鸡数量确定交售量,并给予工业品奖售。1962年,禽蛋实行计划收购。同年,收购家禽14564只,鲜蛋14.03万公斤。60年代中期后,家禽收购量大减,鲜蛋收购量亦升降不定。80年代后,禽蛋先后恢复自由经营,价格随行就市,市场收购量逐增。1990年收购家禽7.50万只,其中商业部门收购1704只,工业和其它部门收购10760只,非农业居民购买62500只;鲜蛋8.47万公斤,其中商业部门收购1.93万公斤,工业和其它部门收购1.45万公斤,非农业居民购买5.10万公斤。
废旧物资回收本县废旧物资回收于1952年,初由供销社收购,后由土杂公司废品收购门市部收购。1979年废旧物资回收公司成立后,由其专营。收购的主要品种:畜产品有牛皮、羽毛、猪鬃等,废品有废铜、废钢铁、废锡、废铝、废塑料、废麻胶、废纸、杂骨、破布、旧玻璃瓶等。50~60年代除牛皮、羽毛、猪鬃收购稍多外,其余收购量不大。70年代后,收购量逐渐增大。1972~1990年计收购牛皮0.76万张,羽毛4.23万公斤,猪鬃1.15万公斤,废钢铁1.23万吨,废杂铜253.55吨,废铅锡95.95吨,废铝122.3吨,废纸2910吨,收购总值达548.49万元,其中收购废旧物资总值488.9万元。收购畜产品总值59.6万元。
1950~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主要农副产品收购量表

工业品购销
食盐清同治元年(1862年),大通设盐务招商局后,皖岸每年盐票600张,计7.2万引,约合57.6万担,均为淮盐;用木帆船从泰州装运,由长江运至大通,验关发售。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皖岸盐票增至10.18万引,约合87.41万担。民国初年,仍袭清制,大通有名的盐行有6家,每年仅盐的贸易额即达200万元(银元)。时大通有5大盐仓,每年存盐7.88万吨。民国27年(1938年)8月,盐仓盐行被战火焚毁期间,食盐购销初由日伪控制,后由伪军吴智和的“大通五松公司”专营批发,农民购盐用农副产品换购,食盐成为他们掠夺农副产品的重要手段。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通设盐务办事处,私商亦组成盐业公会。食盐均从芜湖购进。此时,批发零售已合为一体,盐商经营规模已远不及抗战前。
解放初期,食盐由国营皖南贸易公司统一调入,负责本县及沿江各县的食盐供应。1950年设盐业专营机构,负责供应青阳、太平、石台、贵池等县及枞阳县下八区、南陵县丫山、无为县土桥。每年调入与销售量约万吨左右,均为江苏淮盐和山东青盐。1962年开始调入河北塘古芦盐(1965年停调)。1978年和1982年先后选购浙盐和闽盐。1990年购进6897吨,销售2627吨。
煤油清末至民国初年,以经营煤油为主,因大都为进口煤油,所以民间称为“洋油”。时大通有5家“洋油栈”经营美孚、亚细亚、德士古等进口煤油。一切“洋油”均从上海经长江直运栈边,用输油管注入池内。油栈再灌桶装听,向本埠及沿江各集镇商户批发销售。日军占领大通期间,石油市场为日伪所垄断。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通仅有“康源”号一家专营煤油,但规模已大为缩小,煤油业务多为杂货商号兼营,进货地点改至芜湖。
建国初期,煤油由皖南贸易公司统一经营。从上海调进2号国光煤油,供应城乡照明,供应范围为铜陵、无为、枞阳、贵池、石台、太平、青阳7县及铜官山地区。县内石油供应由大通百货门市部及供销社经销。时煤油紧张,实行限量供应。1953年起,煤油由专营机构经营,年销售量为106吨。1958年调入煤油1700余吨,县内销售165.5吨,滑油396吨。1959年改从芜湖市石油公司调入。60~70年代,县内煤油销售量大都在千吨左右。1976年起,邻近各县相继成立公司,供应范围逐浙缩小。至80年代,供应范围缩小至本县及枞阳县下四区,购进煤油650吨,销售煤油654吨。80年代后期,煤油价格实行“双轨制”,计划供应部分,实行平价供应,计划外组织的议价货源实行议价供应。1990年购进908吨,销售334吨。
