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生产
工业企业1958年全县社办工业企业猛增到128个,因多系盲目上马,至60年代初已大部分“下马”。60年代中期,社办(含镇办。后同)工业企业基本无存。1969年全县建成农机维修、粮油加工等社办工业企业24个。70年代,社办采矿、建材等工业有较快发展。1970年社办工业产值170万元。1975年社办工业企业有58个,1978年增至94个,产值870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9.5%。80年代,乡办(含镇办。后同)工业发展加快,村办、户办工业兴起,逐步形成以采矿业为主导,兼有建材、机械、食品、纺织、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中小型的工业企业群。1985年,乡镇工业企业共1385个,从业人员1.94万人,总产值3705万元,实现利润406万元,税金124万元。1987年,乡镇工业企业共4328个,从业人员3.18万人,总产值9643万元,实现利润1623万元,税金368万元。1990年,乡镇工业企业共4794个,其中乡办159个,村办348个,联户办681个,个体3606个;从业人员3.38万人,其中乡办1.23万人,村办1.08万人,联户4069人,个体6654人;乡镇工业总产值13645万元,比1978年增长14.7倍,占全县工业总产值64.8%,其中乡办、村办、联户、个体工业产值分别为5038万元、3583万元、1795万元、3229万元;乡镇工业总收入18586万元,实现利润1671万元,税金450万元。
乡镇工业中乡、村办企业(不含联户、个体企业)分产业生产情况如下:
采矿业:1969年金榔铁弓山铁矿(社办)、钟鸣清泉铁矿(队办)创建。1970年,新桥东方红及叶湖、顺安金山、钟鸣舟山、西湖包山及大隆山、朱村半山里、新建梅山、董店等9个铁矿兴建。当年产铁矿4.91万吨。此后至1985年兴办的铁矿有新桥的牡丹、明月、凤凰、新丰、小涝、明星铁矿,顺安的新光铁矿,金榔的张家冲、院冲、山坎、九榔铁矿,钟鸣的叶山、平峒、水村、闸口、东陵、胜利、牡陵铁矿,的柴塘、狮子山、朝山铁矿,村的水竹岭、新华、龙云、郎坑、南洪冲、金龙、石林铁矿,新建的荷花形、黎明、金华铁矿,流潭乡铁矿,和平乡铁矿,钟仓乡铁矿,永铁矿,大通镇铁矿,董店长冲铁矿。1985年共有乡、村办铁矿48个,产铁矿22.82万吨。1986年后,部分铁矿因储量不足等故或停采,或转采它矿。1976年兴建钟鸣桃园硫铁矿、新桥观音洞硫矿,产硫矿400吨。此后兴建的硫铁矿有顺安肖山硫矿,朱村南洪冲硫铁矿,新桥牛山硫矿、东方红硫矿、仙人冲硫矿等。1979年兴建董店锰矿、朱村锰矿,翌年产锰矿1200吨。此后,朱村郎坑、龙山、龙云锰矿相继建成。1986年兴建新桥牡丹、西湖东狮子山及冬瓜山铜矿,朱村南洪冲硫铁矿亦伴采铜矿。当年产铜矿800吨。1986年始,钟鸣桃园金银矿、西湖包山金矿、新建樟木山金矿等采金矿点兴建,当年采金矿9000吨。同年5月19日,新建樟木山金矿选炼出第一块黄金,重118克。嗣后,按照“分散采、集中选、国家炼”的原则,钟鸣、新建、新桥等乡镇建选金小氰化池12个;并建成选金厂2个,即朱村磁选厂和西湖乡选厂。1986年共产黄金1.02万克。1987年始建新建竹祠和朱村兴化铅锌矿,产锌矿100吨。
1990年,全县乡村办采选矿厂共89个,其中:铁矿40个(新桥7个,朱村7个,钟鸣5个,新建5个,金榔2个,西湖2个,顺安、董店、流潭、和平等乡镇各1个),硫矿9个,金矿及选金厂点26个(采矿点12个,选金厂点14个),锰矿5个,铜矿3个,铅锌矿2个;从事采矿人员共5048人;实现产值2124.5万元(不含选金厂点产值)。乡镇矿山有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形式,其中井下开采12处(铁矿1、硫矿4、铜矿2、锰矿5)。开采工艺,70年代是镐挖锄刨,人扛肩挑;80年代多数实行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生产,大部分矿山拥有钻孔机、卷扬机、轻轨、翻斗车、抽水机械、排水机械、通风机械、汽车等设备。