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采种育苗
采种本县采种历史悠久。民国以前,均是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
建国初,县政府动员群众采种。1950年山区群众共采种1115公斤。1953年叶山林场自采和收购种子581公斤,品种有枫杨、侧柏、杉木、板栗、油桐、青冈栎。50年代,全县累计采种2.85万公斤,其中国营采种8899公斤。1958年,本地母树损失过半。此后,种源枯竭,采种量寡。70年代末,采种量回升,1979年采种3100公斤。1984年采种3700公斤。1986~1990年共采种2920公斤。
建国后,本县先后引进树种30余个。主要有油橄榄、枇杷、火炬松、水杉、池杉、落羽杉、喜树、大官杨、江南桤木、金钱松、华山松、凤尾竹、油茶等。其中,水杉(1977年引进)、池杉(1976年引进)、火炬松(1971年引进)、意大利杨树(1987年引进)在本地生长良好,已大面积推广。
育苗北宋时期,县人陈翥即从事泡桐育苗,并总结其种子育苗技术:“种子之地,宜高原之处”,“凡种其子,当先粪其地,然后匀散之,一春可高三、四尺”,“土膏腴,则茎、叶青嫩而乌黑”,“至冬便可易而植之”。民国时期,育苗以国营为主。民国7年(1918年),省立第九造林场(位于县境叶山冲吉祥寺)开始育苗,民国17年培育各类苗木48.12万株。民国9年,县于叶山设一公营苗圃,翌年培育桑、茶、桐、中槐、桃、李、马尾松、杨、柳、杉等苗木,获出圃苗3450株。民国18年,省立第二模范林场铜陵分场(位于叶山王家桥)辟苗圃46亩。翌年,省立第三林区森林局在叶山有苗圃地30.8亩,苗木23.7万株。民国20年,省立铜陵叶山林牧场有苗圃36.8亩,培育苗木31万株,品种有侧柏、白杨、苦栋、乌桕、重阳木、中槐、樟树。民国23年,省立叶山矿区造林场有苗圃地20亩,培育苗木35.96万株,品种包括针叶树和阔叶树。民国24年,县设森林施业所,置苗圃地10亩。抗日战争爆发后,育苗停止。
50年代,育苗仍以国营为主。全县累计育苗988亩,年均98.8亩。1951年育苗19亩,但出苗极少。1952~1958年,县政府在叶山林场调拨各类苗木250余万株,无偿供应各乡、镇植树造林。1957年,叶山林场建立铜陵县国营苗圃,面积106亩,当年育苗85亩,经省林业厅检查全部符合国家苗木标准。1959年全县育苗258亩。
1956年,县政府在钟鸣乡试办3个农林生产合作社,开始集体育苗。当年集体育苗22亩,主要树种为松、杉。60年代,国营苗圃转向从事粮食生产,育苗较少;集体育苗逐渐成为一主要形式。此期,年均育苗67.6亩。70年代,年均育苗353.5亩,其中1974年育苗755亩,为历史上育苗面积最多的一年。集体育苗中,社队林场育苗一般占70%左右。80年代,苗木生产趋向商品化,农村开始出现个体户育苗。育苗户育出的苗木,或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合同,供本县造林,或自行销售。1984年,有个体育苗户99家,育苗81.2亩,占全县育苗面积24%。1985年全县育苗288亩,苗木实现自给有余。1986~1990,累计育苗768.8亩,其中1990年末育苗276亩。品种主要为杉木、马尾松、檫木、泡桐。
政府对育苗单位实行育苗补助。1951年池州专署拨给每亩育苗补助费为:马尾松80元,杉木180元。60年代和70年代,国家对社队集体育苗,给予不定期的经济补助。1978年,始对社队集体育苗实行按实际育苗亩数补助;个人育苗,实行与集体育苗同等的补助。补助标准:针叶树每亩50~70元,阔叶树每亩15~20元。1978~1985年,全县累计补助7.04万元。
育苗方式主要有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采用种子育苗的有泡桐、马尾松、杉木、苦栋、柏类,采用扦插育苗有杨树、水杉,采用嫁接育苗有梨、桃、柿等果木。宋人陈翥在《桐谱》中总结泡桐育苗方式时还指出:“不如倒条压之,覆以肥土,自然节节生条,而上又多散根。俟根、茎大,断而植之,胜如种者”。“或要其栽速者,当于桐处,耕钮其下,使蔓根可断,则其根断自萌,而茂于子种者”。
四旁植树
