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本县在圩17口,即齐山圩、鲁家圩、保家圩、黄莲圩、汪柳圩、王子圩、再兴圩、桥头圩、邵公圩、骆家圩、棠梨圩、孤城圩、马村圩、刘潭圩、上仁丰圩、中仁丰圩、下仁丰圩。清乾隆丁丑年(1757年),圩口增至83个,后历沧桑变迁,至民国初有名称的圩只有40余口。民国23年(1934年),有圩39口,主要有官庄圩、索山圩、棠棣圩、万丰圩、洋湖圩、五连圩、全保圩、东滩圩、马鞍山圩、保城圩、中嘴圩、芮兴圩、杨圩、江村圩、东老圩、金村圩、信付圩、恩补圩、施家圩、义兴圩、万兴圩、朱家圩、王家圩、毕家圩、保兴圩、黄家圩、张家外圩、嘉兴外圩、万全圩、合兴圩、补还圩、小湖洲、老观洲、江村洲、西门滩、朱村河西外滩、大小新圩。1949年有耕地面积150亩以上的圩35口。
建国后,本县先后修复、联并、新建大小圩64口,防洪堤线长257公里,总耕地面积26.44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4口,千亩到万亩之间的11口,百亩到千亩之间的33口,百亩以下的16口。
圩堤修防
圩堤培修明、清时期,圩堤培修多为民办,由乡绅组织督理;个别官办工程由地方官员督理。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知县徐一科督民自百家墩至胭脂峡长八十余里创筑都埂,增高培厚。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和悦洲盐商李宗媚暨皖岸票商捐银7305两,招集都邑壮夫四千余名,四十余日培修仁丰圩江坝南埂七千余丈。民国初期,圩堤培修由堤工委员会组织,所需资力按受益田亩分摊或行以义务劳役,每年春、冬两季均兴工修堤。抗日战争时期,“领导乏人,不但未事兴修,且受敌伪时加损坏,其各堤工委会亦无形瓦解”。民国36年(1947年),加高培厚江河堤共2.63万米,完成土方23万立方米;修内圩4.41万米,完成土方4.16万立方米。1949年官庄圩的江河堤顶高程仅13.5~14.0米(吴淞基面海拔零点。下同),是年汛期长江水位13.62米,除官庄圩、凤心闸力保未破外,其余各圩先后溃破成灾。
建国后的每年冬春,人民政府皆组织民工培修圩堤。
1949年冬,县政府针对当年汛期堤决圩破的实际,提出“江河堤并重,重点修复,分别缓急,民办公助”的方针,动员群众堵口复堤,采取“圩区按田摊工,按劳出工,按田出粮,以工顶粮”的办法摊派劳力劳资。11月成立县修防委员会。12月18日全面开工,灾区凡年满18—55岁身无残疾男姓者,一律上堤;非灾区和山区借工支援。是年,五峰、沙洲、顺安、凤心等区支援灾区复堤民工共1.88万人。至翌年4月底,全县修复江河堤线长203公里,完成土方103.9万立方米。复经1950~1952年春的续修,官庄圩江堤高程达14.62米,流潭、马中等圩堤基本达到13.62米的高程。
1954年遇特大洪水,全县洲圩堤溃破殆尽。是年11月初,成立铜陵县堵口复堤总队部。把加高加固圩堤,作为全县头件大事来办。9月下旬开始堵口,10月中旬结束堵口,共堵口43处,全长1614米。11月底开始复堤,到翌年3月底基本完成,完成大小退建8道,改线9处,总长6310米,上堤民工总计3.24万人,其中山区支援1.78万人。连同培修总完成土方223.5万立方米。国家总投资92.7万元。1955年冬至翌年春,着重消灭圩堤险工隐患。共完成土方143.2万立方米。国家投资439万元。1957年底,官庄圩江河堤高程达15.12米,顶宽4米;五丰、老观、安平、老洲4圩堤顶高程达13.8~14.4米;文沙、紫胥2圩达13米。
