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明清时期,县城绿化和园林建设几无可言。民国22年(1933),始辟凌云山培植公用材林地。民国24年皖建设厅整理采石名胜,开辟翠螺公园。民国37年,翻修主要街道时,开始栽行道树,多为刺槐。民国时期,建有中山公园,址在今城关粮站西北首,园内培植花草,有7间花房,名“揖翠庐”,建亭2座,设小木船数只供游客观赏西城河风光。日军侵占当涂后,县城园林和树木花卉毁坏严重。
建国初,绿化重点在开发荒山、建设沿江防护林带上,城镇绿化未予重视。1963年发动500余人上街植树3080株。是年起,4条主要街道(东大街、西大街、南寺巷和提署街)栽起行道树,之后逐年栽培,城关空闲地、市民庭院及房前屋后逐步形成绿荫,但树种单一,多是法国梧桐和泡桐。1983年翻建东大街水泥路面后,将原有行道树法国梧桐全部换栽香樟树,以后南寺巷、西大街的行道树也换栽香樟。1987年改造提署街东西两段时,将行道树换栽桂花树和香樟树,同时开辟路心绿岛,并间植黄杨和刺柏。至1989年底,城区街道行道树共栽植香樟1000余株。
1985年后城区逐步开辟绿地和园林,西门外有蘑菇亭、路边公园,西门口有假山、六角亭及滨河绿化带、跳水台;东门行春桥两侧有花坛及路间草坪;大转盘有花草与雕塑等景点。至1989年底,城区共建成公共绿地、花坛、草坪面积达3400平方米,路心岛50个,全长1100多米。1980~1989年,县城绿化总投资11.1万余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