四旁植树即路旁、水旁、村旁、宅旁植树。民国时期,四旁植树较少。建国初,县政府号召县民开展四旁植树。1951年四旁植树13.1万株,其中学校植树3640株。1953年,落实“谁种谁有”政策,此后,四旁植树逐渐增多。至70年代初,四旁植树多集中于村旁、宅旁。1974年,老洲公社光辉大队有四旁树木42万株,人均180株。1975年后,公路、铁路两旁绿化成为四旁植树的重点,至1985年,乡级以上公路共绿化41.4公里,铜(陵)芜(湖)铁路绿化30公里。1953~1990年,全县四旁植树累计4585.6万株。自1979年全国五届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3月12日为全民义务植树节以来,本县年逢植树节前后均发动干群义务植树。1982~1990年共义务植树573.3万株,其中1990年义务植树65万株。
四旁植树树种,以杨、柳、槐、泡桐、法梧、苦楝、水杉、桃、李等为主。农村村、宅旁植树,以速生用材树种为多,老洲、安平、流潭群众喜栽苦栋、刺槐、乌桕于村旁、宅旁;1970年后,村宅泡桐发展很快。城镇街道植树以法梧、泡桐、松柏等为主。水旁以杨、柳为主。公路、铁路两旁以杨、柳、法梧为主。
造林
造林状况旧时,人工造林很少,山林主要是天然林。民国7年(1918年),置省立第九造林场后,开始营造国有林。翌年,一些私人山主成立森林公园(农牧公园、牖牧公园、达行公园、植物公园、欣欣公园等),成片营造私有林。民国9年全县官民造林665亩,树种有桑、茶、桐、槐、桃、李、松、杉、杨、柳等。民国23年,省立叶山矿区造林场雇请壮丁服役造林,植树计960亩。
建国后,造林重点在山丘地区。50年代初,主要是封山育林,造林面积较小。1953年,开展互助合作造林,全县造林3444亩。1956年,出现林业社、茶叶社等集体林业组织,社队造林开始兴起。同年,县政府成立绿化委员会,掀起植树造林高潮,至1960年,五年共造林16.19万亩。此间造林求全贪快,采取大兵团作战形式,造林质量很低。1956年造林成活率为20%,翌年25%。1958年在造林苗木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移栽野生苗木“造林”,造成“一山造林二山空”。至1965年,历年人工造林面积仅存9000余亩,约占历年人工造林总面积的6%。1966年全县造林2050亩,直播油桐3.22万亩。60年代后期,年造林面积徘徊在1000~4000亩之间。70年代初,在“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下,造林面积增加。1971年造林7073亩。1972~1975年,县林业部门先后四次组织人员,参观学习湖北广济县丘陵造杉经验,其间营造杉木林4.17万亩。1976年全县造林1.72万亩。70年代,年均造林1.08万亩。
1980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后,本县造林规模扩大。当年造林1.73万亩,种植油桐5469亩。翌年造林1.83万亩。80年代,年均造林1.40万亩。1989年县政府决定每年2月22日至3月22日为植树造林突击月。同年9月,县委、县政府制定《铜陵县三·五绿化规划》。规划目标:自1990年起,用3年时间,消灭山丘区荒山;到1994年,基本绿化全县。12月,县长陶国喜与18个乡镇的乡、镇长签订了1990~1992年造林绿化责任书。市、县党政领导还领办绿化点开展造林。1990年,全县造林2.12万亩(含用材林1.32万亩,经济林2981亩)。其中杉树8466亩,松树4159亩(均为国外松),板栗林638亩。1981~1990年,共发放造林、封山、育苗、中幼龄林抚育等补助款84.37万元,生产贸易粮647.84吨。1990年国家对本县林业资金投入170万元。
1986年后,本县在开展面上造林的同时,注重发展基地林业。198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建立意杨林、笋用林、果木林、青檀林4个林业商品生产基地。
果木林基地:规划面积6000亩,发展桃、柿、板栗等果木,到1990年底建成面积6792亩。主要分布于朱村、董店、新桥及西湖的农林村和新建的大院村等地。
檀皮基地:规划面积1万亩。至1990年新营造檀皮林3000亩,檀皮基地建成面积达6172亩。主要分布于金榔、朱村、新桥、董店。
笋用林基地:建于国营叶山林场。1986年始,叶山林场与安徽农学院合作,兴建安徽省第一个笋用林基地。安徽农学院林学系负责技术指导,叶山林场组织生产销售。1988年县委、县政府将该基地列入县“十个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之一。至1990年已建成1500亩。该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注意摸索笋材两用途经,提高竹林效益。经过几年小面积试验和大面积生产,已总结出一套合理配置竹龄结构,适度留养采伐,科学垦复施肥等经验。几年来,年产鲜笋约15万公斤,毛竹约4万根,年创产值约20万元,效益比单一生产竹材提高3~5倍。1990年,共产鲜笋20万公斤。是年春,基地建设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并将向省内外推广。