1958年~60年代,重点是加高培厚堤埂,增强堤质,消灭险工隐患,提高防洪能力。70年代上叶,主要是对成圈的老江河堤加固加高。1975年后,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培堤治涝并重。至1990年,东、西联圩堤顶高程达16.5米,顶宽7米(河堤顶宽5米以上),胥坝圩、安平圩堤顶高程达14.6米以上,顶宽4.5米以上。防洪标准:东联圩、西联圩、城关大堤已确保20年一遇(相应坝埂头长江水位14.2米),力保长江坝埂头最高洪水位15.12米时不失事。平安、老洲、老观、胥坝、顺安联圩的堤洪标准超20年一遇。其余新建的小圩和外护小圩堤防防洪标准,可保相应坝埂头长江水位12.5~13.0米。由于圩堤防洪标准提高,汛期设防、警戒、危险三级水位自1973年分别提高1米。1983年长江坝埂头最高水位超过1949年,接近1954年。1949年和1954年全县大小圩口几乎溃破无遗,而1983年有11个重要圩口安全渡汛,受灾面积比1949年减少2.5万多亩,比1954年减少14万亩。
1949~1990年,圩堤培修共完成土石方2500万立方米,国家共投资748.1万米。
圩堤护防本县有东、西联圩江堤及胥坝、安平、老洲、大通和悦等洲圩江堤。江堤曾采取退建及抛石方法加以防护。
东、西联圩江堤旧时称官庄圩江堤。原上起百家墩。1954年汛期溃口堤毁,改由朱家嘴起筑堤,下抵红杨树,全长23.96公里。1973年汛前顺安河通水后,始分二堤,一曰“东联圩江堤”,长10.35公里;一曰“西联圩江堤”,长18.15公里。两堤合长28.5公里。该江堤自凌家湾至繁昌庆大圩埂止8000米之间,原有3000米宽的外滩,圈有永兴、江家、陶家、马厂等外护小圩,因江岸坐湾顶冲,堤质松散,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始出现崩坍。民国25年(1936年),官庄圩北埂王村民见江岸崩坍无法制止,集资造起一所土地庙,举行隆重祭祀,祈求神灵保佑止崩,至抗日战争结束时,土地庙和神牌,统被崩入江中。1954年6月坝埂头处崩坍长180米,宽125米;1973年西联圩万丰圩拐处崩坍长300米,宽120米。1949~1973年共崩坍73次。崩坍多伴生于落水时、且崩势逐年下移。官庄圩江堤向为本县圩堤至要,关系到铜(陵)、繁(昌)2县29.6万亩农田(其中铜陵21.7万亩)和铜芜公路、铁路及诸多村镇、厂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官庄圩江堤崩坍,历来采用退建办法。崩一处,退建一处。民国2年(1912年)于陈家墩处退建1600米,完成土方15.2万立方米。民国23年于王家塘处退建560米,完成土方5.72万立方米。1949年于陈家墩处退建1080米,完成土方10.57万立方米。1959年由小斗门至新坝埂退建1272米,挑土30万立方米。民国2年至1959年共退建13道,计12.73公里,完成土方206万立方米。其中有9道又相继被崩入江中。一崩一退,复崩再退,土地日损,且崩坍渐有加剧之势。1958年开始采用平顺抛石护岸。是年在陈家墩抛石8600立方米,沉柴树120担。1959年11月成立官庄圩江堤保坍指挥所。1962年改设官庄圩抛石护岸指挥部,县长兼任指挥长,县委书记兼任政委。下置采石工程队,配抛石民工320人,陆地运输工800人,租用拖轮1只,木驳船43只。是年汛期,张作荫副省长亲临现场指挥,省修防局调来5名技干具体指导,当年抛石护岸长度440米,抛石3.4万立方米。1976年以后,撤销官庄圩抛石护岸指挥部,成立东西联圩护岸工程指挥所,具体工作由县长江修防所负责。至1985年在8000米长的崩岸线域内,抛石62.16万立方米。另江堤护坡护砌长1110米,完成千砌块石0.7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660.38万元。1987~1990年,在皇公庙、坝埂头、北埂王3地共抛石7处,施工长度总计2181米,抛石6.59万立方米,总投资131.8万元。经抛石抢护的崩岸线,崩坍基本制止。然这段江道深泓摆动,江岸崩坍尚未稳定。1990年12月11日,西联圩北埂王处再度崩塌,崩塌长120米,宽100米。护岸还须逐年实施。
