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鸦片战争以后至1949年的100年中,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安徽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了近代科技发展阶段,并取得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科技成就。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地下资源丰富,也是中国近代开展地质调查较早的省份之一。19世纪60年代,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国来进行地质考察时,就曾到过皖南和沿江地区作过调查。20世纪初,中国地质事业创始人章鸿钊等,在安徽马鞍山、铜陵进行了铁矿调查。之后,刘季辰、赵汝辰等又在皖北调查煤矿。30年代至抗战前,安徽省又进行两次大规模地质调查,发现了沿江铁矿和淮南煤矿等地下资源。
安徽最早开发的煤矿,是光绪三年(1877年)的池州煤矿。民国元年(1912年),建成第一座近代煤矿——大通煤矿。至民国26年,淮南煤矿年产煤已达104万吨。铁矿开采从20世纪初开始,在繁昌、马鞍山两地进行,尤以繁昌矿质优、开采量大。民国16年至民国20年间,繁矿产铁矿砂96万吨,占全国产量11%;马鞍山铁矿产75万吨。二者仅次于辽宁抚顺和湖北大冶,分居全国第三、四位。
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建所之初,除生产火药、枪、炮、子弹等,还由徐寿、华蘅芳设计研制出中国第一艘用蒸汽机发动的轮船。
安徽近代铁路建设从20世纪20年代即已开始。绩溪人程士范(1892~1960年)于民国3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民国15年他设计建造了安徽第一条轻便铁路——港口到水东的煤运铁路。民国23年初,程士范受聘任淮南铁路建设总工程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分段建成从淮南田家庵至芜湖裕溪口的淮南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修建速度最快、资金最省的纪录,为中国人争了气。
在水利方面,这一时期安徽有两位治水名人:潘锡恩和周馥。潘锡恩(1785~1867年),泾县人,曾任江南河道总督,在治理淮河、运河方面政绩卓著,“先后在任十载无河患,清淮士民称颂不衰”。他与俞正燮(黟县人)等人编著的《续行水金鉴》,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周馥(1837~1921年),建德(今东至)人,曾任永州河道,先后治理过金钟河、通州潮白河;后任直隶按察史时,又主持修筑了永定河防护工程,收效显著。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升任山东巡抚,力主导黄入海,减轻了黄河水患。他撰的治水著作,有《治水述要》、《黄河源流考》等。
这一时期安徽虽无大型水利工程,但沿江各地修筑或加固了一批大小圩堤。其中当涂官圩修筑史,有当时人所著《官圩修防记述》(1899年)作了详细记载,是中国少见的一部圩志专著。
在农业方面,旌德人江志伊(?~1929年)所著《农书述要》值得一提。该书不仅辑录了中国古农书重要资料,而且介绍了国外农学知识,是当时少见的古今中外农学百科全书。
安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名茶很多。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中外通商规模扩大,安徽名茶远销海外,获得很高声誉。其中尤以祁红、屯绿、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最为有名,畅销海外,并多次获得世界博览会金奖。
在近代科学思想的传播方面,安徽学者起了重要作用。吴汝纶(1840~1903年),桐城人,曾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他关心西方科技的引进,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积极而热心,他不仅为严复翻译《天演论》作序予以推荐,还写了该书的节本,更定了译名。如“化石”一词系他首先创用,沿用至今。在中国清末民族危亡之际,这种科学思想对于激发人们奋发图强的精神,是有积极作用的。
光绪三十年(1904年),陈独秀(1880~1942年)同房秩五创办《安徽俗话报》,除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外,也致力于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辟有“实业”、“地理”、“卫生”、“格致”等专栏。民国4年(1915年),陈独秀主编《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大力宣传科学技术,发表当时科学家王星拱、周建人等关于自然科学论著,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初年起,到欧美、日本等国留学的安徽籍留学生日渐增多,其中有一批学习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成为中国近现代著名科学家。
丁绪贤(1885~1978年),阜阳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考入英国伦敦大学化学系,民国5年(1916年)学成回国,成为中国化学研究和化学教育的开拓者。他和同时留学英国的王星拱(1889~1949年,怀宁人)等于民国元年在英国创办中国留学生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两年后,该社与在美国成立的同名团体合并,并迁回国内,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各个领域科学家的科学团体。
王星拱在20~30年代,先后完成《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概论》,是中国科学方法和科学史研究的先驱。民国18年(1929年),他任安徽大学校长,筹建成立安徽大学理学院,为安徽高等教育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张贴惠(1887~?),全椒人,早年留学日本、美国,回国后曾任北师大教授、校长,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民国11年他把爱因斯坦刚发表两年的“相对论”论文,翻译成中文,在《理化杂志》上发表。这是向国内介绍相对论的第一篇文章。