意杨基地:1988年2月6日,县政府与芜湖木材厂签订《联合建设杨树人造板原料林基地协议书》。基地建在胥坝乡铁锚洲,协议建设面积3450亩,由胥坝乡承建,芜湖木材厂按每亩67.5元标准提供国家林业项目周转金。翌年,这项工程被列为安徽省丰产林基地,同时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援助的“中国东部暖温带及半干旱地区杨树丰产林”项目的一部分。1988年3月,胥坝乡置意杨林场,开始营林,至1990年底完成造林面积3450亩。除此之外,安平等乡在江滩地亦发展意杨林,至1990年底,全县共建成意杨林基地6997亩。
造林形式国营造林:民国7年(1918年)开始国营造林。民国9年国营造林400亩。1953年春,叶山林场在叶山脚直播油桐32.7亩,成活90%。此后几年,县国营林、农场均开展造林,至1957年累计造林1920亩,其中叶山林场造林1406亩。60年代后,国营造林集中于叶山林场。1963~1966年,省林业厅共下拨国营造林投资10余万元。到1979年,叶山林场所属9600亩山场,除开矿征用地外,已基本绿化,有林面积8340亩,其中人工林4549亩。
国营、集体合作造林:1952年,县政府建设科购进马尾松10万株,与新桥区联合、民建、湖城3乡订立合作造林公约,实行合作造林,造林3030亩,因缺乏技术,年终成活10%。1956年,叶山林业站与钟鸣、顺安2区的6个高级社签订合同,合作造林,林业站出资购苗;区社出工,包栽包括。植杉600余亩。后合同无形失效,林木归国营叶山林场。
集体造林:1952年,朱村乡兴丰村石山、金风两闾,组织40余农户,按户出米分摊费用买苗,在丰形山营造黑松50亩。合作化后,全县山林入社,林业生产集体化。农业社集体造林,评工记分。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山区一些公社成立林业组、林业队造林。其时,集体造林声势浩大,然浮夸不实。1962年后,林权归队,由大队、生产队组织造林,统一出工,按工取酬。是年,本县确定龙潭、泉栏、郎坑3个大队及162个生产队以林为主,确定21个大队林粮并举;并减免其征购粮任务。1964年全县集体造林1196亩。1972年始,集体造林集中于社队林场。社队林场造林,由公社、大队组织,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出工营造;苗木由公社或大队提供,工分报酬由生产队计付。所造林木,由集体林场统一管护。1973~1975年,社队林场共造林3.3万亩,发展茶叶、药用牡丹、桑等3万亩。1976~1979年,全县集体造林5.18万亩,其中杉木2.44万亩,马尾松、黑松4899亩,檫木4790亩,油桐5097亩,油茶1219亩,泡桐256亩,竹类536亩,茶叶1.06万亩。80年代,社队林场转向经营型。集体造林多采用专业承包形式。
1974年始对集体造林给予经济补助,至1980年,政府每年下拨2~3万元,补助社队造林。1981年对集体造林实行按规定标准补助。本县规定:集体成片造林10亩以上平均每亩补助9元。分树种每亩补助标准为:杉木12元,毛竹10元,油桐8元,檫木、泡桐8元,马尾松与刺槐混交林8元,火炬松、湿地松6元,马尾松分别为6元(块状整地)和4元(直接定植)。凡所造林木,经林业部门验收后,即按实有合格面积发给补助粮款。1981~1985年,全县统计造林面积7.46万亩,验收合格3.69万亩,占统计面积的49.5%;补助造林款27.06万元,贸易粮261.80吨。1986年以后,县政府为鼓励封山育林,规定成片封山育林200亩以上者,亦给予补助。1986~1990年,全县统计造林面积6.95万亩,验收合格7.38万亩,占统计面积的106%;封山育林合格7.87万亩。发放二项补助费53.08万元。
私人造林:民国初期以前,山林私人占有,造林亦系私人,造林数量很少。民国9年(1920年),私人造林265亩。建国初,农民在分得的山场上造林,但规模较小。合作化后,私人造林停止。1980年6月,金榔、西湖、新桥等公社开始将集体零星荒山荒地划给社员造林。翌年,划给社员自留山12.54万亩。至1985年私人造林共3.07万亩,占自留山面积24%。1986年和1987年,私人造林8798亩。1985年始,一些村、队视自留山造林步伐慢,便逐渐收回自留山经营权,实行专业承包造林,至1990年全县共收回自留山7万亩。