1958~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东、西联圩(原官司庄圩)抛石护岸情况表

洲区胥坝圩的南江和西风埂江堤,1962年12月发生崩坍,长度延及3000米。1984年和1985年,抛石护岸1700米,用石3.6万立方米;干砌块石护坡长500米,石方1500立方米。总投资46.5万元,其中县投资24万元,集体和群众自筹22.5万元。安平圩的11段和大通镇的永兴圩(即铁板洲)江堤也出现崩岸,采用抛石护坍办法止崩均有一定效果。
1954年以后,本县还采用锥探灌浆的方法护理。锥探灌浆即先锥探堤埂,找出堤质疏松等隐患处,然后打眼灌浆以固堤。是年冬本县始建钻探队,配员12人,首次对官庄圩江堤险段钻探。初由人工钻探,仅找隐患,不灌浆。1956年起,对全县8个重点大圩进行全面钻探,历时近3年。1966年锥探堤长9225米,锥眼2.22万个。1976年置打眼机和泥浆机。1977年正式成立锥探队,招收24名合同工。是年锥探堤长600米,并开始灌土(276立方米),灌泥浆(690立方米)。1979年锥探堤长4002米,锥眼7592个,灌土4558立方米,灌泥浆1.14万立方米。1980年后,重点对东、西联圩江河堤进行锥探灌浆,至1985年共锥探堤长38.73公里,锥眼6.36万个,灌土2.21万立方米,灌泥浆4.77万立方米。皇兴圩江堤老斗门处,1977年前汛期江水位12米时,渗水相当于1部龙骨水车的出水量,1977年锥探灌浆后,江水位超过13米时仅有印潮现象,1979年再次灌浆,1983年江水位14.25米时,堤脚无印潮。1986~1990年,分别在东联圩的黄浒河堤及西联圩的万丰圩堤共锥探7793米,锥眼8856个,灌土8361立方米。投资7.4万元。
联圩并圩
明嘉靖年间,于东西湖外沿河筑堤,建立凤心闸,拒江潮内灌,保障湖内各小圩及沿丘陵洼地。民国25年(1936年),在马村圩、流潭圩之间筑堤建中心闸后,使钟鸣地区的索山、大杨、保成、汪村等十多个小圩,生产基本得到保障。民国时期,山东圩和孤城圩,亦被联成一圩。
建国后,联圩并圩在规划指导下进行。1953年,从永丰圩的徐村至五连圩筑一“上坝”,从永丰圩沃村至流潭圩筑一“下坝”将永丰、流潭、五连3圩联成1圩;翌年又自永丰圩工商殿处至马中圩姚家湾处合建一道横河大坝埂,将马中、义兴闸2圩圈入其中,统名“五丰圩”。1954年,自官庄圩河堤郜村下至钟仓山嘴,横河筑起一道大坝埂,将凤心闸、棠棣圩圈入宫庄圩,总称“官庄圩”。该圩联成后,原11公里长的沿河两岸堤埂成了内堤,同时为3圩排除积水和灌溉用水提供了便利条件。1971年开始顺安河中下游治理,将五丰圩、东城圩、官庄圩下圩以及1968年围垦的新民圩,联成1个大圩,因位于顺安河以东,故名“东联圩”。官庄圩上、中部分,凤心闸诸圩堤和棠棣圩,联成1大圩,因位于顺安河以西,故名“西联圩”。洋湖、芮心、良家3小圩联并为“顺安联圩”。1974~1976年,平安圩将叶家洲、益公滩、小坍子等小圩,先后联并起来,成为1个有耕地2.2万亩的大圩;紫胥、文沙2圩联并为“胥坝圩”;和悦、铁板2洲联并称“永新圩”;老洲圩将毗连的合作、光辉等小圩,纳入大圩整体;钟鸣的陈村、新成、东风、杨家等小圩,亦联并成“钟鸣联圩”。
联圩并圩后,圩区在顺安河未治理前,需防洪堤线总长91.93公里,联成东、西联圩后,包括东湖撇洪沟的北埂6.60公里在内,需防洪堤线总长58.45公里。两比缩短需防洪堤线33.48公里。洲区减少了2个圩口,但因联圩少,并圩多,扩大了保护面积,联圩并圩后,总需防洪堤线加长1.69公里。
主要圩口简介
东联圩位于县的东部,距县城约19公里。东界黄浒河、叶山以北,西隔顺安河与西联圩相望,长江南岸。1971年建圩,1973年告竣。江堤长1035米,河堤23.35公里,保护面积103.3平方公里,耕地7.3万亩。地面高程8至15米,1974~1990年,历年兴修完成土方566.1万立方米,江堤护岸长6750米,抛石方17.56万立方米,护坡长490米,干砌块石方2647立方米。堤顶高程16.5米,顶宽7米;内外坡1∶3(黄浒河一段外坡1∶2)。建电力排灌站22处,装机78台,4711千瓦;大小涵闸14座,开挖和整修主要沟渠9条,长43.05公里。1983年坝埂头水位14.25米时,堤身安然无恙,受益有永丰、钟鸣、流潭、钟仓、新桥5个乡,36个村,4.75万人。
