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安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辈出、文风很盛的地方。安徽的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庞大的作家群和众多的作品。它通过广泛的交流、传播、汇入中华民族文化的滔滔洪流,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安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安徽的文学创作可追述到春秋的老子。老子,即老聃,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东,今安徽涡阳一带)人。著有《道德经》,约五千字,多用韵,词约义丰,富有哲理意味,不仅是部精深的哲学著作,而且在中国散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与老子并称的庄子(前369~280年),战国蒙人(今安徽蒙城)。他的散文诙诡奇特、汪洋恣肆,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其中洋溢的浪漫主义精神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受到历代文人的重视。他的代表作《逍遥游》在《庄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先秦的理论文章中,乃至后世的古典散文中,亦是罕与其匹的。
汉末魏晋开始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自觉时代。人们的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受到重视,文人自觉进行文学创作,五言诗走向成熟,出现了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其中建安文学最为光辉灿烂,在建安诗坛上开风气之先的是曹操。曹操(155~220年),谯(今亳州市)人。他的诗歌沉雄悲凉,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雄伟抱负。他的散文清峻通脱,表现了建安散文的新风貌,对魏晋散文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魏文帝曹丕的诗歌大多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归,形式多样,其中《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他还擅长散文,文风通脱自然。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著作,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标志着中国文学的自觉。曹植的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他的诗歌以五言为主,词采华茂骨气奇高,被钟嵘誉为“建安之杰”,为五言诗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辞赋突出抒情,其中《洛神赋》最为著名。他的文章或散或偶,因情敷采,别具一格,艺术性极高。
曹氏父子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和影响不仅在于他们自身的成就,而且在于他们集中了“七子”和蔡琰等众多的作家,这些作家都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表现了国家统一的思想,慷慨悲凉,形成了“建安风骨”的传统,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面的旗帜。
曹氏政权很快旁落到司马氏手中,政权的更迭伴随着残酷的杀戮。为了保全身家性命,广大文人只好涉玄论佛,崇尚虚无,企图与政治保持距离。汉末《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更主要地反映了人生无常,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是社会动乱中人们内心苦闷的体现。《古诗十九首》的特点此期更加张扬,对生命的忧患日益加重,“忧生之嗟”响彻文坛,正始文学遂之代替了建安文学。正始文学的两大代表人物之一嵇康(225~264年)谯郡铚(今宿县西南)人。嵇康的诗歌四言成就显著,风格清逸。他的散文《与山巨源绝交书》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嘻笑怒骂,笔锋犀利,是文学史上的名篇。与嵇康同为“竹林七贤”的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治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他写下《酒德倾》,宣扬老庄思想,公然纵酒放诞,对“礼法”表示出极大的蔑视。“竹林七贤”名士风流为许多人所景仰和模仿,一度成为全社会群体性的行为模式,即魏晋风度。嵇康的炼药,刘伶的嗜酒便是其中两个典型的代表,对历代文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历史翻过魏晋六朝这中国史上社会大动乱的一页,经过隋的短暂统一,终于迎来了大唐帝国。如果把整个中国文学史比喻成一部气象万千的交响曲,那么唐诗就是其中最辉煌的一章,这里也有来自江淮地区的声音。中唐新乐府运动轰轰烈烈,其主要干将张籍(约767~830年)生长在和州乌江(今和县乌江镇)。他的乐府诗采用古题和新题各占一半,都是反映当时民生疾苦。新乐府运动的主将白居易称赞他:“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王建说:“君诗发大雅,正气加我肠”。宋代王安石也说:“看似寻常最奇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其成就与影响可见一斑。