食糖清末至民国年间,大通私营糖号,大都从福建、广东进货,闽、广、台糖充斥市场。建国初期,食糖由皖南贸易公司统一经营,1950年4月改由百货公司经营。1953年食糖由芜湖百货二级站按计划分配。同年,实行凭证供应。翌年调入量为752.2吨,销售量为28吨。1962年10月食糖划交糖业烟酒公司经营。国产糖先后由安庆、池州分公司分拨。进口古巴糖从芜潮分公司调入。1974年后,改由铁路直运至铜陵站分拨。1977年食糖取消凭证供应的办法。1980年后,敞开货源,多渠道购销,实行敞开供应。1985年购进1062吨。其中:计划调入1053吨,自行采购9吨。1987年起,恢复计划定量供应,并实行计划内平价供应,计划外议价供应。1990年购进食糖5吨,销售1581吨。
卷烟清末至民国初年,大通泰记等4家香烟公司经销英、美等香烟,经营范围上至枞阳,下至荻港及无为、桐城、皖南山区等县,年购销量达万箱(每箱250条)。抗日战争期间,经营中断。抗战胜利后恢复经营,但规模和销量均缩小,至解放前夕烟店均歇业。
建国初期,以购进上海产品为主。1951年9月卷烟实行专卖。1954年共购进192.9万条,以丙、丁级为大宗;销售70.7万条。1957年后,上海货源逐渐减少,以购进省内蚌埠、芜湖两地产品为主。1962年卷烟由糖业烟酒公司经营。1981年底划属市烟草公司城关批发部(后为烟草公司)经营与管理。1985年购进31.2万条。其中:甲级烟占2.36%,乙级烟占77%,丙级烟占20%,均为省内产品,年销售47.6万条。80年代后,由省公司下达计划,从省内各有关二级批发站选购,亦可从邻省二级批发站进货:但各公司、商店、个体小卖店均可至县外烟草批发部进货。1990年县公司购进48.6万条,销售48.6万条。
酒清末和民国年间,由私营糟坊酿造应市。当时,本县集镇较大的商号大都附设糟坊,生产白酒,对外批发与销售。另有少数商号从浙江宁波、绍兴采购黄酒应市,并经销“三星”、“白兰地”等进口酒。
建国后,于1951年对酒类实行专营。1954年购进630吨,组织商贩凭证承销,敞开供应,当年销售223吨。1959年因原料短缺,加工果露酒1587吨应市。1962年酒类由糖业烟酒公司经营。60年代中期后,随着农业连年丰收,酿酒原料充足,购销量均渐增。1970年销酒4010吨,70年代后,色酒销量渐增。80年代起,啤酒、汽酒大量倾销,酒类品种繁多,高、中低档次齐全。1990年白酒、色酒、啤酒、汽酒等购进量为2864.4吨,销售量为2404吨。
日用百货清代以前,居民使用的日用品以手工业品和天然土产品为主。清末民初民族工业兴起后,私营商号即在上海、汕头、武汉等城市采办京广百货,同期“五洋”杂货亦大量进入本县市场,火柴、肥皂、灯盏、胶鞋等日用工业品的品种、数量均逐渐增多。
建国初期,国营商业、供销社、私商均从事经营,货源由皖南皖贸公司大通分公司从芜湖调入,少数私商仍到芜湖、南京、上海等地直接向厂方采购。1951年国营商业以低于批发价的10%左右对供销社优待,供销社以相应比率优待社员,同时对部分日用百货实行配售。1955年国家取消对供销社的优待。50年代中期,开始适量购销价值较高的钟表及缝纫机、自行车等商品。1956年共销售手表155只、钟548座、缝纫机43架,自行车26辆。1959~1962年日用工业品货源紧缺,对火柴、肥皂等60多种商品实行凭证、凭票限量供应。1963年后,货源逐年宽松,凭证、凭票定量供应的品种逐年减少。70年代后,日用工业品购销量逐年上升。80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用工业品购销数量、品种均大为增加,尤其是名牌“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始终畅销不衰。1990年全县共销售手表3032只,自行车3847辆,缝纫机1480架。
针、纺织品清代以前,居民以穿着手工编织的棉布为主,县境大通、城关、顺安等集镇有织布坊,织土布(手工机织织棉布)应市。清末民初民族工业兴起后,境内部分商号在上海、南京、武汉、汕头等地采购纱布,“洋纱”、“洋布”亦大量涌入大通,各私营布店大都经销“洋纱”、“洋布”及呢绒、绸缎等。