西联圩位于县城东北部,距县城7.5公里。北滨长江,东临顺安河,西北与老观,万丰圩毗连,西南与铜陵市郊接壤。1971年建圩,1973年圩成。需防洪堤线长24.75公里,其中:自朱家嘴经红庙埂到钟仓闸的江堤长18.15公里,东湖撇洪沟之北埂长6.6公里,保护面积103.7平方公里(含市辖面积10.1平方公里),耕地10.3万亩,地面高程8.5~15米。受益有太平、和平、钟仓、西湖、城郊、顺安、城关镇7个乡(镇)40个村的全部或一部分,4.77万人。芜湖铁路、公路、市郊部分厂矿等亦在受益圈内。
1974年后,经历年培修,堤顶高程达16米以上,顶宽7米,内外坡1∶3。共完成土方255万立方米,江堤护岸长3431米,干砌块石护坡长386米,共用石方11.36万立方米(含抛石护岸)。全圩建电力排灌站37处,装机102台,7237千瓦。兴建涵闸36座,新开和整修排灌沟渠43条,长98.53公里。
安平圩曾称章家洲。北宋时期于小湖洲建堤六千余丈,捍御江水,关系田2.1万余田。清道光年间(约1821年)将小湖洲,补还洲、合兴圩、杨林圩、重兴圩联合成安平圩。1975年将叶家洲等圩相继并入后。圩区扩大为今安平乡全境,堤防保护面积34.6平方公里,堤线总长25.6公里,耕地2.2万亩,地面高程8至12米。
民国时期,该圩矮小单薄,无一座涵闸斗门,1949年后年年冬、春集民修堤,至1990年堤顶高程达15.65米,顶宽5~7米,内外坡1∶2.5。圩内建电力排涝站6处,装机21台,963千瓦,建有涵闸4座;开挖与整修排灌沟渠10条,长72公里,基本上达到旱涝保收。
胥坝圩1975~1976年由紫胥、文沙2圩联成。1980年汛前又将合兴圩并入。东北南面濒长江,南濒小夹江。西与安平圩接壤。保护面积22.1平方公里。堤长30.26公里,耕地1.7万亩。地面高程8至12米,涉及胥坝乡11村、2725户,1.74万人。1990年堤顶高程14.6米,顶宽4.5米,内外坡1∶2.5。有主要排灌沟渠9条,长15.15公里;有电力排灌站6处,装机23台,1230千瓦;有机械排灌站2处,装机4台,172千瓦,旱涝保收面积达1.14万亩。
城关大堤(又名护城江堤)位于县城西,滨长江。1971年本县着手从箬帽山脚起,沿江岸穿湖滩到铜陵市牛奶厂,创筑一条弧形大堤。经县水利局测量后,于当年冬开工,发动机关干部、厂矿工人、学校师生、街道居民及郊区受益农民约千人上堤,翌年完工。筑堤长2000米。后逐年加高培厚,到1985年累计完成土方40万立方米。堤顶高程达17米以上,顶宽4至6米,内外坡均为1∶2.5。1974年在余家桥处建防洪闸1座。1979年又建闸站结合电力排灌站1座,安装55千瓦电机6台,配20寸轴流泵6台。另在排涝站南北方向各建旱闸1座,以利码头装卸货物及车辆通行。1988年废南旱闸。1989年冬、市、县机关干部职工数干名上堤,填平了紧靠外堤脚的过水道,共投资30余万元。该堤筑成后,概除了县城的洪涝威胁,保护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00亩,养鱼水面1900亩。
铜陵县万亩以下圩(不含城关大堤)情况一览表


涵闸斗门
涵闸主要用于引水和排水。本县洲圩区称小型涵闸为“斗门”,山区则称“涵洞”。明、清之际,建有凤心闸和东门闸。民国时期,见诸记载的闸有凤心闸、新心闸、中心闸、义兴闸。史无记载的涵洞斗门,则数量众多、旧式斗门多为方型,也有园型,用条石、块石、石灰糯米胶汁灌浆构筑而成,基础打桩加固。闸门采用木板迭梁或石板,人力启闭。