主要产品有褐铁矿(品位46~65%)、硫铁矿(品位30~35%)、金银矿(金矿品位5~20克/吨)、铜矿(品位0.6~10%)、铅矿(品位20%)、锌矿(品位14%),另有黄金、白银、铜精砂等产成品。乡镇矿山自兴办迄1990年,累计生产铁矿334万吨,硫矿73.2万吨,铜矿6.84万吨,金矿11.82万吨,锰矿5.6万吨,锌矿4232万吨;生产黄金341.7公斤,白银733.3公斤。其中1990年生产铁矿13.7万吨,硫矿10.9万吨,铜矿2.4万吨,金矿3.8万吨,锰矿7565吨,锌矿1632吨,黄金125.4公斤,白银221.7公斤。
煤炭工业:1969年顺安东风煤矿创建。1972年朱村牛形山煤矿创办。1980年产煤不足0.5万吨。1981年建年采能力1万吨的董店杨桃山煤矿。1982年建新桥新丰煤矿、朱村房村煤矿。1984年,新桥瑶山煤矿(二号井)投产,年采能力2万吨;同时兴建煤矿有朱村的干桥洞、高联、龙云、龙山煤矿,顺安的高潮、新光黄岭煤矿,西湖官山涝煤矿,新建新华分水冲煤矿,其年采能力均为1万吨。1985年,乡村办、联户办、户办小煤窑竟相兴建,当年建乡村办煤矿有年产能力1.5万吨的朱村庙山煤矿,年产能力均为1吨的朱村竹林煤矿、新建竹园煤矿和新桥大明煤矿;另建联户办和户办小煤窑90余处。至年底有大小煤矿122个。是年产煤21.7万吨,产值1086万元。1987年《矿产资源法》颁布后,本县开始整顿煤炭生产秩序,制止乱采滥挖,取缔联户和个体开办的小煤窑,至1989年1月先后炸封、取缔非法开采的小煤窑400余处。1987年底,县政府作出《铜陵县关于加快乡镇、村集体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规定》,提出“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发展方针,先后兴建煤矿有年采能力3万吨的朱村小岭煤矿,年采2万吨的董店铜井煤矿,年采1.5万吨的朱村古塘煤矿,年采均1万吨的新桥瑶山煤矿(一号井)、董店长冲煤矿和朱村古塘涝煤矿。1989年本县被列为全国重点产煤县。1990年,全县乡、村办煤矿共39个;设计年生产能力46万吨,年生产能力达到25万吨;从业人员2640人;实现产值492.8万元。煤矿开采形式为井下开采,开采方法为炮采。主要开采设备有绞车、通风机、水泵、风动机或电动凿岩机等,并置有瓦斯检测仪器。产品为无烟煤炭,热能1.6~2.7万焦耳。1972~1990年乡镇煤矿共产煤150.7万吨,其中:1986~1990年产煤92.4万吨,1990年产20.5万吨。
建材工业:民国时期,县境山丘区农村办有小型瓦窑厂及石灰窑厂;手工制作,土窑焖烧;生产砖瓦及石灰就地销售,产量很少。建国初至60年代,社队建材工业发展缓慢。70年代,钟鸣、顺安、朱村、城郊等公社及城关镇先后办起砖瓦窑厂、石灰厂、砂石厂等。1978年,全县有社办砖瓦窑厂9个,砂石厂8个;共生产砖750万块,瓦656万块,黄砂27万吨,石料36万吨。此后,钟鸣、朱村、董店、钟仓、西湖、城关、流潭、大通等乡镇及城关镇的城东村分别办起年生产机制砖能力超千万块的轮窑厂。1984年6月,钟鸣镇清泉村与江苏省江阴市第三水泥厂共同投资83万元兴建了铜陵市乡镇企业中第一家水泥厂——铜澄水泥厂。是为本县第一家与外省联营的村办企业。是年,本县乡、村办建材企业共86家,从业人员3270人,产值647.4万元。80年代中期以后,钟鸣水泥厂、朱村水泥厂、西湖青山水泥厂先后建成;同时,水泥预制厂、钟鸣玻璃马赛克厂、钟仓装璜材料厂、城关防水材料厂、钟仓官山油毡厂、永丰涂料厂等一批新型建筑材料制品企业兴办。1990年,有乡、村建材工业企业122家(建筑材料开采业23家,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9家),从业人员8401人,产值2065.9万元;主要产品产量有:红砖16884万块,瓦430万块,水泥5.86万吨,石灰石151.4万吨,石灰5.23万吨,预制构件9414立方米,砂39.64万吨,石料105.74万吨。