建国初期,针纺织品仍敞开供应。由国营商业、供销社和私商自由经营。1951年4月对棉纱实行统购,由国营公司统一调入,统一分配。1954年9月起,对棉布实行定量凭票供应,定量标准各年不等,由省政府统一规定。60年代中期,化纤混纺布开始在县境应市。70年代后,化纤混纺布购销量逐步增大,1980年化纤混纺布由1970年的3.28万米增至42.29万米。1983年底棉布取消票证,实行敞开销售。8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呢绒、绸缎、料质较好的化纤混纺布等高档纺织品购销量增大,棉布销售量逐减。1990年计进棉布56.3万米,化纤混纺布4.69万米,绸缎2.70万米,销售棉布104.8万米,化纤与化纤混纺布53.22万米,呢绒1.87万米,绸缎7.71万米。
家用电器50~60年代,县内仅购销电子管收音机,但数量不大,年销量约10至数十台。70年代中后期,始购销电风扇、电视机、录音机,据1979年统计,全县计销电子管收音机41台、电视机120台。1983年全县计销售电子管收音机139台、电视机521台、录音机177台、电风扇690台。1985年销售电风扇3926台、录音机771台、洗衣机156台、电视机2452台、电冰箱22台。80年代后期,电子管收音机逐渐滞销,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洗衣机开始倾销,彩电、冰箱等高档商品亦很紧俏。1990年计销售电视机2996台,其中彩电495台,录音机630台;电风扇9248台;洗衣机365台;电冰箱858台。
1949~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主要生活资料销售情况表(一)

1949~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主要生活资料销售情况表(二)

生产资料购销
金属建材建国初期,县内工业生产刚刚起步,基本建设规模也较小,对金属建材需求量不大。当时,金属建材属国家统配物资,由国营商业部门购销。1961年县物资管理局成立后,改由物资部门购销,以计划调拨为主。70年代后,随着县办工业的发展和乡镇工业的逐步兴起,金属建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大,物资部门除计划购进外,亦开展自购与市场调节业务,品种以钢材、水泥等为主。1976年,物资部门计划购进钢材359.1吨,水泥2302.2吨;自购钢材17.6吨,水泥40吨;销售钢材374.5吨,水泥2404.75吨。80年代后,因县乡工业进一步发展,基本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钢材的购销量大增。1984年,物资部门计划购进钢材985吨、水泥963吨,自购钢材297吨、水泥1118吨,销售钢材1258.4吨,水泥2450.7吨、80年代中期起,金属建材价格实行“双轨制”,计划内按平价销售,计划外(即自购部分)按议价销售。同时,计划内购销部分逐步缩小,计划外购销部分不断扩大。1990年,县物资部门计划内购进钢材486吨、生铁245吨、铜材3.1吨,计划外购进钢材4751吨、生铁50吨、电解铜50吨、水泥29吨。同年,计划内销售钢材897吨、生铁300吨、电解铜2吨。计划外销售钢材5099吨、电解铜489吨、水泥31吨。
机电化轻60年代前后,随着县内电力事业的发展,开始购销机电产品,但购销量不大,并以计划购销为主。70年代后,乡村供用电逐步普及,对机电产品的供求量逐步增大,机电产品购销量随之增加;同期,开始购销化轻产品。这一时期,机电化轻产品仍以计划购销为主,物资部门亦积极开展自购,组织货源,供应市场。1975年,县物资部门计划外购进烧碱10.4吨,裸铝线2.44吨;计划外购进裸铝线3.2吨,同年销售烧碱10.5吨、裸铝线10.86吨。80年代后,机电化轻产品自购量逐步增加。1984年,县物资部门计划购进烧碱6吨,裸铝线2.95吨,自购烧碱27吨、裸铝线8.76吨、交流电机25台、变压器1台。同年销售烧碱16.3吨,裸铝线15.45吨,交流电机67台、变压器3台。80年代中期后,机电化轻产品价格实行“双轨制”,即计划内供应按平价购销,计划外(自购)按议价购销;计划供应量亦逐步缩小。1990年,计划购进烧碱35吨、纯碱50吨,计划购进烧碱30吨、纯碱114吨、裸铝线16吨、交流电机89台。同年销售烧碱85吨、纯碱218吨、裸铝线19吨、交流电机116台。