周达(1879~1949年),东至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扬州创办“知新算社”,这是中国第一个数学团体。他受该社委托去日本考察数学,积极主张并身体力行引进、学习和研究西方现代数学,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者,又是中国数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在这一时期,安徽籍人物在中国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还有:数学家杨武之(合肥,1896~1973年,杨振宁之父)、江泽涵(旌德,1902~1995年),化学家杨石先(怀宁,1897~1985年),放射化学家李大章(合肥,1904~1941年),化工专家孙洪芬(黟县,1889~?)等。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极好机遇和条件,安徽科技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在发展过程中分四个阶段呈波浪式前进的态势。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安徽在迅速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全省先后建立了工农业生产试验场、站、所,省各业务厅局、高等学校、大型厂矿也陆续建立起科研机构。到1956年底,全省已建立独立的科研机构11个,工作人员644人,完成了一批科研、生产课题。1956年成立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学会(科协前身),次年会员就发展到2万多人,分支学会70余个。1957年反右派运动,一批科技人员被打成“右派”,严重挫伤了知识分子积极性。
第二阶段(1958~1965年):在“大跃进”形势下,1958年成立安徽省科学工作委员会,第二年改名为“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省科委),加强对全省科技工作的领导。各地市也陆续建立相应机构,初步形成全省科技管理系统。与此同时,新建了一批科研机构:中科院安徽分院及所属无线电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技术、原子能、化学、冶金陶瓷、地质、历史等研究所(室)。1960年,安徽分院改名为安徽省科学院,同时成立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到1965年,全省科研机构达55个,科技人员增至1345人。
在此期间,新建和扩建了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大学。1958年,重建了安徽大学,合肥矿院扩建成合肥工业大学。1958~1961年,先后成立安徽中医学院、合肥工学院和蚌埠财贸学院等。
1959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成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学会相继成立。
这一阶段中,取得一批科研成果,从1958~1964年中计有4495项,其中包括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等新技术项目。
但因受“大跃进”、“反右倾”等运动影响,科技工作中出现过急于求成、脱离实际、盲目“上马”等现象。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以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第三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安徽和全国一样,科技管理和研究机构大部分撤销,科技人员近万名“下放”,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破坏、散佚,给全省科技事业带来了空前浩劫。
在这一时期唯一值得安徽人庆幸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大)、一机部通用机械研究所从北京迁来合肥,一机部第一设计院从北京迁来蚌埠。同时在合肥建立了安徽光机所,以及煤炭、冶金、医药卫生等研究机构。淮南煤炭学院(今淮南矿业学院)、皖南医学院也相继成立。
第四阶段(1977~1987年):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安徽也同全国一样,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科技事业突飞猛进地迅速发展。
1977年7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向科学进军”大会,动员广大科技人员为科技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接着在全省科技战线上大规模拨乱反正,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恢复科技管理和研究机构,为科技人员评定技术职称。
1978年2月,安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近千项科技成果受到奖励和表扬。同年3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安徽有200多项科技成果获表彰。此后,安徽科技评奖工作逐步制度化,先后设立安徽省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科技发明奖,以及优秀科技论文奖。
1978年以后,在合肥恢复和重建了中科院安徽分院以及光机所等,新建了等离子物理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水泥研究所,以及电子工业部所属6个研究所等。全省其他地市也新建一些科研机构。到1985年底,全省共有县以上科研机构和科技开发机构153个,在其中工作的的科技人员13490人。
与此同时,全省又新建马鞍山钢铁学院(现为华东冶金学院)、安徽机电学院、合工大建筑分校(现为安徽建工学校)等工科院校和其他大专院校。
合肥市科教事业发展尤为突出。据1984年统计,合肥拥有各类高等学校20余所,科研机构70余个,各类科技人员7万多人,其中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有1万人;在校大学生2万多人,平均每万人中拥有358人;每千人中拥有大学毕业文化水平者34人,在全国中等城市中名列前茅。
随着安徽科技实力的增强,对外科技交流也日益增多。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等欧、美、日本外藉科学家先后来皖访问和讲学。中外科技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引进等双向交流不断扩大。
这一阶段取得的科技成果大大超过以往历年总和。仅1981~1985年“六五”计划期间,全省就取得科技成果6603项,其中有不少在国内领先。如河蟹繁殖新工艺、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研究、扬子鳄生态学研究、中小型超导磁体工艺规范研究、合肥同步辐射装置预研制及物理设计、L—2螺旋绕组抑制托卡马克撕裂膜研究,人工智能研究等项成果,均达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除此以来,在省外工作的安徽籍科学家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在1955年和1980年当选的(469名)学部委员中,安徽藉科学家有20位。其中包括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怀宁人),中国巨型计算机总设计师慈云桂(1917~,桐城人),火箭专家任新民(1915~,宁国人),中国数学泰斗江泽涵(1902~1994,旌德人)等,都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他们在各自的科学技术领域内,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业绩也理应载入安徽科技发展的史册。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