食品工业:民国时期,乡村食品业主要有私人开办的油坊、碾坊(牛碾、水碾)、砻坊、面坊、豆腐店等。1956年前后,个体油坊、碾坊转为高级社集体开办,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则为社队所有。60年代中期,钟仓、胥坝、安平、钟鸣等公社相继办起油厂。70年代,本县大部分社队陆续办起碾米厂等粮食加工企业,城关镇等地办起制面厂。粮油加工机械亦由木榨砻碾代之以机械化作业,主要加工机械为碾米机、磨粉机、磨面机、榨油机等。1981年全县社队办食品企业共134个。1984年顺安饮料厂投产。1987年钟鸣镇食品厂建成,该厂聘用个体户刘全成任厂长,实行厂长负责制,生产方式采用半机械化作业,原料根据市场浮动价自筹,生产酥糖、方片糕、麻饼、鸡蛋糕、桃酥、棋酥、夹心饼干、月饼、花生串、金枣、菱角酥、柏枝糖等30余个品种,年产量约200吨,产品销往合肥等地。1990年全县有乡、村办碾米厂、油厂等食品企业141个,从业人员957人,产值742.7万元;主要产品有大米(6.52万吨)、面粉(6100吨)、食用植物油(2247吨)、酱油(71吨)、糕点(332吨)及罐头、糖果等。大通茶干、白鳍豚牌小磨麻油及太平街烧饼均系本地传统特产。
其它工业:1969年钟鸣、太平等公社先后办起农机修配厂,至1978年有社(镇)办农机修配厂18个。1980年太平日用化工厂、新桥明星泡花碱厂建成投产。嗣后,永丰、胥坝、太平、城关、朱村等社镇办起小磷肥厂8家。1984年全县有机械、化工等工业企业21家。80年代中期以后,纺织等轻工企业兴起,城关、顺安、老洲、钟鸣、大通、董店、金榔等乡镇先后办起织布厂、丝绸厂、涤纶絮片厂、苎麻脱胶厂、地毯厂、服装厂、毛巾厂等企业。机械制造业经调整改造,钟鸣、城关、顺安、朱村等乡镇先后办起机械厂、钟璜电镀厂、联合铜材厂、节能设备厂、铜带厂、电讯器材厂、阀门厂等企业。其间,西湖纸箱厂、城关精细化工厂、钟仓铜陵消泡剂厂、流潭橡胶厂、大通印刷厂、顺安印刷厂、安平皮革制品厂等企业亦建成投产。1987年,朱村乡3.5万伏的乡办变电所建成供电;新桥乡湖城村办起全县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湖城泡花碱厂。1989年全县8家磷肥厂除永丰、朱村、城关长江3家磷肥厂外,其余均因产品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生产标准而被县政府强制停产。1990年,全县乡、村共有机械、纺织、化工等工业企业130家,从业人员6025人,产值3195.38万元:主要产品产量有:丝织品37.17万米,服装9.16万件,配混合饲料188吨,磷肥685吨,砂瓦陶瓷4万件,木制日用品1.77万件,中小农具24.89万件,絮片430吨,丝织地毯1.3万平方英尺,泡花碱9687吨。
1986~1990年铜陵县乡(镇)办独立核算工来企业要财务指标一览表

农业企业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社队兴办了养猪场、农场、林场,至1960年皆废。70年代初,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社队兴办茶林场或农、牧、渔场。1980年全县社队办农业企业97个,从业人员1125人。80年代初,农村经营体制发生变革,部分社队农业企业停办。1984年有乡镇农业企业83个,从业人员887人。嗣后,提倡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专业化生产,农业企业渐有增多。1985年乡镇农业企业增至109个(乡办35个,村办74个),实现收入157.4万元。1987年乡镇农业企业达212个(乡办34个,村办178个),从业人员1463人,总产值744万元。1990年,乡镇农业企业179个(乡办33个,村办146个),从业人员1929人(乡办751人,村办1178人),总产值1554万元(乡办488万元,村办1066万元)。乡镇农业企业包括农场、林场、茶场、药材场、养猪场、养鸡厂、奶牛厂、渔场、果园场等,主要生产粮食、茶叶、水果、药材、猪、禽、水产品、蚕茧、芦苇等产品。主要农业企业有城关水产养殖场、城关奶牛厂、白浪湖水产养殖场、城关农场、董店林场、新桥凤凰林场、新桥先进林场、西湖果园总场、西湖养殖场、胥坝芦场、胥坝意杨林场等。胥坝乡芦场座落铁锚洲上,面积6000余亩,成柴面积4800亩,年产芦苇3000余吨,年产值50万元,利润20万元。
