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集体统一管理
1953年到1978年,铜陵工业均由国家及地方政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全市独立核算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具体管理办法是:企业生产完全是按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进行安排,生产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即拨入部分一般由国家拨给,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创造的利润即产出部分也全部上缴国家。国家对企业实行“生产靠指标,物资靠统配,产品靠统销,财务统收统决”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企业的“人、财、物、供、产、销”,均受到国家指定的工业主管部门的支配,企业处于政府部门的附属地位。
在此期间,国家对集体工业的管理,除以计划为指导外,主要是采用税收、价格、利息等经济杠杆,利用经济利益去影响和控制集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体企业除人事权同国营企业一样,由政府职能部门支配外,其余部分相对地灵活一些,有一定自主权。
50年代初期,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国家对工业管理进行了探讨性的试验。1953年,根据中央重工业部的安排,铜官山矿务局开展了《区域管理制》(即三级一长制)的试点工作。矿务局所属各厂矿企业建立起厂(矿)长负责制及车间主任责任制、工长责任制、职能科室责任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保证和监督国家计划的实现,对职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导,做好党的建设工作。根据矿务局试点方案的规定,分两阶段逐步实施。第一阶级是建立各级责任制,以推行行政责任制为基础,第二阶段是按国家规定的试行标准,配备各级行政领导班子,调整充实干部,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推行工班生产指令、工程任务单等项制度。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取得一定成效。(1)党政分工明确了,解决了多头领导。(2)生产指挥集中统一,初步建立了计划管理尤其是作业计划管理的秩序。(3)行政管理一长制,肯定正副职是领导关系,使厂矿长成为名符其实的负责人。(4)调整职能机构,加强专业技术机构,充实技术人员,发挥骨干作用。(5)坚持生产联合会议制度,由厂长主持,党政工团各方面负责人参加,对行政工作和生产问题进行决策,是厂长负责制与民主化相结合的重要方法。
1958年,市人民委员会(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对工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范围及职能作了明确规定,具体范围的划分是:市重工业局管理冶金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开采业、地质勘探等部门,管理12个企业,主要有市钢铁厂、凤凰山铜矿、狮子山铁矿、市机械制造厂、市化工厂、市炼焦厂、新生动力机械制造厂、812地质队等单位。市轻工业局管理纺织工业、食品工业、轻手工业等,管理的企业有市麻纺厂、针织厂、酒厂、皮革厂、牛奶厂、服装厂、木器厂、大通棉纺厂、市专卖事业公司等单位。市煤炭工业局管辖各煤矿、煤炭开采、工业燃料及煤炭副产品的生产企业等。
60年代 ,经过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更加强调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工作,加强计划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和计划工作的权威性,这样使经济工作权限越来越集中于各级政府和企业的主管部门,企业自身的活力越来越小,自主权范围更加受到限制。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企业与主管部门无论大小经济活动都要由党委指挥,重要决策均由党委集体讨论后作出。这一头重脚轻的管理模式延续到70年代末期。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
1979年,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安排,铜官山化工总厂作为本市唯一实行企业扩大自主权的试点单位。根据1979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及国务院(1980年)23、226号文件所规定的扩权企业应享受的权限,从1979年到1981年,铜官山化工总厂进行了试点。本市各主管部门对扩权试点企业采取了相应的实施办法,主要是:(一)市委组织部等部门作出扩权企业干部管理暂行规定,把干部任免、奖惩、使用等权限下放给扩权企业;(二)市财政部门根据规定给予扩权企业实现利润留成的办法;(三)其它各项配套改革措施,未能全部实施。试点企业能够行使的自主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有了利润留成和部分资金运用权,使企业可以奖励职工和改善集体福利事业,使职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联系起来,大大的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二是企业有了部分生产计划权和产品销售权,提高了企业重视生产经营、重视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企业的发展的自觉性。三是扩权企业对干部制度试行改革、根据党的组织部门规定的权限,对企业干部有任免、奖惩、使用等权,搞活了干部队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决策内容,破除了干部终身制。
三、工业企业整顿与推行经济责任制
198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全国所有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整顿。铜陵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2号文件精神从1982~1985年,以4年时间对全市工业企业分期分批实行整顿。1982年,首批对铜陵有色金属公司、铜官山化工总厂、市绢纺厂、市造纸厂、市东风水泥厂、碎石岭煤矿、皮革厂、鞋厂等9个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实行全面整顿。经过一年多的整顿,效果十分明显,1982年度,9个试点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573万元,比上年增长8.79%。其中地方工业(除有色公司)完成7561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实现利润934万元,比上年增长17.3%。
1982年至1984年,3年累计整顿并经验收合格的国营县级工业企业41个,占全市总数93.18%。1984年经验收合格的整顿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95%,实现利润、上缴利润均达到99%以上,铜陵市提前实现安徽省要求达到的整顿规划的目标。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是本市工业战线一次重要尝试。1981年起,本市工业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并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尤其是1982年全面开展工业企业整顿以后,把企业推行与完善经济责任制作为企业整顿重要一环来考核。1981年到1984年3月,本市80个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含工业企业),已实行各种经济责任制的企业有60个,占企业总数5%;参与实行的职工人数49538人,占职工总数91.35%。企业对上实行全面考核的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责任制的形式主要有:(1)、计件工资。(2)、超定额计件工资;(3)、浮动工资(半浮或小浮);(4)、按工作量的工资含量包干(或称系数包干);(5)、联产联利联责计分计奖制;(6)、纯效益分配,评分活值的办法;(7)、单项工程或突击性任务一次性包干;(8)、内部经济合同制;(9)、车间、区队核算的自计盈亏责任制等。
四、实行厂长负责制
1984年,本市根据中央、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试点工作。从1984年4月起,经过两年的试点、铺开,全市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工业企业68个,其中县级国营工业企业42个,占全市60%,凡是实行厂长负责制后的企业,普遍加快了企业内部的各项改革,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以承包为中心的内部经济责任制,一批企业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
下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