逮乎晚唐,诗歌的风格形式日益走向华艳纤巧,但仍然有一些人坚持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现实主义精神,杜荀鹤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杜荀鹤(846~907年),字彦之,池州石埭(今石台县)人。他文学主张与白居易接近,专攻近体,尤善七律,诗风平易委婉,反映了唐末的社会黑暗和人民的痛苦。
宋代诗坛革新运动的一位干将梅尧臣(1002~1060年),宣城(今宣州市)人。他仕途不得意,在诗坛则享有盛名。他有意识地纠正西昆体过分追求形式的弊端,主张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宋人龚啸说他:“去浮靡之习,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谈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光”很有见地。梅尧臣对宋代的诗风的转变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宋诗的工巧和散文化、议论化特点,在梅尧臣的诗中以露出端倪。他的诗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贫困,表现了对劳动者的同情。艺术特点方面写景抒情,意境新颖。
北宋诗坛的后期几乎是江西派的一统天下,“江西派”一名来源于南宋初吕本中所著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吕本中(1084~1145年),寿州(今寿县)人。吕氏本人的创作早期受黄庭坚的影响,其后有所变化,诗风较明畅,南渡后也有悲慨时事的作品,较为沉痛。吕本中在当时诗坛颇负盛名,陆游称其诗“汪洋宏肆,兼备众体,间出新意,愈奇而俞浑厚”,道出吕本中诗歌的艺术特点。
宋词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他从闺阁走向广阔的社会天地,苏东坡、辛弃疾等功不可没,但在苏辛之间,南宋之初的一批爱国词人承前启后,多有贡献,其中张孝祥影响尤大。张孝祥(1132~1169年),历阳乌江(今和县)人,南宋初年著名的爱国志士,善于诗词,精于书法,尤以词著称,其词颇多感怀时事之做,多悲壮激烈,如《六州歌头》;写景抒情之作则潇洒飘逸,如《念奴娇》。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世祖灭宋,统一了中国。元代文坛的主流是散曲和杂剧,相形之下,诗文学传统文学的发展因此黯然失色。在这个大背景下,六代文坛的两位安徽作家方回和贡师泰虽然以诗文著称一时,但成就并不算高。其中,方回(1227~1307年)歙县人,评选唐宋以来律诗、编成《瀛奎律髓》,标榜江西诗派,并倡“一祖三宗”之说: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倒是影响很大。贡师泰(1298~1362年),宣城人,以诗文擅名。
随着明王朝的建立,明代文学也经历了起伏的发展过程。明中叶后,文坛上开始出现繁荣局面,江淮一带也前后涌现了一批作家,如休宁程敏政、程嘉燧、贵池吴应箕、桐城钱澄之、方维仪、方以智等。程敏政(1444~1499年),文与李东阳齐名。程嘉燧(1565~1644年)寓居嘉定,论诗主张先立人和,然后有诗格,反对前后七子剽窃模拟之风。其诗朴实无华,颇为时人推许。吴应箕、钱澄之、方维仪、方以智都活动在明末,经历过国破家亡的痛苦。他们的创作虽然风格不一,但都反映了当时的民生疾苦,表现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清代是安徽历史上文学家出现最多,文学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诗歌方面,清初施闰章(1618~1683年),宣城人。他的诗较为平实,但有些作品,在反映下层社会的苦难方面,较有特色。他和宋琬被王士祯称为“南施北宋”。施闰章雄踞东南诗坛数十年,创下“宣城体”的独特诗风。在清初诗坛,他的影响仅次于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等“江左三大家”和以顾炎武、屈大均为首明末清初的遗民诗人。在小说方面,歙县人张潮曾编集明末清初人的文言传奇,名为《虞初新志》。但更值得安徽骄傲的是全椒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广泛地揭露了社会黑暗,尤其对士林的种种丑行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检讨,辛辣地嘲讽了封建科举制度。它的艺术成就也同样值得称道,它的结构、语言都各具特色,讽刺艺术更是炉火纯青,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讽刺之作”,在题材、手法和风格上均具有开创意义,对晚清谴责小说乃至鲁迅都极有影响。散文方面,桐城派古文虽然一直遭到反对,但它在200余年内风行海内,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方苞、刘大櫆、姚鼐时序相接,人称“桐城三祖”。此后桐城派日益门庭光大,拥有众多作家,仅桐城一地就有方东树、刘开、姚莹、吴汝纶等人。在它的直接影响下,还产生了湘乡派和阳湖派两个支派,也都很有影响。
从民国6年(1917年)1月至民国38年7月,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3个10年的历史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皖籍作家活动的身影。
第一个10年(1917~1927年),新文化运动揭开了中国文学史新的一页。胡适(绩溪人)、陈独秀(怀宁人)是这一运动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前者的《文学改良刍议》和后者的《文学革命论》分别发表于民国6年1月和2月,它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理论文字,成为新文学运动的宣言和纲领。胡适的《白话文学史》是中国最早的、有影响的文学史著作之一。胡适还创作了白话诗文,民国8年《终身大事》的刊发、民国9年《尝试集》的出版,为话剧和诗集的滥觞,领风气之先,显示了新文学的实绩,产生了很大影响。黄仲苏(舒城人),民国9年赴美后,通过《少年中国》向国内读者介绍泰戈尔,并且创作多篇富有哲理的诗章,成为《少年中国》诗人群中突出的一位。