专业承包造林:1982年县委、县政府规定,对承包造林,实行与集体造林同等奖励政策。同年12月,新桥公社瑶山村民办教师李映桃,承包本村虎形队大西冲山顶集体荒山114亩,开展造林,成为本县第一个承包造林大户。此后,承包集体荒山造林成为本县主要造林形式。1985年,全县承包山场面积逾百亩的造林户有82户,承包面积2.04万亩,户均248.7亩。承包面积最大的是新建乡黎明村的方千古,面积1447亩。1990年,有林业承包户、联合体322个,承包山场4.50万亩,已造林3.20万亩。专业承包造林多为单户的个体承包和几户农民联合承包。承包前,发包方(一般为村、队集体)和承包方需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经法律公证后生效。承包期一般15~30年。林木纯收益一般按二八分成(集体二、承包者八)。原朱村乡林业员钟世信,1983年1月与该乡高联村签订合同,承包天门山东部荒山近千亩,承包期20年,至1985年即全部营造成林,主要树种为杉、火炬松、檫木。1989年1月1日,钟世信将长势茂盛的山林全部移交给高联村,由村办林场管理;本人仅收取村付给的造林贷款、周转金及苗木款6.4万元。是年10月,钟世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领导办绿化点造林:1989年,市、县领导开始办绿化点造林,共建绿化点14个,规划面积2.75万亩。其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办绿化点3个,规划面积6000亩;县委、县政府和主管部门领导办绿化点11个,规划面积2.15万亩。1990年市、县领导办绿化点完成造林面积共7107亩。
造林技术泡桐:《桐谱》载:泡桐“宜黄土之地”,不仅“茂于崇冈、峻岳”,且“平原、空显之处,向阳之地,悉宜之”。“其性,喜虚肥之土”,“喜高平之地”。“凡植之法:于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叶陨,汁归其根,皮干不通之时,必先坎其地,而后粪之,择植一二春者,全其根,勿令冻损,经久为霜雪所薄,掘后即时以内坎中。厥坎惟宽而深,先粪之,以栽著其上。又复以灰覆之,其上以黄土盖焉,一免走肥,二亦拒摇”。“如植于沙湿、低下、泉润之处,则必枯矣”。1970年,本县始推广种植泡桐,一般选择湿润肥沃、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土地;从头年秋季落叶后到第二年春天发芽前栽种;打穴栽种,穴的规格一般是长、宽、深各50厘米:栽种密度,如在“四旁”栽植,单行株距3~5米,双行株行距3×5(米)。择苗一般用一年生苗或两年根一年干的平茬苗为好,山地造林多采用栽小苗平茬培育高干的办法。栽种时,苗木不能栽得太深,以埋到离根颈深10~15厘米为好。迄1983年,全县共植桐152.6万株,成活率一般在95%以上。
杉木:1972年后,推广湖北广济县抽槽植杉技术。其方法:在宜林山场,晚冬早春时,沿水平线每隔5尺带状抽槽,槽宽2尺,深2尺。春季栽杉时,填土坑内,再栽植1~2年生杉苗,成活后1~2年,全部垦复,松土除草。此法成活率高,但投资大。1981年后,采用全垦植杉,垦深6寸,苗木以1年生为好。
火炬松: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山地黄壤,多采用全垦或带状垦复造林,株行距2×2(米),每亩160株。如采用块状整地造林,则适当密植,以利郁闭。
马尾松: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省林业厅会同民航部门在城郊、城关一带飞播马尾松造林2000余亩,成活较多。人工造林以穴状为主。松苗宜酸性土壤,低湿和阴性地区不适栽植。株行距1×1(米),苗木一年生成活较强。栽植时,挖宕要深,放苗要正,复土要紧,每一缝可栽2~3株,使根舒直。
毛竹:1963年,国营叶山林场栽植毛竹100亩,成活98%,每亩24株,造林时除要求随挖随栽外,并对竹母质量提出五不要:不是2~4年生的竹母不要,根蒂断了的不要,竹鞭根短于5尺(来根2尺,去根3尺)不要,根上没有3个以上健壮芽的不要,有病虫害的不要。并要求栽穴深1.5尺,宽1.5尺,长于鞭根;栽时分四层填土,两次踏实,中间浇水。农村群众栽竹经验是;栽竹无时,雨后即宜;竹子无皮,四季能移;多带泥土,记住东西(指记住竹鞭方向,顺方向移栽)。
1950~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植树造林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