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局、所结构
〔局、所设置〕1950年6月,设铜官山邮政代办所,办理平常邮件、快递、挂号、包裹、汇款等业务。同年11月升为四等邮局。1957年1月1日,铜官山市邮电局成立,下辖兴隆镇支局,横港、杨家山、江边邮电所。到1985年,铜陵市邮电局已发展成为拥有3个邮电支局,9个邮电所的规模。3个邮电支局为横港支局、扫把沟支局和狮子山支局,9个邮电所为解放路所、西郊所、三公里所、凤凰山所、新庙所、电厂所、江边所、火车站所、鸡冠山所。
横港支局:1957年6月始设横港邮电所。1958年升为支局,办理平信、挂号、保价、特挂、包裹、汇兑、报刊、电报、长话等业务。对外建立邮件直封关系。1985年营业收入18406元。辖有挂家湖发电厂邮电所。
扫把沟支局:1952年9月,兴隆镇邮政代办所为营业处,1954年后改为扫把沟支局。办理平信、挂号、保价、特挂、包裹、汇兑、报刊、电报、长话等业务。辖有江边邮电所,1985年营业收入达24044元。
狮子山支局:1957年开办邮电所。1959年改为支局。办理平信、挂号、保价、特挂、包裹、汇兑、报刊、电报、长话等业务。辖有鸡冠山邮电所,1985年营业收入达21331元。
邮电支局自1959年以来,20多年无多大变更。仅1969年12月,邮、电分设。铜陵特区邮局下辖红光、红港、红星3个邮政支局;铜陵特区电信局下辖红光、红港、红星三个电信营业所。1973年,邮、电合并,设立红光(现扫把沟)、红港(现横港)、红星(现狮子山)三个邮电支局,属市局领导,1979年后恢复现名。各邮电所分布业务范围:
解放路所(1所):1961年10月开办,前身是铜官山邮电所。经办函件、挂号、特挂、包裹、汇兑、报刊、电报、长话等业务。
西郊所(2所):1957年开办,前身是杨家山所。经办业务有函件、挂号、特挂、包裹、汇兑、报刊、电报等业务。
三公里所(3所):1966年设于铜陵有色公司大楼,经办业务和西郊邮电所相同。
凤凰山所(4所):原属铜陵县邮电局管辖,1961年11月划归铜陵市邮电局,办理邮政业务。
新庙所(5所):设于立新煤矿,原属铜陵县邮电局领导,1961年11月划归铜陵市邮电局,办理邮政业务。
电厂所(6所):1967年设于桂家湖电厂内,办理邮政业务,属横港支局管理。
江边所(7所):1957年4月设于扫把沟附近,办理邮政业务,属扫把沟支局管理。
火车站所(8所):1972年3月开办,1976年6月26日停业。同年12月恢复营业。办理平信、挂号、特挂、包裹、汇兑、报刊、电报、长话等业务。
鸡冠山所(9所):1973年9月开办,设于鸡冠山铁矿,办理邮政业务。
〔局、所密度〕1957年,铜官山市邮电局、所共5个,每一局所服务人口1.13万人。服务面积为14.4平方公里。1965年,铜陵特区邮电局共有局所9个,每一局所服务人口0.98万人,服务面积8.33平方公里。1978年铜陵市邮电局、所共13个,每一局服务人口为1.15万人,服务面积5.76平方公里。1985年,铜陵市邮电局所共13个,每一局所服务人口达1.40万人,服务面积5.76平方公里。
〔信箱、信筒分布〕1946年,扫把沟兴隆镇邮政代办所设有信箱1个。1950年铜官山代办所和铜官山邮局均有信箱1个。1954年铜官山邮局有信箱12个,即菜市场邮票代售处2个。铜官山矿务局、邮电局、外宾招待所、矿务局机厂、321地质队、解放东村、小铜官山、兴隆镇支局、江边发电厂、扫把沟邮票代售处各1个。1957年铜官山市邮电局共有信箱20个,1964年铜陵市邮电局共34个,1975年增加到46个,至1985年达到56个。
