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卫生事业,安徽的卫生事业出现了完全崭新的局面。从民国38年(1949年)4月安徽全境解放到建国后1952年底,是安徽新型卫生事业从无到有的开创阶段。皖北、皖南行署于1949年夏秋间设立卫生行政领导机构——卫生局(科),认真贯彻“卫生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保证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方面,面向农村、工矿,依靠群众,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全国卫生建设总方针。积极扩充医疗技术力量,先抓县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重点医疗卫生单位的设置。大力组建医疗防疫队,开展巡迴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1950年根据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关于健全和发展全国卫生基层组织的决定》,继续组建县以上医院和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专业机构。1951年在调整、充实市、县已有卫生医疗机构的同时,建立县属区、乡和城镇街道的卫生组织。并在全省接管了8所西方教会津贴的医院和诊疗所。1952年在全省各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专区、县普遍建立卫生行政组织,增加了医疗卫生费用。
1953~1957年期间,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文教方针,大力整顿充实已有医疗卫生机构,同时有计划地发展各专区、市、县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机构,成立省卫生防疫所和省地方病防治所,开展疫病防治工作。
1957~1962年期间,由于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全省卫生事业曾出现大起大落现象。1958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从1957年的6318个增至20035个,1959年又增至24140个(其中医院9433个)。1958年全省卫生系统职工人数也由1957年的51392人增至67749人,1961年更高达75677人。由于大搞“医院办卫校、县县办卫校”,至1960年,全省中等卫生学校猛地至70多所。1962年,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发展国民经济方针,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由1960年的21744个,调整至1962年9984个(其中医院294所),卫生技术人员也下降至61622人。全省中等卫校只保留12所。经过1963~1965年的调整,全省卫生工作重新走上正常发展轨道。至1965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还有7888个(其中医院423所),卫生技术人员仍有60637人,基本适应医疗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
“文化大革命”期间,和全国一样,安徽的卫生工作也受到严重破坏,全省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陷于瘫痪,许多县的医疗机构被撤并,医学院校被迫下放至偏远农村,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医疗规章制度被废除,实行所谓“大内科”、“大外科”、“医护工一条龙”等大呼隆做法,许多学有专长的高级医务人员受到迫害。医疗卫生工作遭受破坏的后果是严重的,它不仅严重地削弱了城、乡医疗卫生工作,而且使不少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及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全省卫生工作经过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整顿,领导班子得到了加强,正常的工作秩序得到了恢复,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随着卫生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到80年代中期,全省医疗卫生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就。
一是表现在医疗事业的完善。到了80年代中期,全省已形成以省级综合医院和各类专科医院为核心,地、市综合医院为骨干,县及农村、工矿医院为基础,结构比较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医疗网络。据1985年底统计,全省各类门诊部(所)已达3500多个,部分医疗项目已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省级综合医院是全省医疗技术中心和科研、教学基地,主要有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这些医院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安徽省立医院院址在省会合肥,到1985年底,设有20个临床科室、22个医技科室,12个临床教研室和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老年病研究室、肝胆外科研究室、血液病研究室、检验中心站等科研机构,病床床位758张,职工1320人,是省内一所大型综合医院。1977年脑立体定向仪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1983年以脑外科为基础成立的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是国内唯一具有先进水平、先进设备的功能性神经外科研究机构,是卫生部确定的培养立体定向神经外科人才的国内唯一基地。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3所医院,均为省属医科院校的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烧伤科、运动医学科、整形外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其中运动医学科还被卫生部选定为全国运动医学4个教学基地之一。
全省各类专科医院,至1985年底计有合肥、淮南、铜陵、芜湖、六安、安庆、阜阳、徽州、宿县等地(市)精神病院和荣军医院(后改名精神病专科医院)等10所精神病院,病床2082张,职工1774人。传染病院有合肥、蚌埠、阜阳、铜陵、芜湖等5所,病床712张,职工836人。结核病专科医院仅有安徽省结核病医院1所,能解决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疑难问题。各地还有麻风病医院(村)31所。
地区、省辖市综合医院至1985年底已达28所,病床床位计有9787张,职工14992人。企事业职工医院至1985年底有128所,病床床位11505张,职工17235人。县医院有69所,病床床位14021张,职工16502人。其外,还有庞大的农村卫生院。因此,到1985年,全省已经形成了以省级综合医院、各类专科医院为核心,地、市综合医院为骨干,县及农村、企事业医院为基础,结构比较合理、门类比较齐全、技术力量比较强的医疗网络,反映了安徽医疗卫生事业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充实与更新。但和邻近先进省、市相比,安徽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还有待进一步充实、提高,医疗网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医学教育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医学教育发展迅速。至1985年底,全省有高等医学院校5所,专任教师1161人,担负着繁重的高等医学教育任务。这5所高等医学院校分别是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和淮南职业医学专科学校。安徽医科大学是省属重点高校。1949年12月,上海私立东南医学院响应华东局“支援内地”的号召,举校迁至安徽合肥,成立安徽医学院(后改名安徽医科大学),是为安徽高等医学教育的开端,故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省资历最老的高等医学院校,培养了大批医务人才。
迄至1985年,全省有18所中等卫生学校,承担着全省中等医学教育任务。18所中等卫生学校分别是:合肥、阜阳地区、宿县地区、淮南、六安、巢湖、滁州、安庆、池州、芜湖地区、徽州、蚌埠、马鞍山钢铁公司等13所卫生学校;芜湖中医学校;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省立医院等4所附设护士学校。
迄至1985年,省级医疗卫生团体主要有10个,分别是安徽省红十字会、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安徽分会、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安徽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安徽分会、中国防痨协会安徽分会、中国生理科学会安徽分会、中国药学会安徽分会、安徽省解剖学会、安徽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些医疗卫生团体经常开展学术活动,对提高安徽医疗水平、推动安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疫病防治方面,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疫病的防治工作。从1950年起,全省就对传染病进行法制管理,建立疫情报告制度,接着又普遍开展预防接种措施,并首先将天花、白喉和血吸虫病等列为重点防治对象。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80年代中期,已先后消灭或基本消灭天花、斑疹、伤寒、黑热病等传染病,白喉、百日咳、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已基本达到控制,对病毒性肝炎、痢疾、麻风病、结核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疾病,通过积极防治,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例如天花,建国初期,全省各地都有流行,1950年全省患病人数高达11620人,1955年后,全省未再发现天花病人,基本上消灭了这种疾病。再如白喉的发病率已由1955年的41.53/10万降至1985年的0.05/10万、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也由1964年的4.87/10万降至1985年的0.14/10万,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自从1981年将“百白破”三联疫苗列入扩大儿童计划免疫规划,加强疫情监测和综合防治,百日咳的发病率已大大下降了。
安徽是血吸虫病多发省份之一。建国初期,全省受血吸虫威胁的人口约有1000万,防治任务极其艰巨。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血吸虫病也达到了有效控制。至1985年,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已基本上压缩在沿江、沿湖一带和部分丘陵地区。钉螺面积已缩小83%,病人人数减少了92%,已有21个县、市和4个农场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省经济实力的提高,安徽的医疗卫生事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维护全省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