建国后,针对古旧涵闸杂乱质差的实际,将其逐步淘汰或改建。50年代,改、建涵闸5座;60年代,改、建涵闸17座;70年代,改、建涵闸59座。其时,古老的闸已废,而更以闸站结合工程;斗门亦绝大多数挖除,极少数改成钢筋混凝土涵管和钢筋混凝土方涵。闸门多为钢筋混凝土或钢板结构,启闭形式有电动、手摇、人力、手电两用等几种。1980年后,建涵闸25座。至1990年,共有涵闸216座。其中孔径小于1米的斗门98座;小型涵闸斗门106座;主要涵闸12座,即:
东湖闸原名肖家闸,位于东湖撇洪沟出口处,与顺安新河丘岗交接。1971年底着手筹建。县成立湖闸工程指挥所,工程由县水电局设计,池州地区水利工程队承建。1972年3月动工,10月竣工。完成土方1.6万立方米,石方2900立方米,混凝土方1800立方米。使用钢材29吨,水泥635吨,木材14立方米。国家投资39.17万元。闸为胸墙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孔7个,总宽25.5米。其中,中间5孔各宽3.5米,底高7米,边孔宽4米、底高程9米,闸身总宽31.7米,闸室长度13米。公路桥面,高程16.2米,钢丝网水泥双曲反向薄壳闸门,门高4.16米,每堂门重7吨,10吨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7台。设计最大汇量每秒262立方米,校核最大汇量每秒136立方米,达20年一遇设计,50年代一遇校核标准。该闸控制山丘来水面积59平方公里,调节径流和拒江倒灌,能防洪10.3万亩,排涝5000亩,灌溉1.1万亩。在1978年蓄水灌溉抗旱和1983年拒江倒灌御洪中,该闸发挥了重要作用。
鲍村退水闸位于鲍村。1977年7月建成。闸长47.47米,梁板闸门,螺杆启闭,单孔,孔宽2.4米,孔高2.4米,闸底高程8米。用作泄洪。设计流量每秒20立方米,控制面积42平方公里。
坝埂头老闸位于和平乡。1955年5月建成,钢板闸门,手摇启闭,建1孔,孔宽2米、高2.4米,闸底高程6.66米,用作排洪。设计流量每秒13.9立方米,控制面积14平方公里。
安平闸位于安平乡杨林。1960年4月建成,钢板闸门,手摇启闭,设1孔,孔径2×2.4米,闸底高程6.66米,用作排洪。设计流量每秒12立方米,控制面积32.6平方公里。
铁湖闸位于铁湖嘴。1976年12月建成,闸长35米,设2孔,孔径2×2米,钢板闸门,手摇启闭,闸底高程5.9米,用作排洪。设计流量每秒11.78立方米,控制面积12.26平方公里。
钟仓闸位于汪村。1976年建成、安装绳鼓25吨电动启闭机,闸长64米,闸孔6个,单孔宽3.3米,闸底高程5米。用于排洪。设计流量每秒62立方米,控制面积59.7平方公里。
和平新闸位于破屋中。1973年建成,闸长61米,闸孔2个,孔宽2米,孔高2米,钢丝圆柱体闸门,手摇电动启闭。闸底高程6米,用作作排洪。设计流量每秒11.5立方米,控制面积14.7平方公里。
张村闸位于张村。1973年12月建成。闸长40米,设2孔。孔宽、高均为3米。装钢丝圆柱体闸门,手摇电动启闭,闸底高程4.5米,用作排洪。设计流量每秒21.94立方米,控制面积41.2平方公里。
犁桥站闸位于犁桥。1978年2月建成。梁板闸门,手摇电动启闭,设孔3个,孔宽3米,孔高3.5米,闸底高程5米,用于排洪。设计流量每秒39.96立方米,控制面积44.91平方公里。
七里埂节制闸位于东湖站边。1977年建成,闸长19米,梁板闸门,螺杆启闭,有2孔,孔宽3米、闸底高程7米,用作排洪。设计流量每秒65立方米,控制面积16平方公里。
防洪埂节制闸位于东湖站下边。1977年建成。闸长41.5米,闸孔有2,孔宽3米,孔高4.65米,梁板闸门,螺杆启闭。闸底高程7米。设计流量每秒56立方米,控制面积6.7平方公里。
犁桥闸位于犁桥。1976年建成,闸长37.4米,设孔2,孔宽3米、高3米。梁板闸门,手摇电动启闭,闸底高程5米。设计流量每秒34.4立方米,控制面积19.7平方公里。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