〔邮政代办所、邮票代售处〕1941年凤凰山设立邮政代办所。1946年兴隆镇设代办所。1950年铜官山设代办所1处,以上代办处先后均撤销。1985年4月,新设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机械总厂邮政代办所1处。
1953年,铜官山邮电局有邮票代售处1处。1957年有8处(其中农业社1处)。铜陵市邮电局1959年邮票代售处20处,1963年为8处,1981年为16处,1985年升至20处,其中铜官山区19处,郊区1处。
1985年,铜陵市邮电局(所)及其网点为1950年建局时的13倍;为1957年的2.6倍。信箱、信筒分别为1953年的8倍;1957年的2.8倍。邮票代售处为1957年的2.5倍。
铜陵市邮电局若干年份信箱、信筒服务情况表

二、邮路
铜陵市通信邮路有自办邮路和委办邮路。自办邮路:1933年,大通——兴隆镇——铜陵县——荻港——朱村——大通有一条步班邮路。1946年,大通——铜陵县步班邮路,每天上午5时从大通出发,8时到兴隆镇,9时10分到铜陵县;下午4时20分由铜陵县返回。5时20分经兴隆镇,晚上8时返回大通。1950年,铜官山——铜陵县步班邮路5公里。1957年,兴隆镇——铜陵县有一条早班邮路。1958年铜陵县设小轮码头,该邮路即停止。1959年,铜陵市邮电局有自行车邮路51公里,步班邮路1公里。
1960年,有自办汽车邮路15.1公里,自行车邮路29.32公里。步班邮路3.92公里。1970年,有自办汽车邮路17公里,自行车邮路16公里,步班邮路1公里。1980年,自办汽车邮路增为42公里,摩托车邮路74公里,步班邮路1公里。
1985年自办汽车邮路增为62公里,(其中:铜陵市至铜陵县5公里(每日二班)。铜陵市至火车站3公里,至横港14公里(均每日二班),铜陵市至凤凰山38公里,趟班绢纺厂至扫把沟2公里(均逐日班)。市内转趟摩托车邮路19公里(每日三班)。狮子山至鸡冠山自行车邮路3公里(逐日班)。
委办邮路:1952年,铜官山至兴隆镇有委办铁道邮路7公里。直至1959年,兴隆镇铁道延伸至横港,铁道邮路增为10公里。至1967年,市至横港开委办汽车邮路,铁道邮路即停止。1964年委办汽车邮路增为41公里。1970年委办邮路为51公里。1980年降为17公里。至1985年降为11公里(铜陵市至横港委办汽车邮路)。
三、邮件分拣封发
1950年11月,铜官山邮局每天将邮件封到铜陵县邮局。1952年,铜官山邮局邮件直封到芜湖邮局。1954年,铜官山邮电局邮件直封到安庆、芜湖、合肥等邮电局。1958年,铜陵市邮电局直封增加南京、上海、九江、枞阳、贵池、大通、老洲头。1965年,又增加直封桐城、 庐江、无为、巢县、蚌埠、肥东等邮电局。
1973年,对邮件的流量,流向进行了调查、摸底、共开平信直封格眼79个,挂号直封格眼59个,包裹直封格眼22个,直封直发局45个。
1985年,铜陵市邮电局平信直封局有89个,挂号直封局72个,包裹直封局38个。
四、邮件运输
1950年起,铜官山邮局的邮件是肩挑背负送到铜陵县邮局。1952年,铜官山邮局出口邮件经矿上小火车运至兴隆镇营业处,然后转交安、芜班小轮发运,进口邮件仍由矿上小火车运至铜官山邮局。1954年,铜官山邮电局为加快邮件运递速度,从春节开始,每天中午加封一班,经小火车发运至兴隆镇赶发上水小轮。