煤炭1953年大通营业组成立后,开始经营煤炭业务。当时,煤炭调入由上级公司(营业处)按季度下达分配计划,从淮南、淮北两煤矿调入烟煤。从本地的大通、立新两煤矿调入无烟煤,对用户实行定量供应。50~60年代,供应范围有本县及太平县、枞阳县的老洲、汤沟,陈湖、横埠,青阳县的木镇、侨石、童埠,贵池县的观前、毛坦,石台县的广阳、六都、七都等。这一时期,因工业刚刚起步,对煤炭需求量不大,城镇生活用煤的需求量亦不大,因此,供应面虽大,但购销量不大。1964年,购进煤炭19405吨,其中:烟煤19350吨,无烟煤55吨;销售12885吨,其中:烟煤12563吨,无烟煤322吨。1970年起,各县相继成立专营公司,供应范围逐渐缩小,县外仅剩枞阳下游4个区仍由公司供应。70年代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煤炭的购、销量亦不断增加。1978年,共购进煤炭65341吨,其中:烟煤8757吨,无烟煤56584吨;销售煤炭56272吨,其中:烟煤8006吨,无烟煤47866吨。1980年,县公司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积极组织煤源,供应市场,煤炭购销业务大幅度增长。煤炭购进地为:烟煤有淮南、淮北、前岭、刘春一矿等4个煤矿,无烟煤有立新、大通两煤矿及县内乡镇小煤矿。1990年,共计调入煤炭76964吨,其中:烟煤52257吨,无烟煤24707吨,销售83147吨,其中:烟煤47503吨,无烟煤35644吨。
煤炭销售价格为:居民生活和机关、团体炊事用煤按零售价格供应;工业用煤实行工业代办价,对超过定量标准的工业企业单位,超过定量部分加价50%;其它行业均以批发价供应。1985年起,煤炭价格实行“双轨制”,计划内销售的煤炭实行平价,计划外购销的煤炭实行议价。
汽油、柴油、润滑油1953年县石油专营机构成立后,开始从上海购汽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供应本县及邻近的枞阳、贵池、石台、太平、青阳等县,当年仅销售汽油52公斤,柴油4434公斤。此后购销量渐增。1955年起对汽油和柴油实行核发凭证,按证供应。1957年对车辆用汽油改按大、中、小分等定额供应,月供应量为40~100公斤。1958年实行敞开供应,当年销售汽油716吨,柴油1959.3吨,润滑油396吨。1959年石油产品改从芜湖石油公司调入。60年代中期后,随着农用机械、机动运输船只、汽车等运输工具的增多,汽油和柴油的购销量亦随之增长。1976年邻近各县相继成立公司,供应范围逐渐缩小,到80年代,供应范围缩小到本县及枞阳下四区。1981年石油供需矛盾突出,油源紧张,当年柴油调入量由上年的4500吨减少到2200吨,汽油亦因汽车猛增而趋紧,根据“统一购进、统一分配、定量供应”的政策,实行保证重点,限量供应。1983年油源改从铜陵市调入。翌年对柴油供应不足部分组织购进议价货源,实行议价销售。1985年购进汽油770吨、柴油3160吨、润滑油193吨,销售汽油1123吨、柴油3390吨、润滑油193吨。80年代后期,汽油、柴油、润滑油价格均实行“双轨制”,计划供应部分实行平份、计划外购的部分实行议份。1990年购进汽油1956吨、柴油4932吨、润滑油240吨,销售汽油1952吨、柴油2636.7吨,润滑油240吨。