交通运输企业1973年老洲公社创办轮渡站,置机帆船2只,30余吨位。嗣后,钟鸣、朱村等公社创办汽车队,安平等公社亦置机动船,成立搬运队。1978年全县有社办运输企业11个。1980年社、队办运输企业21个,从业人员651人,总产值74.4万元,总收入74.4万元。1984年,联户、个体运输企业兴起,农用运输车、小四轮、客运小三轮等运输工具增多。1985年,全县乡镇拥有运输车157辆,容量500吨,其中联户、个体车辆数占60.5%;拥有各类运输船只252艘,容量3754吨,客运座位506个,分别比上年增长98.4%和1.74倍;拥有三轮车121台,968个座位,比上年增长3倍。1987年乡镇交通运输企业达1941个,从业人员3785人,总产值1904万元,总收入1904万元。1990年,乡镇交通运输企业发展到2329个(乡办16个,村办17个,联户189个,个体2107个),从业人员4873人(乡办709人,村办424人,联户886人,个体2854人),总产值及总收入均为3723万元(乡办301万元,村办178万元,联户258万元,个体2986万元)。主要运输工具有:手扶拖拉机511台,小四轮193台,农用运输车176辆,客运小三轮175辆,运输船舶406艘(1860千瓦、1.03万吨位),农副渡船41艘(655千瓦、2264个客位),另有板车等人力运输工具。主要企业有:老洲船队,太平船队(以上2船队均拥有近千吨级的轮驳船),老洲船泊站(有1汽车渡轮和3艘客轮,200余吨位,固定资产40余万元,职工30余人),新桥汽车队,安平交通转运站,钟鸣火车站、顺安火车站、顺安码头、钟仓港口等装卸队,城关、董店、新建大院、安平西江等搬运服务队。
建筑企业1962年钟鸣公社泥瓦匠自发组织成立建筑组,职工20余人。翌年和平公社建筑队成立。1964年钟鸣公社改建筑组成立建筑队。60年代后期,太平、新桥、安平3个公社建筑队创办。70年代,董店、钟仓、老洲、流潭、永丰、西湖、朱村、城郊、大通、胥坝等社镇亦办建筑队。1980年顺安镇建筑队创办。是年,社镇建筑队共16个,从业人员1151人,实现产值361万元,收入109.5万元。1982年新建公社建筑队成立。1984年城关镇建筑公司成立。其时,原社镇办建筑队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先后易名建筑工程公司;村级建筑修缮队开始兴起。1985年,全县有乡级建筑工程公司17个,建筑队2个;村级建筑修缮队21个。从业人员5202人,完成房屋总竣工面积12.2万平方米,其中采用包工包料形式的占67%。完成总产值1755万元,总收入851万元,实现利税32万元。董店、和平、钟鸣、新桥4乡建筑工程公司年创产值均达200万元以上。1986年金榔乡建筑公司成立。1987年全县乡镇建筑企业达1780个,从业人员1.15万人,实现产值5378万元。1990年,乡镇建筑企业有2781个(乡办21个,村办33个,联户202个,个体2525个),从业人员1.27万人(乡办3872人,村办2085人,联户1519人,个体5262人);完成建筑总面积17.42万平方米;实现总产值9434万元(乡办3276万元,村办2105万元,联户1065万元,个体2988万元);总收入4418万元(乡办1513万元,村办736万元,联户545万元,个体1624万元);利税62.1万元。主要建筑企业即各乡镇建筑工程公司,钟鸣、董店、永丰、和平、胥坝、安平、流潭、太平等建筑工程公司产值均超过二百万元。此外尚有老洲水电设备安装队、和平三义机械清淤挖塘工程队、老洲防腐公司等不同类型的建筑企业。
建筑机械设备,70年代是泥瓦刀等简单工具;80年代后,各建筑公司一般配有搅拌机、井字架、震动泵、水磨机、电焊机、砂轮机、圆盘电锯、台钻、潜水泵、水准仪、钢模板、喷漆机、弹涂机等,并有汽车等运输工具;80年代后期,乡级建筑公司均能承接6层以下的各类建筑工程。老洲乡农民周定安创办(1982年)的防腐公司,工人分别达到3.5~7级技术水平,能在300米的高空作业。该公司能承接各种保温、耐腐蚀涂料,有机材料衬里、耐酸砖、板材衬里、古典建筑防腐等工程。配制的各种防腐原料,冬能抗冰冻,夏能抗高温。
