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明崇祯年间,太湖、望江等县农民迁徙至五峰山、陈侍冲一带,与本地江姓合股开采煤炭。晚清时期,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民族工业的发展,铜陵地方乡绅聚资在五峰山、长龙山、官山涝等处采煤,销往安庆、芜湖、南京、上海等地。民国8年(1919),安庆、芜湖、淮泗三道60县有14个县产煤,矿点97处,其中铜陵占3处,隶属池州矿务局管辖。建国前煤炭开采,规模小,以手工凿采为主,一般开采深度为20~60米,日产量约20~30担。
1955年,县西湖乡农民与巢县部分农民合股在吉祥寺建矿采煤。次年,县朱村乡郎坑、顺安乡峨山建成小煤矿,全县原煤年产量千吨以上。1957年10月,铜陵县西湖乡筹资2000元建新庙煤矿(现立新煤矿),1958年初,原省凤台磷肥厂停办,部分人员和设备迁至铜陵县大通镇兴建安徽省皖南大通煤矿。1958年7月破土兴建,1959年3月建立新一号井,同年4月大通煤矿中矿(现大通矿)破土兴建,1959年5月1日,被铜陵市接管转为地方国营煤矿。到1960年年底,铜陵共建成6对斜井,1对立井和1对平硐,煤炭产销量达16.3万吨。1961年底,大通铁路和立新铁路支线(均为轻轨)两条煤炭运输铁路全线竣工,增强了煤炭采运能力,铜陵市煤炭工业开始起步。
1960~1962年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市大部分煤矿相继停建停产,只保留了立新煤矿和大通煤矿中矿作为铜陵、芜湖、马鞍山3市和铜陵县民用燃料产地。1964年原煤产量由1960年的16.3万吨降低到7.3万吨。
70年代初,根据中央“大力开发江南煤田,扭转北煤南运”的指示,立新煤矿二号井(原一棵松煤矿)恢复生产,五峰山煤矿(原大通西矿)重新建井开采,1970年~1973年又建成碎石岭煤矿和立新煤矿三、四号井,1973年煤炭开采量提高到32.1万吨。铜陵煤炭工业初具规模。
1979年以后,铜陵市煤炭工业走上了发展的道路。1980年4月,为实行煤炭工业系统化管理,成立铜陵市煤炭矿务局,1983年12月更名为铜陵市煤炭工业公司,受铜陵市政府领导和省煤炭厅指导,下辖立新、大通、五峰山、碎石岭四个国营煤矿和大通铁路管理处,构成铜陵市煤炭工业的主体。乡镇煤矿和私营煤矿也发展起来,1985年全市(县)共建5个乡镇煤矿,5个村办煤矿,总年产设计能力15万吨,实际年产量21.69万吨;私营合资经营小煤矿40多个,日产30~50吨。1981年~1985年共生产煤炭约34.66万吨。
1985年末,煤炭工业公司所属4个煤矿共形成年设计能力43万吨(其中立新煤矿19万吨,大通煤矿9万吨,五峰山煤矿6万吨,碎石岭煤矿9万吨),实际年产量为32.4万吨,净值1736万元,产值611.00万元,职工总数4449人。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