1957年12月25日,大通大轮码头迁至横港,正式停靠申——汉客轮之后,自1958年秋起,铜陵市进出口邮件经横港支局转交大轮发运。为增加运输能力,改变过去邮件单一靠水运输状况。1971年8月在芜铜线上挂邮政车箱。铜陵市进出口邮件大部分经芜铜铁路运输。但上水、沿江城镇邮件,仍发横港支局经上海至武汉、芜湖至九江大、小轮运转。
1983年铜陵市转口邮件:宁——铜铁路经转铜陵市、横港、普济圩、铜陵县、顺安、新桥、七O一、钟鸣及芜湖等地邮件;申——汉大轮经转贵池、殷家汇、铜山、安庆、九江、黄石、武汉轻重件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件;芜湖——九江小轮经转 老洲头、枞阳、汤沟、梅埂等地邮件。
1985年4月1日,火车邮政车箱停挂,邮件改由大轮发运。5月30日,芜湖——石台汽车邮路开通,途经铜陵市带运进出口邮件。7月1日芜湖至铜陵市邮路开通,铜陵市邮件到芜湖方向改由汽车邮运。到安庆方向及云南、贵州、四川及两湖、两广重件仍由大、小轮发运。当年市邮局邮运邮件2074649袋公里,转运邮件40194袋。
兴隆镇邮件发运:1946年兴隆镇邮件由大通至铜陵县邮班接发。1952年兴隆镇经转铜官山进出口邮件,由小轮发运。1961年小轮码头迁横港,兴隆镇邮件经市局转发至今 。
横港邮件发运:1958年秋,铜陵市邮件经横港发运,并转青阳、太平、石台、铜陵县邮件。1961年兴隆镇小轮码头迁横港 ,上水小轮邮件由横港接发。1962年普济圩邮件由横港经转。1971年8月铜陵——芜湖铁路开始运输邮件,但横港仍继续接发铜陵地区及普济圩上下水轮班邮件。
五、邮件投递
〔窗口投递〕由邮电局向收件人发领取邮件通知单,收件人持领取邮件通知单到指定的局所领取邮件。铜陵市邮电局1985年窗口投递邮件有45542件(不含分支机构)。
〔按址投递〕除窗口投递邮件外,其他邮件均由投递员按邮件书写的地址投递。
铜陵市邮电局及扫把沟、狮子山 、横港、凤凰山、新庙自设立机构起,城镇居民的信件都是直投到户,机关、学校、单位的公私邮件投送到收发室。农村的邮件1957年投送到乡和农业社,1964年投送到生产大队,1985年投递到行政村,部分投递到生产小队。为解决投递高层楼房信报,1985年起,在高楼一楼安装信报箱691只。
〔投递段道〕1950年铜官山建局时仅半个投递段,1957年增至5个投递段。其中市3个,兴隆镇支局及乡邮局各1个。1962年增至11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铜陵市工业生产全面发展,1979年投递段道增为19个。1985年投递段道27个,其中市内16个;扫把沟支局4个;狮子山支局3个;横港支局2个;凤凰山、新庙所各1个。
为了发挥社会力量,解决投递人员不足问题。1983年市邮电局与火车站、井巷公司居民委员会签订代投合同。至1985年除2个委办代投点又增加义务代投点13个。
〔投递频次〕1957年,市内每个段日投1次。1958年改为日投2次。1963年又恢复日投1次。1980年将长江路十字街口到市委段主要单位改为日投2次。1982年,将市内16个段中的8个段从日投1次改为日投2次。1984年,市内24个投递段,其中18个段日投2次。支局、所均日投1次。
1957年,郊区一个投递段,日投1次。1963年6月属铜陵县新桥公社的凤凰、牡丹大队划由凤凰山邮电所投递,隔日投1次。1976年,为农业服务,合理调整邮路,使邮路贯通到1个公社、3个大队、38个生产小队。均日投1次。1985年,郊区有18个行政村,邮件、报刊均日投1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