其它企业其它企业多属第三产业,兴起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全县社队办其它企业55个,从业人员2409人,总收入213.5万元。是年,顺安镇及老洲、和平、朱村3公社分别兴办贸易货栈或供销经理部。翌年,有社队办商业货栈8个,饭店8个,旅社6个。1982年后,安平砂石经营公司等经销砂石的企业开始营业;乡村办贸易公司、供销公司、综合商店的数量继续增加;从事缝纫、修理、饮食等行业的联户、个体企业成倍增长。1985年,乡镇其它企业共3533个,其中乡、村办121个,联户、个体3412个;从业人员6879人;总收入2186万元。嗣后,钟鸣、西湖、永丰、大通、钟仓、城关、老洲、董店等乡镇相继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和服务队,开展劳动输出服务;城关、流潭、老洲、太平等乡镇分别设立联合开发公司、农工商服务公司、多种经营服务公司、土特产供销经理部等;顺安、城关、太平、金榔等乡镇还分别设置了非金属矿开发公司、地方资源经理部、废旧物资回收及竹木柴炭经销部等。1987年,顺安镇和铜陵市新桥硫铁矿联营的“临津酒楼”开张,该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80余人住宿,70多人洗浴,200余人就餐,并设有200余平方米的商场。是年,本县乡镇其它企业共3732个(商业1625个,饮食业553个,服务业1363个),从业人员8434人,实现产值3739万元。1990年,乡镇其它企业共4112个(乡办54个,村办54个,联户119个,个体3885个),从业人员9334人(乡办457人,村办374人,联户540人,个体7953人);总产值3634万元(乡办163万元,村办303万元,联户202万元,个体2966万元),总收入7935万元(乡办1011万元,村办588万元,联户316万元,个体6020万元)。企业总数中,有商业2167个,饮食业736个,服务业956个;其收入分别为5148万元,1376万元和826万元。
1976~1990年铜陵县乡镇企业基本情况表

供销
供销机构1958年至70年代末,县、乡无专门组织企业供销的机构。1979年顺安公社针对小窑煤积压1.5万吨的现实,成立供销组织推销煤炭。1980年后,顺安、老洲、和平、朱村相继办贸易货栈或供销经理部,主要从事社队企业物资产品的购铺业务,1982年,县社队企业局置供销经理部(1985年改为供销公司);同时置建材公司,主要从事建材产品的购销业务。是年,全县有乡、村供销企业39个,从业人员278人,创产值约330万元。此后,城关、钟鸣等乡镇陆续办起不同类型的供销公司,钟鸣等乡镇经委还专设供销科;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亦内设供销科等供销机构。1987年全县有乡、村供销企业43家,创产值650万元。1990年乡、村供销企业增至46个,从业人员415人,创产值约300万元;另联户、个体商业供销企业2121个,从业人员3489人。这些企业亦主要经销社队企业的产品。企业内设供销机构则担负着本企业物资、产品购销的主要任务。
1987年夏,本县成立乡镇企业购销员协会,旋各乡镇亦成立分会或小组,朱村分会到年底发展农民推销员100余员。1990年全县有乡镇企业专、兼职购销员约3000人。
物资供应本县乡镇企业原(燃)料等物资的供应,主要是自行从市场上议购,属国家计划物资则由县计划部门下达计划指标。1977年社队企业需用原(燃)料已部分纳入国家计划。当年下拨计划钢材64吨,木材55立方米,焦炭4吨,窑业用煤1.3万吨,生铁10吨。80年代,县计委每年分配给乡镇企业的计划物资占全县计划物资总数的20%。1983年为解决社队办磷肥厂所需的硫酸,县政府在计划内安排4500吨硫铁矿串换硫酸。
