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矿业历史悠久,汉代即有铜矿采治,唐、宋时最盛。煤矿开采始于明代。清和民国时期有铜、铁、煤等多种矿开采。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者企图掠夺铜陵矿产。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安徽洋务局与英驻华领事及英商凯约翰秘密签订勘探包括铜陵在内的6处矿山合同草约。翌年安徽巡抚授命藩司汤寿铭与凯约翰在安庆重签勘矿合同23条,合同载明凯约翰开采铜陵等地矿藏,10月英商“伦华公司”将开采铜官山矿的机器运抵大通周家冲,并派矿师麦奎来铜官山勘验。光绪三十年英商迳自与清外务部签订开办铜官山铜矿合同,并扩大了原合同规定的开采范围,攫取了铜官山矿的开采权。英商的掠夺行径激起皖人强烈反对,安徽绅商要求废约。光绪三十一年农历四月十二日本省商、学界代表数百人在铜陵县城明伦堂召开“铜官山矿抵制正式大会”。光绪三十四年六月英商秘密与日本三井洋行签订共办铜官山矿的合同,清外务部提出抗议。翌年5月29日铜陵县绅、商、学界5000余人在明伦堂召开“抵制外商开办铜官山矿,谋求自办”大会,并集资3万余元(龙洋);6月6日由安徽旅沪路矿公会发起的“铜官山矿案特别大会”在上海召开,各省均派代表参加,并成立“铜官山矿共济会”。在全国各界人士的抵制和反对下,是年底,清政府以5.2万英镑作为对英商的赔偿费,收回铜官山矿权。抗日战争时期,铜官山矿遭日本帝国主义掠夺开采。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夕未能恢复矿山生产。
建国后,矿山开发得以恢复和发展。境内有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和铜陵市经营管理的铜官山、狮子山、凤凰山铜矿,大通立新、碎石岭煤矿,新桥硫铁矿等。县办采矿业也起步上马。1955年开始采煤,1956年底开采铁矿。1958年大办钢铁时有较大采矿点7处。1960年矿山下马停产。1968年恢复县办矿业生产。1969年后,各社、镇相继布点采矿(主要是铁矿)。1970年全县采矿点近20个,产品扩展到煤、铁、硫、锌、锰、金等及非金属矿,并逐步发展为半机械和机械化生产。80年代仅金属矿开采点就增到110余个。1981~1990年矿产总值1亿多元,创利税2500万元,分别比前10年增长1.5倍和1.6倍,成为县工业支柱行业。此期,本县被列为国家重点产煤县,成为全国重点产金县,并被列为省矿产资源县,多次受到部、省级的表彰,4次出席全国冶金和矿山工作经验交流会。
煤炭采选
明崇祯年间,太湖、望江等县农民来铜陵五峰山陈待冲(今董店乡)与本地江姓农民合股开采煤矿。清末,地方士绅聚资在五峰山、长龙山、官山崂(今西湖乡柴塘村)等处凿井采煤,产品销往安庆、芜湖、南京、上海等地。民国11年(1922年)地方人士陈春圃于金榔乡山坑开办煤矿,三年后停办。民国28年8月张子琴注册办矿,于朱村耆五甲峰子岭挖井采煤。以上煤矿均为小型人工开采。
建国后,煤炭开采事业不断发展。1955年西湖乡农民与巢县农民合股在吉祥寺(今西湖乡)挖井采煤。翌年,朱村乡郎坑、顺安乡峨山建立小煤矿。时全县年产煤千吨。1958~1968年全县共生产无烟煤23.8万吨,“文革”期间,原煤生产下降。70年代前后,县开办东风煤矿,后转为乡办。1969~1974年平均年产原煤4530吨。80年代原煤生产复盛,有乡办、村办、联户办和县乡联营等多种体制。1985年原煤产量增到21.6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全县有采煤点32处,矿井33对,设计年生产能力46万吨,已形成矿井生产能力为年产25万吨,实际产原煤20.46万吨。其中独立核算单位9个,职工1023人,固定资产原值681.7万元,实现总产值208万元,创利税122.2万元。