新文学创作日趋繁荣,新文学运动遂与一般文化运动剥离,文学社团、流派也应运而生。据茅盾统计,仅《小说月报》记载,从民国11年到民国14年间成立的文学团体不少百余个,实际还要多一倍。安徽的青年学子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求学时,也有参与其中活动,如汪静之(绩溪人)参与杭州晨光社和尔后的湖畔诗社,朱湘(太湖人)参与文学研究会,蒋光慈(六安人)参与春雷社,章衣萍(绩溪人)参与莽原社。朱湘对新诗创作尤其是新诗格律化发表过不少精辟见解。韦漱园(霍邱人)、台静农(霍邱人)和韦丛芜(霍邱人)等未名社作家,曾受鲁迅的指点和支持,在小说创作和翻译活动中成绩突出。
第二个10年(1927~1937年)。民国14年“五卅”运动后,特别是民国16年大革命失败后,“整个中国历史添上了另一种颜色,文学运动也便转变了另一个方面。”(郑振铎《五四以来文学上的争议》),即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学更高地融合了社会的和阶级的要求。蒋光慈是最早的“普罗”作家之一,其诗与小说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影响。钱杏邨(阿英,芜湖人)和吴组湘(泾县人)的小说,显示出左翼文学前后期创作的风貌。与革命文学并行还有其它文学流派和作家。方令孺(桐城人)和方玮德(桐城人)是新月派的后期的代表诗人。苏雪林(太平县今黄山区人)30年代的中国现代作家论和晚年的楚骚研究在学术界颇有影响。朱光潜(桐城人,今枞阳人)学贯中古,是京派的美学代表,他的美学生涯和学术翻译活动长达半个多世纪,在国内外均有影响。
第三个10年(1937~1949年)。抗战爆发后,民族自强的呐喊,自立的沉思和抗战胜利后民族振兴的追求及工农兵文学的确立,形成这一阶段的总体格局。田间(无为人)是从战火中走出来的诗人,他的诗音节短促,节奏明快,语言通俗,被称为“时代的鼓手”,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宣传鼓动作用。周而复(旌德人)是一位多产而有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家,他们的创作代表了工农兵文学的新的作风。姚克(歙县人)的历史剧多描写历史事件中女性的命运,其中著名的《清宫怨》,民国37年(1948年)改编为电影《清宫秘史》。方令孺的散文,丁易(桐城人)的杂文,朱光潜的《诗论》,吕荧(天长人)的《人的花朵》和以群(歙县人)的《文学的基本原理》等著作,与解放区文学相呼应、相融汇,形成多元而趋一的文学态势。
此外,被称为通俗文学大师的潜山县人张恨水的创作贯穿3个历史阶段。他的《春明外史》、《啼笑因缘》、《金粉世家》、《八十一梦》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其小说在三、四十年代广泛流行,拥有大量读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的文学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不断得到发展。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话剧及电影文学剧本,各有传世之作。而且改变了旧中国无专业创作队伍,无专业文学报刊,无文学社团组织的局面。1954年在皖北和皖南文联筹委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省文联),1960年2月,成立了省作家协会。早在省文联成立前的1952年,《安徽文艺》已创刊,后成为省文联的机关刊物。一支专业文学创作队伍业已形成,1956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召开全国青年创作会议,安徽就有8名代表参加,显示了专业创作队伍的实力和创作的实绩。代表之一的鲁彦周所作的独幕话剧《归来》,在全国首届话剧观摩演出中获剧本一等奖,这是安徽省文学作品首次获国家奖项。从50年代中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召开了多次文学工作者会议,旨在推动和繁荣安徽文学事业。陈登科的以《风雷》为代表的小说创作、鲁彦周的《凤凰之歌》等电影文学剧作,吕宕电影文学剧本《鸦片战争》,严阵的诗歌作品等在全国范围产生较大反响。
“文化大革命”10年,安徽的文学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四人帮”垮台后极“左”文艺思潮较快也较彻底地得到清算。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作出《关于坚决推倒“文艺黑线专政论”,为安徽省文联彻底平反的决定》,为刘秀山、陈登科、那沙等受到诬陷和迫害的作家平反,为被打成毒草的《毒手》、《风雷》、《归来》、《还魂草》等作品平反。老作家依然保持着创作的活力,不断有新作品问世;一批青年作家登上文坛,显示了安徽文学创作队伍后继有人,不断发展的趋势。1979年7月,由省作协主办的大型文学双月刊《清明》正式创刊,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大型文学刊物中声誉较高、影响较大的一种。1985年创刊的《诗歌报》,是中国最有影响的诗歌报刊之一,1985年安徽在全国率先成立文学院,集中了一批有创作潜力和培养前途的青年创作者,使他们安心从事文学创作。从80年代以来,安徽有多位作家的小说(包括以儿童生活题材的小说)、诗歌以及由小说原作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在全国获得多种奖项。如奚立华的《神圣的篝火》、方君默、张子仪的《神奇的黄山》、严阵的《荒漠奇踪》、刘先平的《云海探奇》均在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评奖中入围。鲁彦周、张弦的小说以及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公刘的诗、张锲的报告文学被公认为这一时期文学中的优秀之作,具有拨乱反正和思想启蒙的重要意义。
上一篇:第二节 哲学
下一篇:第四节 图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