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圩堤、涵闸管理
清代,设圩总管理圩堤。民国初期,各圩堤设堤工委员会。抗日战争时期,堤工委员会不存。民国35年(1946年),恢复官庄圩、万全圩、老观洲圩、官庄护溪圩、安平乡圩、老洲圩、凤心闸、新心闸、山东圩、孤城圩、流潭圩、马村圩、中兴圩、义兴闸、紫沙洲、和悦洲等17个堤工委员会;增设新塘湖溪务委员会及护城堤堤工委员会。江堤管理组织是铜陵县江堤修防处。水利工程建设费用,除官庄圩江堤、凤心闸由政府拨款外,余按受益负担的原则,由群众自筹。
1949年县成立修防委员会。各圩在民国时期遗留的堤工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由群众推选代表,组成复堤委员会,1951年改为堤工委员会,1954年后,改名水利委员会。1956年汛期,官庄圩江河堤以自然村为单位组成护堤班组,订立护堤公约,分段包干。
1958年以乡为单位,成立护堤管理委员会。1960年后,全县8个主要圩口,实行圩、站(闸)统一管理,配专管人员19人,护堤工23人。洲圩区配涵闸管理人员106人。并实行群管和专管结合,要求人人管理,个个护堤。
1962年成立县长江修防段,专司江堤管理;各圩分别成立14个堤工会,配专管人员65名。1964年9月至翌年汛前,官庄圩两次组织、发动群众清除堤身牛栏、猪圈、粪坑、棺木、树根、房屋、农作物地等隐患,修补了雨淋沟、填平堤脚沟57处长4403米。
1974年3月在原官庄圩修防段的基础上,充实人员,成立铜陵县长江修防所,主要担负东、西联圩的江堤培修、养护及堤埂钻探灌浆、坝埂头汛期雨量及水位测报、防汛物资保管等工作。归属县水电局,配职工29人。内河堤防由受益社成立9个堤工会,配管理人员27名,属社办集体性质。各堤工会对所辖圩堤实行“包修、包防、包管理”。1979年5月,县革委会印制“堤防检查员”红色袖章,供护堤员查堤时佩戴。1980年对东、西联圩主要涵洞、28道斗门,皆确定专人管理。
1981年10月,贯彻执行国务院提出的“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工作上来”的方针。嗣后,社、乡(镇)堤防管理委员会均制定管理制度,分段设护堤人员。管理费用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筹集,圩堤管理工作日臻完善。
塘坝、水库管理
塘坝管理50年代中期,蓄水5万方以上的大山塘均成立塘坝管理委员会,下配专门蓄水员,遇跨大队或生产队的塘坝,管水员由受益社、队共同推选。水库灌区内各塘坝管理委员会划归水库灌区统一管理。塘管会及管水员均有明确的责任范围,即:放水灌溉农田;雨后引水灌塘;司管塘坝涵洞闸启闭,堵塞漏水洞口;汛前巡检塘坝,预防洪水漫埂。用水原则为先坝水,后塘水;先活水,后死水。此种管理方式相沿至今。管水员报酬一般为据情记工分(社队经营时)或按田亩分摊(家庭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水库管理60年代初,各水库均成立管理机构。圣冲、十里长冲2座水库成立管理所,各配专职管理人员3~7人,公社干部任所长。其余水库成立管委会,全县共配管理人员26人。“文革”时期,库管机构几乎瘫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兴修与管理并重”的方针,4座小(一)型水库,分别成立管理委员会,配管理人员16人;35座小(二)型水库,配管理人员41人,均属集体性质。每逢汛期,各库均有专人监汛,职责是:巡逻大坝,设置水位尺、量雨筒、观测水情、记录数据、建立技术档案等。重点水库同时做到公路、电讯、照明三通;必要时还组织专业队、抢险队,以应救急。平时,各水库皆开展副业、养殖等经营,以副养库。库管资金自给程度一般达到60~70%,不足部分由所在社(乡)、镇、队(村)补助。
机电排灌站管理
机电排灌站的管理性质主要有3种:国家投资的跨社(乡)镇的重点排灌站,属国有国营,由县水电部门管理。以站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按谁收益,谁负担原则收取一定水费。大灾年,国家给予适当亏损补助。由国家投资兴建,受益范围为一个公社或几个大队的排灌站,属国有社营,由公社(乡)镇管理,机械设备归国有,设备运行、维修及人员工资等费用由社队自理。由社队投资兴建的排灌站,为社有社营,一般由大队(村)管理。1961年10月,县水电局成立中心机械管理站,配管理人员4~10人,负责全县排灌站的管理和技术培训等工作。翌年全县各排灌站共配专职管理干部36人,专职技工80人,电工28人。职责是:负责机泵、电器设备的检查、养护、维修,申报年度或季度需用燃料油、电力计划,搞好物资调运和保管,保证完成排灌任务等。1964~1965年,县水电管理部门分别对全县机手和电工普遍进行考核和培训,共培训170人次,提高了其操作及维修技能。1965年全县4.75万亩农田受涝。利用排水机械及时排水3.35万亩,占受涝面积76.5%。排水机械均运行正常,每台平均运转645小时。
1977年10月,成立县机电管理站,下辖钟仓排灌站、张村排灌站、犁桥排灌站、和平排灌站(包括红旗排灌站)。有正式职工53人。该站相继制订出《排灌站职工岗位责任制》和《电力排灌站操作规程》,使国营排灌站的管理做到“管理有制度,生产有计划,行车有记录,维修有档案,消耗有定额,经济有核算”。国有社营站和社有社营站的管理一般均专人专机、专管专用专修理,人数配额,一般柴油机每台2人,电动机每台2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