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基建投资、规模
铜陵市煤炭工业基本建设工作始于50年代中期,基建资金来源,统由安徽省煤炭厅下拨,1957~1985年各类投资总额达7471.74万元。其中矿井建设投资5164.2万元,技术改造投资1245.21万元,安全措施投资180.33万元,铁路建设投资804万元。
1985年,铜陵市煤炭工业已建成7对矿井、2条铁路线,3条公路线,4条输电线,1座水运码头,14万多平方米房屋,成为具有年产原煤25万吨和机械修造、矿山救护、技术培训、医疗卫生等设施的安徽省沿江地区重点产煤基地。
〔施工队伍〕50年代末,煤炭工业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建设,立新、大通各矿的井巷、土木、机电安装等工程的施工人员达3000多人。60年代初,各矿相继投产大部份职工从事采煤后,仍保留掘进队、建筑队、机电安装队的建制,继续完成基本建设项目。1970~1973年间,立新煤矿三号井和碎石岭煤矿三号井由安徽省煤田指挥部29井巷工程处施工外,各矿仍有200多人的施工力量担任各类矿井延深、扩建及新井兴建的施工任务。1980年4月,铜陵市煤炭矿务局成立后,为加快掘进速度,提高工程质量,于1980年7月至1982年3月,将原立新煤矿二工区改建为井巷工程处,基建队伍达500多人。
〔施工技术〕铜陵煤矿选用斜井开拓,分水平前进,局部后退的长壁式开采方法。进入基岩用钻爆法沿煤层底板作拱形巷道延伸,石门揭露煤层。采区沿煤层掘进,作梯形巷道分割出回采工作面。1960年前后兴建的矿井是见煤回采,算作简单投产。1970年后新建的矿井,开拓系统完备后作正式投产。1961年前,施工作业是人工破岩,“垂球吊线”指向,木棚支护。1966年后,全面推行井巷施工的《十六项经验》,实行机械化作业,激光指向,砌砼支护,局部锚喷支护。井筒、运巷、硐室同时多头循环作业,一次成巷。
二、矿井装备
50年代,矿井装备简陋,用蜡烛照明,竹筒排水,篾箩拖煤,木绞提升。1960年,立新煤矿一号井始装电动绞车后,各矿提升、排水、通风均实现机械化操作。70年代,各矿采煤、掘进运输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作业。经过扩建、改造,各矿主井均铺设双轨道,装双滚筒绞车,井口装自动摘钩和自动送车装置。1973年立新煤矿一号井建塔式煤仓,1984年大通矿建圆筒形煤仓,原煤由机械装车外运。
三、辅助工程建设
〔供电〕铜陵煤炭工业矿区用电,由华东大电网铜官山变电所和谢家垄变电所供给。1958年~1985年由省煤炭厅投资建成铜官山~董店、铜官山~立新、谢家垄~立新梅山三条主输电线向各矿送电。
〔供水〕建井初期,各矿生产、生活用水取之于自然水源。1961年10月,立新煤矿始装4寸管道4公里达市区,由市自来水厂直接向矿区送水。由于压力小,流量不足,1962年秋建白家涝加压站和平顶山贮水池利用自然压力输出。1974年改建管道装8寸管,并扩建白家涝加压站和平顶山蓄水池,加大输水量。1977年五峰山煤矿投资3万元打井两口,各深30米,直径3米,取作生活用水。1978年大通煤矿建两座各150立方米水塔,抽取井下水净化后供生产、生活使用。1976年碎石岭煤矿建12寸自来水管道和店门口~碎石岭8寸自来水管道3公里,矿区生产、生活用水引自铜陵自来水厂。
〔运输〕1957年,大通、立新(新庙)矿交通运输仅有乡间大道,板车、毛驴、人力驮运。1958年始建公路,1960年始建铁路、码头,至1985年建铁路两条,公路三条,水运码头一座,各矿建汽车队,全公司大小车辆最多时84辆。
大通铁路:1960年1月,安庆地委从枞阳、贵池、青阳、潜山四县调集7356名民工始建董店至大通镇铁路,并从塔里建支线达大通煤矿、五峰山煤矿和原北矿路基。1961年11月竣工,全长21.5公里,全部投资412万元。1976~1982年,省煤炭厅再次投资396万元进行全线改造,将原简易轻轨改为重轨,轨距为1435毫米。全线建4个站和1个会车点。配两台内燃机车和20辆车皮,年运货能力25~50万吨,机械设备130万元,在册职工97人,管理机构属正科级,隶属于煤炭公司管辖。
立新铁路专用线:1959年修建芜铜铁路时,专用线与芜铜线顺安至横港段一并筑完路基,全长4公里。1960年芜铜铁路停建后,遂由铜官山铁路长江东村处辅轨达立新煤矿,1962年8月通车,用解放牌汽车牵引,1963年停用,1970年芜铜铁路通达铜陵,专用线在芜铜干线顺安至铜陵站区间接轨达一号井口,全长1.240公里,1972年1月通车,车辆由铜陵站顶送,全线最大日运量1200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