黑色金属矿采选
民国初年,有富鑫、豫丰、大陵3家私营股份公司开采铁矿。豫丰公司在石洞(今董店乡)的陈待冲;富鑫公司在钟鸣的罗家冲:大陵公司为上海人蒋女藻于民国7年(1918年)5月在安徽注册领照创办,矿地包括钟鸣、陶村叶山冲、羊儿冲、羊儿山、狗儿冲、鸡冠山(今钟鸣镇至朱村乡一带),面积1076亩。民国18年,以上公司均先后停办和撤销矿权。日本侵略军占领铜陵县期间,日本人几谷光亨于民国27年开设“华中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后改为“华中矿山股份有限公司”),辖马鞍山、桃冲、凤凰山、太平、铜官山等5个矿业所。铜官山矿业所于民国29年底开采铁矿,后转开铜矿,至日军投降时止。抗目战争胜利后至建国初期,铁矿开采中断。
1958年前后和1969年以后两度掀起开采热潮。1956年底县政府在钟鸣乡叶山组建铁矿。1957年组建顺安小金山铁矿,同年10月成立叶山铁矿,辖金山分矿,累计生产铁矿石14.63万吨,产品直接销往鞍山钢铁公司。1958年12月叶山矿划交安庆地区,1959年又划属安徽省公安厅直属采矿总场,并设铜陵分场,采场范围扩大到矶头、鸡冠山、牛山、叶山金牛洞、小涝、金山、铁弓山、半山里等处。1962年停产下马。此期,县办矿山相继开发了牛山、矶关山、小涝、筲箕崂、鸡冠山等5处,1960年停产下马。1956~1959年全县共生产铁矿石18.7万吨。此后数年没有开采。1968年底县、社联营建办筲箕崂铁矿,1969年增办牛山、小涝、小金山采区。当年生产铁矿石3.03万吨。1971年公社办矿兴起,无矿资源的圩区公社亦在统一安排的采矿区开采,到1978年全县共有铁矿开采点35处,当年生产铁矿石27.79万吨。80年代,新增矿点8处,同时撤闭已失去开采条件的矿点。1990年共有采矿点34处,上矿劳力2500人,生产铁矿石16.84万吨。其中独立核算单位16个,职工1625人,固定资产原值531.6万元,实现产值452.8万元,创利税70.9万元。产品销往鞍山、重庆、攀枝花、马鞍山、合肥等20多个钢铁厂。
有色金属矿采冶
金矿采冶起于80年代中期。1986年第一个选取金矿的是新建樟木山开采点,5月19日选炼出第一块黄金重118克。其后有钟鸣桃园硫铁矿、叶山铁矿、新桥叶湖铁矿及明月的沙金开采点,各矿、点生产的金矿粉均由县黄金公司统一冶炼,至1986年底共生产黄金10.187公斤。1987年经国家黄金总局批准建钟仓黄金选冶厂,1990年3月通过竣工验收,总投资1365万元,该厂采取金泥氰化锌粉置换工艺,可日处理矿石百吨,有年产黄金160公斤和白银3200公斤的生产能力。1990年全县生产黄金156公斤,白银263公斤,创利润83.9万元,被评为安徽省和铜陵市黄金生产系统先进单位。
铜、锰、铅、锌矿在乡办企业中有少量生产。1958年生产铜、锰、锌矿石分别是40吨、344吨、1646吨。以后多年没有生产。1979年恢复锰矿生产。1958~1990年,累计生产锰矿4.19万吨。铜矿于1988年恢复生产,至1990年累计生产铜矿5.62万吨。
非金属矿开采
硫矿采选:1976年2月建钟鸣硫铁矿,为本县硫矿生产之开端,当年生产硫矿石730吨。1982年县办虎山硫铁矿投产。到1985年开采增到7处,当年生产硫矿石4.18万吨,1990年,全县生产硫矿石12.64万吨,为1978年的8倍多。1976~1990年,累计生产硫矿石86.47万吨,品位均在28~45%左右。产品除调拨铜陵市化工总厂和省内部分硫酸厂外,大部分销往江苏、浙江、福建、河北、山东等省,部分优质矿还外销日本。
1990年铜陵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

下一篇:第五节 电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