肥料本县旧时以农家肥为主,亦有部分私营油坊向农户销售饼肥,但数量较少。建国后,肥料由供销社经营。50年代初,供销系统油坊曾向农户销售油饼。1953年后,逐步推广施用化学肥料,品种仅硫酸铵和硝酸铵2个,当年销售量为0.5吨。50年代中期起,开始购销磷酸钙。1960年全县计销售化肥569.3吨。60年代中期后,先后购销尿素、碳铵、复合肥等化学肥料。1971年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成立后,化肥由其专营基层供销社经销。此后,经营的化肥品种有所增加,数量不断增多。1978年全县计销售化肥9564吨。80年代县内经营的化肥品种有尿素、碳铵、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复合肥等10余个,其中以碳铵、过磷酸钙、尿素销量最大。化肥货源在1985年以前由国家安排计划,农资部门统一调拨(碳铵从1973年起,主要从县化肥厂调拨)。1985年后除国家计划调拨外,农资部门亦开展自购自销,价格实行“双轨制”,即计划内实行平价销售,计划外实行议价销售。1990年全县共销售化肥29244吨,其中:氮肥19583吨,磷肥6209吨,为历史上销售量最大的一年。
农药药械本县旧时对农作物病虫害向无药物防治,一遇虫害,仅靠人工捕捉,或烧香拜佛,求之于神灵保佑,农民深受虫害侵扰之苦。建国后,政府对农作物病虫害倡导药物防治,农药和药械应运而生。50年代初,供销部门仅购销少量的滴滴涕。1954年全县计销售农药5.8吨。50年代中期起,先后购销六六六粉、硫酸铜、223乳剂等化学农药。60~70年代,农药品种增至乐果、敌敌畏、889、1605、六六六混合粉剂、灭菌剂、1059、苏化203、五氯酚钠、氯化钴、杀虫霜、稻瘟净等30余种。1978年,共销售农药316吨。80年代中期起,对毒性较大,防碍人畜身体健康的农药如六六六粉、1059、1605、西力生、五氯酚钠等厂家先后停止生产,农资部门亦停止销售,一批高效低毒农药如呋喃丹、叶蝉散、杀螟松、杀虫脒、敌杀死、速灭杀酊等在县内先后销售。1990年全县共销售农药207.7吨。此外,县农资公司曾于1971年就地取材,用13种草药配方制成“7113”农药,对稻飞虱、稻蓟马、稻螟虫、稻苞虫等的防治有明显的效果,成本亦较低,缓解了当时农药紧缺的状况。
药械在50年代初主要销售单管压缩喷雾器。60~70年代,先后销售工农16型背负式压缩喷雾器、552—丙型压缩喷雾器、工农—36型汽油机动力喷雾器等。1978年全县共销售喷雾器1897台。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喷雾器销量大增,1981年共销售喷雾器6411台,为历史上销量最多的一年。1990年全县计销售喷雾器2581台。
塑料薄膜1967年开始销售农用塑料薄膜,当年销售0.6吨。70年代后,随着薄膜育秧(苗)的推广,销售量逐步增大。1976年全县共销售42.5吨。此后14年计销售284吨,平均每年销售20.3吨,其中:1990年销售44.7吨,为历年销售量最大的一年。
农业机具本县旧时农具主要为手工制作的木器、铁器和竹器产品,如禾桶、泥盆、犁、耖、稻箩等,均由私营商户经营。建国初,供销社、手工业合作社、个体手工业者、私营商户均可经营。1958年后,由供销部门经营。品种如旧。60年代后,物资部门始购销柴油机、水泵等。70年代前后,农机部门和农资部门开始购销拖拉机、电动机、脱粒机等。1976年计销售轮式拖拉机16台,手扶拖拉机168台,机引犁19台,机引耙23台,脱粒机174台,铁制农具34535件,木制农具23316件,竹制农具117269件。80年代后,部分农机品种及铁、木竹制农具销量减少。1990年据供销社、农机供应、物资部门的统计,计销售手扶拖拉机53台,小四轮拖拉机18台,脱粒机1151台,铁制农具2.5万件,木制农具400件。
1979~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主要物资销售情况表

1954~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生产资料销售情况表

1949~1990年铜陵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