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当涂民歌
当涂县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口头创作了大量民歌,曲调优美,节奏轻盈明快,富有江南水乡民歌的独特风格。民歌在县内流行甚广,种类亦多。牛歌、灯歌、门歌之类,流行于大公圩地区;山歌、秧歌、夯歌、号子之类,流行于薛镇、沿江一带。歌词内容,绝大部分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热情和爱情生活。
50年代起,县文化馆派音乐干部黄熙云率先搜集整理40余首。60年代进一步组织专业和业余音乐工作者深入发掘整理70余首,并发动群众大唱民歌和创作新词。演唱内容剔除了一些糟粕,使之健康向上。演唱形式从田头搬上舞台,艺术上有了升华。1954年冬,《打麦歌》选为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优秀节目,灌制唱片,风靡全国。1956年11月,当涂民歌以数量多、质量高,连续参加芜湖地区和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轰动全省。《姐在田里薅豆稞》、《熟透的庄稼一片黄》、《小妹子送饭下田冲》、《那个要你宝和珍》、《放牛歌》等5首获优秀节目奖,《玉莲子》获演出奖。1957年1月,上述获奖节目连同民歌手赵秀英、汪宗领,参加安徽省代表团,出席全国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获得高度评价。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观赏了当涂民歌的演唱,《民间文学》还登载了《姐在田里薅豆稞》的歌词。
中央歌舞团、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中央音乐学院、安徽省艺术学校和省群众艺术馆、省音乐家协会以及著名作曲家时乐濛、瞿希贤、巩志伟,著名歌唱家陆青霜、姜志,均先后来当涂采风,学习当涂民歌。省人民广播电台,于1980年2月录制《芝麻开花节节高》等13首当涂民歌,经常向全省广播。中国唱片社于1982年灌制《打麦歌》、《熟透的庄稼一片黄》、《小妹子送饭下田冲》、《一把小伞亮铮铮》、《唱得绿海泛金波》、《丰收歌》、《回娘家》、《快乐的鸭老哥》、《划龙船》等9首立体声唱片,向东南亚发行。安徽省、北京市、上海市等音乐出版社,多次选载出版当涂民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选载当涂民歌40首,当涂成为安徽省入选民歌最多的县,被人称之“民歌之海”。
附:当涂优秀民歌4首
打麦歌




二、采茶灯
原系民间灯会的一种形式,早在清代盛行于松塘(今藏汉乡松塘村)。依据当地清明前后采摘山茶的习俗,由10多名年轻姑娘,身着彩衣,手捧花篮,轻歌曼舞,表现采茶时的喜悦心情。后吸取其他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掺入马灯舞、云灯舞演出,移植和创作《点大麦》、《王妈妈骂鸡》、《打补缸》等饶有风趣的小节目,突破单一的采茶表演程式。清光绪年间,有唱灯世家高明雨、王成惠、陶义金等人将盛传在民间的“梁祝”故事,编入采茶灯演出,成为大型歌舞。民国初期,再经唱灯世家杨武成、王成金等精心处理,按故事情节从“杭城求学”到“坟前化蝶”,分8场表演,有唱有白,有文武场,有新的表演程式,发展成戏剧雏型。
采茶灯采用地方民歌曲调,舞姿自成一格,具有故事情节,乡土气味浓厚,广大农民喜爱,流传到关马、银塘和大官圩等地,多在庙会和节日期间演出。1949年冬,采茶灯被接到县城连演5天,以庆祝当涂县的解放。1952年1月,华东越剧院派12名专业人员住进松塘村,采集当地演出的“梁祝”,丰富其越剧《双蝴蝶》的创作。县文化馆搜集采茶灯曲调29首,有11首编入《安徽新民歌》第4集出版。
三、马云舞
1959年,县文工团选取县民间“马灯”和“云灯”的表演形式,组合创作成一组舞蹈,初名《马云舞》。由10名男演员舞云灯,10名女演员舞马灯,以民歌《玉莲子》曲调为主旋律,加强吹打乐气氛,通过不断的舞姿转换,相对穿插,波云变幻,马踏千重,构成一幅幅云飞马腾、气势磅礴的壮阔场景。在场次变换中,又以云片组成“跃进门”造型和“人民公社好”字型,突出时代背景。这组舞蹈,后由芜湖地区文工团接手排练,改名《骏马凌云》,参加安徽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节目奖。省歌舞团进行再加工,作为重点节目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86年,根据县文工团演出《马云舞》的原型,编成资料,载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定名《骏马凌云》。
四、梨簧
为皖江地区稀有曲种之一,约在清嘉庆年间由安庆、芜湖传入当涂县。一般以清唱为主。逢庆寿、新屋落成、新店开张或小孩过天花麻疹,应邀演唱,祈福消灾,属堂戏之类。内容大都是宣扬忠孝节义的故事传说,唱词整洁,有《窦老送子》、《赏午》、《斩貂》、《秋江》、《打猎》等数十个传统曲目。曲调丰富,主要调门有原板、哭板、叫板、数板、大行腔、小行腔,善于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伴奏乐器有二胡、琵琶、三弦、月琴、扬琴、洞箫、牙板、小旗鼓等,演奏清雅。30年代前,城关及采石均有演出,后逐渐衰落。1957年曾在采石组织梨簧演唱者笃明西等20余人,赴省演出《秋江》、《秦雪梅吊孝》、《和合二神仙》等节目。1958年,县文工团排练《安安送米》、《追舟》等节目,参加芜湖地区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此后辍演,梨簧在县内殆乎失传。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