资金筹集,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支援资金,银行、信用社信贷资金及自筹资金。1977年省支援本县社队企业投资款2万元。1980~1982年,省财政下拨社队企业投资款18万元,其中无偿10.2万元,有偿7.8万元。1981年县农业银行提供社队企业贷款25.8万元。翌年,县农行发放贷款124.1万元,占社队企业总投资额的30%;县税务部门发放扶持社队企业无息贷款5.5万元。1983年,县农行投放贷款204.5万元;财政下拨无息贷款4万元。1985年,县农行发放贷款487.9万元,比上年增长56%;县税务局发放贴息资金70.9万元,比上年增加1.1倍。1986~1990年,县农行累计投放乡镇企业贷款7845.5万元:县税务局累计投放贴息资金300万元,其中1990年分别为1775.9万元和45万元。80年代初,社队联办、户办企业主要是自筹资金。1981年,西湖公社和联合大队合办石棉瓦厂,公社筹资1.5万元,大队出劳力,出厂房,联合经营,共负盈亏。1983年顺安花园大队为兴建11门轮窑厂,除大队投资3万元、国家贷款5万元外,从进厂的68名职工中集资1.4万元。1984年提倡“内联外引”,引进资金。翌年兴办联营企业30多个;同时广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当年累计筹集生产资金500多万元。城关镇城东村,通过预收红砖定金,缓付征用土地费,高利率等办法,筹集社会闲散资金20多万元,办起二十门轮窑厂。1986年全县发展联营企业25个,引进资金200余万元。嗣后,带资入劳、入股分红、补偿贸易、发行股票等不同形式的集资方式亦被积极采用。同年底,新桥乡湖城村三坝队将集体积累的6万元资金分到农户名下,各户再以股金形式入股,加上带资入劳和其它入股的,创办了年产4000吨的泡花碱厂。该厂成立由股东组成的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该队的农民既是股东又是劳动者。1986~1990年全县自筹发展乡村工业的资金达2038万元。
1986~1990年铜陵县乡村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

产品销售60~70年代,社队企业生产的砖、瓦、农机零配件等产品一般自产自销;粮油及矿产品除计划部分纳入国家计划统一销售外,余亦自销。70年代末,社队企业产品实行计划销售的占约30%,自找销路的约占70%。1980年后,提倡“以销定产”、“找米下锅”,产品销售逐步直接进入市场。至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产品基本是自行生产,自行销售。产品销售的形式,六、七十年代主要是供需直接见面,看货订货或直接现金买卖。80年代后,主要采用召开订货会、参加商品交易会、产销挂钩、设立“窗口”、赶集庙会、建立供销信息网络、组织专职或兼职推销队伍等形式推销产品。1990年,本县乡镇企业在县外设立销售“窗口”约百个。安平砂石经营公司,在江苏开设了常熟、朱泾桥2个销售货场,乡内还置建材门市部,主要经营江砂,年产值达300万元左右。8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乡镇企业推行“企业单位与推销员相结合,专职推销员与社会业余推销员相结合”的办法,为推销人员推销产品开“绿灯”,实行承包销售、奖励销售、销售收入按比例分成等灵活政策,并鼓励推销人员在推销产品时发扬“千山万水、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精神。朱村乡高联村农民刘克林,1990年一人推销煤炭1万多吨,成为本县优秀农民推销员之一。本县乡镇企业产品绝大部分能做到产销基本平衡。产品销售地区,60~70年代,基本上是县内、省内;80年代后,产品销售市场主要为省内各地。絮片、阀门、铜带等产品销往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毛巾、棉布产品主要销往东北,钢窗、花炮、丝织品、网络丝等产品多销往江浙及沿海一带,水泥、硅灰石部分出口到南朝鲜,丝织地毯出口到德国、伊拉克、瑞典、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并有包装纸箱、凝胶等产品间接销往国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